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職場故事 > 國企私企外企 畢業後入職外企央企或私企的不同結局

國企私企外企 畢業後入職外企央企或私企的不同結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K 次
國企私企外企 畢業後入職外企央企或私企的不同結局
通過身邊的幾個實例來說說職場裏的故事,關於選擇外企、央企或私企的故事,畢業後入職外企央企或私企的不同結局,看看十年之後的變化。
先從外企講起。現在看來,外企是最毀人的,當年我身邊有三個很熟悉的女孩進了外企,還都是知名500強,無一不被毀掉,當然表現的形式不一樣。但是外企毀人的規律很明顯,就是刻意製造並利用人性中一個很可怕的弱點——優越感。先講A吧,A是我的發小。我爸爸和她爸爸是同事,我倆住同一個機關宿舍樓,小學一塊玩,中學同班,每天一起上學放學,回家到了家門口,還要推着自行車聊到天黑才各自回家。她比我漂亮,比我學習好,但並不影響我倆的友誼,因爲我倆性格非常互補,她心直口快,仗義熱情,我膽小內向一點。我倆喜歡的男生也不同,她喜歡陽光帥氣的,我喜歡成熟霸道的。我倆還都是樂觀的文藝女青年,沒事就去買打口磁帶,找翻譯小說,聊個夢想什麼的。好在我們的夢想差不多,都希望事業生活皆成功,每天衣着光鮮地坐着飛機全球出差,家裏還有深情的老公,可愛的孩子。大學我倆的專業也沾邊,但是她的大學比我好,畢業的時候,她如願進了當時大家最追捧的外企,我只是進了體制內一個很穩定的單位,做起了跟專業不太相關的工作。我畢業的時候,很多央企都到我們學校招聘,只要大學成績不差,基本都可以進去,所以誰也不羨慕體制內的工作,但是大家都羨慕進知名外企的。我尤其羨慕A,她離我們的夢想那麼近。剛剛有同學提到崗位,我要說的這三個姑娘都是在覈心部門作技術的,都是服務業的知名外企。估計熟悉行業的,一看就能看出來是哪個行業。我只認識一個姑娘在外企做後勤,不是一流大學畢業,反而是現在最幸福的一個,沒有被外企的奇葩文化毀掉。外企前臺轉核心,基本上不可能,起碼500強不太可能,聽都沒聽說過,完全是兩條線,管理思路都不一樣的。而且外企核心部門的入職條件,根本不是後勤部門能相比的。但是外企之間互相跳槽確實很容易,估計是都被同一套企業文化洗過腦,比較好用吧。入職一個月的時候,A去香港培訓,住某知名的全球連鎖五星酒店,她說酒店的洗髮水真好用啊,香味真舒服。廢話,後來我才知道,那是歐舒丹,跟小酒店那些用洗滌靈勾兌的能比麼。差不多同一時候,我在北京郊區的集團基地開會,其實裝修檔次就是招待所,蚊子咬了我一身包。她打電話說,我們培訓都用英文的,我真得練練聽力了,六級根本不夠用;我說,我們開會怎麼那麼無聊,領導講話都跟新聞聯播似的,聽得我昏昏欲睡(現在想想,當時的我太幼稚了)。她回來給我看照片,同事幾乎全都是帥哥美女,還有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一羣人夜遊維多利亞港,笑得很燦爛。我開會回來也有照片,沒好意思給他看,是好幾十人的合影,領導坐前排,我在後排就是個小螞蟻。她說我找到偶像了,我們大老闆(她們都管權限比較大的主管叫老闆),香港人,四十歲的女人跟二十歲出頭似的,特別帥,培訓間歇就和我們聊天,喜歡養狗,喜歡看美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還能回家做一手好菜。她一說,我就想起了我辦公室的大姐們,雖然上班的時候客客氣氣的,但實在跟她們沒有話題可聊。剛工作的時候,我跟A還保持着每個禮拜見面或者通電話的習慣,但是慢慢就不行了,她太忙了。她那個行業以“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而聞名。其實現實比傳聞還要誇張。比如說“通宵加班”,畢業不久的A已經趕上好幾次了。但是她說,沒有通宵過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那個行業的外企呆過。而且每次通宵之後,一起作戰的同事之間都會產生戰友般的感覺,很幸福。還說有一次凌晨從國貿打車回家,跟司機說“剛下班”,想起圈子裏流傳的“凌晨下班的,不是小姐就是他們那圈子人”的笑話,趕緊跟司機解釋,我是做XX行業的。我這邊呢,工作上手以後,感覺挺輕鬆,雖然偶爾也要加班,但是領導從不爲難我,有時候,要做的東西太多了,跟領導說一下,領導就會幫我協調時間,反正從來沒9點以後下班。當然我的收入也比不上她。十幾年前,她們那個行業的本科畢業生已經能拿到大幾K,絕對是高收入了。聯繫減少了,再見面的時候,就感覺她的變化很大。她穿的衣服越來越精緻,會化淡妝了,買了人生第一個名牌皮包,開始在國貿一個很貴的髮廊做頭髮,已經能熟練駕馭高跟鞋了,拿出名片,很精緻,還有讓人羨慕的頭銜(現在跟外企打交道多了,對他們這些頭銜已經看透了,當時還是很羨慕,因爲我連名片都沒有)。五星酒店的見聞,她已經懶得說了,她們那個行業的規矩是,出去做項目,有五星不住四星,何況,按她的話說,再好的酒店也沒心情欣賞,時間都在加班了。但這些都沒有影響我們的友誼,因爲A不裝X,不做作。她說工作上的事情,我聽到的是她的自豪和新鮮,我也跟自己長了見識似的。但也有一些東西是我理解不了的,比如她說,她的另一個偶像做事非常認真,有一次,報告已經裝訂好了,發現一個完全沒影響的小瑕疵(甚至連瑕疵都算不上),其實大老闆和客戶根本不會在意,但她也帶領全組的人,熬了一整個通宵逐一改正。我說這是爲啥,她說工作要對得起自己的心,每一份工作都是自己的作品,不爲客戶,不爲工資,不爲領導,只爲自己的心,也要做到完美。這個我實在很費解,我的領導總是說,不要把時間花在沒意義的事情上,不是埋頭幹活就可以的,一定要想想別人需要什麼結果,用結果說話,而不是埋頭傻幹。隨着A融入外企的環境,我們見面的機會更少了。她出差太多,回來也更喜歡和同事一起玩。我們聊天的時候,開始有冷場了,最初的新鮮感過去之後,A已經懶得單方面分享了,A需要對她的付出,對她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感同身受的朋友。她的一些觀點,我也接受不了。比如她說外企來中國,不只是爲了賺錢,更是爲了傳播民主,因爲外企的工作氛圍非常民主公平,上下級可以開誠佈公地討論問題,每一個人,不管什麼級別,都是平等的。我說這麼說有點過了吧,她說你沒在外企呆過,你不懂。有一段時間,我們接觸很少,我也換工作了,跳到私企做了一些跟我的專業相關的工作,一下子變得特別忙。我記不得是多久以後,我們難得見面吃飯,飯後,她居然要求AA制。我特別詫異,我們從小學開始,我們就是零花錢買了零食也要互相請客的。她沒錢,我給她錢花都樂意的。我死活沒要她的錢,她說你可真是搞不明白啊。那時候,我覺得我會失去這個朋友了。沒想到,幾年以後,我們又親密起來。那是她當了Manager之後我們見面,她依然衣着光鮮,面容卻常疲憊的樣子。她說,我終於明白了一些事情。外企根本不是表面看上去的那個樣子。比如我們組裏有“VIP”,因爲能帶來客戶,根本不用怎麼幹活就有好待遇的,只有老闆和項目經理知道。還說,和另一個行業高層人物打交道的時候才發現,我們這行太可憐了,好幾個孩子通宵弄的東西,其實真的沒人看那麼重的。我們弄一個項目辛辛苦苦的,拿的錢是別的行業的零頭。她說我永遠爬不上去了,因爲我看我們現在的boss們都是什麼人就知道了。他們想的就是節省成本,多弄項目,該用Senior乾的活,派Junior去,大家累死幹不完也不管。跟客戶面前也像孫子一樣。當初我入行的時候,總說職業獨立性,職業尊嚴,其實跟國內同行沒區別,就是用高工資好環境哄着小孩幹活罷了。然後她就說到同事咳嗽很久不去看病,最後居然是肺癌,才三十多歲。她說,我要學會給自減壓,該偷懶就偷懶,今年的目標是把偷懶學會。當時,我問了一下她的收入,居然跟我差不多,我非常驚訝,原來是所得稅太高了,三分之一都交稅了。我到私企以後,漲得挺快,但沒想到能追上她。這回她沒跟我AA,我說我請你吧,你這麼辛苦,她說好吧,早知道吃更貴的。我當時覺得,我的A又回來了,後來發現,遠不是那麼簡單。A說自己的身體已經吃不消了,準備換工作。但是後來她找了無數工作,都不滿意。A嘴上說只要不是那麼累,能養養身體就可以了。但是真到具體的工作擺在面前,她就不滿意了。清閒的工作,她嫌待遇不好,說收入一下子下降一大塊,接受不了。民營公司拉她入夥,有股份,收入可能更高,但需要拼博,也有風險,A覺得一樣的累,還不如在外企,何況外企只是單純的身體累,她說她可不想操與人打交道的心,太累了。甚至有個工作,待遇很好,也不是很累,只是工作環境差一些,只是普通的商務樓,A也接受不了,說每天穿過去的衣服去上班,都不搭。每次她和我商量,我都能感覺到,她是希望我勸她留在外企的。現在想想,她舍不下的東西真的很虛幻。我前面寫了五星酒店,其實我還應該寫寫她們那些必須穿禮服參加的年會,寫寫國貿一大堆高檔餐廳拿着她們的胸卡就可以打折,寫寫我爸單位的人聽說A在X公司,也會恭維她爸爸幾句。就是這些東西,把A給網住了。其實外企四年是個坎,跳出去了,也許另有一番天地。這時候,就08年經濟危機了。剛剛想到一點,A舍不下的,除了外企的光環,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上面有人說的,沒有“勾心鬥角”的工作環境。外企怎麼可能沒有勾心鬥角,每個企業都需要“善於勾心鬥角”的人,再大的企業都一樣,要不然怎麼拿單子?誰來協調各種人事和利益?自己做公司以後,跟外企打交道多了,發現越是高層的,越狡猾,跟下面做技術的,根本是兩類人。但是基層崗位,做技術的崗位,那大多數人只要幹好活就可以了。可是在服務業,工作質量很難量化,那麼就只有讓員工自覺自願地燃燒自己,才能最大限度的創造利潤。大外企在這方面不愧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薰陶出來了,他們首先招一些名牌大學的孩子,這些孩子的特點就是學習好。學習好的人有個毛病,就是把自我價值和自己的努力成果掛鉤,自己幹出來的活太噁心,自己都受不了。而幹活幹得比別人好,就覺得自己比別人優秀。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經過洗腦,這中責任感被強化了,就成了“爲了自己的心”“爲了自我價值”而工作,根本不需要監督的。同時,外企還提供最好的工作環境,和最大限度的光環與虛榮,讓員工覺得,我就是這麼優秀,我不屑於偷奸耍滑,我不屑於勾心鬥角,我不屑於算計,我不屑於像外面那些沒素質的人一樣,因爲我努力工作,所以我有資格享受這一切。不斷強化這些好學生因爲工作努力而產生的優秀感,最終成了優越感。寫到這裏想起來了,A到現在也總是說“中國人就是”如何如何。這下好了,員工都不算計公司了,心眼都不留地拼命幹。可是外企算計員工麼?當然了!算計得更徹底。08年的時候,外企的殘酷性就體現出來了,裁人那是毫不手軟,尤其中層,工資高,不可替代性低。很多公司劃了線,沒達到某一標準的,比如沒考過某一職稱的,一律解除合同,當然,賠償是很規矩的,按照入職年限發。A慶幸自己不屬於要裁掉的範圍的,說有些同事拿瞭解職賠償,就高興得去旅遊了。我這時候纔看出她從心底不想走。很多人說,我有外企的朋友,她們沒有優越感啊,其實優越感不見得表現得那麼明顯的。比如A,她和我發外企的牢騷,說羨慕我不用通宵幹活,可是說了半天,讓她過我這樣沒有光環,每天跟各種人打交道看人臉色的生活,她已經接受不了了,雖然她嘴上不說。後來,A跳到了同行業的另一家外企,繼續幹。又過了大概一兩年,有一天,我給她打電話,她說她已經辭職了,在家休息,我很驚訝。她辭職居然沒有告訴我。出來見面才知道,她在出差的時候暈倒了,意識到身體出問題,才終於下決心離開行業,在家養身體。那時候我也從公司辭職,準備創業,我倆就經常一起逛街,吃飯,發生了好幾件狗血的事情。有一次,一個餐館新開業搞推廣,第一桌客人打一折,第二桌客人打兩折,以此類推。我兩個無業遊民搶到第一桌,一百多塊錢的火鍋,花了17塊多,結果A和服務員要發票。服務員當然不給,A和服務員吵架,說人家逃稅,收錢就應該開發票,被我拉走了。路上我跟她說,咱們喝了兩瓶飲料,就要幾塊錢成本了,還有那些肉,蘑菇,人家已經賠本了,你還要發票啊?她才反應過來:“你從這個角度想問題啊,也有道理。”另外一次,我沒在旁邊,就是上個帖子說過的爲20塊錢吵架的事情,她覺得小販坑了她20塊錢,差點跟人家拼命。還有一次是爲了買房,那時候房價正好從08年低谷猛漲,她過去和男朋友看房總是挑剔,一直拖着沒買。我也陪她看了好多,總沒有滿意的,她看房的標準太高了。有一次總算有了她滿意的房子,價格也能接受,結果籤合同的時候遇到其它買家加價,但是房主對她印象很好,說只要你加到和對方價格一樣,我就賣給你。我說市場就這樣,你倆有錢就加點吧,結果她賭氣不買,說不能慣着這種不講信用的人。最後房子漲得厲害,她忽然放棄買房了,跟我說,我現在買也買不到好的小區,我就不買了。因爲我現在已經住不了你家那種老房子了(我和老公當時買的是城裏90年代的舊小區)。我還不明白,問她爲什麼呀,還以爲她身體有什麼原因,她說,不爲什麼,我現在接受不了環境不好的地方,說得我忽然有點尷尬。我才知道,在她心目中,就算離開外企,我們也不在一個層次上,只是平常人家沒明說罷了。說到這裏,其實也差不多了,除了環境不好的房子,A還有很多接受不了的東西,其實這些莫名其妙的高人一等的規則,都是外企加給她的。這就叫身段拿起來了,你還放得下嗎?A的現狀我不說了,她是我朋友,避免人肉。物質上肯定是正常人生活沒問題,但看到她跟我說得抑鬱症的時候,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外企害的。接着說創業的事情吧,主角是B。B是我大學同學,學生會風雲人物,女強人型。B倒是不在意物質上的虛榮,很能吃苦,但是外企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她身上烙上了烙印。B也是一畢業就進外企做技術,到30多歲出來創業。她的行業和我公司的行業有點沾邊,算是一個產業鏈上的上下游,可以共享客戶。創業之後,我們聯繫比較多,本來是想分享資源,結果卻意外見證了她失敗創業的過程,我也總結了點教訓。第一個問題是她太不喜歡琢磨人了。外企做技術的人,大多沒什麼城府,狀態比較自我。當朋友不錯,創業就危險了。創業以後第一次跟她見面,她意氣風發,認爲自己的團隊技術非常牛,在行業很有名氣,市場正好處於起步期,好多爛公司接單子都接不過來,憑着名氣,已經有朋友給她投錢,再加上原先的外企裏還有自己的死黨照應,創業萬無一失。我本來還想給她介紹幾個我的可以挖掘的客戶,她問都沒問我的情況,自顧自地說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當時就覺得她還不像個做生意的。因爲不耐煩觀察琢磨人,她對公司的管理基本照搬外企的規則。核心團隊,都比照外企更高一個級別發工資,並許以股份。後勤方面就訂了一些績效規則,比如給前臺打分,按分數發工資。我勸她,最好別搞那麼死板,小公司,有時候得哄着點,就那麼幾個人,低頭不見擡頭見的。她不信,她認爲,前臺這種職位,隨便招一個,按照規則管理就好了。結果前臺頻繁辭職不說,有一次招標,前臺不知是故意搗亂還是無意疏忽,差點出大錯。當然,創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卡在銷售上了,而歸根結底,還是不會識人。她那個外企裏的死黨,並沒有像她以爲的那樣給她介紹客戶。其實我早想到了,爛公司能接到單子,自有“理由”。在江湖上混,千萬別隨便說別人是“爛公司”。而她覺得人家會把單子介紹給她的唯一理由,就是我們“關係”好,我的團隊技術好。等她反應過來的時候,其實還是有辦法補救,就是找那個死黨,或者相關人,死纏爛打,許以利益。都這時候了,就別抱着道德優越感了,你帶着兄弟們出來,你這時候有責任當牛做馬陪笑臉弄單子。可她明白真相以後,對她的死黨產生了極大的不滿,賭氣不來往。去找別的老同事,她又拉不下臉,過去她並不把銷售放在眼裏。好在,那時候行業好,就算沒有外企推薦,還有其它渠道,B也拿了一些單子,但都不太肥,屬於拼價格那種。這時候,她帶出來的人馬也出問題了,沒有外企的光環,人的心態也變了。所以千萬別以爲外企那些五星酒店之類的,只是人文關懷,其實所有的企業文化都是麻醉劑,一邊累死累活地幹,幹完了給你點常人享受不到的物質和尊重,就沒時間琢磨別的了,以幹活爲榮的文化就是這麼來的。外企項目主管,相對還是比較好當的,這就是企業文化的魅力。大家本來是抱着出來發展更好的心態,想着公司做大,也當個元老,搞個管理啥的,結果還是每天在外面幹活,都是小單子,外企的光環也沒有了。雖然工資多了,人心卻浮躁了。但是直到兄弟們叛變,她才反應過來。這是後話,暫且不提。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聰明的B居然被騙子騙了。其實騙子最先盯上我們公司的,是我一個朋友介紹認識的,說此人正好在我們待挖掘的目標客戶(某赫赫有名的央企系統)有大資源。這是我做公司以後,遇到的第一個騙子。我和老公見到騙子了,還請他吃了頓飯。不過我們挺警覺。我上個貼子寫過,我家長輩有個朋友,就是給人牽線搭橋介紹生意的,所以我對這個圈子有點了解,基本都是騙子。騙子指定了一個海鮮餐廳,我一聽就覺得是騙子的可能性更大了。那個餐廳吃下來,起碼幾千塊,可我連你的身份都不知道。我委婉地跟我那傻朋友說,我老公吃海鮮過敏,咱們金湖茶餐廳吧。我心想,愛來不來吧。結果那騙子帶了個不年輕的女人就來了,開了個沃爾沃。吃飯的過程就不細說了,兩個細節一下就暴露他是騙子了。一個是,問他要名片,他從兜裏拿出一張紙,紙上有字,他故作沒注意的樣子,在背面寫了電話和郵箱。我拿過來悄悄翻過來,正面寫的是:XX(那個央企赫赫有名的掌門人)的侄女,x月x日從美國回京,航班號:XXX,請於首都機場X號貴賓廳接機。我當時就想樂,這也太弱智了,這不就寫給我看的麼。然後就是談項目,什麼這個央企在我們這個行業有多少億的預算,大領導準備把項目交給他運作,但是他沒有公司,準備找一個信得過的公司拿項目,可惜我們現在認識他已經有點晚,他已經談過幾個公司,不過既然已經認識了,就是朋友,以後多聯繫。然後他還神神祕祕地轉發給我一條短信,我一看,是項目啓動的立項報告,什麼項目的重要性啊,目標啊,項目計劃啊,預算啊,他千叮嚀萬囑咐不要給別人看。我本來想逗逗他,被我老公打斷了,他說我們公司太小,估計承擔不了這麼大的項目,如果他現在的公司合作不順利,再找我們。那個騙子後來還真找了我們一次,暗示我們有機會上,我們沒搭理他。這個騙子被我倆回味了好久,我們還說,怎麼會有人上當呢,這太明顯了。後來有一段時間,B就有點神神祕祕的,跟我說正在弄一個正經項目,具體是什麼又不說。我當時想,可能是我的競爭對手幫她呢,畢竟我們兩個行業太近了,她跟別人走的近,我也能理解,畢竟我們小公司,也幫不上她太多,她當然要保護合作者。直到幾個月以後,才聽圈子裏其他人說有高人幫她整某個央企的項目,但沒整下來,花了不少錢。我就想到那個騙子,後來一問,果然是那個名字,但她仍然不認爲那個人是騙子,說是方案沒做好,再具體她就不說了。爲了保護B的自尊,我沒揭穿。當時我不理解B被騙,現在我理解了。越是她那種要強的性格,才越容易被騙。再說B的第二個問題吧,太把“技術”當回事兒了。估計說這個,罵我的人更多,但無所謂了,看到帖子裏,有小朋友問到創業的問題,那就寫寫吧。一般來說,創業的時候,千萬別把重心放在技術上,除非你是不可替代的技術,或者目標客戶對技術的敏感性非常高。B的技術,確實曾經在國內風光一時,當年她出去講課,一天就是萬把塊的酬勞。所以B出來之後,仍然津津樂道自己的技術,尤其愛說一句話:“全國能把XX產品弄懂的人,不到五個。”XX產品,就是A公司原先那個外企的一種產品,當時確實是市場上最好的產品了,A主要就是實施這個產品的。有一次,我發現一個線索,某製造業客戶對B的產品有興趣,但是預算有限,如果用B的產品,光購買產品的費用,就超支了,何況還要實施,但如果用國產替代產品,就還算一個比較肥的單子。客戶也比較傾向於用國產產品。(B口中的那幾家爛公司,一般是國產和進口產品都做。)我建議B用國產產品做,但是她回答我一句話:“內個東西我沒法做!”想了一下,當年B在外企的時候,一定很瞧不上那些拙劣模仿的國產產品甚至做國產產品的同行,所以我也沒再勸她。但是這些年之後,我發現,目前他們行業的國產產品已經做得有模有樣了,B那家外企的產品,也不得不大幅降價。接着說B的第二個問題吧,太把“技術”當回事兒了。看到某幾個ID試圖激怒我,感覺很好笑。“技術”和創業的問題,看來還是要說完,否則很容易被這些ID斷章取義。站在老闆的角度,我也會鼓勵技術主管培養某種程度的“技術優越感”。所以我們儘量不讓他們操心無關的事情,提供好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因爲技術優越感本身是非常可愛的。有了技術優越感就有不服輸的勁頭,高難度項目來的時候,不用動員,技術人員也會爲了自己的榮譽而戰。帶一個有點狂的技術大牛出去做售前,可以讓客戶看到,我們的人對於技術的執着和熱愛,哪怕大牛滔滔不絕的技術詞語,客戶根本聽不懂,也有助於建立信任。但是,這種信任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除技術大牛之外,對方公司還要有不那麼“執着於技術”的高級銷售、主管或者老闆。我前面說了,除非所在的行業對技術特別敏感,那老闆是技術狂人也無所謂,因爲這種情況下,客戶會對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銷售做的粗糙點,也不影響。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客戶眼裏,備選公司都差不多,哪家公司好交流,就容易傾向於誰。剛開始和客戶建立信任的時候,做技術的人不服輸的勁頭,反而成了劣勢。這跟“一根筋”眼中的拉關係搞潛規則,還真不是一回事兒。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兩個銷售找你推銷保險,一個說:“我們公司的產品線非常好,最適合中國國情,您瞭解一下吧。”一個說:“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確實有相似的地方,您選擇我們,就是給我個機會,我給您推薦最合適的。”你願意和哪個聊天?B從心裏無法接受客戶被“爛公司”忽悠,把自己的公司和爛公司相比較,也無法理解客戶對技術的“不那麼感興趣”,另外對原先外企的某產品也總是有點無法割捨的感情。所以不管她掩飾得多好,她這些心理活動和情緒波動都成了銷售的障礙。在我這個外人看來,就是牢騷越來越多,越來越偏激,客戶那邊的朋友,一個也沒處下。自己的力量不夠,有時候就要藉助合作伙伴。在B創業的年代,她的外企背景還是挺有號召力。也有銷售出身的合作伙伴主動找她尋求合作,但是這種合作總是持續時間不長,反而手下大將被挖走了兩個。B現狀不想說了,也不重要。雖然b對某產品熱愛依舊,但是國產產品真的已經做得越來越好了。而且,最可怕的是,現在看一看,B的技術,還真比不上她的同行甚至跳到民企的手下了。畢竟她一直是做實施,優勢就是實施經驗和對客戶行業的理解。而她的手下跳出去以後,甚至要擔任類似於架構師的工作,除了模仿外企產品,還要考慮新產品的研發,考慮平臺穩定性,從核心上開始搞。這麼看看,B的技術優越感,其實還真是被外企害的。人家做好的產品,你精通怎麼用而已,你還能比做產品的更厲害?想回答一個敏感問題,這個帖子也差不多了。比如這段話“(LZ)其實是要告訴大家在中國會做事是不行的會來事的纔是關鍵,學問會不會到是其次,問題是關係有沒有做到位~”但實際上,即使是在那些所謂“最發達”的國家裏,真正掌握經濟和政治資源的人,也都是“會來事兒,會拉關係”的。這大概是人類社會規律決定的,簡單的利益分配可以靠規則,更復雜深刻的利益分配,就只能靠“潛規則”和利益的制衡。比如總統接受了財團的贊助,不可能不維護財團的利益,但同時也要維護其它利益相關方的利益,比如社會大衆的利益。那麼到底如維護,維護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手段,都是無法寫在法律裏的。所以總統一定是一個善於搞平衡搞關係的人。這樣的人,必定是“一根筋”眼中的滑頭。做企業也一樣,跟據英文版的維基百科上的信息,比爾蓋茨的媽媽跟ibm 的關係,纔是微軟成功的第一個關鍵,他媽媽遊說當時的 ibm主席,讓年輕的微軟獲得了開發pc操作系統的機會。據說這還是紐約時報披露出來的。pc操作系統對微軟意味着什麼,不用說了吧。但是光有關係,肯定是不夠的,ibm 不會把系統交給一個不靠普的公司。但是反過來說同樣也是成立的,那就是,當年靠普的公司肯定不止一家,但是微軟只有一個。蘋果的崛起,也同樣離不開一名慧眼識珠的銷售天才兼投資人。能看原版英文書的同學甚至可以搜索一下美國暢銷書裏,專門教人搞Networking的書有多少,裏面說的東西與我說的有沒有區別。不過,光有關係,起碼在我們這一行,是遠遠不夠的。我前面說了,骨幹人員的技術優越感,是科技公司成功的一個關鍵。而好多有“關係”,做銷售出身的老闆,做技術公司也失敗了,就在於,他們不敢培養技術主管的優越感。他們怕技術主管膨脹了,就不好控制。這些人往往喜歡用兩個技術主管相互制約阿,強化公司的行政管理氛圍阿(比如提拔圍着老闆轉的行政人員做高管),隨意變動項目(啃過硬骨頭的技術大拿就調開,讓弱一點心腹吃現成)之類的辦法“控制”技術主管。事情做不好,別人不會老給你機會的。這樣的公司,倒下的也見了不少,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本來不想回貼了,看到有些很好玩的回覆,某些ID越是氣急敗壞,我越覺得這個帖子發對了。就再貢獻一個故事吧,不是有人說,我沒跟外企打過交道麼,好吧,說個我本人的故事滿足你們。當年從體制內的單位跳出來以後,我差點進了一個全球有名的外企,D打頭的跨國傳媒集團,旗下有個非常有名的報紙是W打頭的,歡迎大家對號入座。我雖然不是學外語的,但是在學校愛看點原版電影原版專業書什麼的,英語也能唬唬人。然後呢,我就從某招聘網站上看到這個集團招聘翻譯。然後我就在線發簡歷,在線試譯,然後現場筆試,反正好幾關都過了。然後就是面試這一關了。不止一輪,有中國人,有老外,有英語有中文,反正都特別Nice那種。我現在只記得有一個白人,稱讚了我的翻譯,然後笑咪咪的問我想去D集團做什麼,無論我說什麼,他都用兩個藍眼睛瞪着我的眼睛,那麼認真地聽,頻頻點頭,發出讚揚的聲音。還問我喜歡哪個樂隊,我說我喜歡英國的XXX,他就和我高興的聊那個樂隊,面試彷彿變成了樂迷聚會,那個High。High完了,工資都談好了,剛開始面試的女性中國主管又來了,臉色有點凝重。她說她要說一下工作安排,我們這個部門的翻譯,是分三班倒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早上七點到下午三點,下午三點到晚上十一點,晚上十一點到早上六點(也不排除我記得有小誤差)。每個人都要輪班的。上班時間,就是不斷翻譯財經訊息之類的給D公司的華語用戶。我一聽就懵了。夜班我聽說過,這半夜翻譯算哪般啊!現在我只記得,面試結束後,有一箇中國女性主管(是不是最後面試的那個我都忘了),用委婉的方式勸我留下,還說,她乾的時間長了,發現半夜那一班反而比較“思路清晰”,因爲都是美國的新聞,不用換腦子。另一箇中國女性主管,最後我臨走的時候,輕輕拍了拍我,說夜班的事情不是小事,一定要跟家裏人商量好。那個白人再也沒露面。當年我還懵懵懂懂,跟老公一說,他大罵,人渣!爲了省點美國的人工成本,這麼用中國人,你知道夜班多毀身體麼?還是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人根本受不了的,又不是醫生這種職業,美國找不到幾個白天能翻譯的人麼?天天讓人半夜幹活,垃圾公司,把中國人當廉價勞動力,咱不去,給一百萬咱也不去。我現在想起當年那個鬼子,只想說,噁心,還他媽“你喜歡什麼樂隊?”心裏想的還不是“我得Nice一點,人性化一點,這樣才能忽悠一個SB來幹這個短命的夜班活。”真要是人性化到關心中國員工興趣愛好的程度,也拜託您關心一下員工的身體吧。想起那個自己幹夜班,還勸同胞上夜班的中國女人,就是一句話,洋奴才,賣了自己還想賣別人。而那個跟我說“好好考慮,和家人商量”的同胞,我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溫暖。
當然,後來,D公司終於把夜班組搬到美國去了,而我認識的一個D公司的翻譯,那個歡呼雀躍啊。
題外話,當年,我爸爸媽媽倒是沒有堅決反對。似乎還有點被D公司折服的樣子。呵呵。可見天下父母,是什麼樣子都有的。
當然,願意幹夜班是翻譯的自我選擇,我無權批評。哪怕我覺得,爲了什麼事業,也不值得犧牲身體。
但是誰要是跟我說D公司人性化,公平正義啥的,我吐他一臉唾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