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1K 次

人有身.心兩部分組成,前者是物質,後者是精神。小編爲大家帶來傳喜法師經典禪語,歡迎閱讀。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精選

1. 幸福乃精神範疇,智慧乃生命精華。一個人要不斷地增加自己智慧的境界,如果活到老都沒有增加智慧,那這個生命就被浪費了。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根本。對社會來說,佛教文化.傳統文化就是我們的精神文明,這叫“文化軟實力”。

2. 佛教導我們佈施可以破慳貪,財施可以破慳貪;無畏施可以施與衆生無畏,我們放生.救命.護生就屬於無畏施;講經說法屬於法施,可以令我們從生死苦海當中登上涅槃彼岸,所以波羅蜜就是到彼岸。佈施可以幫助我們到彼岸。

3. 我們在放生的時候,既在放那些衆生,也在喚醒我們的佛性啊!如果我們救衆生的心豁然之間跟佛菩薩救我們的心能夠相應,你就擦得出火花來。這時候看到那些衆生的時候,合着掌跟它念念佛,自己眼淚水會流下來啊!幫它放生時,我們自己汗毛會豎起來,原來佛菩薩救我們亦如是啊!

4. “三昧”是正定的意思,安住在人無我.法無我.萬法空性的這種狀態,從三界牢獄裏解脫出來。我們現正在娑婆世界這個牢獄中,怎樣從三界牢獄裏跳出去呢?只有般若的智慧這鑰匙,能讓我們從這個監獄裏出去,所以我們要常常地安住在般若的正定當中。“大三昧”是正定。

5. 人如果有正確的信仰,你就會堅定地做一個好人,做好人要有點膽量的,做好人也要有點勇氣的,做好人更要有點信心的。都說“頭上三尺有神明”,相信有因果,有善業.有惡業,這是我們人類非常好的一個自律的方法。

6. 每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產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我們是怎樣用它來認識這個情器世間的?“識”是有分別的,有分別就有兩邊,有兩邊就是迷,我們在現象界裏用的是識,所以我們有生死。

7. 地藏菩薩累劫報親恩,雖然業障即使父子不相代受,但菩薩修法中有自他相換。孝心越大,消業障越快。可發願替衆生消業障。破慳貪心,舍外財,再勇猛精進,爲了衆生,不顧自己的生命。願菩提心,行菩提心需要貫穿“知母恩,念母恩,報母恩”。不忍衆生苦,慈心.悲心具足。修成勝義諦菩提心就能見到佛。

8. 以手握一塊鐵爲理由拒絕接受黃金是一種愚癡,享受於宗教氛圍而不願深入領悟賢聖本懷也是一種愚癡的業障。學佛就是學智慧,選擇一個智慧的.覺悟的途徑,所以需要法,法是寶,需要依照正確的規則去行持,更需要僧寶,需要有人做我們的指路明燈,告訴我們法的真諦。

9. “福德”有時候還是有邊際.有漏的。如果在利益衆生的過程中,能夠安住在般若空性當中,也就是三昧光明雲的狀態,安住在智慧的狀態裏,清清淨淨的,智慧體堅固了之後,就可以動中幫助別人。

10. 當我們的心有光明的時候,黑暗就不在了,當我內心追求智慧的時候,煩惱就會被消弱。如果智慧已經成爲你心的一種相的時候,煩惱就沒有辦法再來,因爲煩惱一過來,就會變成智慧。

11. 本覺又是始覺,戒惡修善,修行究竟覺。我們本覺不增不減,依本覺而起修。地藏菩薩是大福德.大智慧者,能轉定業的。地藏菩薩是法身大師,代表法身佛,不生不滅。你想見到地藏菩薩,需要先見到自己心,找到本覺。地藏菩薩無量劫來依靠本覺修行。

12. 如果你能把眼耳鼻舌身意轉識成智,那個“智”就是中觀,智就是覺。從哪轉?就從你這個識上轉,識在哪?就在你眼耳鼻舌身意裏,這些道理教法裏都有。彌勒菩薩講的教法,中觀叫“甚深見派”,這是修行人的竅訣。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分享

1. 你不願自己救自己,觀音菩薩也拿你沒有辦法。祈禱觀音菩薩,眼睛看到了,都不是真實的,雖然眼睛是心靈的一部分,但是眼睛所見到的是狹隘,所以要用心靈來感受。看到真相,要關閉錯誤。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實,應該超越幻覺。

2. 在佛門裏做功德是舍一得無量報。大家在慧日寺也好,在師父身邊也好,哪怕裝一張光盤,發一張光盤;哪怕在寺院裏洗個碗,掃個地,都是融入到師父的弘法事業中,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消罪障.增福報。師父有多少功德,大家就有多少功德。

3. 稽首本然淨心地,無盡佛藏大慈尊。南方世界涌香雲,香雨花雲及花雨。寶雨寶雲無數種,爲祥爲瑞遍莊嚴。天人問佛是何因?佛言地藏菩薩至。三世如來同讚歎,十方菩薩共皈依。我今宿植善因緣,稱揚地藏真功德。

4. 心是很奇妙的,心能造一切。相是我們心造的。佛陀悲憫我們,讓我們找到心。在苦難中不知道迴歸本源。心是大方廣,是無障礙,是解脫。衆生不知心,隨境輪轉,在境界中迷失心。

5.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念一清淨,心是蓮花開。心若清淨,三千大千世界,無處不是淨土。人生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皆繫於心,心態若安好,有什麼是真正過不去的坎呢?身在紅塵之中,凡事以善爲本,有所爲,有所不爲,心坦然.平和.寧靜,如開放的蓮花一樣自然.從容,不爲誰開,不爲誰落。

6. 你內心沒有正能量,就會被負能量佔據,這明暗.正負兩種力量是相互的,明來暗去,陽長陰消,陽氣來了,陰氣就退掉;光明來了,黑暗就沒有了。陽光係數越高,越幸福,幸福是生命的一種質感,這個質感就是你生命裏的正能量,你正能量係數越高,你生命的質感就越強,你越幸福。

7. 忍有衆生忍.法忍.無生法忍。菩薩所修的,有喜忍.悟忍.信忍,所以忍法裏面,修行的不同境界對應忍的內涵不一樣。我們現在至少要做到,不去犯能產生苦的法,這也是一種忍。

8. 觀音菩薩那種莊嚴,耳朵上有耳環.有項鍊.手鐲.腳鐲,那是代表他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的莊嚴功德,那種莊嚴叫十三種報身佛的嚴飾。這個裝飾品不是有相的物質的裝飾品,這是累劫積功修德,救度衆生,救苦救難,這樣所造下的生命奇蹟,這種功德力稱爲菩薩的莊嚴。

9. 我剛來寺院時,師父就告誡我:“煩惱終日有,不聽自然無。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不要東打聽,西打聽,煩惱從中生。修行人就要避開這些無益的攀緣,轉染成淨,即使煩惱砸到你頭上,你也要智慧地轉爲道用。這纔是善加護念。

10. 佛陀是無量劫以來捨生命佈施啊,所以佛陀跟我們說:娑婆世界,地球上每一寸土地都是我釋迦牟尼佛爲衆生捨生命佈施之處。那你就可以知道,我們腳踩的每一寸土地,釋迦牟尼佛都爲我們捨生命佈施過,作爲僅有幾十歲生命的我們很難想象的,聖人的境界我們是很難想象的`。

11. 佛教,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我們要和佛的願力相應,不能和我們自己的業力相應。對凡夫而言,我執的功高我慢造了鐵圍山。貪嗔癡慢疑那麼重,見不到佛,就是因爲我們來娑婆世界是業招感來,因此要有大慚愧心。

12. 佛教裏,佛像不能供在經書的上面,而要把經書供在佛像的上面,這才如理如法。爲什麼?因爲經書是佛的媽媽。在《佛說文殊菩薩授記經》中,釋迦佛陀有如是讚歎,若有衆生稱念十方諸佛名號,不如一念文殊菩薩的功德大。文殊菩薩是一切諸佛之母,一切諸佛之師,你要想成佛,還要多憶念文殊菩薩。

13. “唯識學跟中觀學哪個高?”如果從學問上講,可能覺得中觀比較高,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理解的。唯識是彌勒菩薩教化衆生的方法,唯識是在世俗諦角度上講的。中觀是文殊菩薩教化衆生的方法,中觀講遠離四邊八戲的佛性,是在勝義諦上講的。他們倆個歸根結底講的都是:佛性到底是什麼?法無高下,對機者優。

14. 學佛之人想要超出三界,永得解脫證菩提,這是我們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大願,所以修行不走彎路,能夠明理,能夠真修。所謂真修,如何纔是真修呢?我們佛教裏說:但得除妄!妄心除去,真心就顯,因爲這個真本來是不滅的,只是被二障所遮蔽。

15. 每日清晨可以如此發願:我將學習佛菩薩的心和行爲,毫不例外地對每個生命直接或間接地奉獻自己所有的快樂和幫助,並以自身來取代一切衆生的傷痛。如是發菩提心,這是多麼偉大的悲願!短短的祈願,能給世界帶來慈悲的正能量。

16. 有的人吃素還不習慣,看到肉很香,能夠不去吃,知道肉是衆生的屍體,每一個肉的來源都是自己過去的媽媽,每一個生命都不願意被別人殺.被別人吃,所以我不能做這種損害生命的事情,不隨喜別人損害生命,所以要忍住。

17. 《地藏經》裏所講的“孝”,是人最本能的一種情感。現在的人都缺這一課,大人小孩都缺這個“孝”。地藏菩薩的功德力能滅衆生的無明之火,火焰化紅蓮。

18. 一個城市的建設是從藍圖裏來的,藍圖是從心裏來的,心是從清淨法身來的。所以心靈的建設,心靈的認知,是生產力的根本。它不僅僅是一個正能量的源泉,也是一個社會的和諧,家庭上軌道最主要的一種內在的力量。

19. 娑婆世界也是堪忍世界,衆生忍而受苦,諸佛菩薩來教化衆生,本身也要有這種忍,只不過凡夫的忍,比如說生忍.福忍;而佛有無生法忍;菩薩呢?菩薩覺悟了之後,知道心地是成佛的根本因,能夠安住於心地,在時間.環境當中也能夠去忍,那叫性忍,調順忍.柔順忍,最後也證得果地。

20. 人有身.心兩部分組成,前者是物質,後者是精神。沒學佛,只看到肉體的一部分,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陷入恐懼當中,然後就用貪嗔癡來填補這個恐懼,錯用了因果。如果能夠覺悟到精神層次的佛性,修身養性,戒惡修善,完善人格,就是你永恆的財富。

  傳喜法師經典禪語

1. 菩薩修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前五度爲足,般若度爲目。目足集資,只有腳,沒有眼睛是很危險的,是會踩空的。只有眼睛不走也沒有用,光說不練,有什麼用?

2. 父母是有形之天地,天地是無形之父母。孝有三個層次,第一種是小孝,在父母膝下承歡;第二孝爲大孝,實現父母的心願;還有一種最大的孝,就是佛弟子出家,如佛教中佛陀第一次回家就帶爸爸證得法眼淨,此外,爲世界打開了解脫之門,造福了全世界,探索生死根本,帶領一切如母有情出三界。

3. 發心在寺院裏打掃衛生,非常好。這個打掃跟你在自己家裏打掃是不一樣的,以前佛陀也說過,在三寶地掃一掃帚,相當於把地球掃乾淨的功德。那我們就好好地掃,淨除自己無量劫來的罪業,爲自己掃,爲家人掃,爲三寶多做功德。

4. 對三寶應有敬畏之心,哪怕你再不信,至少你做人要有個底線。什麼是底線?就是要有個敬畏心。恭敬心是要培養的,但是你至少要有個敬畏心吧?古話說:頭上三尺有神靈,不管你信不信,因果規律是不昧的,所以要把心結打開,心結不打開,你不會珍惜佛法。

5. 我師父告誡大家要“持心.心持”。不要再想着鑽在錢眼裏,想着發財。多唸經,多打坐,祈求世界太平,多一個人定,多一個人禪定,就多一個穩定的力量,安定的力量。

6. 菩提心就是發明心地,成佛的心。行菩薩道,是因爲一切衆生就是我們往昔的父母。發菩提心,無邊資糧就可積累,地藏菩薩發的大願望“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十分感人,我們應隨學大孝.大願的地藏王菩薩,同時心中升起慚愧.策勵之心。

7. 只要有佛法僧三寶,就有福祿壽三星,你信不信?請問你們吃不吃牛肉?不吃牛肉,好!福祿壽三星曾經發過願:如果有人不吃牛肉,我就在他們家裏。你們喜不喜歡福祿壽三星?如果你要吃牛肉,那就等於你親自把福祿壽給趕走了。

8. 什麼叫苦呢?就是在境界當中,而不知迴歸我們的本源。這個心體,這個“心”是大方廣的,這個心的寶藏.功用是大方廣的.是華嚴.是無障礙.是解脫.是極樂。但是衆生不知道這個心之後呢?就迷失在境當中,就隨境流轉,這就叫“輪迴”的相,六道的輪迴就是因爲我們在境當中而迷失了心。

9. 法無高下,對機者優。能忍辱負重的人,心裏有依靠。具慚愧心,是我們的聖財,七聖財指信財.戒財.多聞財,舍財.智慧財,慚財,愧財。當自己不順的時候,需要回光返照的。

10. 天生萬物都有靈性,外形不同,本性並無大小靈愚。衆生皆有親情,鱔魚犧牲自己的生命救子,不只表現親情的偉大,也警示世人,不可因一時口欲,讓有情衆生淪爲刀下亡魂.骨肉分離。是否我們必須深思,愛護生命,保護生命,甚至強有力救護生命。

11. 釋迦佛陀是四生慈父,三界導師,人天教主,諸天.天王都拜佛陀做老師。有佛陀,這世界就得救了。三寶爲萬世明燈!所以珍惜我們的佛緣,追隨佛陀的教言,好好學習,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12. 施食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以米.食物.好吃爲食;第二層次,以施食法會的覺悟及我們的發心.大悲心等功德體爲食;最圓滿的第三層次,安住在報身的修法裏,如果以這種高能量施食,衆生一沾邊就解脫。施食用的火觀想成法會產生的智慧火,觀想智慧火融入大悲的米,遍滿大地虛空界。

13. 地藏菩薩與阿彌陀佛是一還是二?都是一樣的。佛佛道統。體就是地藏,相是無量光無量壽,作用是廣度一切衆生,國土是極樂世界。佛國都是連成一體的,就怕去不了。懂了,千差萬別一時通,不懂,以凡夫心徒然分別。

14. 脫離輪迴,見境知道一切因心而顯,應迴歸我們的心。心地寶藏需要回歸返照。境是苦的,逼迫的,心是自由的。心是解脫,覺悟,境是束縛.迷失。一切衆生具足一切諸佛德相。

15. 佛法所講“放下”並不等於放棄,很多人以爲學佛就要放棄很多,包括事業.家庭,而真正的放下應該是放下對它的執念。

16. 出家人在社會當中的作用如同燈塔,即為人類社會的楷模。善知識是集三寶功德於一身,佛法的精華用善知識的口傳到我們心裏,拉近了我們與十萬億國土到咫尺之間距離,是對我們最有恩的人,善知識代表十方一切諸佛。

17. 修行人就是這樣,心在道上,長養道的時候就是要道在事上,借事練心。你有什麼特長,來寺院,可以跟客堂說說看,但要以客堂爲主,你不能主觀地怎麼樣。因爲道場本來就是鍛鍊人的,是破我執的地方。

18. 出家人得到社會越來越多人的理解和尊重,因爲他們是正能量的源泉,你對三寶敞開心靈,你恭敬虔誠的時候,這個正能量就自然流進你的生命裏了。大家看到出家人,自然就有人會合掌,會念阿彌陀佛,去寺廟裏,還會磕頭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