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故事七則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故事七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故事七則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故事七則

導讀:戴維·帕卡德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成功就是由一件又一件小事、一個又一個細節積累而成的。如果能把握住這些細節,人們就能獲得成功;如果不注重細節的積累,而只想一舉成功,那實在是白日做夢。”名人之所以偉大,不在於名人本身,他們的成功往往只是因爲他們比別人更加的仔細,更加的注意細節。下面給大家帶來幾則有關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小故事。

細節決定成敗的名人故事七則

故事一則:

據《玉泉子》一書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後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有說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去謀生。別人都不知道辭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被辭退。臨走時,呂元膺還贈送了錢物。

呂元膺之所以要辭退這位棋友,是由於他從這位棋友挪動一個棋子、搞了一個奷詐的小動作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誠信者,真誠守信之謂也。誠信,是人生的無形資產,是思想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無信不立”,不誠信的人,不可能做好人,也難處世。與沒有誠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險可怕的。

挪動一個棋子,看起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乎不值得認真。但小事不小,小中可以見大。誠信,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可貴的善良;而不誠信,卻是一種惡德,世間的無數不幸和災禍的根源,無不是由惡德所滋生、引發的。小與大,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故事二則:

從前在美國標準石油公司裏,有一位小職員叫阿基勃特。他在遠行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在自己的簽名的下方,寫上“每桶四美元的標準石油”字樣,在書信及收據上也不例外,簽了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沒有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這件事後說:“竟有職員如此努力宣傳公司的聲譽,我要見見他。”於是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

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宣傳公司聲譽,在簽名後面寫上“每桶四美元”是一件誰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隻有阿基勃特一個人去做了,而且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華、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後,只有他成了董事長。

故事三則:

東晉大將軍陶侃,小到竹頭木屑,大到設城駐兵,考慮頗爲鎮密細緻。他曾主持造船,命合兵土將剩下的木屑和竹頭全部收集起來[]。衆人不知爲什麼。後逢大雪,天晴雪融,官府聽事前餘雪泥濘,木屑正好用來墊路防滑。多年以後,荊州刺史桓溫準備伐蜀時大造船,鐵釘不夠,陶侃所貯竹頭正好能當作竹釘用。正是由於陶侃時時對細處的重視,才成就了他-生輝煌的功勳。

故事四則:諸葛亮非常注重細節

第一、在三國演義一百回裏,諸葛亮北伐軍受阿斗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馬懿在後追殺便用了個“增竈計”。比如軍中只有一千軍士,則晚上紮營時要掘兩千個竈,第二天晚上則掘三千個竈,依次類推。司馬懿見蜀軍每日竈數增加,以爲有兵士不斷加入,於是不敢再魯莽追擊。諸葛亮則成功撤回蜀中。

第二、最典型的一個例子——“空城計”。空城計那一回裏,描寫諸葛亮如何安排的句子中有一句:“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操琴、童子、百姓,真正嚇跑司馬懿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這些精心安排的細節。

故事五則:加加林成爲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噸重的“東方l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鐘,成爲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爲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爲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爲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故事六則:小事當作大事做

張瑞敏領導的海爾如今很叫響了,但當初的海爾經營管理但是一塌糊塗啊,張瑞敏入主海爾後制定的第一條制度竟是“不許隨地大小便”,可見海爾昔日情形。 1985年,海爾着手內部管理,爲此編寫了10萬字的《質量保證手冊》,制定了121項管理標準,49項工作標準,1008個技術標準。張瑞敏着手整理企業內部,而且願意花大力氣、花大價錢,小事當作大事做,這樣一來,纔有了這天的成就。

故事七則:

一家大公司招聘新人,已經淘汰了好幾批參加面試的人選。這時無論是面試者還是被面試者都感到了幾分緊張:如果今天再不能選出合格的人選,那公司的許多工作就要受到影響;對被面試者來說,如果能進入這家全國知名企業工作,那自己今後的事業發展將不可估量。

這時一位年輕人走進了面試辦公室。他在門口看到一張小紙片,出於習慣,年輕人彎下腰撿起紙片並順手把它扔到了垃圾筒。面試過後,主持面試的該公司總裁叫這位年輕人留下來,他告訴年輕人可以馬上到公司參加培訓,等培訓合格後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年輕人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因爲他知道在這次招聘過程中進入面試這一關的都是精英,而且據他觀察,其中有不少人的能力水平都在他之上。總裁聽到年輕人提出的疑惑,笑着答道:“這正是我找你談話的原因,你的能力水平確實不是所有應聘者中最好的,但是,只有你在面試時通過了一項最關鍵的考驗———門口的那張小紙片是我故意叫人放在那裏的。”   那些與年輕人一同去參加應聘的人才,並非沒有看到門口那張雖然不大但卻明顯的紙片。對於他們來說撿起地上的小紙片同樣只是彎一下腰那麼簡單,但是他們卻認爲如此瑣碎的事情不值得一做,所以他們就錯過了進入那家大公司的機會,實際上他們因此而錯過的重要機會絕不僅僅是這一次。  而那年輕人就是美國汽車工業之父———亨利·福特。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當初那位總裁的獨到眼光。  亨利·福特是幸運的,他的幸運不僅在於自己遇到了慧眼識英才的總裁,更在於他對每一件小事都不疏忽的認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