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歷史典故 > 管仲的經濟思想,管仲金龜換糧的故事

管仲的經濟思想,管仲金龜換糧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管仲的經濟思想,管仲金龜換糧的故事

歷史人物故事:管仲的經濟思想

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爲“法家先驅”、 “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並因開創國營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國性服務業供奉爲保護神。

關於管仲的故事太多,整理了幾個典型的故事,一起看看管仲的經濟思想。

尊王攘夷

尊:尊崇。攘,排斥、抵禦。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爲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爲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

齊桓公執政期間,在管仲的輔佐下,對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敬。

“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權力,維護周王朝的宗法制度。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齊桓公會集諸侯國君於首止,與周天子盟,以確定太子的正統地位。

次年,齊桓公因鄭文公首止逃會,率聯軍討伐鄭國。數年後,齊桓公率多國國君與周襄王派來的大夫會盟,並確立了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魯、宋、曹等國國君及周王宰孔會於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爲諸侯長。

同年秋,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後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

“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國對中原諸侯的侵擾進行抵禦。公元前 664,山戎伐燕,齊軍救燕。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齊桓公採納管仲“請救邢”的建議,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並在夷儀爲邢國建立了新都。

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經過多年努力,齊桓公對楚國一再北侵進行了有力的回擊,到公元前655,聯軍伐楚,迫使楚國同意進貢周王室,楚國也表示願加入齊桓公爲首的聯盟,聽從齊國指揮,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國北侵,保護了中原諸國。

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爲中華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智過鬼泣谷

任齊國相國後,推行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齊國日益強大起來。齊國君主齊桓公被各諸侯推舉爲盟主。齊國北面的山戎民族卻出兵攻打與齊國立盟的燕國,企圖削弱齊國的勢力。

燕國君主親率兩萬將士出戰,卻在一個叫鬼泣谷的地方中了山戎部落令支國首領密盧的埋伏,只逃出千餘人。接着,山戎連拔三城,燕國急派使者向齊國求援。於是,齊桓公統率5 萬大軍開向燕國。

無終國的國君也派遣大將虎兒斑率兩千士兵助戰。被管仲封爲先鋒將軍的虎兒斑,一連收復了燕國失去的那三座城。但殺到一個叫裏崗的地方時,卻不敢前進了。

他對齊桓公和管仲說:“前面是鬼泣谷。如果山戎佈下埋伏,我們就是插翅也休想過去。燕國兩萬大軍就是葬身在那裏的!”管仲在路上早就想出了過鬼泣谷的計謀,他對虎兒斑說:“將軍既然有所顧慮,那你就跟在大軍的最後吧。”

管仲說着,拿出令牌:“王子成父、趙川二將!你倆去前軍按令牌所指行事,作好準備,明日清晨過鬼泣谷!”

王子成父和趙川接令牌駕車而去。

第二天天剛亮,一輛輛戰車向鬼泣谷駛去。只見馬的嘴是被網籠住的;戰車的輪子上綁有麻皮,發出的聲音很小;戰車上站着的將士則披甲握戈,顯得格外高大;齊國的戰旗在穀風的吹動下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這時,山戎令支國首領密盧舉着“令”字小黃旗,出鬼泣谷的山頭上,見齊軍進入了他的伏擊圈,就一揮小黃旗,喊聲:“打!”猛然間,箭、石、木齊下,有的擊中齊軍將士,有的把戰車砸得稀巴爛,有的把“齊”字大旗打斷了。

密盧揮動狼牙棒,率兵從山上衝將下來。密盧衝到一個身中數箭仍立於戰車上巋然不動的齊將前,舉起狼牙棒對這齊將的頭部狠擊一棒。“咚”一聲,把齊將的頭盔打掉了。定睛一看,原來被打掉頭盔的卻是披着衣甲的樹樁。密盧知道中計,大驚失色。

此刻,鼓聲大作。密盧聞聲回頭,只見齊國驍將王子成父和趙川率兵直撲過來。密盧大喝一聲,揮舞着狼牙棒迎上去。他見遠處有一個身材高大的人站在戰車上,在觀看兩軍作戰,斷定是齊國相國管仲,就徑直朝那人撲去。 

所撲之處,齊兵無人抵擋得住。片刻,密盧已殺到管仲面前。說時遲,那時快,戰車後數十枚箭齊發。密盧慘叫倒地。他手下一員大將衝進重圍,把負傷的密盧搶了回去,往山戎的另一部落孤竹國逃去。

就這樣,管仲智過鬼泣谷,解了燕國之圍。

愚公之谷

齊桓公出外打獵,因追趕野鹿而跑進一個山谷時。看見一老人,就問他說:“這叫做什麼山谷?”老人家回答說“叫做愚公山谷。”

桓公說:“爲什麼叫這個名字呢?”他回答說:“用臣下的名字做它的名字。”桓公說:“今天我看你的儀表舉止,不像個愚笨的人,老人家爲什麼起這樣一個名字呢?”老人家回答說:“請允許臣下一一說來。我原來畜養了一頭母牛,生下一頭小牛,長大了,賣掉小牛而買來小馬。

一個少年說:‘牛不能生馬。’就把小馬牽走了。附近的鄰居聽說了這件事,認爲我很傻,所以就把這個山谷叫做愚公之谷。”桓公說:“您確實夠傻的!您爲什麼把小馬給他呢!”桓公就回宮了。

第二天上朝,桓公把這件事告訴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齊桓公拜了兩拜,說:“這是我的愚笨。假使唐堯爲國君,咎繇爲法官,怎麼會有強取別人小馬的人呢?如果有人像這位老人一樣被欺凌,也必定不給的。

那位老人知道現在的監獄斷案不公正,所以只好把小馬給了那位少年。請讓我下去修明政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