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生格言 > 人生格言 > 不妨表現得糊塗些

不妨表現得糊塗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不妨表現得糊塗些

不妨表現得糊塗些

不妨表現得糊塗些

美國第九任總統威廉·亨利·哈里遜小時候是個文靜怕羞的孩子,人們都把他看作傻瓜,常喜歡捉弄他。他們經常把一枚5分硬幣和一枚1角的硬幣扔在他的面前,讓他任意撿一個,威廉總是撿那個5分的,於是大家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位好心人問他:“難道你不知道1角錢比5分錢值錢嗎?”“當然知道。”威廉慢條斯理地說,“不過,如果我撿了那個1角的,恐怕他們就再沒有興趣扔錢給我了。”

古往今來,世上那些有大智大慧的人,往往不在衆人面前顯露才華,外表上好像很愚笨,其實,這既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的大謀略。這種人像風一樣自由,無牽無掛,無拘無束,世俗的一切都在身外,在人前收斂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沌沌的樣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應變能力好像差一些,殊不知這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現。

明代大作家呂坤在《呻吟語》中說:“愚者人笨之,聰明者人疑之。聰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詩》雲‘靡者不愚’,則知不愚非哲也。”用現在的話講,他的意思是:愚蠢的人,別人會譏笑他;聰明的人,別人會懷疑他。只有聰明而看起來又愚笨的人,纔是真正的大智者。

正如清朝的大畫家鄭板橋,明明是一位大智者,但他卻有一方閒章:“難得糊塗。”此章一經刻出,便立刻變成了某些人津津樂道的座右銘,彷彿有許多人生的禪機一下子從這四個字中折射出來一樣。於是,這世上便有了糊塗哲學。人活於世,顯得太傻氣不行,顯得太聰明也不行。所謂“不智不愚”,其實就是假借糊塗之象實行聰明之道的大哲學。

世上的人都願意做“智”者,都對“愚”諱莫如深。其實,這裏所謂的“愚”並不是傻里傻氣,而是對“智”的廕庇或蔭護;是一種自我保全、不惹是非、不招妒嫉的行之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