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淺議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

淺議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7W 次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呼喚創業人才的培養,而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創業正逐漸成爲新時代大學生就業新理念,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變得越來越迫切而重要。

淺議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的內涵及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

創業教育,即英文Enterprise Education的中文表述。從本質上說創業教育是指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爲目的的一種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活動,即培養學生如何適應社會生存、提高能力以及進行自我創業的方法和途徑。在大學生中開展創業教育,實際上就是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自謀職業、創業致富的能力和本領;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技能、各種能力和心理品質;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具有創業精神和開創型個性的社會變革的參與者。這三者是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過程,只有準確把握它的內涵,才能更好地開展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一般認爲至少應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創業意識培養。它是指在創業實踐活動中對人起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包括需要、動機、興趣、信仰等心理因素,它支配着創業者的態度和行爲,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創業精神教育。它主要是指江澤民同志提出的64字的“創業精神”的教育,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於創新;艱苦奮鬥,知難而進;學習外國,自強不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同心同德,顧全大局;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勵精圖治,無私奉獻的精神。通過創業精神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諸如自尊獨立、開拓創新、不怕挫折、求真務實、敢想敢幹、承擔責任等個性特徵。第三,創業知識教育。要想創業成功不僅要有創業精神,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業知識,創業知識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我們開展各種創業活動的基礎和源泉。如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財經知識、金融知識、公關知識、管理知識、營銷知識、稅務知識和法律知識等。第四,創業能力培養。成功創業者應具備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經營能力、決策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等等。創業的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須通過科學的途徑培養出來。大學教育必須既注重知識的傳授,又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第五,創業技能教育。創業技能總是和創業活動緊密聯繫的,並在創業活動中得以表現和發展,它直接影響着創業活動的順利完成。創業技能教育既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實習實踐,也包括創業經營性的實習實踐。總之,大學生創業教育主要目的是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社會的發展變化,通過各種教育手段,提高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特別強調培養大學生的“三自”精神,即“自學”“自教”和“自做”。“自學”“自教”反映個人的主動學習精神,“自做”則反映個人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掌握創業技能,以便能在生活中靈活主動地進行創業活動。

當前影響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制約因素

(一)對開展創業教育認識不夠,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着不少誤區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人們在思想認識上還存在着不少誤區,主要表現爲:一是學校認識誤區。目前很多高校還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自主創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是重視就業教育、就業指導,忙於幫學生找工作,而不是引導學生去自主創業。因此,很多學校目前還沒有開設自主創業課。二是家長認識誤區。很多家庭要求自己孩子有一份安穩工作,而不要一進社會就承擔太大的風險,因此,根本無法接受畢業就創業,覺得自己的孩子去創業是找不到工作、沒本事、沒出息、沒單位接收的表現。三是學生認識誤區。很多學生缺乏創業的意識和衝動,多數學生把創業看成是高不可攀之事,縮手縮腳,不敢嘗試。一般的想法是先就業後創業或只就業不創業。習慣思維告訴他們,大學畢業之後,首先應去找一家單位謀求發展。大多數大學生壓根就沒有想到自己去開公司,原來的計劃是在單位裏一步步發展,一步步升遷,當老闆、當經理那是以後的事。

(二)創業教育學科基礎薄弱,師資力量匱乏,創業教育的系列課程缺乏

創業教育在西方國家的大學中已有較長的歷史,高校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通過開設系列課程,傳授創業知識和技能。例如,在美國的某些大學中設立了“企業經營計劃”等課程;法國的某些大學有“企業創辦學”等課程。而我國在高校中開設創業教育系列課程,也主要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上,並沒有開設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很難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無法在校園內形成創新、創業的濃郁氛圍。此外,高校創業教育師資力量也相當匱乏,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主要由高校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承擔,他們在具體指導時也多是宣傳一些就業政策、就業形勢、應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很少有專業或專職教師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就業指導工作。鑑於創業教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師資要求相對較高。既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擁有一定的創業經驗,但兼備這兩種素質的師資目前高校還十分缺乏,且尚無蓄意引進師資的舉措。由於目前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是全職教師,他們需要同時教授其他課程,沒有時間將太多的精力投入創業教育工作中去,而且存在着依賴書本的傾向。這樣不僅僅使大學生失去良好的創業機會,更重要的是會進一步加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

(三)高校缺乏創業思維和創新精神的教育,社會缺乏大學生創業的氛圍

首先,在教育模式上,搞統一的剛性教育計劃;在教育內容上,以專業爲中心,以行業爲目標,知識結構單一;在教育方法上,以教師爲中心,教師講、學生聽,沒有立足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從而造成社會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創業能力、鮮明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人才嚴重不足,現有的大多數畢業生只能被動求職,缺乏自主創業的能力。在教學質量的評價和考覈上也沒有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和行之有效的考覈方法。這樣的體制環境下,學生主體意識、主動精神、創新能力的開拓和培養無從談起。近幾年很多高校已認識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畢業前對學生進行了一定時間的創業意識教育,應該說,這樣的創業教育對於準備創業或已具備創業素質的人來說,無疑是富有成效的,能滿足他們一定的需要。但個體的創業需要、興趣及自信、敢於冒險的精神等纔是創業基本素質結構的中心,顯然,光靠幾個月或一年左右的“短、平、快”式的創業教育是不可能讓學生擁有這些基本素質的創業意識。

其次,社會缺乏大學生創業的氛圍。大學生創業環境包括的內容很多,大到整個國家的宏觀形勢、方針政策、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規,小到高校鼓勵大學生創業而制定具體措施等等。儘管國家1999年出臺了《個人獨資企業法》,一些地方政府也緊隨其後紛紛設立創業基金,個別頭腦精明的企業或老闆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慷慨投資。但這一切並沒有給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環境創造更多有利的條件,由於人際關係複雜、社會經驗不足以及社會閱歷少,難以取得別人的信任或者被他人欺騙,是剛出校門大學生創業的一大障礙。此外,經濟條件制約以及相關法規的限制也是制約大學生創業的因素。

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樹立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

任何教育都需要科學的教育理念作指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思想理念真正轉變,行動起來才能自覺和迅速。開展創業教育,首先要樹立創業教育的理念。要從狹窄的知識教育、單純的就業教育轉向以提高綜合素質爲主的創業教育,把創業素質教育作爲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追求以人爲本的教育新理念。知識經濟時代的教育不僅僅是就業、擇業教育,也應該是創造、創新、創業教育。大學要成爲創造性人才成長的搖籃和“創業者的熔爐”,就要教會學生創業,爲學生走向社會、獨立謀生奠定基礎。其次,要切實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一方面應讓大學生明確他們可以而且應該把自主創業作爲“擇業”的一個新出路;另一方面,還要幫助他們充分認識創業道路的多樣性,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不論是簡單勞動還是複雜勞動,只要是創辦新事業就是創業。有的人是物質創業,有的人是精神創業;有的是投巨資的創業,有的是不花錢的創業;有的是團隊創業,也有的是個人創業,但不管怎樣,只要堅定信念,善於尋找機會,就會發現市場,創業就會成功。創業總是在一定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中進行的。環境是創業的外部條件,是決定創業效果的客觀因素。因此,政府、社會各界、高校本身都應營造有利於創業的社會環境。一是政府必須轉換職能,爲創業提供高效率的行政服務,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作用,同時爲創業者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二是社會各界要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要通過各種輿論工具,支持鼓勵創業,宣傳創業的典型,使人們敢於創業、樂於創業、創業光榮、創業偉大、創業致富,充分激發廣大大學生的創業熱情。三是優化創業教育的校園環境,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要創建一個良好的校風和學風,營造一個寬鬆、民主的學術氛圍。特別是要養成勤奮學習、刻苦鑽研、勇攀高峯的良好風氣,要引導師生敢於發表不同意見;鼓勵有新的見解和觀點;要讓教師和學生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在民主和自由的環境中培養其創新精神。二是要改變以考覈分數作爲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對學生的評價主要依據考試,導致學生片面追求所學的知識,對能力、創業等關心不夠。學生學習的情況應該體現在知識面的寬窄,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是否有獨到的見解等各個方面。因此應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對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年級、不同的生源要有不同的考覈方法,不僅以筆試的形式評定,更應通過面試、考查、考覈等形式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測評。

(二)實習是大學生創業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

實習是高等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和素質培養的重要手段,實習的過程是將理論知識內化的過程,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他們的創新能力、協調能力等。高校應採取適當的形式,建立起與企業緊密、穩定的聯繫,拓展產學合作的內容,讓企業介入教學實踐環節,建立產學合作教育新模式。高校應與企業合作,建立若干產學研合作教育工作站,工作站負責收集企業提供的課題,學校負責安排合適的學生進站工作,以解決企業的課題。這樣。工作站作爲具體實施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工作場所,就能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目的。成立股份制辦學實體,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採取現場教學的辦法,充分發揮企業生產設備的可操作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使動腦和動手在第一時間同時完成。發揮大學科技園的教育功能,作爲極好的實習基地,大學科技園不僅與大學有着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如資產關係、上下級關係等,而且它還有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和先進的技術樣本。

(三)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爲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保證

首先,構建系統、科學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明確高校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就是以就業爲導向,以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爲出發點,全面規劃創業教育的階段目標,實現人才、就業、創業的統一。突出課堂教學的作用,使學生了解自身綜合素質在個人成長中的作用,並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在大學期間將創業意識的培養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及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時刻觸摸到時代發展的脈搏,適時調整專業知識結構、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尋找進入社會的切入點,爲未來的創業做好思想準備和“資本”累積。

其次,突破傳統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強化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傳統的教育形式存在一些弊端,要徹底改變學習主客體關係,就要改變教師單純灌輸的教育方法。知識的傳授是必要的,但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嘗試開放性課堂、討論式教學。同時,把具有創業教育典型意義的成功人士、校友、老師請進學校,給學生介紹自己的創業經歷、創業方法、知識功底的建構等方面的經驗。以生動的實例教育引導學生,讓學生根據社會需求、人才需求及未來創業領域的預測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確立奮鬥目標。學校爲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可採用3+1的教學模式,即在大三前完成基本課程的學習,大四讓學生以準工作人員身份進入教研室,參與導師的課題研究和討論;讓學生了解相對前沿的專業知識,瞭解所從事崗位和行業相關知識及其將來的發展方向,使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有更加清晰的定位。強化創業實踐基地的建設,大學生只有經受創業實踐的鍛鍊,創業目標纔會更加清晰,創業信念纔會更加強烈,纔會形成良好的創業精神。因此,學校要構建創業實踐基地,爲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便利,如創業見習基地、創業實習基地和創業園等,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學校對建設創業實踐基地應給予人力、物力、財力上的保障。要擴大對創業實踐基地的投入,從經費上給予保證;要給予重點扶持,從場地上給予保證;要配備得力的指導教師,在人力上給予保證。要充分調動師生參與實踐基地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良好的創業實踐氛圍。

(四)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加強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培養

2l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社會既是“競爭社會”“合作社會”,也是“成就社會”“壓力社會”。學會學習、學會創新、學會生存將成爲現代人和未來人終身必須面對的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加強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培養。

人的創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一定意義上說,創造力受興趣、愛好、情感、意志、動機等方面的影響比受智力的約束還要大。因此,要高度重視非智力因素對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影響,在開發學生智力因素的同時,更加註重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生活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水平。具體來說抓好以下幾方面:第一,要培養較強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認識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正視現實,預測未來。作爲創業者必須有較強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即對自我、他人、周圍事物之間的聯繫有客觀、準確的判斷和認識。首先,是客觀認識自我基礎上的自信。自信是創業者必備的心態。自信,是建立在客觀、準確認識自我基礎上對自身能力的相信。自信的人才有創業的慾望和衝動。其次,認同他人基礎上的合作精神。想創業的人必須先學會與人合作。在當前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創業,創業者要成功必須有志同道合者與之共同奮鬥。社會中的個體都各有優、缺點,各有性格、能力的不同。創業者要學會認同他人,識別他人的能力與才華,同時也要寬容他人與自己的分歧,給他人充分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求同存異,志存偉業。第二,要培養愉悅、樂觀的情緒和情感。愉悅的情緒和情感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創業者,必須有愉悅的情緒、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創業者經歷艱辛,必須有較強控制自我情緒的能力,經常保持平衡、愉悅的情緒,纔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靜地應付各種突發事情。美好的情感能使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創業過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悅,創業者要懂得從成功的喜悅中不斷給自己增加信心,也要與同伴分享成功的快樂,增加友誼情感;也有失敗的沮喪,創業者既要自己及時擺脫失敗的陰影,總結失敗的教訓,還要不怨天尤人,將責任推給他人,傷害他人感情,破壞團結氣氛,應互相鼓勵,重振士氣,開闢新天地。高尚的情操,使人心胸寬廣、心胸坦蕩、志向遠大。第三,要培育堅定、頑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意志就是堅持,堅持做某事或堅持不做某事。做任何事不堅持就無法成功,艱苦的創業更是如此。欲創業者必須意志堅定,樂於冒險,喜歡挑戰,迎難而上,不輕言失敗和放棄,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善於變逆境爲動力,具有頑強的鬥志和拼搏精神。創業要成功,創業者還應是有堅定意志能自控的人。市場經濟是道德經濟,市場垂青於遵守遊戲規則的人,違規獲利者也許能暫時成功,然而最後的成功應屬於以德獲譽、以誠取信的人,最後的成功,不僅是創業的成功,也應是做人的成功。第四,要培養敏捷的氣質、樂觀的性格。氣質,它反映人的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度等方面的特徵。創業者面對的是激烈競爭,風雲瞬息萬變,機遇稍縱即逝,這就需要創業者具備靈活、果斷、敏捷的氣質,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運。性格,它顯示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行爲方式上的特徵。性格決定命運。具有樂觀向上的現實態度和積極肯幹的行爲方式,是適宜創業者的性格特徵,這種性格特徵使人產生創業慾望,散發人格魅力,促使創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