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牆上的咖啡作文

牆上的咖啡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牆上的咖啡作文(一)

牆上的咖啡作文

假使我是文中那位流浪者,赤着雙腳在冷冰冰的水泥地上迷惘的走着,會不會有人送我一雙舊鞋,或是請我喝杯咖啡?一座城市的發展指標,不是那日益增長爭相較量的GDP,而是一顆顆人心匯聚的溫度正是那一顆顆人心的溫度,捂熱了一座城冰冷的石牆,大愛等於小愛的點滴聚集。

想起三毛曾在一篇散文中寫道:看着他的笑容,夕陽中的加那利也是溫暖人心的了。

麗江是我最愛的古鎮小時候去時,那裏山清水秀,清秀的姑娘穿着獨特的民族服裝在河邊漂洗衣裳,笑靨如花各色的鮮花垂落在河面上,微風一陣,河水一蕩,那景也似乎靈動了那時還是春天,氣溫還很低,可是我走在整齊的青灰磚的街道上,卻有一種溫暖的氣息繞上心頭去年夏天在和朋友去,我卻只看見濃妝豔抹的姑娘彆扭地站在遊客之中,僵硬地笑着之後還不忘要點小費那特色的對唱酒吧也變得色彩斑斕,青磚冷冷的,一場雨後,便覺得寒氣直逼心頭一座城,充斥着金錢的臭味,人心硬化,變成一顆顆冷冰冰的冰石在金錢的掩蓋下,腐爛發臭,城市沒有了真心,也就沒了溫度,讓人不寒而慄。

成都是中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也許別人不信,可作爲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我是深有體會的曾在寬窄巷子和朋友漫步,有一家很特別的茶館,門口擺着一張小木桌,上面擺滿了紙杯,每一杯都倒滿香氣誘人的花茶桌上一角貼着一張小紙條“累了的您,就請嚐嚐吧”我被他吸引,拉着朋友走進茶館裏,裏面稀稀落落幾個人,聊着天,極爲融洽的氣氛我在櫃檯上與老闆閒聊起來我好奇的問他爲什麼在門口免費送花茶,難道不怕虧本嗎?他笑呵呵地說道:“有時候,越善心,賺的越多”雖然老闆的話太直白,不過仔細一想,不也是這樣嗎?他人待我之心亦如我待他人之心我怎麼對別人,想必將來他人也會這樣對我也只有那些城市中以真心相待的商人,才能在競爭的激流中逆流而上,而那些利益至上,生產着像地溝油,毒膠囊的黑心商家最終會消失在歷史的舞臺出來時,已是旁晚夕陽傾城,此時我想,成都的溫度,也就是那杯熱乎乎的花茶,溫潤着每一個路人的心 一座城的溫度,也是人們用感恩之心捂熱的格雷特在他的書作《如果我沒有明天》中寫道“我想到今天和明天,發現我還欠昨天一個感激”

是的,一座城,只有人們的心是善良的,纔是溫熱的也只有當人們心懷感激時,才能看到一座城的善良之處。


  牆上的咖啡作文(二)

咖啡是溫暖而又溫馨的,咖啡雖苦,甜在人心如那位無名之人與那位拾荒者,雖未有一面之緣,一杯溫熱的咖啡卻連通了兩人的心流淌在心裏的這股暖流,潤澤人心,而此股暖流的源頭,名叫善心,就好似乾渴時的醴泉,飢苦時的甜食,善心總是失意之人最佳的良藥因爲,善人常有善舉與此同時,給與他人一個小小的幫助,亦能帶給你自己豐厚的收穫

助人之人,亦爲他人所助

曾記否,三國桃園,花香美酒,三豪結義而由此爲開端,劉玄德開啓了他的仁主之路,三顧茅廬,只爲與名士結友,共濟天下;怒摔己子,唯恐同良將戰友,生離死別扶貧濟弱,得百姓之心,何不謂之爲仁君?反之,奸聖曹孟德,挑撥離間,弄虛作假,當年徐庶之母,玄德能竭力護之以助徐庶,而孟德卻將其奪去,以僞召徐庶前者,徐庶誓以身相報,後者,雖在曹營,心卻在漢他人之幫助,只會在你對其無私奉獻之時,纔會如此明麗透亮,給你機遇,溫暖在你困難之時,他人會爲你送來一杯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爲——助人,亦爲助己

助人之人,亦得私己歡欣

西漢時期,名將韓信,誰知其少時卻險些餓死街頭,飢寒交迫之際,一位老婦人的羹粥卻使其得以保全,其悉心的照料,更是讓韓信發憤圖強,忍辱負重,終成劉邦的一員猛將後來韓信也試圖尋找老婦人,誰料未得不過以其名氣與彼時的身份,想必老婦人固然會意會其實心意,併爲之欣慰,驕傲因爲助人而帶給自己的歡樂,就如同疲乏時家人泡與你的咖啡,其中甘甜的寓意爲——助人爲樂

自助之人,亦乃天助之人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名士豪傑,縱橫古今之外,誰不是命途多舛之人?而爲何千古留名?三變忍忘浮名,玩詞人間,而引領婉約詞派之宗;五柳棄權棄利,寄情田園,而搏得最富禪心之名;太白弄清山水而書浪漫主義之巔,東坡江海遊心而詠天地萬物之本,孫臏斷足而成《兵法》,屈原投江而着《離騷》…失路之人之所以成名,不過是因爲他們願爲自助之人,天亦悲哉,乃得蒼天之助敢於自助之人,彷彿爲自己每日磨泡的咖啡之中,添了另一種甘甜,其寓意爲——天定不負

每一次的幫助都存有諸多收穫,沒一刻的善心都給予你豐厚的感悟,多做一些善事未嘗不好,銘記,助人之人,助己,得歡,感天。


  牆上的咖啡作文(三)

弗洛伊德的“三我”論是這樣說的:人有本我和自我,但最高境界是超我——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對社會與他人的貢獻咖啡館裏一個小善舉,爲陌生的拾荒者送上了一杯熱氣四溢的咖啡,看似微不足道一件事,卻反映了樂於利他的社會風氣,對個人來說,也是“超我”的實現超我之風,是深深植根於中華悠久歷史中的。

從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可看出,傳統儒家宣揚的一種“時刻爲別人着想“的思想,這種利他主義也正是超我的體現無都有偶“孟母三遷”體現了母親爲了兒子的前途,不惜勞累,全心全意,這是一種“超我”;“臥冰求魚”體現了兒子爲了母親不顧肉體的痛苦,赤身伏於冰上,這是一種“超我”;《陳情表》體現了孫子爲了祖母放棄達官顯宦、車塵馬足的生活,這也是一種“超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所留存的不僅有書籍與文字,更有一種“超我”思想:時刻爲他人着想的利他主義超我的思想,也包含於當今社會的榮辱觀之中。

有“最美媽媽”赤手接住墜樓女童;有“最美司機”捨棄生命救出乘客在最近的雅安地震中,更有“最美新娘”趙豔紅在災難發生時,身爲記者的她立刻趕往災區,報告災情,爲抗震救災做出貢獻,而她,卻連婚紗都來不及脫下作爲一個女孩子,她捨棄私利爲他人着想的精神確實值得學習,而這種捨己爲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不也正是“超我”的體現嗎?

但是,面對社會上種種自私自利,傷害別人的行爲,我們也不住扼腕嘆息有“毒奶粉”危害着千萬嬰兒的健康,使他們還未體味到世界的美好,就遭受了無情商家的魔爪;有“地溝油”讓大家對桌上光鮮亮麗的食物連連搖頭;有人面獸心的校長侵犯小學女童;更有無情家長將一雙骨肉餓死家中面對社會上種種無情行爲,誰能不憤怒!希望這些人好好學學“超我”,暫不說捨己爲人了,做到不傷害他人總可以吧。

有不同人在以自己的方式實現着“超我”,就像把人生投入一個循環往復的方程式,而得出的結果卻是日日常新讓我們少一點自私,多一點利他,實現“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