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朗讀者 第二季》觀後感

《朗讀者 第二季》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朗讀者 第二季》觀後感

《朗讀者 第二季》觀後感

說來慚愧,我第一次接觸到《朗讀者》這個節目,並不是在電視熒屏上。

我對於第一季《朗讀者》的印象,始於“聲音”。我有晨跑的習慣,跑步時喜歡戴着耳機聽些什麼。很偶然,有一天早上我在晨跑時,在喜馬拉雅上聽到了秦玥飛的片段(朗讀《泥濘》)和郭小平校長的故事與朗讀的《如果》。作爲一名工科生,我之前對這些關注甚少,那時方知道這檔節目。後來,《朗讀者》就成了我晨跑時的專屬BGM;我也上網搜到了播出時間,從此推掉了週六晚上朋友們出去玩的邀請“我就不去了,有一個想看的節目晚上播出。”沒多久,第一季節目就結束了。過了一年,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在上週末等到了第二季節目開播。

第二季第一期在上個週末如約而至了。第一期節目的主題詞是“初心”。在我看來,這個詞的選擇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這個看似用濫了的詞,節目組沒有選擇避諱,而是請來了各位嘉賓,來詮釋他們的初心。我自身 “大學生+喜歡籃球”的身份,讓我在第一期的嘉賓中,對薛其坤教授和姚明這兩位嘉賓印象深刻。

和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節目組在細節處明顯更爲用心。姚明在訪談中提到自己正是在“奔跑時空氣流動聲和球鞋磨擦地板和進球時刷網而過的聲音”,這些不全神貫注就不會察覺到的細微的聲音中,開始愛上籃球的。這裏,節目組用心的配上了相應的背景音,瞬間就帶入了那個場景之中。薛其坤教授朗讀的內容是《禮記·大學》節選,也用心的配了相應的翻譯字幕。而且,在訪談中適時插入的圖片也讓我們更瞭解當時的情境。

我想,正是這些細節,顯現出了節目組的“初心”,和把這份初心堅持做下去的誠意。這個世界上有思想的人太多了,真誠反而更能打動人。真的很感謝節目組,讓我有幸尚在大學時期就瞭解了許多道理,吸收了很多思想;我也真正地被文學打動,產生了對於讀本的興趣——看完節目後,就去圖書館借來了《海明威短篇小說全集》閱讀。也摘抄了喜歡的讀本片段,比如《真實的高貴》和《八十抒懷》。

我感到了你們十二萬分的誠意,我也想認真的用這篇評價來作出迴應:真的有人因爲這個節目而感受到了文學的光,感受到了人不只是靠吃米而活着的。你們的堅守和真誠,一定會換來更多人的真心。謝謝你們,謝謝剪輯師的精妙剪輯,節目節奏把控;謝謝胡德夫先生的演奏;謝謝嘉賓的故事與朗讀;謝謝主持人拋出的引人深思的問題;更要謝謝你們,所堅守的那份初心。

我的朋友問我“你爲什麼這麼喜歡這個節目啊?”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想,“朗讀嘛,我普通話不行,讀不好。”可是嘉賓用並不標準的普通話朗讀怎麼有那麼大的魅力呢?大抵是因爲節目氛圍中有我很喜歡的“人情味”吧。不僅僅是讀書,朗讀;而是通過訪談,把人物情感和書本,和當時的作者想傳達的思想情感相結合。 “情感”也正是節目的核心所在。這些才讓我意識到,朗讀真真是屬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我想,《朗讀者》節目所追求的也不僅僅是讓觀衆留下感動的淚水,而更多的,是感動過後的思考。節目的播出,就像是在水中投了一顆石子,而觀衆的感受與思考就是投下石子後泛起的漣漪。比如姚明在節目中提及的“競技體育確實是殘酷的,但是我們也要感謝對手,正是那些離開的人成就了我們。”這些思考更讓我們對節目印象深刻,而不是像快餐文化一般,簡單的一過了之。

謝謝董卿,謝謝節目組,正是你們的初心和不忘初心的堅守,讓我的生命中又多了一道文學的光。

最後,真的想做一波硬廣:CCTV-1,每週六晚20點黃金檔,《朗讀者》第二季與您不見不散。希望大家都去看,感悟生活,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