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高中推薦讀物《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00字

高中推薦讀物《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6W 次

高中推薦讀物《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00字

高中推薦讀物《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00字

導語:王小波的名字大家都應該耳熟能詳,他的作品也是十分的適合我們仔細品味。今天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幾篇《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高中推薦讀物《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800字

篇一

《沉默的大多數》是王小波的一篇雜文,談得最多的就是文革時代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尤其在精神上的愚弄。幾乎每篇文章裏都脫離不了“老三屆”的話題,和對文革的審視與批判。王小波先生的書初看是調侃,再看是諷刺,最後卻能品出一點和傷感,讀着讀着,慢慢地開始心痛,爲那一些無奈,爲那一些絮絮不休,爲那一些被壓迫的生命,爲那一些對自由的尋求。

作者王小波說自己屬於“沉默的大多數”,認爲在那樣一個沒有理性的時代中,“話語”太多的人往往是不理性,缺乏思考和常識的人,他這樣寫道:“我說到這件事,是想說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學到了一點東西,而這些東西是好的。這是我選擇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假如還想學得更多,那就要繼續一聲不吭。”他從沉默中學會了冷靜和思考,身處“沉默”才能夠不“進了那個圈子就要說那種話,甚至要以那種話來思索”的窘境。而這種“沉默”是積極地,符合一句老話,沉默是金。沉默可以造就冷靜、理性、睿智的人,沉默可以減少因衝動犯下的過錯。

作者王小波又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書中有一篇寓言式雜文叫《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用那頭豬影射自己,在嘲諷中來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無視生活的設置,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人!

這隻特立獨行的豬與其他家豬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山羊一樣的敏捷,還和貓相似,喜歡到處遊玩,不喜歡被關押在圈裏。而且這隻豬有着它獨立的思想,在選母豬這點上看,它的愛好和思想都與其它豬不同,對於同一個圈裏的母豬,它覺得這些母豬被過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還又髒又臭,它就到村寨裏去找母豬。它還會模仿各種聲音,特別是汽笛聲。但這個汽笛聲也給它帶來了災難,由於學汽笛叫因此誤工擾亂工作時間表,於是,一場殺身之禍從天而降。但是這頭豬並沒有在槍火下死,而是逃逸了,最後逃出村寨,到林子裏獨立生活,還長出了獠牙。作者沒有安排它死,而是活着,並且是特立獨行地活着,永不征服地活着。這個的結局,是作者的理想:在他人安排的生活中,不能失去獨立的思考和靈魂。在生活的磨難之中,不能滅失掉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正義、善良,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因爲沉默造就了怯懦的人,沉默造就冷漠的人。

篇二:

<沉默的大多數>是我接觸過的王小波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黃金時代>),所以對他也是有了一定的瞭解,幽默的筆調,獨特的見解,足以爭取到了一大批像我這樣的讀者。

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便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爲我平時也是不怎麼愛說話的,或者說不怎麼愛在公共場合說話。套用書中的一句話就是:“在公衆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裏則妙語連珠。”現在的大學生活裏,總有一些人幹什麼都特別積極,爭先恐後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自己的才華被埋沒。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福克先生說過,話語即權力,可見他們很樂忠於使用這種權利。但我喜歡聽他們都說完,自己在內心思考,而這種思考有沒有被大家知道都是次要的,王小波說這是大部分人的通病。當然,我們還身處校園,不必要爲自己的口無遮攔負什麼責任。或許某一天,我們進入了社會,知道了什麼是禍從口出,我們也終將變得沉默。

王小波說,從話語中,你很少能學到人性,從沉默中卻能。或許是因爲沉默能讓人更冷靜的思考,但是交流不也是一種提升思維高度的方式嗎?這一點我不是很明白。不過或許我能從沉默中找到答案。沉默的大多數讀後感。

從王小波的作品中能看到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深深的隔閡,以及在此隔閡下的互相抨擊。那麼,是不是因爲隨着年齡的增長,人所戴上的面具越來越厚重的結果呢,在這樣一種封閉下人們的生活還會快樂嗎?這個問題還得我戴上了面具之後才能找到答案。

這是一個太過複雜的時代,充斥着太多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着人們的行動[]。有人願意捨己救人,有人願意披露真相,也有人願意散佈謠言。因此我總是警惕地看待身邊的一切,誰能知道表象背後隱藏着什麼,連魯迅這樣的人出門都帶着短刀,“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人間”,更何況涉世未深的我們,還是小心謹慎爲是。沉默往往代表着行動,不是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嗎,不是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嗎。沉默往往伴隨着力量的積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着,包容着,同時也關注着。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世方式。沉默或許是一種積蓄的過程,誰也不知道爆炸後的沉默會是什麼。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青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於雜誌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賺取吆喝的,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爲我們絕不願意說謊,因爲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我們堅信,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沉默,我們理性,我們耿直。但沉默絕不違背自己的內心。當時代召喚之時,沉默的大多數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

篇三

上課時看,自習時看 無聊時看,孤獨時看

每一次都是拿起了放不下,放下了心裏又有連絲的默默感

在仔細閱讀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的一個月裏,我幾乎沒有碰其他消遣文本。他的文字給我清澈的頓悟感和沉默的鎮定。

這種力量是一種站在生活之上的明確和感悟,我會在讀到某段某句文字時突然激動——原來這就是我,我的人性,我的感受,我的理想和信念。

他在書中一直強調智慧,知識,尊嚴,生活

智慧永遠指向虛無之境,從虛無中產生出知識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現時現事和現在的人。

知識本身是多麼的誘人。學習本身就可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學習文史知識目的在於“溫故”,有文史修養的人生活在從過去到現在一個漫長的時間段裏。學習科學知識目的在於“知新”,有科學知識的人可以預見從現在到廣闊無垠的未來。

所謂爲智慧,我指的是一種進行理性思維時的快樂。

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我小的時候,從小學到中學,班上都是這樣的好同學,揹着手聽講,當上了小班長,再去管別人。現在也是這樣,先是好好地求學,當了知名理論家或批評家,再去匡正世道人心。當然,這是做人的訣竅。做個知識分子,似乎稍嫌不夠;除了把世道人心匡得正正的,還該乾點別的。由這樣的模式,自然會產生一種學堂式的氣氛,先是求學,受教,攢到了一定程度,就來教別人。如此一種學堂開辦數千年來,總是同一些知識在其中循環,並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

一個人不在單位,不在家裏,不代表國家民族單獨存在時,居然不算一個人,就算一塊肉。

我個人以爲,做愛做的事纔是“有”,做自己也不知爲什麼要做的事則是“無”。

但我還想指出,到歲數了,找合適的人,正常的性生活,這些都是從NORM的角度來判斷的——屬於個人的,只是一片虛無。我總覺得,把不是生活的事叫做"生活”,這是在巧言掩飾。

我們現在經歷的時代很浮躁,越來越缺少沉得住氣的智慧與理智,利益和金錢的誘惑也已早早得開始腐化學生的靈魂。我們外強中乾,以爲華麗個性的衣飾可以裹住脆弱的內心,於是穿着奇裝異服,表情冷漠。內心又常常空洞膚淺,在虛無的網絡中尋找虛無的知己,在現實的社會中面對封閉的自我。

被告知他已經逝世十一年的時候,我感覺狠狠地被欺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