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要以爲總理比村長好當

不要以爲總理比村長好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我從來都認爲,現在的人智商差距愈來愈小了,對自我的認識愈來愈自信了。這無疑是社會的進步。但另外一個極端又出現了,或正日益顯現出來,那就是,人們過於相信自己,藐視一切。

不要以爲總理比村長好當

的確,人不愧爲高等動物。人的智商由7個基本部分組成:數字、感覺、空間、語言、記憶、歸納、表述。這得益於人有神奇的大腦。任何一位常人的大腦都優於任何一臺計算機。人腦有10000億個腦細胞,每一個細胞就像一棵樹一樣地複雜,而人的每一隻眼睛都有13000萬個光接受器,結構之精密難以想象。人的大腦有7個智力中心:語言智力、數學智力、音樂智力、視覺智力、運動智力、人際智力、內省智力。左半腦幫你管着語言、數學、邏輯、次序,右半腦則把節奏、旋律、音樂、圖像、幻想管了起來。

我常常沒道理地納悶:人的大腦,就從蔬菜、水果、果仁、魚、植物油等食物中吸收一點營養,另外加上運動使血液向大腦供氧,大腦就那麼管用?後來我聽一位叫卡爾·西秀的心理學家說,就智商的7個基本組成部分之一的記憶,一般人只用了其遺傳能力的10%。太不可思議了!殊不知啊,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很高,我們也就不容易超越他人了。

18分理論

有一次,我給北京大學的學生演講,說到一個“汪中求式”的“2.18分理論”。人的智商分爲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大部分,從對人的一生的作用來分,智力因素佔40%的權重;在智力因素的知識和技能對比中,我們認爲知識佔40%的權重;知識又分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書本知識佔40%的權重;書本知識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又佔40%的權重。假設我們同意以上的權重的分配,那麼,總平均85分的在校學生獲得的總智商分數是:1×40%×40%×40%×40%×85≈2.18(分)。當然,我們北大的高才生不可能沒有非智力因素得分,也不可能沒有技能和社會知識得分。這個“2.18分”的說法只是想給高才生們一個提醒:每一個北大的學生都可能成爲人才,但僅憑手頭的幾張分數單,就認爲自己已經是一個人才,就大錯特錯了。

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比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的閱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的標準播音速度聽說是每分鐘120字,而一般人的正常閱讀速度是每分鐘200字,但受過快速閱讀訓練的人的一般閱讀速度是每分鐘300字。但這要經過刻苦的訓練啊。先訓練默讀,做到不出聲音不受干擾,專心致志;再訓練讀目錄和標題,使閱讀中緊緊抓住段落的核心;再訓練掃描讀,像攝像機一樣一目十行,而不是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再訓練段讀,用抓關鍵詞的方法,幾秒鐘就抓住一段文字中的關鍵詞,一次性閱讀一個段落。一點一滴地強化,纔可能最終突破。

曾經看曾國藩的書,曾國藩要求子女(包括兒媳婦在內)連沒有什麼大用處的布片、線頭都必須有序分放。我想自有其用意。

中國的六件大事上個世紀的最後的一些日子,各大媒體都在討論人類歷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其中有一篇題爲《人類歷史上的100件大事》的文章,所列100件大事中,與中國有關的共9件:

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由孔子和老子分別創立。前者的學說核心是“仁”,後者是“道”。

成吉思汗的帝國霸業建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火藥的發明和改良中國發明,以後傳入歐洲。

印刷術的發明11世紀中國畢昇發明活字印刷,以後15世紀德國葛登堡改良印刷術並流傳開來。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完成了行程25000裏的戰略大轉移(1934-1935)。

盧溝橋事變1937年,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新中國成立二次大戰後世界政治生活中最重大事件,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力量對比。

戰後世界人口空前增長至今已近60億,造成了一系列問題。

自然環境惡化環境危機威脅着人類的生存,保持生態平衡成了最重要的課題。

這9件中,真正完全因中國人而起的大事只有6件。當然,我不敢說除了以上6件,中國歷史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小事,但從某個角度看,至少可以認爲,大事總是少的。

我們普通人,大量的日子,很顯然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身邊有很多人,不屑於做具體的事,總盲目地相信“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孰不知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不要以爲總理比村長好當。有其職斯有其責,有其責斯有其憂。如果力不及所負,纔不及所任,必然禍及己身,導致混亂。所以,重要的是做好眼前的每一件小事。所謂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堅持。

在此前出版的《營銷人的自我營銷》一書中,我曾提到在一家塗料企業戒菸的案例。如果,作爲老總下一個指令,全公司自×月×日起嚴禁吸菸,違者罰款××元,似乎也很容易;但實際上,企業有1/3的菸民(包括老闆在內),還有300位常來常往的客戶一大半是老煙槍,一個通令能馬上解決問題嗎?不行啊,要耐心細緻地處理,才能“軟着陸”。(見附錄1:企業怎樣戒菸)

當今社會的現實情況是,太多的人,總不屑一顧於小事和事情的細節,太自信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遨遊宇宙,繞行地球,每一個人都能想象得出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任何一個人,從18—60歲,每一天徒步半個小時,就可以繞行地球一週,則幾乎極少有人認真琢磨過。

2004年1月18日,我在新華網與網友的對話中,許多人提出:孫中山先生雖然講過“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可是不當大官怎麼做大事呢?這一點上,我們應該好好向已故總理周恩來先生學習。

周恩來位居總理之職,官不可謂不大,而他強調的卻是“關照小事,成就大事。”他一貫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儘可能地考慮到事情的每個細節,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許”的做法和言語。一次在北京飯店舉辦涉外宴會,他問:“今晚的點心是什麼餡?”一位工作人員答道:“大概是三鮮餡吧。”周恩來馬上追問:“什麼叫大概?究竟是,還是不是?客人中如果有人對海鮮過敏,出了問題誰負責?”

周恩來總理正是以他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愛戴,同樣受到了國際友人的尊敬。尼克松說:“對於周恩來來說,任何大事都是從注意小事入手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雖然親自照料每棵樹,也能夠看到森林。”尼克松回憶道:“我們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應邀去看乒乓球表演,當時天已下雪,而我們預定第二天要去參觀長城。周恩來離開了一會兒,通知有關部門清掃通往長城的路上的積雪。”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周恩來先生重視細節的作風,希望能夠對我們改變觀念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朋友以爲

做了大官才能做大事,或者只想做大事,最終肯定是成不了大事的,反而連小事也做不好。

有人以爲官越大越好當——講稿有人寫,出行有人安排,生活有人照料,發號施令就是了,小事是村長們應該乾的。我看這種人即使當了大官,也幹不好,當不長。

細節的變化,更能體現觀念上的更新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