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愛奇藝馬東,讓“奇葩”野蠻生長

愛奇藝馬東,讓“奇葩”野蠻生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愛奇藝馬東,讓“奇葩”野蠻生長
摘自《環球人物》裏一篇關於愛奇藝馬東的文章:馬東,讓“奇葩”野蠻生長 馬東,愛奇藝網站首席內容官,主持界敲木魚敲得最好的人。愛奇藝《奇葩說》的從天而降,在民間驚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相較高曉鬆、蔡康永兩位“大侃爺”,馬東議長的表現讓人覺得更加眼前一亮。這位從央視走出來的正兒八經的主持人,在這檔網絡節目中成爲了插科打諢的搞笑能手,又顯示出絕佳的現場控制能力。馬東議長當之無愧是主持界的奇葩。馬東:“這個我不同意,我是老闆,你要聽我的。”選手:“沒關係,我是‘90後’,反正你會死的。”蔡康永:“你希望別人把你看作是一個優雅有氣質的人,可惜你不是啊!”選手(翻白眼):“你怎麼說話呢!”轉頭嚮導演告狀:“你不是說他們3個都會用祥和的態度對我嗎?”……這是最近愛奇藝自制節目《奇葩說》中的片段,它是一檔火力十足的脫口秀,展現年輕人就爭議話題之間針鋒相對的激辯,也有3位導師馬東、高曉鬆和蔡康永的舌戰。2014年11月29日,《奇葩說》開播當晚,導師團裏的3位“60後大叔”清一色地穿上了蘇格蘭長裙、白色長襪,以另類的“驚豔”造型亮相。開播不到兩個月,視頻總播放量就輕鬆破億,“奇葩”選手們獲得高度關注,每期的話題也在社交網站上持續發酵。節目迅速成爲各方關注的“綜藝黑馬”。《奇葩說》的主持人、策劃者是如今擔任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的馬東。相比較高曉鬆、蔡康永這兩位早已名聲在外的“大侃爺”,馬東的表現一點都不遜色。這位從央視走出來的正兒八經的主持人,在這檔網絡節目中成爲了插科打諢的搞笑能手,又顯示出絕佳的現場控制能力。比如說在他看來,像“你會死的”這種話,就並非年輕人不懂得尊重,而正是他們當下的語態。蔡康永評價他:“就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聲中就刺出一劍,氣度非常從容。”一場思維的體操Q:據說節目最初的創意是你和高曉鬆在飯後閒聊中產生的,爲什麼選擇“奇葩”這個切入點?A:我覺得在今天這個時代,人最大的價值是與衆不同。我們就是要用“奇葩”去框定和尋找那些與衆不同的人。他們或經歷不同,或感受不同,或天賦不同,總之,他們有力量讓自己不同,在人羣中能被人很快識別出來。《奇葩說》追求的不是“出格”,而是“破格”。Q:用什麼標準去尋找和選拔這些選手?A:唱歌跳舞這樣的選秀節目,總有相對明確的標準。說話水平的高低卻很難衡量,沒有什麼超越與不超越,多樣性是我們追求的。整體上來說,這些選手都招人喜歡,同時又特立獨行。Q:爲什麼選擇高曉鬆和蔡康永這兩位搭檔?怎樣評價你們三人之間的化學反應?A:我們三個都愛看書,有一定的人生積累,嘴皮子也都還算好使。如果純粹做一個娛樂節目的話,我們會考慮請娛樂明星。但我們做的是談話類節目,同時又希望通過娛樂這種形式來傳遞價值、沉澱文化。曉鬆是一個非常堅定的人,有獨立的觀點,很難有人能改變他的立場。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是,每一場選擇正反方觀點時,康永都說“曉鬆你先選”,因爲曉鬆的觀點性特別強。而康永的講話是潤物細無聲的,默默地打動你。所以一個強勢的高曉鬆和一個包容性強的蔡康永來對抗就會很有意思。Q:節目設定的一些議題,像“這是不是個看臉的社會”“揭發同學作弊致其被開除”“精神出軌和肉體出軌哪個更不能接受”“是否應該殺死一個人去救100個人”等,不少在微博話題榜名列前茅,在節目之外引發爭論,這些話題是如何產生的?A:我們的合作媒體知乎、微博等都會定期給我們幾百個網絡討論熱度高的話題,再經過解題老師的篩選,選出幾十題重新放到網上徵集網友的意見,投票選出。對於那些一方觀點呈現壓倒性的問題,我們是肯定不會選的,因爲沒有爭論的必要。我們所選的話題都是能夠代表兩種羣體,而且極具爭議性的問題。我們想追求的是一種極致,然後再去展開一場口腔的體操和思維的體操。Q:當議題趨於極致的時候,是不是更容易展現人性?A:是的。我們要的不是公平,而是過癮,還原生活裏的一種極致狀態,讓節目儘可能遵循自己的軌跡野蠻生長。Q:你剛纔說,希望通過娛樂這種形式來傳遞價值、沉澱文化。希望傳遞什麼樣的價值?A:娛樂沒有什麼可恥的,我們可以做一些娛樂的事情,但要有一顆對文化敬畏的心。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今天看來都是文化,但在當年都是娛樂。《奇葩說》除了娛樂性外,傳達的價值主張都是在探索這一代年輕人內心世界和人生觀的基礎上,讓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加精準的見解和把握,在別人的辯論中找到自己的維度,也學會更加包容地去看問題。我們很多話題能夠引起在場所有人的沉默,而不是歡呼。在我看來,全場陷入沉默的時候,正是這個節目最有魅力的地方,因爲雙方辯論讓人們開始思考了。

一起來看馬東的故事父親不希望他進文藝圈馬東生在一個文藝之家,父親馬季是着名相聲演員,母親于波是一名音樂編輯。父母雖是文藝圈名人,但很警惕孩子身上的優越感。很長一段時間,馬東和他的朋友們有一種默契,就是從來不提他的父親。馬季在文藝圈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大概是太知曉這個圈子裏的酸甜苦辣,所以並不想讓兒子涉足這個圈子。1986年,當馬東去澳大利亞留學時,他選擇的是計算機專業。出國前,馬季給馬東寫臨別贈言,回憶起他13歲時迫於生計,隻身去上海當學徒的艱辛。他對兒子說:男子漢應該自己闖蕩,但外面的世界很花哨,始終要嚴於律己,不忘本分。在異國他鄉,馬東不僅要解決語言文化的差異,更要解決生計問題。有一陣子,他每天天不亮就起牀,衝到車站趕頭班火車,下車後走一個多小時到一個皮件廠打工。工作的內容是把袋鼠的睾丸皮處理乾淨,製成女式錢袋。雖然學習的是計算機專業,他喜歡的卻是文學和藝術,尤其喜歡聽傳統相聲,看《三國演義》和《紅樓夢》,自己更是鍛鍊了一副好口才。1996年回國,馬東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輾轉進了文藝圈。剛回國的時候,馬東感到不習慣,一度不知道該幹些什麼,陷入了迷茫,體重也飆升到了200斤。當時北京電影學院的同學、主持人李靜建議他幹主持。馬東心想:“你罵誰呢,就我這形象?”——那時在他的印象中,主持人都應該是俊男美女、光鮮亮麗。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馬東碰到了湖南衛視的臺長,瞭解到他們正在策劃一檔談話類節目《有話好說》。這個反映現實問題的節目吸引了馬東,他主動請纓,從此入了電視這一行。在湖南臺兩年,馬東不但積累了經驗,更收穫了一段美好姻緣——妻子彭小盛正是這個節目的編導,在工作中兩人相識相戀。2001年,馬東加盟央視《挑戰主持人》,漸露鋒芒,後來又主持了《文化訪談錄》《漢字英雄》等節目。“父親一直希望我當一個正直的普通人,但我最終違背了他的意願。”2006年12月,馬季因心臟病去世。2009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從沒跟父親學過相聲的馬東擔任了語言類節目導演,並表演相聲《五官新說》,藉此向父親致敬。一個靠好奇心生活的人當了十幾年主持人,馬東對這個工作的看法已經完全改變了:“一個好的主持人必須具備綜合素質,而不能只是個站在鏡頭前的‘肉喇叭’。”他自己的主持風格也越來越嫺熟。他將相聲的“說學逗唱”融入到自己的主持風格之中。有人評價說:“主持人馬東長得既不帥,也不酷,有時候還顯得憨態可掬,但是他在中國電視主持界卻聲譽日起,靠的就是他明快的現場判斷力和犀利的思維。每次面對選手、觀衆以及評委的挑剔目光時,幽默機智的馬東總有一種處變不驚的鬆弛。”2013年,馬東離開央視,加入了愛奇藝,擔任該網站的首席內容官。他將自己的這種選擇視作“40歸零”的一個新嘗試:“我是一個靠好奇心生活的人。從主流媒體辭職,進入新媒體,我的世界變化很大,但我內心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我還是在尋找那種滿足自己好奇心和新鮮感的事情去做。商業和市場意識是我原來缺少的,經歷了一個緊張的學習過程,我還是回到了一個內容創作者的思維模式,努力去爲用戶和觀衆創作能給他們帶來驚喜的節目。”作爲首席內容官,馬東要配合老闆採購視頻節目的版權,負責各頻道的設置和運營,也要負責網站自制節目的策劃和製作。“他是一個能粗能細的人,既有宏觀思路,又有着微觀的場控能力,在節目製作過程中事無鉅細。”《奇葩說》的製片人牟?(音同“迪”)對環球人物雜誌記者說。播出快兩個月,觀衆們開始發現這個“奇葩”節目隱藏着一條並不奇葩的主線:不管開起玩笑來如何無底線,但最終往往會將話題引至嚴肅的討論。有一期話題是:是否應該殺死一個人去救100個人。場景設置爲:有兩艘船隻能有一艘存活,其中一艘船上有100人,另一艘上有一個人;第一艘船上有個按鈕,可以選擇炸掉後者。開始,康永選擇犧牲一個人救100個人,但最後他改變了立場。他說,當他看到選擇該炸的人居多的時候嚇壞了,覺得這是向大家傳遞關鍵價值觀的時刻。“你按下那個按鈕,是作爲;你不按,是不作爲。我們做人的底線是要守住那個不作爲,有所不爲。”這正像馬東說的:“這個節目的規則是‘看心情’,但關鍵時刻要‘大節不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