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黃章晉關於狼的書籍讀後感:狼的中國進化史

黃章晉關於狼的書籍讀後感:狼的中國進化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黃章晉關於狼的書籍讀後感:狼的中國進化史


世界上有兩種狼,一種生活在自然界,一種生活在中國作家筆下,後者擁有今天中國人推崇的一切高貴品德和精神,它是怎樣進化出來的?

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黃章晉關於狼的一篇感悟文章:狼的中國進化史

全世界沒有哪個地方像如今的中國一樣喜歡狼、崇拜狼。今天,無論是戰場、商場還是職場,狼都是中國人的精神導師。只要上網或者上書店看一下,就很容易知道狼已經是中國人的圖騰。

一些與狼性相關的暢銷書:

不過,這幾乎是一瞬間才發生的。要說清楚這個奇蹟般的現象,或許要從狼的中國進化史說起。

歷代先賢大哲若知道今天的中國人崇尚以狼爲師,應該從墳裏跳出來。

從《詩經》、《左傳》、《國語》、《山海經》到《聊齋志異》,自古以來關於狼的傳說和故事中,它的形象都是兇殘、貪婪和不可姑息同情的。漢語中與狼相關的詞彙,除狼吞虎嚥這種少數中性詞外,幾乎全部是貶義,像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爲奸、引狼入室、鬼哭狼嚎、披着羊皮的狼之類,幾乎是漢語中的頂級貶義詞。

狼在中國人觀念中最經典的形象是“中山狼”,它是小學生課本中《東郭先生與狼》的原型,而這個故事中救狼、狼恩將仇報、找第三方主持公道、狼上當受懲這四個重要環節,在印度等國的傳說中有更古老版本,而且各版本中壞東西多是狼,應能說明世界各民族對狼的看法出奇一致——在英語、蒙古語、諸突厥語,與狼相關的諺語和詞彙也總是負面的。

有趣的是,老虎、獅子遠比狼要兇猛可怕,但在不同文化中,形象都要高大得多,它是描述威武、雄壯、英雄氣概最常用的比喻方式,雖也會用在負面表達或評價上,但至少算得上是譭譽參半。

今天中國突然以狼爲師,當然是中國人筆下的狼突然變了,它進化成了一種地球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物種。

古人筆下的狼,多是獨來獨往,或是兩三隻成羣,以今天人們的知識看,它未必是狼生存方式的完整準確呈現,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總結,但它是一種可以理解的、因觀察角度所限而犯下的錯誤。

譬如,中國民間關於野獸兇狠程度普遍有“一豬二熊三老虎”的排序。實際上,這個排序完全是倒過來的,野豬是老虎的重要食材,而老虎捕食熊、熊捕食野豬也並不稀罕。

但從人的日常觀察角度看,這個錯誤的排序完全可以理解:野豬經常會因爲成羣結隊侵入農田與人發生衝突,而熊與人的衝突就少得多,老虎則更少。尤其是,野豬攻擊力較弱,與人發生衝突時,會對人造成極爲慘烈的傷害,攻擊力強大的熊解決戰鬥迅速,很難造成遍體鱗傷肚破腸流的殘相,如果老虎主動攻擊人,人們只會發現上山的鄰居失蹤了。

而今天中國人筆下的狼,首先規模急劇膨脹,比如《狼圖騰》中的狼羣動輒幾十只,這是今天中國狼羣的標準規模,它已經達到或超過中國野生食草動物結羣的規模,這個規模已經比較剋制,馮遠理先生《那些本不該消失的生命》中的狼羣規模,甚至達到或超過非洲大草原上食草動物的規模,而富有想象力的金庸先生筆下的狼羣,其規模只有螞蟻、蜜蜂和蝗蟲才能與之相比,《書劍恩仇錄》是這麼描述新疆沙漠中的超大狼羣的:“遠處一片黑雲着地涌來”、“不知有幾千幾萬頭餓狼”。

狼的規模急劇膨脹,自然會表現出強烈的社會性。古人筆下的狼,不過是一種兇殘的野獸,並無社會等級,更談不上角色分化。而今天的狼,不但擁有今天中國人推崇的一切美德:堅韌、頑強、進取、團結、犧牲精神(此處可省略兩百字)。有的狼羣甚至會有一位類似成吉思汗、毛澤東式高瞻遠矚、雄才大略的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