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身在職場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伴隨我們一路前行。以下,本站小編爲大家介紹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1】

調整心態不當職場“祥林嫂”

還記得我們初中時學的魯迅的小說中的人物祥林嫂嗎?她每天不停地嘮叨一句話:“我真傻……”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經常嘮叨抱怨呢,特別是工作,看看吧,我們是不是天天抱怨工作不行、工資不高、公司不好等等,我們是不是也成了職場上的“祥林嫂”呢?

調查顯示:近九成人天天發牢騷

近日,一份關於職場人心理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近九成職場人每天都會發出抱怨。其中,65.7%的人每天抱怨1至5次,13.8%的人每天抱怨6至10次,4.8%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只有11.2%的人表示自己“從來不抱怨”。八成職場人表示自己會習慣性地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而92.6%的人對自己的抱怨行爲感到“深惡痛絕”。

職場人每天都在抱怨什麼?

調查結果表明,80.5%的人抱怨的內容與工作相關,感情問題緊隨其後,比例爲29.7%,排在第三位的是家庭問題。而公共服務、公交車、物業等問題並不是引發職場人抱怨的主要原因,比例僅爲20.9%。調查顯示,74.7%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抱怨主要是爲了發泄內心的苦悶,而希望通過抱怨解決問題的比例爲36.2%。

案例掃描:對工作不滿心生抱怨

小韓是08屆環境藝術設計畢業的學生,畢業時因自己優秀的畢業設計作品被老師推薦到一家景觀設計公司工作。剛進公司的小韓被分配的工作是輔助老員工一起完成前期投標方案設計。可能老員工怕後來者居上,所以不願意讓小韓涉及到過多工作方面核心內容。小韓於是希望老闆能讓他單獨負責一個方案,但是老闆並沒有同意。此後,小韓對公司諸多抱怨,覺得老員工對他有敵意,老闆又不信任他的能力,自己覺得很委屈,在msn上也改了簽名。此後小韓認爲反正也得不到想要的,索性對工作敷衍了事。新年剛過,老闆藉口經濟不景氣,把小韓裁掉了,臨了還送了小韓幾句話:過多抱怨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改變你自己。

老李是一家投資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工作十年,在現在這家公司就呆了八年。從最初的小職員到現在的部門主管,老李花了四年的時間。但一晃四年又過去了,位置再也沒有變動的跡象,薪水也是象徵性地漲了幾百元錢而已。看着身邊的同齡人事業上春風得意,而自己在這個公司工作瑣事多,薪水不高,福利也不好,又沒有發展空間,不由得心生抱怨,天天在家人面前嘮叨,搞得自己和家裏人都煩。

專家分析:過多抱怨不利工作更不利身心

工作佔據了職場人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而日常工作中充斥着一個個矛盾,需要職場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決、協調。在這個過程中,一旦無法做到內心的平衡,抱怨就會隨口而出或者在腦海中閃現,當這種矛盾積累到無法疏解的時候,職場人會發現自己真的成了“祥林嫂”。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劉連忠副主任醫師指出,過多的抱怨不利工作更不利身心。

1.過多的抱怨會留給別人非常消極負面的印象,讓人認爲你是一個沒有修養的人,影響你在同事、上級甚至客戶中的印象,導致人際關係出現問題,職業生涯受到影響。

2.過多的抱怨使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比如,當你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對待時,如果能通過恰當的方式提出來,本來有可能得到合情合理的解決,但如果你不分場合、不顧及影響,大發牢騷,就會使本來有理的事變成無理取鬧,失去別人的同情。

3.過多的抱怨反映出一個人心胸狹窄,度量有限,喜歡計較小事。愛佔小便宜的人,抱怨特別多,因爲他常常會感到自己吃虧。分任務,他希望比別人輕一些;有好處,他希望比別人多一些。而讓一個人在每件事上總佔便宜是不可能的,於是心胸狹窄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吃虧的地方,就每天都會有發不完的牢騷。

4.過多的抱怨表現一個人的怯弱無能。凡是具有很強工作能力的人,無論是在工作中遇到困難,還是自己陷入不利境遇,他都能冷靜地考慮對策,依靠自己的努力征服困難,扭轉被動局面;而懦弱無能的人碰到這種局面,就會顯得束手無策。他們既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戰勝困難,於是就免不了怨天尤人,牢騷滿腹。

5.抱怨還會加劇不良情緒,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癌症、冠心病、高血壓病、潰瘍、神經官能症、甲亢、偏頭痛、糖尿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而其中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就是不良情緒狀態。

專家建議:從改善自己開始

近年來,隨着職場生存壓力的'不斷加劇,職業人對自我工作要求的不斷提高,職場抱怨愈演愈烈。從心理學講,抱怨是一種情緒發泄,有不滿情緒過於壓抑不行,需要發泄出來。但是抱怨只能使不滿得到暫時緩解,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

怎樣才能化解這種職場不良情緒?專家建議:

第一,要糾正自己某些錯誤的信念和觀點。任何人都不能對他人、工作有過分的要求,別人不可能按照我們的意志、喜好來行事,我們不可能主宰環境和他人。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是生活中的必然,我們應當善於調控自己的情感、態度。

第二,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中的成功快樂,只可能自己找到。自身的個性心理弱點可能是導致煩惱的內在因素,只有改善自己才能改善情緒。要逐步克服不良心理狀態,培養自尊、自愛、自強、自立、自主等良好心理品質。

第三,要學會自我調節。即通過自我勸慰、自我開導、自我調適,使自己冷靜下來,把問題想通、想透,這是克服抱怨心理的最好辦法。之所以會產生抱怨,固然與身邊的不公正現象有關,但也與一個人的思想修養和認知方式有關。想一想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是否對頭,是否只從個人意願出發;想一想自己考慮問題是否全面,有沒有偏激;想一想還有沒有比抱怨更能解決問題的辦法。

第四,保持一顆平常心。面對現實生活中暫時不完善的地方,不要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不能居高臨下地評判、抨擊和指責別人,而應當看到自己的責任,拿出實幹的精神和勇氣來。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2】

職場那些話外音

在職場,領導跟你說的話,如果你單純地理解爲字面意思,那可就大錯特錯了。有些話,你得學會聽話外音,這纔是領導要表達的意思。

做好了就能休=要加班

“沒想到在職場聽話都要聽話外音的,以後我可要多加小心。”正在IT公司見習的肖曉最近正爲自己的“實誠”懊惱不已。

前一段時間,大家在趕一個項目,週末都加了班,後來項目結束了,肖曉認爲可以休息一下了,跑去問主任:“這週末可以休息吧?”“工作做好了,當然可以!”聽了主任這話,他就心安理得地休息了,可沒有想到其他同事都來加班了,就自己一個人在休息。事後,有好心的前輩提醒他:“領導說工作做好了可以休息,話外音就是要加班啊!這你都沒聽出來。”

善於交際=要使勁喝酒

“如果在酒桌上領導表揚你善於交際,這話就等同於告訴你要使勁喝酒,把對方喝好喝倒爲止。”這是做銷售工作的小許的經驗之談。

小許入職不到兩年,由銷售員升爲小片區的銷售經理,經驗就是常跟在領導身邊升職機會就多些。但要想領導常帶着你,就得會喝酒,在酒桌上還得會聽話外音,特別是領導跟客戶說:“這是我們公司的小許,他很善於交際呀。”聽到這話,他就要開始敬酒了,不把對方喝好喝倒就對不起領導的誇獎啊。

再考慮看看=直接換方案

“可以再考慮看看”,如果你的方案遭到領導這樣的評價,那你還是別再考慮了,直接換方案是最好的辦法,因爲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行。

文麗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剛開始工作時,她總是不太能明白領導的意思,她拿的方案,領導總是會說“再考慮看看”。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她就很實在地在原方案上修改,可修改了四五次,領導還是說“再考慮看看”。

同一個辦公室的同事看不過去了,才提醒她:“你直接換個思路做方案吧,領導要你再考慮,就是要你重新換個方案。”文麗這才恍然大悟。

突然過問私事=工作懈怠

如果某一天領導開始過問你的私事,例如“最近家裏面事情很多嗎”、“最近談戀愛了嗎”,千萬不要以爲這是領導在關心你,他的話外音可能是“你最近工作心不在焉啊”、“最近工作不夠努力啊”。

小趙跟男友分了手,整天無精打采的。一段時間之後,領導突然問她:“最近談戀愛了?”她正納悶領導爲什麼突然關心起她的個人問題了,有好心的同事過來問她:“你最近的工作進度是不是變慢了啊?”“最近都沒什麼心情,實在不想整理手頭的這些報告。”“這就對了,領導突然沒頭沒腦地關心你的私事,應該是在提醒你最近的工作態度有問題了!”

適合職場人閱讀的勵志文章【3】

從小事做起

奧卡姆是德國一家大型超市的普通職員。有一天下午,他聽說與自己同時來到超市的阿諾德被晉升爲蔬果部主管,很不服氣。他跑到老闆那兒發牢騷。

老闆等他抱怨完,說:“奧卡姆,明天一大早,你到集市去看看,有什麼東西好賣?”

第二天,奧卡姆報告,今天早市上土豆好賣。

“有多少?價格是多少?”老闆問。

奧卡姆趕緊跑回早市,又急急忙忙回來報告。

老闆笑了,說:“好!現在,我把這個事情交給阿諾德,你看他怎麼說。”

過了好大一會兒,阿諾德從集市上跑回來了,對老闆彙報說:現只有兩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質量不錯。阿諾德還要求一個農民,將土豆樣品帶回來給老闆看。他另外說:“據這位農民講,一個小時後他妻子會用家用小貨車運來15箱西紅柿,價格非常公道。

這些天,咱們超市蔬果部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不多了。我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闆肯定要進一些的,所以我要了那位農民的妻子的手機號碼。如果咱們需要幾箱,我可以立刻打手機,讓那位農民的妻子從我們超市先繞個彎兒。”

此時,老闆又笑了,對站在一旁的奧卡姆說:“你明白爲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學習、生活中,一個積極主動的人,不僅態度可嘉,而且他帶來的效率、質量或效果都是上乘的,能夠爲顧主和自己創造更多的價值,所以能夠贏得更高的薪水、得到更多回報。相反,那些上司說說就動一動,不說,就按部就班推着走的員工,僱主是不會重用的。他個人也不能在鍛鍊中得到較快的進步。這就是奧卡姆與阿諾德的差別。

儘管一開始時,差距只是那麼一點點,但日積月累便越拉越大。當你只曉得埋頭拉車而不擡頭看路時,結果常常是不自覺地在原地打轉轉。有些人卻曉得探頭尋路,敏銳的悟性和洞察會幫上他的忙。從看似沒有機會的事物找到機會,從常態中尋出動態,這就是一個人上升的臺階。

不少成功人士的人生軌跡極其複雜,但幾乎都起源於腦子自主地轉起來。腦子開始轉起來那一刻,看似很平常,但卻像蝴蝶扇翅一樣預示着什麼。

美國動力氣象學家洛倫茲,在研究“長期天氣預報”時發現,初始數據條件只存有極微小差異,卻能導致預報結果的極大不同。他用一種形象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一隻小小的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動翅膀,可能一個月後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引發一場大風暴。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效應”。

一隻小小蝴蝶,能敏感地捕捉到最初發源於這裏的第一絲燠熱,併發出快速的扇動動作。這使人意識到,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同樣,一個人能否取得一定的成功,常常書寫在人生路途中——對於某個最初機遇點的連鎖反應上。因爲在頭腦中,是漠視不見還是靈光四射,其命運格局就會截然不同。比如,上文中的阿諾德相比奧卡姆,就擁有一副不斷扇動且充滿魔幻的“蝴蝶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