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小婦人》讀後感大全

《小婦人》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小婦人》讀後感大全

《小婦人》讀後感大全

導語:當我把《小婦人》這本書讀完時,我最深的感受是: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幸福就是親情,友誼,健康,勞動和心靈的安寧。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小婦人》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小婦人》讀後感大全

篇一:

經典就是經典。感覺無論你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讀完都會非常有收穫的一本書。

儘管故事內容並沒有特別新穎之處,但創作於1868年的故事對我們現如今的生活依舊很有借鑑意義。真的覺得是挺神奇的一件事,着實佩服作者!讀到很有共鳴的地方甚至覺得和作者隔空擊了個掌,可能這就是小說的魅力吧。

不知讀過得人有沒有會像我一樣幻想擁有一位像馬奇夫人一樣得母親。有耐心、有智慧、善解人意、持家有道、懂得如何跟孩子溝通…亦或者說是更希望自己以後可以成爲這樣的母親。

馬奇家的四位姑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點。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點,但她們每一個都是那麼誠實善良,面對做錯的事從不輕易推卸責任,而是勇敢承擔並想努力改進。所以也希望有更多年齡偏小的讀者來閱讀,這樣對於樹立人生觀、價值觀都很會很有幫助。故事裏的孩子們彷彿就在他們身邊,沒有太多的說教但卻讓你清楚的感受到是非對錯。

除了孩子,我想每個女生都會在這本書裏收穫不同的“養分”,或許剛好能給予你一種力量,認真工作、認真生活。

篇二:

《小婦人》是爲數不多的我看過幾遍還想繼續看的書,也是我覺得值得每個女生好好讀一遍的書。這本書有些小衆,名氣遠遠比不上同爲女性文學的《簡愛》,但它的思想價值是巨大的。

故事發生在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主人公是馬奇一家。馬奇先生心懷家國,作爲戰地牧師遠赴前線,爲保家衛國貢獻力量。馬奇夫人帶着四個女兒在家中生活,她們家庭和美、相親相愛,同時還展現出勤勞善良、溫柔端莊、勇敢堅強、獨立自強等一系列美好品質。

喜歡這本書,首先是喜歡書裏夢想照進現實的感覺。年少時,我們都有過自己的夢,有的隨風消逝,有的卻成爲了現實。少女時期的女孩們各有各的夢想,大女兒Meg想成爲賢妻良母,二女兒Jo想成爲一代文豪,三女兒Beth的心願是身邊所有人都過得幸福快樂,小女兒Amy想變成有錢的畫家。後來,通過她們的努力和堅持,這些最初的夢想終於一步一步地變成了現實。Meg嫁給了平凡的窮小子,爲了愛情甘於貧窮,她用心經營婚姻生活,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Jo一直沒有放棄寫作,爲了獲取寫作靈感,孤身一人前往紐約見世面,直到作品越寫越出色,不斷髮表在報紙雜誌上。Beth爲救助窮苦人民感染了猩紅熱,此後身體每況愈下,最終結束了年輕的生命,雖然無比可惜,但她直到臨終最後一刻都是幸福滿足的。Amy曾經渴求飛黃騰達,但她沒有迷失自我、隨波逐流,而是不斷讓自己變得更加優雅可愛,最終躋身上流社會。

如果只是夢想照進現實,那這本書還不足以如此感動我,最讓我感動的,是書裏呈現出的愛。既有家國情懷、扶貧濟弱的大愛,也有夫妻之愛、父母與女兒之間的愛、手足之情、朋友之愛、戀人之愛。每一種愛都是那麼真摯,那麼打動人心。簡單的字句無法描繪清晰,暫且記錄幾個印象深刻的細節吧。

父親希望國家不再四分五裂,也希望小家庭可以團圓。母親則認爲只要國家需要,即使心愛的丈夫要去戰火紛飛的前線,也要支持他,要讓他去保衛國家,而她則在家裏照顧小家庭,這是他們的分工。送父親上車,母親甚至連眼淚也不曾掉下,因爲母親深知,丈夫要去做頂天立地的事,眼淚只會增添丈夫的擔憂以及女兒的恐懼。父親在前線守衛大家,母親在後方守護小家,兩個人都是那麼平凡,卻又那麼偉岸。

Amy出於任性燒燬了Jo長期以來辛苦寫下的書稿,Jo惱怒至極,揚言這輩子也不會原諒Amy,但是看到Amy跌入冰窟,還是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自己的手鮮血淋漓也顧不上疼,內心本能的反應就是要去救妹妹。事後,Jo十分懊悔,如果不是自己脾氣太大,也許妹妹就不會出事,她問母親,爲什麼從來沒見過媽媽生氣的樣子呢?母親說,其實我每一天都有生氣的時候,只是我沒有表現出來,過去的四十年,我都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憤怒。這段對話讓我深有感觸,步入婚姻的女子,往日的詩歌遠方迅速被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吞沒,面對繁雜瑣事,學習剋制自己的壞情緒已經成了必修課。尤其是做了媽媽以後,不願讓孩子感染到自己的壞情緒,也不願讓孩子分擔自己的辛苦,只能竭力表現出快樂和堅強。媽媽好像是一個萬能的角色,可誰知媽媽的內心暗藏着多少的波濤洶涌

突如其來的電報打亂家裏的平靜,父親病重,母親要即刻趕到父親身邊去,可是家裏連一張火車票都負擔不起。果敢的二女兒Jo趁着給父親買藥的機會,去理髮店賣掉了自己的頭髮。Jo長相普通,姐妹們常開玩笑說,頭髮是Jo的onlybeauty。爲了給家裏分憂解難,Jo毅然決然地賣掉了她唯一引以自豪的頭髮,換得了25美元。女兒的懂事本已十分感人,更感人的是,理髮店老闆本來認爲25美元的要價太高,但得知這筆錢的用途後,還是給了Jo25美元,因爲老闆的兒子也在前線作戰。你的父親在爲國家和平而戰,我的兒子也在爲國家和平而戰,這共同的心願讓陌生的人們成了相互愛護的一家人。

三女兒Beth性格羞怯,經常待在家裏,不願出門與人打交道。母親鼓勵她走出門去,去隔壁勞倫斯家裏彈鋼琴。Beth一次又一次地拿着琴譜走出門去,母親都在後面緊張而又期待地目送她。Beth無法戰勝自己的內心,始終無法邁出那一步,一次又一次失敗而歸,母親依然給她溫暖的擁抱作爲安慰和鼓勵。這個片段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時的我性格內向,父親爲了鍛鍊我,經常要我放學後去街上買點東西回來,以此引導我獨自去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至今日依然銘記於心。如今當了媽媽,更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Meg婚期在即,四姐妹穿上了婚禮上要穿的衣服,看到四個女兒打扮得光鮮動人,母親驚覺,女兒都長大了,也要嫁人了!她先是驚訝,而後激動,最後是傷感和不捨,關上門出去,淚溼眼底。同爲母親的我,對此頗有感觸[]。孩子的成長似乎是一瞬間的,剛出生時的小模樣還歷歷在目,怎麼一轉眼就要離開媽媽了呢?曾經盼望孩子長大成人,獨立自強,可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媽媽心中卻是滿滿的不捨和失落。但,只要孩子幸福,媽媽還是要笑着送孩子出門,看着孩子去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唯恐自己的愛成了孩子的束縛。

家庭的困難沒有壓垮這一家人,勤勞自強的父母也給了孩子們最好的榜樣,四個女兒都成長爲了自立自強的獨立女性。Meg做家庭教師掙錢養家,這一行爲讓名媛淑女瞧不起,不屑與她交朋友,但Meg還是堅定地認爲,勞動是光榮的,靠雙手掙來的錢讓我內心踏實快樂,並沒有什麼不好。Jo也一直通過寫作掙的稿費來補貼家用,在Beth病重時,Jo不斷抽時間寫作掙錢,最終實現了帶Beth去看海的心願。我相信這樣的三觀在任何時代都是不會過時的。

Jo寫的小說終於有了發表的機會,一旦發表,可以得到300美元的稿費,這筆錢足夠給家裏買很多必需品了。但父親還是勸Jo拒絕這個機會,因爲出版社希望能大幅修改Jo的作品,父親認爲,女兒的才華遠遠不止這300美元。父親不希望女兒爲了賺錢而迷失方向,勸導Jo靜心打磨寫作技巧,寫出更好的作品,不要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父親還說,雖然家裏並不富裕,但如果沒有過多的慾望,平淡度日是完全足夠的,女兒沒有必要爲了賺錢而去做違背內心的事情。父親的遠見和心胸,以及對女兒的瞭解和認可,都讓我看到了我父親的影子,非常感動。

四個女兒當中,Beth的結局是最悲劇的。她在幫助窮苦家庭時不幸感染了猩紅熱,一度陷入生命危機。幸運的是,她最終還是熬過了難關,只是身體狀況就此衰敗下去,以致最終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Beth早早地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爲了不讓家人擔心,她一直保守着這個祕密,獨自面對死亡即將來臨的恐懼,最終變得樂觀豁達,平靜地接納了死亡。母親說,Beth是她最不捨得嫁人的一個孩子,最無法想象她將會離開這個家去組建新家庭的一個孩子,最無法想象她將會生寶寶的一個孩子。看到這裏,我也快要哭出來。一個母親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卻無能爲力,實乃生命無法承受之重!萬幸的是,Beth有無比愛她的家人,在她生命最後的時光給了她最溫暖的陪伴。

書中還有一個特別的角色,就是AuntMarch。十幾歲時初次看這本書時,我本不喜歡這個角色,因爲她性格古怪,而且仗着有錢就高高在上,對人頤指氣使,做派十分可惡。沒想到現在的我倒挺喜歡這個人物了。在Meg即將與勞倫斯家的家庭教師訂婚時,Aunt言辭激烈地勸阻,她認爲以Meg的條件完全可以許配更好的人,嫁給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以後一輩子都要活在經濟壓力之下,不僅尖酸刻薄地挖苦了眼前的窮小子,還出言威脅Meg:如果你要跟他結婚,那你休想得到我一分錢。雖然出言狠毒,但是在Meg結婚時,Aunt還是送上了珍貴的珍珠項鍊,以及她對侄女最真誠的祝福。親人終究是親人,也許言語不中聽,也許平時有些矛盾衝突,但親人的關心和祝福永遠是最真的。

除了書中各種各樣的愛,我還非常喜歡馬奇一家的家庭氛圍,平時一起勤勉勞作,閒暇時也總要一起讀書、一起彈琴唱歌、一起慶祝節日,在平淡瑣碎的日子裏創造屬於他們的詩情畫意。他們珍惜每一個在一起的日子,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就是最美的時光。不論是誰出了遠門,都會定期給家裏寫信,讓家人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所見所聞,收信人則圍在一起讀信,對信中的一切都充滿關切。家人之間的交流不只是平常是衣食住行,還有思想的進步,以及興趣愛好的交流,是那麼融洽,那麼怡然自得。我最嚮往的生活,就是這般模樣。

《小婦人》的情節和人物關係都是簡單的,但它給人的觸動和啓發是非常豐富的。以後我還會重讀幾遍,相信到那時還會有更多的領悟。

篇三:

《小婦人》,剛看到這本書時,我在想,這本書爲什麼以“小婦人”爲書名呢?一定是因爲它講的是一位小婦人的故事。據我猜想,裏面的故事可能會很悲傷,最起碼有一些憂鬱的成分。可是,當我真正打開這本書,讀完它的內容介紹後卻發現,書的內容和我的猜想截然不同,這本書講的是馬克太太的四個女兒快樂成長的故事。那麼,文中的小婦人是誰?難道是馬克太太?帶着疑問,我走進了馬克太太一家人的生活。

題目雖然是“小婦人”,但書中的主人公卻不是馬克太太,而是她的四個女兒----大女兒曼格,美麗善良,有點兒虛榮;二女兒瓊,正直爽朗,個性強,喜歡讀書、寫作,夢想成爲知名作家;三女兒佩絲,膽小害羞,心地善良,喜歡音樂;四女兒艾米,擅長繪畫,愛漂亮,愛打扮,常常惹一些小麻煩。故事以四個女兒在一年內的成長變化爲線索,重點講述了這一年中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有趣的事情。比如聖誕節裏先是抱怨沒禮物,然後又爭着爲媽媽買拖鞋,爲媽媽準備聖誕禮物,還積極排練聖誕節的節目,熱心地把聖誕早餐送給可憐的哈美魯一家人;佩絲克服膽怯,勇敢地接受鄰居勞倫斯先生送給她的禮物---一架舊鋼琴;艾米惹禍後,嫌瓊不讓她一塊兒外出把瓊寫的小說全燒了,後來艾米掉進了冰洞,瓊很後悔,兩個人和好了;曼格體驗“上流社會”後,真正體會到,其實自己貧窮和踏實的生活纔是最爲可貴的;瓊寫的小說發表了,她實現了成功的第一步。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姐妹暑假的快樂生活。在美麗的長假中,起初她們都想過自由散漫的生活,可後來發現這樣的日子並不舒服,但誰也不願意承認她們的決定是個錯誤,最後還是智慧的媽媽---馬克太太想出了一個法子----給女僕漢娜放了一天的假,然後自己也呆在屋子裏,後來藉故出去了,一天不在家。這樣一來,四姐妹不得不忙起來,做飯的做飯,收拾客廳的收拾客廳,一天的忙碌加上媽媽的諄諄教誨,她們明白了:要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必須付出艱辛的勞動。接下來的日子裏,姐妹幾個果然改變了原先的生活方式,各人安排各人的生活,讀書的、學烹飪的、學縫紉的……開始了她們勤快的生活。

最使我感動的是,爸爸病危,媽媽去華盛頓照顧爸爸,佩絲髮燒,高燒不退,艾米染上了猩紅熱,全家人齊心協力共度難關。這時,曼格早把榮華富貴的思想拋到九霄雲外,瓊寸步不離佩絲的病榻,越來越覺得佩絲的可愛之處了。可憐的艾米住在馬克姑姑家,忍受着刻薄的馬克姑姑無盡的嘮叨。不過一想到生病的佩絲,想到從前佩絲的好,她覺得自己要堅持住,要忍耐住。鄰居好朋友羅拉也來幫忙,不住地安慰她們一家人。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這個溫馨的家庭經過了分離與病痛的考驗,終於迎來了歡聚的幸福。爸爸平安健康回家了,佩絲的病好了。後來,四個女兒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與用心教育下,逐漸改變、長大成人。她們已經擁有了正確的生活信念和勇敢、善良的品質,相信在未來的生活中一定會幸福和美滿的。

小婦人,好媽媽。讀完這本書,我心中的謎團解開了,小婦人就是馬克太太。文章正是通過四個女兒健康成長的故事,歌頌了小婦人馬克太太這位偉大的母親,智慧的母親,聰明的母親。我要向她學習,努力做一個好媽媽,教育好自己的女兒,讓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