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局外人》讀後感大全

《局外人》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8W 次

《局外人》讀後感大全

《局外人》讀後感大全

導語:《局外人》講述的就是一個荒誕卻又十分真實的故事.默爾索莫名奇妙地犯下命案,在被審判的時候,給他定罪的不是客觀事實,而是由宗教。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局外人》讀後感,大家快來看看吧。

《局外人》讀後感大全

篇一:

深邃必要吃苦

一天之內,把加繆的《局外人》看了兩遍。故事情節並不複雜,但正因爲在這種簡潔日常的敘事裏,主人公脫離常人的內心戲才顯得特別值得回味。

我想我基本上能夠體會默爾索。作爲一個老實本分,或者說是對世界和生活沒太大抱負和期待的人,能夠得到的最好結局就是平淡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以這種個性,不必付出太多,換取波瀾不驚的一輩子,其實是性價比很高的一件事。在我接受了自己的平庸並且說服了自己溫和寬厚良善的個性只值得一個平淡是真的人生之後,這個故事猛然給了我當頭棒喝。

這個警醒就是,無所謂的隨便的好說話的處世態度,在平時不會帶給你什麼大麻煩,甚至還可以規避掉很多的麻煩。但是,等哪一天你真正需要爲自己申辯的時候,爲嚴重如生死問題申辯的時候,你會發現一直以來的散漫冷淡無謂的處世哲學態度徹徹底底幫不上你的忙。這麼多年來你已經習慣了不去主動選擇,不去爭取,不去感受外界。最後,你就會像默爾索被宣判死刑之後,在有機會說一些話時,只說出了“沒有”二字。加繆甚至沒有給這時的主人公多餘的心理描述。

作者有許多深遠的意圖,比如批判司法審判中以道德臆測代替事實依據的荒謬,每一個配角的臉譜都非常生動,他們組成了這個可笑的世界,是默爾索們懶得開口對話的世界。然而,諷刺的是,這世界手握權力的人大多是這些自以爲是的浮誇的急於站在自己想象的道德制高點藐視普羅大衆的人。

我個人不太同意譯者序中所說的,加繆對主人公的個性有多少的肯定。我只是感覺到,這種人存在於每個時代,需要被真實地呈現,給那些個性脾氣如他一樣,對這個社會感到虛無冷漠和絕望的同類,找到一點共鳴而已。

但是,我爲什麼要說,深邃必要吃苦。通常,默爾索這類人都有着極爲內斂深沉的性子。不論他是出於懶惰、無力、鄙視都好,他無法向世界敞開心扉,所以永遠向內地忠誠自我。他說,人即使只活一天,就可以在監獄裏待一百年而不會難過。可見,他靠回憶這種留存於內在的東西便可以很歡愉。他對黑夜、黎明、天空。海水、氣味這些非人際交往的自然世界有着非常敏銳的觀感力。所以,事實上這是一個深邃的人。以我的個人經驗而言,一個深邃到過度自溺的人,不光在情感上常常吃苦(當然其幸福感受力也許強於一般人),在現實中也常常吃虧。

於是,問題來了,到底要不要做一個局外人。坦白說,我有那麼一刻真心佩服默爾索。有時候無力感是很迷人的,就像重感冒的鼻音一樣性感。爲什麼,因爲慵懶。當你背過身去,以一種I don’t care的姿態懶洋洋地作別這個操蛋的世界,也不失爲一種高冷的風情。但是,局外人的風險並非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如果你能夠像默爾索那樣最終在夏夜、星光、田野、土地和海水的撫慰中,坦然地清除掉痛苦和恐懼,平靜地走向死亡,那麼就請任性地對這個世界冷眼相看吧。

但是,我還不能夠。

我常常對這種堅硬如頑石的靈魂着迷,愛他們的冷酷無情和這背面的洶涌熱烈,也愛他們抽身局外拒被規訓的真實自我。但是,我不允許自己這樣,我選擇帶上盔甲。所以,永遠只能向書中的他們表示欣賞和致敬。

之後,幽怨地對自己說,深邃必要吃苦。

篇二:

週末拜讀了法國加繆的諾貝爾文學作品《局外人》。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反映了整個社會的荒誕性。公司小職員默爾索,過失殺人被起訴,卻因爲在他在母親的葬禮上表現冷漠而被判死刑。兩者之間毫無因果關係,在一個法治社會裏,卻被檢察官、陪審團、周邊的羣體從道德至高點上對嫌疑犯進行審判,可見這個社會是如何的缺乏理性和包容性。

默爾索是一個遵從內心活着的人,他與這個社會有着一定的抽離感,他不願意虛僞地表現熱情。他對社會的約定規則不敏感,是否結婚、升職,他都表現得不熱衷,無可亦無不可,似乎是個局外人、旁觀者。

他因身體疲乏,沒有在母親的葬禮上慟哭;葬禮後他如往常般生活,沒有沉浸在悲痛中[]。這些引起了周遭的人的不理解和反感,併成爲他被指控殺人的依據。人們普遍認爲親人逝世後一定要哀痛,並且一定要表現出來,甚至還僱人來奔喪哭靈,這些行爲表演得越到位,越能喚起別人的深切同情。

讓我想起了古代莊子妻子病亡卻鼓盆而歌,莊子認爲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事,就如四季的交替,生前珍重彼此,死後坦然放下,這是一種安然的灑脫的人生選擇。默爾索不裝腔作勢的行爲違背了社會上的道德標準,他的生命,被社會道德觀所綁架,已與他無關。

在法庭上,檢察官說:“我控告這人懷着一顆殺人犯的心理葬了一位母親。”指控動機與殺人事實沒有必然的聯繫,卻迎合了法庭裏看戲的羣體和陪審員的情緒和心理,默爾索最終被送上斷頭臺。

默爾索將真實本性貫徹到底。判決後,他拒絕神父爲他祈禱,拒絕皈依上帝。與其相信彼岸與來世,讓精神寄託於虛無,默爾索寧可真真切切地活在現實世界裏。

這點我頗有同感。曾經摯友極力勸我修行學佛,去追求彼岸、追求阿羅漢的境界。我翻閱了許多大乘、小乘的書籍,走過一座座寺廟,見識得越多,信仰越淡薄,終究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一個虛幻飄渺的、顛倒的現實世界,我只汲取了其中有益的部分,即運用正念來生活和工作。直至翻閱了文學泰斗的書《季羨林談佛》,我更加堅信了自己的看法:真實且熱忱地生活在當下纔是最好的修行。所以默爾索對神父的拒絕也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默爾索不懂人情世故,也許不屑於懂,他熱愛陽光、大海,即使要被行刑,依然在感受世界的美好。

文章結束時一段描寫自然而清新:“我覺得我是睡着了,因爲醒來的時候,我發現漫天的星斗照在我的臉上,田野上的聲響傳到我的耳畔。夜晚的氣味,泥土的氣味,還有鹽的氣味,給我的太陽穴帶來陣陣清涼。夏天睡着了,它那美妙的安寧宛若一陣潮水,涌入我的身體。此刻,長夜將盡,汽笛聲鳴響起來,它們宣告着這個世上的一次次啓程,而這個世界,已經永遠地,與我無關了。”

這怎能說明他是一個冷漠的人呢?他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熱愛去擁抱這個世界。

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啓示呢?是堅持自我,還是違背內心曲意逢迎社會羣體的需求?社會道德準則是怎麼形成的呢?一定是放之四海皆準的嗎?道德能否成爲行爲評判的唯一標準?信仰是個人的事還是社會的事?這個世界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值得思考。

法國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衆》中指出:“羣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而羣體的控制慾有時美其名曰“社會道德”。

篇三:

加繆的小說《局外人》裏,主人公默爾索的經歷從母親去世開始,到他在海灘上殺死阿拉伯人爲止。這一切大都是默爾索自己的意識流,從他自己來看,一切都說得通。

但是司法機構的審理,卻依據主人公的一些偶然事件,把默爾索虛構成一個冷酷無情、蓄意殺人的魔鬼。

默爾索的種種怪誕行爲乍一看難以理解,可事實上,他纔是活得最多、最充實、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莫索爾這個人物放在今天,就是我們所說的佛系青年,淡定、自由,但是這樣一個自我、有着獨立人格的人,卻揹負了極大的冤屈與不公。

作者借默爾索臨刑前的恍悟和爆發之語,控訴了司法機器的冷酷和不公。

默爾索一直是這個世界的“局外人”。社會公認的價值標準是不能違背的,哪怕莫索爾只是表達了中立,都被認爲是荒唐的,不被允許。

獨立VS從衆

就拿小孩&老師來說吧,老師喜歡聽話的乖小孩,因爲這種小孩子稍微表揚兩句就願意積極地順從老師。

一旦小孩子有了獨立意識的苗頭,老師就不會那麼重視了。因爲這些小孩身上自有一套判斷標準和評價體系,不見得會被老師的三言兩語打動,因而不見得會順大人的意,也就不會像乖孩子那樣顯得那麼討喜。

齣戲VS入戲

這部小說應證了我自己的某種感受:在很多應該有點什麼反應才“對”的時刻下,人們很可能恰恰沒情緒,或者出現了另外的情緒。社會規範限定了一系列的“條件反射”,個人輕易不能打破。

好比默爾索的母親去世,合情理的反應是悲傷哭泣,但是默爾索偏偏沒有,他甚至記不清母親去世的具體日期,他會覺得棺木反射的燈光太刺眼。

這些反應看起來並不正常,但是看起來不正常就是不對嗎?

這明明也是真實自然的反應啊。

就像我們搞笑的時候說悲傷辣麼大,悲傷其實沒那麼大。

就像那句我們已經走了太遠,而忘記當初爲什麼出發。

我們的反射弧在社會規範下已經有了僵硬的範式,突然看到有人保有最本真的反應時,竟然在驚奇、質疑。

有什麼好驚奇的呢,爲什麼不允許呢?生活是個大劇本,有人在全情投入的時候,爲什麼不允許另一些人齣戲呢?從沒有什麼,可以成爲全部人的教條。或者說,人出生到死的過程是否值得我們去全情投入都還得另說呢。當然,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