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K 次

放不下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害怕--害怕離開,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麼是放下,那個時候纔不會害怕,才能放下。是否有所感悟呢?歡迎欣賞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1. 也許是前世的姻也許是來生的緣錯在今生相見徒增一段無果的恩怨。

2.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3. 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4. 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5.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6.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7.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

8.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它沒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佛菩薩,人天善神,都看着你。

9. 人生在世,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緣分,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一世比一世結的緣更深,而且恩情會變成怨恨,怨恨卻不會變成恩情;樂的事會變成苦,苦事永遠不會變樂,所以佛經上常說:「三界統苦」,在六道裡面沒有真實的快樂。我們明白這個事實,要徹底覺悟,絕對不跟任何人結冤仇。

10. 大千生色,萬類蒙滋,敬維座下禪理日暢,福慧時增!

11.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12. 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裏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爲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

13. 心微動奈何情己遠,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4. 透視一切變化的結果都是“空”,就不會罣礙任何事物。

15. 衆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16. 盞盞心燈照暗夜,把把紅炬遣無明;願你福慧雙增,扎西德勒!

17. 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18. 身是菩提樹,心爲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19. 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都是從傲慢中來的;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高明,比別人更有見識,比別人更正確,於是相互輕視,矛盾也就逐漸生起了。

20. 心性虛空,動靜之源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1.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2. 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3. 一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爲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4.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5.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6.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豈實有。

7.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8. 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9. 坐石看雲閒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傢俬說向渠。

10. 幾段唏噓幾世悲歡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1.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個人能夠獲得大家的尊敬,沒有其他原因,就是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我們每個人最大的障礙,是自己的毛病、煩惱、習氣,能夠一一克服,必定有成就,中國古人「懸樑刺股」,為的就是克除自己的毛病習氣,否則要想成就,非常困難。

12.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13. 送你一尊白觀音,願你清靜無染;送你一尊紅文殊,願你照徹法界;送你一尊黃財神,願你妙手金銀;送你一尊黑護法,願你金剛摧魔。

14. 年復一年無量壽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觀自在時時刻刻妙吉祥,祝新年快樂!

體悟人生禪語經典

1. 禪詩-《行看流水坐看雲》、閒居無事可評論,一柱清香自得聞。睡起有茶飢有飯,行看流水坐看雲。-了庵清欲。

2. 同樣的瓶子,你爲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理,你爲什麼要充滿着煩惱呢?

3. 不寬恕衆生,不原諒衆生,是苦了你自己。

4. 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3、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4、佛曰、笑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5、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6、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8、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5. 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是非天天有,不聽還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麼辦?真正的佈施,就是把你的煩惱、憂慮、分別和執着心通通放下。

6. 體會到生命無常的人,便不會再放蕩和貪逸,所以說對於生命無常的覺醒是智慧的開端。

7.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

8. 慈莊嚴故,於諸衆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衆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佛說十善業道經》

9.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麼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於欠了一份債。

10.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11. 以己爲洲,以己爲依處,不以他人爲依處;以法爲洲,以法爲依處,不以他爲依處。——源自:《南本大般涅盤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