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要被逆境所屈服

不要被逆境所屈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47K 次

不要被逆境所屈服

不要被逆境所屈服

馮如,1883年出生於廣東省一個貧困家庭。12歲那年由於生活所迫,馮如跟隨舅舅到美國舊金山做工。

自幼喜好機器製造的馮如到了一家機器製造廠學習製造技術,先後完成了多項技術發明。

馮如勤奮努力,志在強國,他經過認真分析,立志製造飛機。1907年,他在奧克蘭租了一間廠房開始研製飛機,經過一年的奮戰終於製造出第一架飛機。不幸的是試飛失敗,廠房也被燒燬,面對打擊他毫不氣餒,分析原因並不斷改進技術,儘管如此,他得到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其中一次試飛他險些喪生。

不久,資金即將耗盡,國內雙親又催他回國,事業的失敗、對親人的思念使他陷入極度的痛苦,但是一想到祖國和民族的危難,他又振作起來,立下誓言:“飛機不成,誓不回國”。

歷經三載的不懈攻關,到1909年,馮如終於造出了一架新型萊特型飛機並試飛成功。馮如的成就獲得了各國的注目,他們出重金邀請馮如,都被馮如拒絕。1911年,馮如帶着飛機毅然回國。

清代文學家吳敬梓住在南京寫《儒林外史》一書時,家境貧困。

冬天,他沒有錢生火取暖,夜間寫作時,屋內寒冷難耐,於是便邀請一些窮朋友繞城跑步取暖。《文木先生傳》記載說:吳敬梓和朋友們“出城南門,繞城堞得數十里歌吟嘯呼,相與應和”。就這樣,一路唱歌一路吟詩,你唱我和,直到天明“夜夜如是,謂之暖足”。

吳敬梓以樂觀奮爭的精神戰勝重重困難,歷經十年,終於完成了《儒林外史》這部文學名著。

1929年經濟危機席捲日本,許多工廠、企業產品積壓,銷量驟減,相繼停產倒閉,倖存者也只能是依靠降低工人工資或裁減職工得以勉強維持。作爲松下公司的管理者松下幸之助也正在考慮這一做法,但是他也深知如此一來,公司必將失去民心進而元氣大傷。痛定思痛後,松下幸之助做出了“生產減半、人員不減、工資全額發放、取消假日、全力推銷”的決定。方針一出臺,公司上下員工歡欣鼓舞,他們深知松下幸之助這種寧可讓公司接受損失,也不讓職工失業的良苦用心,個個鬥志昂揚,不到數月,所有積壓產品便被他們推銷一空,公司恢復了全天生產仍是供不應求的狀態

逆境是成功人士的磨刀石,小逆境成就小人物,大逆境成就大人物。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有哪一位英才俊傑是一帆風順走過來的?所以當逆境出現時,不要心灰意冷,說不定這是你人生一次大成功的契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