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自由的孩子纔會自覺

自由的孩子纔會自覺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自由的孩子纔會自覺

自由的孩子纔是自覺的孩子

作者:尹建莉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我非常喜歡一位家長講給我的這件事,也曾在多個場合提到這個故事。

她的孩子大約三四歲,很愛吃糖。媽媽害怕孩子吃糖太多會有齲齒,也擔心會發胖,就嚴格控制數量,規定孩子每天只能吃兩塊。孩子經常是一醒來就迫不及待地要媽媽拿糖給他,而且經常在吃完當天限額的兩塊後,覺得不夠,纏磨着媽媽想得到更多。家長堅持原則,一塊都不多給,並把糖筒放到高處,不讓孩子夠着。

可是有一天,家長髮現了問題。糖筒裏的糖在急速減少,再仔細觀察一下,發現放糖筒的櫃子前多了一個凳子,糖筒也挪了位,心裏就明白了。這個小傢伙,儘管聰明,但“做賊”的智商還處在大猩猩的水平上——在搬了凳子爬上櫃子偷偷拿糖後,不懂得消滅證據。這個發現讓家長大吃一驚。本意是要孩子少吃糖,學會自我控制。可這樣看來,孩子不但沒少吃糖,還多吃了;自控力不僅沒有發展出來,還多了一個弄虛作假的壞毛病。

這位家長沒有馬上去批評孩子,而是開始反思自己對孩子的管理,認識到自己必須得改變一下方式方法了,於是跟孩子談了一次話。她沒有揭穿孩子偷糖這個事,而是很真誠地給孩子道歉說,你這麼愛吃糖,可媽媽每天總是忘記主動拿糖給你吃,寶寶就得天天追着媽媽要糖,這樣不好。以後這樣吧,寶寶自己管糖筒,想什麼時間吃糖,就自己去拿,好不好?孩子一聽,當然高興,說好。

媽媽又對孩子說,糖筒你自己管着,不過媽媽還是不希望你多吃,多吃糖的壞處已經給你講過,所以你還是每天吃兩塊,好嗎?孩子說好。於是媽媽信任地把糖筒交給孩子,孩子既興奮又吃驚,這可是媽媽以前摸都不敢讓他摸的東西啊!

媽媽打開糖筒看看說,糖不太多了,我們一起數一下還有多少塊,還能吃幾天。和孩子一起數了,還有20塊糖。媽媽說,這些糖還夠你吃10天,到時候媽媽就買新的回來。然後放心地把糖筒交給孩子。過了幾天,媽媽悄悄去數糖筒裏的糖,發現孩子真的一塊都沒有多吃。

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家長只是改變了一下方法,就達到好幾種教育效果。第一控制了孩子的吃糖數量,第二發展了孩子的自控力,第三防止了孩子撒謊和弄虛作假的行爲。

表面看來,不過是一句話、一個方法的改變。背後卻是教育思路的完全更改——家長由監督者和控制者角色中退出,把信任還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我管理的權力。而這種權力的下放,必然會喚起孩子內心的自尊感和責任感,就像一勺糖放進一杯純淨的清水中必然會使水變甜一樣——家長前後兩種做法,有本質差異,是教育和反教育的區別,那麼孩子在這件事上就會前後判若兩人。

有什麼比信任更能表達對一個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現。

一個沒有機會進行自我掌控的孩子,不可能學會自我控制。一個不被信任、總是被當小偷一樣提防的孩子,很難發展出誠信、自尊的品質。家長把管理糖筒的權力從自己手上移交到孩子手上,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生活小事件,卻是一項教育大事件,它告訴孩子,你不必是家長的“臣民”,你是自己的主人。

也許有人會說,糖筒這個例子,家長的辦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爲她的孩子比較乖,懂得配合。如果是我家的孩子,把糖筒給他,讓他自己管,一天就能把20塊糖吃完——這種情況我相信是有的,同時我也相信,一個小孩子,如果他不信守自己的諾言,如此沒有自尊,一定事出有因。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的,自尊是與生俱來的。自尊感匱乏的孩子,不是天生缺少自尊心,而是他的自尊心已在前面的生活中被嚴重磨損了,家長不尊重孩子的行爲,就是損壞的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