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說說 > 勵志說說 > 自由複習其實最不能“自由”

自由複習其實最不能“自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52K 次

自由複習其實最不能“自由”

自由複習其實最不能“自由”

5月20日,諧音叫做“我愛你”的這一天,高三高考前的自由複習開始了。

爲了迎接這一個時刻,學校召開了“模擬考試表彰暨自由複習總動員大會”,希望通過表彰和專家的指導來拉開最後衝鋒的大幕,對先進的表彰變成又一輪戰鬥的衝鋒號,把專家的指導變成幫我們礪兵的磨刀石。

會議首先表彰了在前兩次模擬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個人和班級。獲獎的同學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不簡單因爲他們是優秀成績的創造者,更是因爲他們都是戰勝了疲憊、戰勝了困難,戰勝了失落、更重要的是戰勝了自我的人。在祝賀他們的同時也應該相信,更多沒有得到表彰的同學,只要認真把握每一秒,堅持到底不放棄,都可以成爲戰勝自我的強者,都會收穫屬於我們的成功。

會議邀請了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潘老師對自由複習階段應該注意的問題做了一場很生動的報告,潘老師的語言風趣,富於感染力,很有針對性地指出了學生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現在憑記憶,把潘老師報告的意思簡單總結如下。

第一,針對如何迴歸“課本”。

在高三複習階段重新迴歸課本、落實基礎、總結歸納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只是迴歸到什麼樣的課本上呢?迴歸課本就是簡單地回過頭去看看原來學過的“教科書”嗎?顯然不是。比如物理、數學等科目,僅僅是看看課本上的例題是不夠的。在這裏潘老師向大家明確了一個概念,那就是“曾經做過的考試題就是課本的外化,就是對課本的延伸”,因此,迴歸“課本”不僅僅要有針對性地回到教科書上,還應該充分地利用起自己曾經做過、曾經錯過的題目。

第二,自由複習務必要動起手來。

迴歸課本的複習也好,迴歸自己的錯題本整理本也好,僅僅是“看”和“想”是不夠的,務必要動起手來,務必要把“看”“想”和“做”結合起來。

我理解潘老師的話有這幾層意思——

“做”可以包括改正原來的錯題,總結歸納。通過“做”來驗證“看”和“想”的效果,甚至是來強化“看”和“想”的效果。“做”包括有針對性地做自己薄弱環節的題型,爭取有突破。所謂薄弱環節是指自己雖然會,但是還不是很有把握的題,自己有思路,但是往往得不全分、解答較慢的題,而不是指那些遠超過自己能力的高難度環節。

“做”還包括安排限時的套題訓練,用最新的經過專家打磨過的權威試卷。除了學校規定模擬考試以外,還應該給及創設情景來體驗考場的狀態。除了零散的做題以外,還應該留出與高考時間相同的版塊來做完整的套卷。每科在高考前都應完整練三套左右(具體可和老師交流),通過“做”來保持自己的答題手感,來調配自己的時間安排,來調節自己的生物鐘和考試興奮點。

第三,要調整和保持良好的狀態。

越到最後,“狀態”這個看似很虛的東西就越實在,越重要。爲了維持好的狀態,要動手“做”,要體驗考場氣氛,要按照高考的要求來調節自己的生物鐘,要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勵志一生 https://)要充分地相信自己等等等等,這些大家都認識得很清楚了。但是潘老師依然指出了大家需要注意的問題。

比如,有的學生向老師提出要求,認爲自己適合在教室外的樓道里學習,或者認爲自由複習老師也不講課了就可以回家學習。更有些學生以背書爲名專找一些偏僻的地方比如小樹林、小花園等等。

提出這些觀點的多是一些自制力本身就不好的同學。這絕對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最簡單地講,教室和家都沒有學習的氛圍,沒有學習的“場”,存在太多幹擾因素和讓人走神懈怠的因素。沒有比教室更適合的學習環境。只有大家在一起才更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樓道花園小樹林怎麼能是學習的好地方呢?別在自欺欺人了。

比如,有的同學認爲自由複習了,常規上可以稍稍放鬆,可以偶爾遲到一下,可以在上課的時間去上廁所等等。

這也是絕對錯誤的觀點。自由複習的“自由”只侷限在自己結合自身特點來安排自己學習這個範圍內。其他所有的活動都應該放在學校常規的要求之內。偶爾的遲到或許不僅僅是大問題,但對於高三的學習狀態來講卻危害甚大,因爲它反映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紀律意識,更反映的是一個本該緊張有序的複習狀態被打亂了,一個不夠緊張有序的狀態絕對是不會出現好成績的。因此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當然,學校的作息時間也會做出一些調整來幫助同學們調整生物鐘。

總之,潘老師讓大家明白“自由複習其實最不自由”,沒有良好的自我約束,沒有緊張有序的計劃安排和落實,就不會有高三自由複習的好效果。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高三自由複習階段的安排和要求] [高考前一個月複習安排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