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萬經之王《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萬經之王《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爲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學著作。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爲《道德經》,至唐代唐太宗曾令人將《道德經》翻譯爲梵文。唐高宗尊稱《道德經》爲《上經》,唐玄宗時更尊稱此經爲《道德真經》。《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爲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萬經之王《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以下整理出《道德經》全文及譯文希望喜歡國學文化的朋友有幫助。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爲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衆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爲美),

斯惡已(是因爲醜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爲善(皆知善之所以爲善),

斯不善已(是因爲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爲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爲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衆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爲己有),

爲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爲弗居(正因爲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衆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爲盜(使民衆不爲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注: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慾(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慾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爲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爲無爲(以無爲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衝(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爲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爲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複製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複製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爲它不爲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爲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聖人的理想嗎)。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衆人之所惡(甘居衆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纔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爲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啓),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爲己有),

爲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