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

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

孩子,我寧願相信你大器晚成

——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

這是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發言,他還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看看他在家長會上的發言,也許會給我們在孩子教育方面一些啓發和思考。


這位父親的發言稿如下:

老師,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是分別代表不同的層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較落後,但正在進步的孩子家長講幾句話,所以我的講話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是檢討。

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也付出很多,但這不是個愉快的過程。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干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我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了線一樣長時間愣神,作業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於是,我終於放棄原先的理念,開始陪學、輔導,從那以後,家裏就充斥了呵斥、不滿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沒有一個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爲暴躁,黔驢技窮時我也打孩子,有時下手很重。每當打過孩子,尤其是下手比較狠的時候,我的心情都壞到極點。孩子蜷縮在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地哭泣。平時那麼漂亮可愛的孩子,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跟我對抗,僅僅因爲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而這個他是自己的寶貝,自己的唯一,此時我的憐惜、悔恨、心疼,難以明說。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爸爸對得起你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持。

比如在孩子小的時候,最需要打一個古典文化的底子的時候,我連續兩年的寒暑假哪裏也不去,陪孩子背論語,背三字經,背千字文,他揹我也背,當時沒有看到什麼效果,現在孩子再看電視時,特別愛看文化類節目,看到經典內容有一種親切感和自豪感,我知道,當年的功夫起了作用。

去年帶他和朋友的幾個孩子一起去旅遊,別的孩子愛去遊樂場,我的孩子喜歡跟我欣賞名園,能安靜地喝茶,默默地欣賞蘇州評彈,去伍子胥死難的胥門,他有憑弔的憂傷。這些細微的變化,別人不可能注意到,每當此時,我都爲孩子身上有了些文化的影子而欣慰,彷彿也是一種收穫。

 

孩子二年級時候,開始寫作文,特別吃力,一憋就是半天,過上半小時去看看,本子上也寫不了一行字,怎麼辦呢?每到他有作文的作業,我都如臨大敵般緊張。後來在寫作文之前,我先和孩子聊,確定作文的素材,聽他聊活動的經歷,感興趣的場景,孩子往往說得繪聲繪色,充滿童趣,有時對某個細節的關注出乎大人的預料,讓我欣喜快慰。我告訴孩子,你說的話就是很妙的一篇作文。

結果,想不到的是,寫出來的還是乾巴巴、寥寥幾行,我意識到孩子的語言能力和書寫能力沒有協調發展。聊作文的時候好歹有我的目光和問話給他鼓勵和引導,當他獨立寫作時,書寫的速度趕不上語言的流動,等寫到那裏時,已經忘了剛纔想的是什麼了。如果學校進行的是說作文,而不是寫作文,他的作文一定是出色的,但是,我們怎麼能改變學校的傳統呢?

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再和孩子聊的時候,我用鉛筆悄悄記錄。由於匆匆記錄,書寫潦草,孩子看不懂,我就再用正楷字重新謄寫。寫完讀給孩子聽的時候,孩子十分興奮,根本就想不到,他能構思出這麼好的文章。告訴孩子這就是你的作文,完全是自己的創造,一字不落地抄下來,交給老師一定會讓老師滿意的。

如我所料想的一樣,課堂作文評點時,破天荒地被老師在全班範讀,直到放學回家孩子的興奮勁兒都沒有消退。這樣堅持了一年,他的作文一直保持了很高的範讀率,後來即使我不再幹預,也沒有明顯的退步。

在遇到老師規定的題目,他感到無處下筆時,我會搬着我的手提電腦坐在他的旁邊,約定他用鋼筆在本子上寫,我用鍵盤在電腦上寫,然後互相交換閱讀,看能否有啓發。我的幾篇能拿得出去的散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

我的孩子在寫作上雖然與很多更優秀的孩子相比不見得有優勢,但畢竟不再怕寫作文了。前幾天孩子在寫一篇關於魯迅的文章時,雖然只要求寫六百字,他居然洋洋灑灑千餘言,直到沒有地方可寫,成就感溢於言表,反覆問:“爸爸,你覺得能比得上你的文章了嗎?至少能跟你這麼大的時候比了吧?”

對孩子的寫作的輔導所取得的效果,讓我認識到,孩子未必是很差,他只是跟別人不同。可是我沒有更多的時間教育他,他也沒有更多的時間接受適合他的教育,難道不是我們這個成人世界對不起他嗎?

在千萬個不如意中,能使我稍感欣慰的是,我與孩子的交流沒有太大的障礙,我們可以一起散步,他入睡前,如果我有時間,能坐在他的牀邊和他說會話,他甚至跟我們兩口子一樣有了喝茶的愛好,週末一家人擺上功夫茶,漫不經心的閒聊也是我們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