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不完整也是一種完整

不完整也是一種完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是榮格說過吧,“我們每個人畢生的使命,都是把自己整合起來”。
  
  就這一句話,已使我構思出了半部《碎木偶歷險記》——一個支離破碎的木偶上路尋找自己遺失的每一處:在哪裏弄丟了腦子,爲了什麼失去了溫柔的心,誰的威逼利誘使他不再有肩胛……
  
  可是,我沒真動筆。
  
  因爲一個朋友說:“你這故事和柏拉圖說的‘愛情就是尋找另一個自我’有何區別?唯一區別就是柏拉圖之戀比較忠貞,而你這是見一個愛一個。”
  
  還有一個原因是:金庸的江湖羣俠,天涯看山,何等壯闊;《綠野仙蹤》的多蘿西上路是爲了回家,是永恆的主題;希臘神話裏的赫拉克勒斯走一路,打一路怪,男兒有志。而我這個“碎木偶”處處只着眼於自己的缺失,念念不忘的全是“我少了這個”“我丟了那個”,格局未免太小。
  
  滿眼淚光,會不會看不到新燕啄春泥?無數小心思盤結成心之蛇屋,哪裏還放得下家國天下?
  
  所以,也許我最後會寫成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殘破的木偶,出發去尋找自己。它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做了很多事,一次次找到,一次次失之交臂。未了,爲了給凍僵的小女孩一絲溫暖,它點燃了歷盡艱苦才找到的最後一片殘肢…。-做個完整的木偶,也不過是個沒有靈魂的木偶;要懂得捨棄小我的悲歡,着眼於更廣闊的人與事,樂意給予,纔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也許有人看出來了,我要說的,不是一個沒寫完的故事,也不是一個原本不存在的木偶,而是說有時候,要接受自己的痛,放下自己的傷,像那些勇敢的前輩一樣,用殘損的手掌,撫摸這廣袤的土地。
  
  收到過這樣一封信:“我是一名被收養的孩子,在我上小學時我就知道了。自那以後,我覺得我的生活越來越不幸福。我感覺我的養母不愛我,她總是針對我,讓我在家幹家務,每天要做很多農活兒,我感覺自己就像個保姆!養母還會挑我的刺,經常在街坊鄰居面前說我的不好,她還總是拿我和別人做比較,在她心裏,我沒有一點兒優點。我不明白,既然她不愛我,爲什麼還要收養我?我沒那麼堅強,受了委屈只會掉眼淚,我該怎麼辦?”
  
  怎麼辦?先擦乾眼淚,然後去學習。不然,還想怎麼樣?
  
  “母愛缺失”是所有缺失裏最讓人心痛的一種,因爲母親是一個人的根基,得不到母親的愛,這個人一生在哪裏都沒有底氣,不被愛的創痛將永遠無法癒合。
  
  能不能彌補?能不能挽回?答案很殘酷:不能。
  
  但大部分人依然不甘心。
  
  我們都聽過“愚孝”這個詞。怪異的是,成年之後會對父母傾注全部心力的人,他們的童年往往並不快樂。他們沒有得到過父母之愛,所以,恨不能奉獻自己的全部來換取。每一次無悔的付出,都是在向父母哭求:“愛我!”
  
  我見過許多這樣的人,一生被鎖定在不健康的親子關係中,疏忽了配偶與小孩。他們的每一眼,看的都是那個不愛他們的人,或者說,是那個不被愛的自己。
  
  是時候學學壯士斷腕了。像碎木偶一樣,看着最後一片殘肢在烈火中化爲烏有,對自己說:“是的,我不完整,但如果這完整要付出太多代價,那麼,我寧願選擇不要。我來世上一遭,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要追求夢想,要實現自我,要走遍萬水乾山,要組建自己的家庭,要建功立業,要照顧那些真正需要我去照顧的人。”然後毅然起身,走自己該走的路。
  
  不完整也是一種完整,破碎的心也可以跳動。那些不愛你的人,是他們的損失,不是你的。而費盡所有力氣去爭取他們的愛,就會成爲你的損失。

不完整也是一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