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80後日記:開始奔三的我有點恐慌

80後日記:開始奔三的我有點恐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31K 次
80後日記:開始奔三的我有點恐慌
分享一80後朋友的反省日記,謹以此文來安慰我們80後所面對的彷徨,願我們都能堅強的應對生活,不管是喜是憂,都要一直笑着走下去! 日記原文日下:80後現在已不再是一個新鮮詞語,我再也不會再因爲自己的80後標誌而歡呼雀躍,勇往直前,無限憧憬了,當我開始直面生活壓力和競爭的時候,我開始在失落中成熟。
我曾胸懷着誓與父輩們生活方式相決裂的願望,卻因刻意地脫離陳腐而走上了一條不知所措的迷途。外表與行爲上追求不拘一格的個性,心裏卻被從小所受的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封鎖,我同父輩們一樣,在心裏暗藏着沉重的責任與義務。
我曾強烈地需要表達自己的意願,甚至不惜付出慘重的代價,不論對錯,只說什麼纔是自己想要的,沉浸在網絡、電影與閱讀中徘徊不前,“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猶豫不決,在虛擬的空間裏營造自己的生活境界,讓我失去方向,在無數孤獨的時間裏,我有了任何年代的人都有的後悔。
我總在不停地重複地說着鬱悶,鬱悶,到底因爲什麼,有時候並不清楚,理不清頭緒,找不到根底。我總想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來說明自己的坦然與執著,卻在私下裏不停地反思,爲什麼非得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狽。我們一面向人們證明我們多麼的無所謂,多麼的心無旁騖,卻又常常在心裏無數次地患得患失,感慨自己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我總想尋找到真正的愛情,爲愛付出許多,卻又有着自己的不容觸碰的自私與狹隘,開始很美麗,結束沒道理。愛情到底是什麼,沒有人能告訴你,到底能不能以愛的名義堅持到底,自己也沒有底氣,或許哪一天,差不多就可以了,能將就就將就了,只說自己從前幼稚得可笑。我在找自己愛的人,在心裏裝着曾經愛的人,在落寞的時候回憶曾經錯過的人。我一邊信守非愛不可,一邊在現實面前潰不成軍,生活於物質大潮中的我,早已被物質衝昏頭腦,在房子與麪包當道之時,愛情能當飯吃嗎?後來,我承認,愛情不能只有愛情。
80後讀的書越多,結婚越晚,考慮得越多,越是有所畏懼,我的許多同齡發小,初中畢業便出外闖蕩,在父輩們結婚的年齡裏結婚,一樣生活得很好。在我爲婚姻掃除一切負擔的同時,婚姻本身已成爲一種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缺少真正的朋友,我們的朋友似乎只是在玩樂的時候才相聚,我們似乎只是淡淡地交往,漂泊決定了朋友的質量註定無法如知音般一生相望。我寄希望於從前一起經歷過患難般讀書考試的同學朋友,可是,能走在一起的,幾乎稀有,通過幾封電子郵件或者勉強的QQ語言,總是意猶未盡,欲言又止,對於對方的所處現狀的無法感同身受,也就沒有了坦然相訴的土壤。而我的父輩們,他們和他們的發小從小在一起生長,在相似的年齡裏做着相似的事情,在相似的年齡裏結婚,互相慶賀互相幫忙,他們是真正的發小,他們是羣居動物,而我不是。和我在同樣的年代出生的兒時夥伴,細細一想,十年前我們已經杳無音信,我甚至已記不清他們的樣子,腦子裏依稀記得兒時的單純模樣,我對他們的所有信息來自於我們的父輩之間的聯繫,他們結婚了,我只是說聲:“知道了。”繼續追問下去,能得到的也許只是一個電話號碼、一則短信,或者一個QQ號,讓人覺得恍若隔世。
我們80後不知從何時開始熱衷於在一串號碼的掩藏之下,表達自己的哀樂喜怒,我們的QQ幾乎每天都在線,卻總是如不在線一般隱身成灰色,我們潛伏着,只爲等待着自己希望出現的那個人出現,而對方或許也是這樣想,我們想說,卻不是對每個人都想說,QQ彌補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尷尬,我們“見面”了,卻不一定要說話,遇到想說的人成“話癆”,遇到不想說的人則沉默。
我們以品牌論個性,以成敗論英雄,以倔強充堅強,以任性當勇氣,蝸居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知天高地厚,所謂“宅”就是“窄”,年齡上早已成人,心理卻幼稚得可怕。太多的自由與選擇使我們的青春充滿浮躁與膚淺。當青春的歲月在我的指尖悄悄流逝的時候,在我開始奔向30歲的時候我突然有點恐慌,擔心若干年後,當我回憶起我的青春年華時,能記起的只是一片的暗淡。

語錄:這篇日記中表達的很多東西彷彿就是在訴說着自己的內心,現在的80後已經不再簡單的代表一種現象,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其實,在面對現實的時候真的感覺很迷茫,我們孤獨,我們驕傲,這就是特有的我們——80後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