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陸犯焉識》精選讀後感範文

《陸犯焉識》精選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陸犯焉識》精選讀後感範文

《陸犯焉識》精選讀後感範文

導語:對知識分子而言,其人生悲劇表面上是源於對自身所處時代、政治的誤讀,但本質上是源於個體精神的獨立及對自由的堅定追求。今天本站小編就推薦給大家幾篇精彩的讀後感,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陸犯焉識》精選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一

看嚴歌苓的第一部小說是《金陵十三釵》,讀之前並沒有看過電影,所以衝着情節去看了,也未太在意筆力。此後接觸她的書,幾乎是一發不可收拾的,一本《小姨多鶴》看的幾乎廢寢忘食。再後來看到有個關於三觀看似正確卻極其扭曲的作品,前幾位居然是嚴歌苓,說嚴歌苓嚴重的男權思想,把女性寫的低三下四極其可悲。

以我讀過的一些來看,嚴歌苓筆下的女性都是極弱者,委身於男性之下無論如何都保持着菩薩的心腸,像多鶴,一個日本女人,一箇中國家庭的生育工具,卻用一生去愛着這個家庭的男人,以至於這個家庭的一切,一輩子的追求僅僅是爲這個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又如《一個女人的史詩》田蘇菲(小菲)熱火一團的愛着丈夫歐陽萸,即使他一點也不愛她,討女人歡心、不斷出軌,小菲依舊飛蛾撲火一樣愛着她,愛到讓自己的兒女都臉紅。後來看嚴歌苓的《波西米亞樓》才知道這些的原因,小菲的形象就是嚴的母親,嚴歌苓提到父親文革坐牢時,母親深夜在廚房炸小魚,被兒女發現後尷尬地說父親需要營養,死活沒有給兒女吃一口——這一段在她的幾部小說中多有提到,包括《陸犯焉識》裏馮婉喻在廚房剝蟹黃,都是化自嚴歌苓母親的“小魚”;所以這也不難發現,嚴歌苓的小說裏深深滲透着家庭,因爲母親對父親熱烈、持久一生的愛而父親回報的冷漠、出軌,讓嚴歌苓的小說久久不能脫離這種“女人殊死奉獻愛,而男人置之不理”,然而小說的最後男人一般都會醒悟自己愛了一生的正是這個爲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女人;我又想到嚴歌苓的父親在他新家庭醉酒後,喊出了一個名字,在場無人知曉,那是嚴歌苓的母親。而嚴歌苓如此安排小說,還希望給自己的卑微又偉大的母親一個美好的結局——一個不懂男人精神世界只會付出全部愛的女人,最後得到了男人的愛,男人醒悟這個女人從來都是最懂自己的。

《陸犯焉識》基於這種嚴氏的經典愛情套路,寫的蕩氣迴腸,卻不僅僅是愛情,期間對於人性的看透,抽絲剝繭,靈犀會晤,讀來連連驚歎!到底是怎樣一位作者,又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的一生,成了這樣一本讀來不斷震撼的書啊!翻開這本書纔讀了幾行字,就已經被作者套入了這個故事,一連幾天都捧着這本書讀的欲罷不能。嚴歌苓高超的寫作手法,在這本書中達到了頂峯,對人性心理的分析,讓我不斷感嘆,且又瞧這犀利的文筆,綜合了張愛玲、王安憶,卻並未有張愛玲的幽怨,嚴歌苓整本書都透出一種深深的悲憫包容。又有人說《陸犯焉識》綜合了《圍城》、《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確是有些類似的,但是僅僅是愛情部分,從一個人起伏跌宕、大起大落的一生來看,它的格局無疑是更大一些的。我讀着《陸犯焉識》,心都是揪着的,這一出令人落淚的悲劇啊,讓人怎麼不心生同情,聯想到人的這一悽苦的人生,多少人在非陽光燦爛下過着齬齷的生活!這個時代已然沒有了文革,但是那樣的人生怎會沒有呢!陸教授是這樣一個“沒用場”的人,除了讀書一無是處,書裏描述這種人就是因爲一身的本事從來學不會妥協,以爲世人壓榨了自身的才華便會饒過他們保持自己的清高,可事實上這些一身才華、清高的人又是在暗地裏不自知的參與了多少的苟且!總是這樣的身不由己……這就是一個可悲的理想主義最爲悲劇的一生。而最令我痛心的是曾經學富五車、春風得意的漂亮男人陸教授到了那泯滅人性的監獄裏成爲了一個極其卑微的罪犯,爲了生存一雙寫文章、小拇指拿來挑蛤蜊的手去扣大糞、刨垃圾桶,能說四國語言流利的舌頭裝了二十多年的結巴,爲了活命屈尊就地從高傲跌倒一絲一毫都見人臉色行事隨時見風使舵轉變話鋒,何其悲哉!這人性吶,怎麼讀讀的完呢!見這陸犯焉識,讀的我一雙眼睛時而蒙上一層淚水,深深嘆息!

再說《陸犯焉識》的愛情。焉識在獄中二十多年突然醒悟了自己的一生所愛就是妻子馮婉喻,年輕時曾因爲這包辦婚姻而從未對妻子有過一絲地愛,甚至拿着繼母的由頭把這種冷漠發揮到極致,而妻子馮婉喻一開始就愛上了陸焉識,愛上這個才華閃爍的漂亮男人,柔情似水,含情脈脈地看着他,時而爆發出愛到極致的眼光——獄中的陸焉識反覆從記憶裏抖出妻子那眼神,竟是那樣的豔光四射……對妻子的愛、思想到了日日夜夜不能成眠的地步,在腦中盲寫給妻子的幾十萬文字,都在訴說那種愛意。然而這種愛終究還是蹉跎了,到底是有命這一說的,馮婉喻愛了他一輩子他知道的,然而馮婉喻卻不知道他最終醒悟了那種愛歸來尋她,又或許她是知道他一直都是愛她的……讀到文章尾聲的某些細枝末節,竟又再次掉了淚,這種愛情本身在現實是難以見到的,或許我們見到卻不知道,這種愛情在積了幾十年後轟然爆發,強烈到不僅僅是愛情親情的融合,更是一種人性的醒悟,一種對於人生最高級的醒悟。如今的愛情小說,大多說的是焉識的前兩種愛情,風華正茂時,兩個漂亮人兒在一起演繹風花雪月裏的你儂我儂,即使錯過也是那般美麗動人,年輕人也多是愛看這種文字的,誰叫他們年輕呢?而這種愛情吧,到了最後陸焉識多醜啊,又醜又卑微,一度失去了自己做人的尊嚴,回到了妻子的身旁,兩個人默然相對,隔着幾十年的光陰,妻子還不認識他,無論如何都不那麼好看,還令人感到殘忍,這愛情哪裏有值得可看的呢?才子佳人早就被時代無情吃掉了,剩下兩個生活本身裏剝落而出的真實的人,誰要看?可就是那樣的蕩氣迴腸,催人淚下。突然醒悟了一些對於愛情的認知,心下又一陣揪心的痛。

《陸犯焉識》算是近期觸動較大的小說了,此前也一邊讀着些不溫不火的文章,都沒有這一記來得深刻,深夜讀完,感慨良多,無從安穩,遂作此感言,表達內心的強烈震撼。

讀後感二

《陸犯焉識》,是隨着《金陵十三釵》一起買的。寒假裏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這一本書。

其實買書回來時,兩本書都先讓同事看了。看《十三釵》的大叔不斷地感慨電影不如原着好;而看《陸》的大姐沒有評論過太多,只是因爲我與某領導在公開場合強硬對白時,說“你也學學人家陸焉識,爲了保護自己裝結巴都能裝二十年,你倒好,壓了兩天火了,最後還是爆了。”她順便嘆息了一下陸焉識和馮婉喻最後的可惋結局。

也就是這個馮婉喻,成了我讀後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運的人,無論陸焉識是否愛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順的,平安的。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於她與生俱來的那種平靜,靜的讓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歡的上海女人,委婉雅緻卻不失力量——陸焉識由死刑變成無期,是她毅然出賣了自己換回來的結果。

當然,這是陸焉識一輩子都不知道的現實。

跟着作者一點一點進入那個時代,畫面在服刑農場與舊上海之間緩緩切換,我一直就假想着這是嚴歌苓本人家庭發生的事情。那個時代該有多少的荒謬呀,誰都有可能瞬間失去一切,沒有預兆沒有來頭,無緣無故成爲歷史的犧牲品,且沒有誰能夠保護你,比荒謬更多的是無奈。

而留洋的博士陸焉識的腦筋一直沒有轉過來,下場可想而知。對於他這樣“不識時務”的人,進監獄判無期好像真的是遲早的事情,能夠活下來纔是奇蹟[]。20年的囚徒生涯,讓一個留洋的知識分子變成了善於察言觀色,在夾縫中生存的“獄油子”。監獄是能改變人的,文人風骨,自尊,在監獄裏都一文不值,生存纔是第一要務。老幾裝結巴,賄賂鄧指,不救樑葫蘆,都是爲了生存。此時的陸焉識和玩世不恭的陸博士天壤之別,判若兩人。他在農場又滿懷了厚重的希望,看電影上的女兒,逃跑探望妻子最後一面,他謀劃着並付出着,一路是常人無法面對也走不過的艱辛。這一段一段的時間過去了,正當自己覺得要被執行時,他被釋放了。

他學術上沒有建樹又做了時代的犧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愛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當他日益感覺到他對阿妮頭的這種厚重的愛情時,絕望和無處逃生卻無時無刻不在包圍着他。也是這份厚重,伴隨着他陪伴了失去記憶的馮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終老。

那麼,有多少婚姻都是沒有愛的悲劇。陸焉識起初那樣的風流倜儻,從國外到國內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幾花幾草能夠像阿妮頭一樣平靜,一樣自我安頓,一樣不患得失,一樣無怨無悔?如果沒有那場大災難,陸焉識是否一輩子都無法觸及心底深處對於阿妮頭的愛,無法感受無法回報?人呀,總是在失去之後總是在失意之時,才能領略那份純樸和厚重,這是生命的戲耍。

作者讓我們我們目睹了那個農場的黑暗和不堪,卻又讓我們在最後鄧指的三兒子放棄外面的世界回到農場時,恍然。在那個時代的農場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龍混雜,有更多的無法面對?陸犯焉識也回去了,帶着婉喻的骨灰。

也許,對於那個時代的人們,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種幸運。

讀後感三

《陸犯焉識》與《歸來》在我這兒有一段小小的糾結:先出現的是《陸犯焉識》,因爲當時在讀《巨流河》,我就將這本先放着;然後看到電影《歸來》,發現前者竟是原著,雖則電影有陳道明和鞏俐的演繹很動人,但是卻消磨了我讀《陸犯焉識》的慾望——實在的,電影裏沒有一個人能夠勾起我與他或她相處一段時間的渴望。

直到秋天的某個下午,我坐在飄窗上喝着茶,看着窗外齊樓的樹頂變換斑斕的色彩,我從牀頭翻出這本書,開始慢慢地看,嚴歌苓的語言是我喜歡的,乾淨、溫厚又帶着蒼涼。歷史風雲可以在她的筆下凝聚成生活瑣碎的場面,磅礴自然可以轉變成纖細的盆景,內心的波濤可以化爲某個電光般的眼神——能寫出這樣文字的她應該是消瘦、沉思,還該有一頭細碎的白髮。偶然看到她在《鏘鏘三人行》裏做嘉賓,卻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一頭烏黑的捲髮,白皙的皮膚,柔美的聲音——我沒想到她原來是那麼美麗、溫婉。

故事徐徐展開,被喚作“老幾”的政治犯陸焉識被流放到大荒草漠上,裝結巴,沉默,警惕……一切爲了“活着”。死亡成了家常便飯,活着成爲最艱難的事,但還有比活着更艱難卻又不可放棄的事——那就是內心對愛的體驗。

那麼多的寂寞,在寂寞包裹中陸焉識開始回望馮婉喻這個他一直忽視和拒絕的女人。她的驚豔的眼波,她的隱忍,她的感激,她的等待——他一直在拒絕着這個“硬塞給他的”女人,而現在這個女人的一切給了他死寂的生活裏最好的精神營養,成爲了讓他活下去的動力所在。

爲了去看一眼馮婉喻,告訴她他想對她說的話,“老幾”成了逃犯,冒死前行,看起來詭計多端,實則是被心中的渴望所逼生出的計策。等到他費勁千辛萬苦站在離她不遠的地方,看她買菜擠車跟丹珏、學鋒她們一起吃飯,他覺得也該爲她們做點什麼了,於是選擇了自首。

又是更漫長的等待,等待中馮婉喻的愛足夠陸焉識慢慢品味了,他像一頭牛,不自覺地吞嚥下金黃的溫暖的稻草,然後在寂寞的冬夜慢慢反芻,將每一根稻草裏泥土的味道流水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都咀嚼一遍,甚至不放過每一個褶皺每一粒蟲斑。

際遇總是給人意想不到的獲得。陸焉識在這樣的對愛的反芻中慢慢驚覺到了馮婉喻的美麗——容顏、書法、性情和她的帶着崇拜的愛。

際遇也總是給人缺憾。陸焉識平反歸來,可是馮婉喻卻失憶了——這不是命運的玩笑嗎?可是,這應該是命運最善意的玩笑吧?失憶的老年的馮婉喻只爲了一件事活着,那就是等待她的陸焉識。純粹的等待,純粹的愛和一個純粹的人。

我一直是喜歡大團圓結局的人,但是對待書中結尾的遺憾,我卻深深喜歡,真的,沒有比這樣的缺憾更美麗的結局了。

合上書,再回想一下《歸來》,發現兩者完全是兩碼事,不過是名字上的“巧合”而已,害我差點錯過了這本好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