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K 次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衆生,寬容他人,努力做一個善良快樂的人。小編爲大家帶來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一起來欣賞吧。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精選

1. 我們無法避免生活中一切的不善,而內心清淨則能減少傷害。

2. 安樂是自心的感受。當我們慈悲待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堅守住內心的善良,並且不期待對方立即回饋同樣的善心時,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開闊.堅強,這便是安樂的源泉。

3. 每個人的生活都充滿變化起伏,有得有失,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假使你坦然接受無常是生命的規律,你會放鬆下來。

4. 痛苦是輪迴生命的常態, 如果對痛苦沒有正確.深入的認識,就不會有動力尋求解脫。

5. 菩提心平凡樸實到常被人忽視,但它是大乘佛法一切修爲的基礎。有人問我:菩提心的修持需要多久?我的答案是:“生生世世”。

6. 佛陀宣演的八萬四千法門,正是相應不同根機而傳講的實修之道。聞思修當中,修行最爲關鍵。聞思是爲實修做準備的,只有實際去修才能真正解脫煩惱。

7. 誠如佛經所云,帶着虔敬的心來朝拜五臺山,一定可以見到文殊菩薩。而文殊菩薩不一定是以手持寶劍與經函的報身佛的形象示現,他會以異彩紛呈的和衆生心相應的形式顯現,以此來加持度化衆生。

8. 根據此生修行的程度和發心,往生極樂世界後成佛有快慢,所以希求往生淨土者應該精進修行。

9. 人在輪迴中總有委屈和不得已,所以佛法的一項重要修行即是忍辱,在困境中,在窘迫之境,依然保持內心的開放與柔和,依然對衆生懷着善意。

10. 佛法是很務實的,建立正確的見地,調整態度和方式,不是爲了單純地滿足求知慾,以及獲得認同和讚許,我們這樣做主要是爲了止息煩惱,獲得安樂。

11. 向善向惡主要取決於一個人煩惱輕重的程度。若降服了自己的煩惱,在哪裏都能自在,良善。

12. 煩惱怎麼來的?簡單一點說,主要是慾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這叫貪.嗔.癡。降伏貪嗔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習。先慢慢扭轉觀念,再逐步養成新的行爲習慣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欣賞

1. 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會白費, 只有精進修行的人才能不懼死亡,才能得到解脫的安樂。

2. 學佛不是要讓你的洞察力和行動力越來越弱,相反,佛法的聞思修使你能更敏銳深刻地看到問題,只是你不再像象以前那樣輕易就隨之陷入憎惡.憤怒.懷疑.失望.愛貪等狹隘.極端而膚淺的情緒中。你的視角更寬廣了,所以理解.寬容.悲憫。

3. 人在世間走一遭,是來消受以前持戒修福的果報。雖說人這一生,福禍相倚.苦樂參半,福報.惡報都有顯現,但總的說來,在輪迴中能有苦樂參半.罪福同受的機會本身也是一種福報,因爲如果投生餓鬼道.地獄道,連一剎那感受樂的機會都難得。

4. 佛陀根據衆生不同的稟賦.性情.因緣,開示與之相應的法門,因材施教,善巧地引導衆生解脫煩惱,獲得安樂。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陀便教以八萬四千法門。衆生的願望訴求各不相同,而都能在佛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5. 當你決心敞開心胸,毫無成見地向佛陀學習解脫之法後,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傳承的修行者面前通過身體和語言的行爲把自己的決心莊重表達出來。這不是形式主義。修行的過程涵蓋身.語.意三個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點,身.語.意皈依具足纔是圓滿的緣起。

6. 佛說因果就像種子在條件具足時一定會結果。行住坐臥.言談舉止無不是因果,無不在取捨。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帶來改變。

7. 概念是我們思想的符號,並非事物本身。問題是,天長日久的,我們逐漸忘記了它是符號,以爲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8. 成長的每一天裏,不忘初心,單純清澈,有着如孩童般的自在喜樂!

9. 人對物質很容易厭倦,沒得到時不甘心,千方百計去爭取,一旦滿足卻又立即生厭。一個人如果沒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容易就陷入這種不甘和厭倦的循環,導致內心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空虛。真正的信仰能幫助排遣負面情緒,保持生活的平衡喜樂。

10. 什麼是做人的根本?就是憑良心做事,不傷天害理,不損人利己。這個不復雜,也沒有什麼可商量的。若做到了,你儘可以在世間履行自己的本分,該怎樣工作就怎樣工作,憑正當進取.誠實勞動獲得尊重.認可,以及財富.受用。佛法也沒有禁止這個。佛法不要求所有人一沾上學佛的'邊,就必須放棄正在過的生活。

11. 所有的修行不離皈依,皈依是修行的開始,皈依是修行的過程,皈依是修行的結果。

12. 不失正知正念,善待衆生,寬容他人,努力做一個善良快樂的人。

13. 人生充滿起伏變化,很多時候自己的想法.計劃都無法實現,但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提醒自己:暇滿難得,今已得;人壽無常,死期不定,務必要精進修行,纔不辜負這珍寶人生。

14. 很多時候,麻煩.擔憂.焦慮的產生,是因爲我們的心太小,只裝得下自己...想到自己的誓願,想到生活的目標,眼前便開朗了...慈悲是安樂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讓短暫而無法重來的人生有了意義。

15. 心的訓練可以從覺察開始,儘量清晰地了知自己身心的活動,言語.舉動.感受,情緒.心念的生滅變化,久之,心會變得安靜而敏銳,並且對苦.無常等生出切身的領悟。

16. 慈悲心具體可分爲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其中,舍的意思是平等,也就是說,在我們的訓練中,慈悲的對象從親近的人開始,將逐步擴展到認識卻不相干的人.陌生人.憎惡的人,及至所有衆生。同時我們要記住,無論是分享還是分擔,都應以自他平等之心去做,道德上.物質上不要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17. 什麼是快樂呢?痛苦消失就是快樂。不要把快樂看得太嚴重,好像不鄭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事實並非如此。再普通的人再平凡的生活裏也充滿快樂。

18. 在佛陀以大悲心,用各種善巧方便爲衆生宣說的諸多積累資糧的法門中,供曼扎是殊勝而簡單的修法。菩薩發心都是爲了利益一切衆生,我們修供曼扎時也應以發這樣的菩提心爲前提。

  希阿榮博堪布經典禪語

1. 人一生的經歷,概括起來就是:緣會即現,緣滅即散。因緣到了,不想經歷也得經歷,因緣盡了,想留也留不住。見多識廣也好,閱歷簡單也好,實在都是各人的因緣,談不上絕對的好與壞。若能把多看世態炎涼得來的那份睿智.簡單生活養成的那份單純安靜用在學佛上,就都是覺悟的助緣。

2. 活着,是因爲關愛與求知。如果把關愛的範圍擴大,由己及人及衆生,那就是慈悲了。如果把求知的深度延展,由物及心,那就是智慧了。

3. 修行意味着改變態度,對自己.對其他衆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態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變在內心。

4. 佛法中講“無我”的見解和修法,即是教我們如何對治煩惱障礙突破自身的侷限。這樣不僅自己更加自在快樂,也能更好地幫助別人。因爲對自我的執著輕了,在對別人考慮時便能更純粹,客觀地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去權衡利弊。

5. 初學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在幫助他人呢?發心純正,真心爲對方着想,這一點很關鍵。結果如何,則有賴於智慧與善巧。

6. 反轉無始以來的慣性模式,需要付出極其艱鉅的努力,而世事無常.人身難得易失,所以務必要抓住此生的機會奮力修行。

7. 身.語.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對佛陀的教誨真心認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幫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寶的護持和引導。

8. 居士五戒,戒的是殺盜淫妄酒。不殺,體現的是仁愛的精神。遠離不予取的行爲,不是自己理所應得的,不取,這是義。世人所說的不取不義之財便是這個道理。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誠信。飲酒會擾亂神智,讓人失去控制力和覺察力,導致行爲顛倒,言語失常,這是不智。由此可見,持居士戒也是在修身處世。

9. 無僞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

10. 發達社會的標準不是物質繁榮,而是平等安樂。生活富裕卻不快樂,不是幸福的生活。在佛法中,我們學到的便是讓今生來世平等安樂的方法。

11. 修行是修養仁愛.寬容.謙讓.與人爲善等等能給自他帶來安樂的精神品質,也就是說,要關注其他生命的福祉,並且自覺調整自身行爲以讓其他衆生感到安適快樂。

12. 傳統上,我們把出離心解釋爲厭離輪迴痛苦.追求解脫安樂的心。痛苦由執著而來,所以我們實際要遠離的是執著。

13. 慈悲並不是單純的忍讓,首先,它需要有一顆柔和.開放.勇敢的心,能夠體會他人的感受,並且願意去分擔和付出。其次,慈悲是心也是行動,給予.幫助.關懷.自律.堅忍......這一切都需要行動的魄力,不是懦弱的人所能做到的。

14. 個人解脫的根源在於淨化個人的身語意業,更進一步說,在於息滅個人內心的貪婪.嗔恨和執念,而不在於外部的環境。寂天菩薩說過,在整個大地鋪上地毯是不可能的,然而只要穿上鞋,我們就能免受荊棘砂礫之苦。同樣道理,只要內心沒有了貪嗔癡,我們就能免受外界的侵擾,從痛苦中解脫。

15. 放生是遣除違緣.迅速積累福慧資糧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衆生,也能增加自己現世的福報,獲得健康長壽的善果,還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重要助緣。

16. 沒有既定不變的命運,沒有恆常存在的狀態,當下身心活動的每一個取捨,都是因是緣,都參與塑造着自與他.現在未來.今生來世。沒有理由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17. 放下,是對已有的不貪戀,對沒有的不希求。

18. 一般人佈施乞丐,多用的是零錢,縱使被騙被利用吧,又能損失到哪兒去?再說人生何處不受騙,何必要跟一個笑臉相向比你弱勢的人較量。當我們在伸過來的空手中放下錢物,我們所做的不是佈施就是供養,無論哪一種,都是自他安樂之因。

19. 人生充滿煩惱,但如果能以煩惱爲契機去勘悟世間萬象的本質,從煩惱入手去實現止息煩惱的最終目的,那麼這樣一個充滿煩惱的人生就是我們解脫的最好機緣。

20. 佛陀的一生就是爲了啓發我們.供我們學習.模仿而進行的演示。儘管我們還沒有像佛陀那樣徹底覺悟,但仍然可以幫助父母.家人瞭解解脫之道,盡己所能爲他們的修行創造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