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克服你的生理缺陷

克服你的生理缺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阿弗烈德·艾德勒小時候,有天早上醒來,突然發現他弟弟死在牀上,而且就在他身旁。這一驚使他立下了終生守之不渝的決心:做個醫生,與死神搏鬥。

克服你的生理缺陷

艾德勒行醫之初,又偶然發現一連串現象,促使他在解剖屍體時,注意到以前並沒特別受人注意的種種情況。

他發現一具死屍的心臟大得異乎尋常,同時發現其中一個心瓣被堵住,血液不能充足流到肺裏去。他想,心臟是爲了應付這種缺陷而變大的嗎?另外一具死屍裏,有病的一個腎已經割掉,他發現剩下的那個腎也比尋常的大得多。他又發現當人的一葉肺因爲有病而萎縮時,另一葉肺就可能變得更有力量。這些健全器官是想彌補不健全器官所失去的功能嗎?骨頭斷了,會長出厚骨痂,也是爲了使骨頭比以前更結實嗎?這些現象一再出現,彷彿人體自有其規律:爲了自保,本能地以強補弱。

艾德勒進一步研究下去。他在到各美術學校去測驗學生的視力時發現,學生70%以上視力都很差,只不過程度不同罷了。可是視力既然不好,這些學生爲什麼還偏要從事必須用眼的職業呢?他發現,這些學生從小就感覺到視力欠佳,因此特別努力,要使自己比別人看得更清楚、更敏銳。他們訓練自己的觀察能力,培養用眼睛看的樂趣,結果對視覺世界的興趣就比普通人要大。

艾德勒又去研究大畫家的生平,結果發現他們中的許多人的眼睛都有缺陷。眼睛不好而偏要做畫家的人何以這樣多呢?難道也是受他在解剖屍體時發現的那條造化補償缺陷規律的驅使嗎?

他又去研究盲人,證實了盲人的聽覺、觸覺和嗅覺都特別靈敏。布魯克納、法朗次、史麥塔納和貝多芬等音樂大師所以特別熱心致力於聲音之美,似乎至少一部分是因爲他們聽覺有缺陷。

貝多芬是令人驚奇的例子。他的聽覺從小就有機能性的缺陷,28歲時已經聾得很厲害。4年之後,如果不用耳筒,他連整個樂隊的聲音都聽不清楚。就在那年,他寫出了美妙的第二交響曲。耳朵全聾之後,又寫出了更優美的英雄交響曲、月光奏鳴曲和第五交響曲。全聾了25年之後,貝多人居然還寫出了不朽的第九交響曲。

艾德勒的研究,不知不覺從生物學轉入神經病學,又從神經病學轉入心理學,從機能性缺陷的生理補償而研究到心理補償。不過到那時候爲止,他所注意到的各種補償都只是無意識的,人的意志並沒有發揮作用。

於是他開始研究較爲不明顯的實例。巴斯德的故事就是一個好例子。因爲中風,腦子裏控制言語的那部分損壞掉,他憑着莫大毅力,痛苦地不懈奮鬥,終於在腦子裏發展了新的言語神經中心。艾德勒發現了好幾百個相同的實例:小時候孱弱而長大成了有名的大力士;從前不善於行,後來卻成了芭蕾舞星;患過肺癆,卻成了大歌唱家等等。這些人拼命奮鬥,要克服他們的弱點,結果培養出超羣的能力。這並不是造化在茫然補償,而是人的意志在發揮作用。

他漸漸發現,這彷彿是個定律:人往往因爲早期的弱點而獲得了他們奮力以求的成就。好像人必須有個欄纔會跳過去,欄越高,跳得也越高。

萬物之中,只有人意識到自己的缺點,只有人有自卑感,只有人要設法補償自己的缺陷。

人之所以爲人,正在於此。艾德勒就是這樣推究出其中的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