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侯寶林家庭介紹

侯寶林家庭介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8K 次

侯寶林家庭介紹

侯寶林家庭介紹

寄語:新中國成立後,侯寶林立志相聲改革,1950年參加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在繼承與發展相聲藝術方面有顯著成績。1955年參加中央廣播說唱團,對擴大相聲的影響和提高其藝術地位,貢獻較大。他在相聲藝術上的成就我就不再贅述了,今天分享的是侯寶林家庭介紹。

妻子王雅蘭,有子女五人。 大兒侯玉忠,50歲(1994年),與前妻所生;二兒侯耀華;三兒侯耀文;四女侯珍;五女8歲患腎炎夭折。

侯寶林在相聲界自成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一套成功的經驗。

他的大兒子侯耀華是影視界的明星。小兒子候耀文是相聲界的後起之秀。1985年曾被評爲“十大笑星之一”。兄弟俊才、自然融進了候寶林的許多心血。

侯寶林家庭介紹

從小嚴格要求在常人眼裏,侯寶林是相聲界的一代宗師,子承父業,理所當然。但侯寶林對兩個兒子從小就要求嚴格,他常常說:“相聲是一門綜合藝術,不是消愁解悶耍貧嘴,沒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多種知識,是幹不好這一行的。”因此,儘管兩個兒子小時候在相聲表演上都很有才能,但侯寶林卻極力反對兒子們說相聲,知子莫若父,因爲侯耀華視力不好,年紀輕輕,鼻樑上就架了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這怎麼能說相聲,不戴眼鏡吧,睜着雙眼。在臺上看不清觀衆的表情,怎麼能與觀衆交流?戴上眼鏡吧,誰又看過舞臺上戴眼鏡說相聲的?而侯耀文幹上說相聲這個行當。也費了一番周折。耀文8歲就迷上相聲藝術,父親反對學,他就偷偷地學、一招一式已開始有點侯門相聲的味道。耀文讀初中時,鐵路文工團向社會公開招考相聲演員,他被一個同學拉去應考。他表演的是剛在北京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中獲得優勝獎的段子——(學校採訪記),結果被主考官一眼看中。但這時候,侯耀文卻感到爲難了。要知道,他是揹着父親去應考的,因此,當主考人員打算錄取他時,他支支吾吾地說:

“我……我爸爸不同意我當演員。”

“你父親是誰?”

“侯寶林……”

一聽站在眼前的是相聲大師的兒子,主考老師才恍然大語。隨後,鐵路文工團便派人上侯家,不知費了多少口舌,侯寶林還是一個勁地擺手,堅持說:“相聲從街頭撂地攤,到現在登了大雅之堂,它不再是生活的小丑,生活的調料,而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所以,要求相聲演員應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要有用當的文化水平,耀文初中還沒畢業,不適宜當演員。”“我們負責給他補習文化。”來人說。耀文也趕忙表示:“爸爸,我先當好學生,然後再當演員,”話說到這個地步,侯寶林才同意了耀文的要求。

“不能在臺上胡說八道”

侯耀文成了專業相聲演員後,侯寶林對他的要求更嚴格了,思想品德上一絲不苟,藝術上精益求精,從不馬虎了事,一次,耀文從外地演出歸來,把一家刊物給他拍的“相聲表演臉譜劇照”得意地拿給父親看,誰知侯寶林看了十分生氣:“瞧你這些照片中,哪一個有點兒人樣!還在雜誌上刊登,都不嫌臉紅?一個演員要認真嚴肅從藝,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有一次侯耀文出演《關公戰秦瓊》,臺下反應冷淡。他心中很不自在,便一個勁兒地琢磨着往這個段子中加點“佐料什麼的”,他將這想法說與父親,想不到侯寶林一臉的嚴肅,毫不含糊他說:“即使沒人樂,演員也不能在臺上胡說八道。”《關公戰秦瓊》是侯寶林的拿手戲。解放初,侯寶林應邀到中南海爲中央首長說相聲,有一次毛主席聽完《關公戰秦瓊》。特別興奮,待意提出下次要讓他再演,爲了把握好這出相聲的藝術精華,侯寶林當場讓耀文將《關公戰秦諒》說了一遍,然後一一加以點撥,侯派藝術如何流傳下來,由此可以略知一二了。

侯寶林家庭介紹 第2張

還有一次侯耀文樂滋滋地回家,剛進門就發現氣氛不對頭——父親正在生悶氣:“三十六計,走爲上計。”他正要轉身開溜,只聽父親大喝一聲:“過來!你臉紅不紅?說的什麼玩藝兒?”侯寶林指的是兒子最近演的那個段子(山東二黃)。耀文不明底細,不敢吱聲。

第二天,耀文急忙趕到團裏,將錄音調出重新聽,原來不是他與石富寬合說的,於是急忙拉着石富寬一起去向侯老先生聲明,要求“平反”,耀文壯着膽說: “爹,你消消氣兒,那段相聲不是我倆說的,你聽岔了。” “那爲什麼聽着那麼像?”侯室林問[]。“有人跟着瞎學唄!”侯寶林在弄清事實真相後說:《山東二黃》是個傳統段子,兩個演員的唱腔,不管是京戲還是山東戲。都不對,根本不該上舞臺,何況還錄了音在電臺上播呢!你倆要說,我幫你們排。”兩個年輕人喜出望外,於是家裏成了排練場。侯寶林一遍遍地給他們示範。他們得侯氏用聲真傳,學得真諦,演出的效果自然非同尋常。

“要爭取做個藝術家”

耀文在相聲藝術上日漸長進,侯寶林看在眼裏,喜在心上,但他知道,兒子離一個成熟的藝術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有一年中秋節晚會,著名演員王鐵成朗誦了一首詞,作爲節目主持人的侯耀文稱讚道:“您這詩朗誦得太好了。”第二天,老侯一見耀文便說: “你爲什麼不能好好學點東西?一個搞藝術的人,對詩和詞都搞不清楚。不丟人嘛?”耀文一聽,知道自己錯了.低着頭不吱聲,父親抓住時機繼續說:“耀文,你既當了演員,就要做個像樣的,做有所貢獻的演員,要不負這個稱號呀!”接着,侯寶林加重了語氣:“首先要做個書架子,書架上要擺滿書,當然擺書不是爲了裝樣子。而是爲了長學識、增見地,豐富思考,發展藝術!書少總免不了技窮!”父親說得句句在理,以後,耀文迷上了書,他讀天文地理,讀文史哲醫,讀藝術理論……許多年後,耀文回憶起父親的教誨,不無感慨地說: “實際上,現在的確不少相聲已經技窮。技窮就成了黔驢了,只擺樣子,不爲人所需要,名聲與其作品、表演水平大大地不平衡了,有的自甘落後。更有人以各種庸俗和低級趣味的東西換取廉價的笑。這不是讓人又痛心、又憂慮嗎?”有次侯寶林問兒子:“你是想當個名演員、好演員,還是想當個藝術家呢?”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耀文不解地問。

“過去當個名演員十分難,現在可容易多了。說個好段子,一下子就傳遍全國,那無線電一天播三遍,連着播一個月。就可以出名了,更何況還有那電視,連演員的眉眼也都瞧得見。可是,你們到底懂多少相聲?我幹了一輩子,越幹越覺得這門藝術高深。你千萬不可沾沾自喜,有點兒名後,要爭取當個好演員,從創作到表演,說、學、逗、唱,都得有一套,最後要爭取做個藝術家,有自己的風情、流派,有自己的相聲理論,一句話,你不能止步不前。” “要爭取做個藝術家,”耀文明白了父親的話。“對!你要奮發努力,外國人寫中國相聲的論文拿了博士學位的已經好幾位了,但我們國內還很少有人系統地研究它。你們該琢磨着怎麼幹點我們這一輩子沒人幹過、沒幹成的事兒。”攀登相聲藝術的最高峯,爭取做個藝術家,標準是夠高的,但耀文牢記父親的教誨,努力向這個目標進軍,比如,誰都知道相聲是地道的中國土產,但侯耀文與石富寬硬是靠着玩命學習日語,在日本用日語表演了一段相聲,使日本觀衆發出了愉快的笑聲——這可說是父輩相聲演員沒幹過的事兒。

侯寶林婚姻

22歲那年,侯寶林與陝西巷賣粥的連老頭的女兒連秀貞結婚。1940年,侯寶林以反串京劇名聲大震,且以《改行》、《戲劇雜談》、《空城計》等拿手段子在天津一炮打響,同時認識了京劇演員王雅蘭。

儘管事業上蒸蒸日上,但侯寶林的婚姻並不美滿。他與連秀貞婚後不久,就發現妻子吸食鴉片,連嚇帶氣之下,侯寶林大病了一場。連秀貞的不良嗜好使侯家的生活入不敷出,難以爲繼。侯寶林25歲時,連秀貞爲他生下一子,名雙安,可惜不久後夭折。1944年初兩人離異。後來,侯寶林與家住天津忠樹裏一個廚師的女兒劉淑芳同居,得一子耀中、一女耀茹,可惜這段感情沒有維持多長時間,就宣告結束。1946年春,侯寶林迴天津大觀園、燕樂演出,重遇王雅蘭,兩人在相處中逐漸產生感情,並結爲連理。王雅蘭爲侯寶林生下了侯耀華和侯耀文。

而由於謝東一事,謝東的母親馬增蕙與侯老之間的情緣也浮出水面。馬增蕙擅長表演單絃,是一位深受羣衆喜愛的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曲藝名家。據知情人透露,馬增蕙和侯寶林以前都是中國廣播藝術團的演員,經常一起演出。侯寶林比馬增蕙大19歲,兩人關係很好。雖然他們因爲種種原因沒在一起,但是他們有了愛情結晶謝東,侯寶林一直很喜歡謝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