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

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

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

寄語: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終於成爲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的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城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時值冬日,他頂風冒雪,連續十八天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今天分享給讀者的是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歡迎閱讀。

侯寶林( 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滿族,中國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1917年出生於天津,因家境貧寒,四歲時被舅舅張全斌從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門外侯家。養父在濤貝勒府當廚師,從懂事起,就飽嘗了城市貧民生活的艱辛。1929年,他剛剛十一歲,就拜閻澤甫爲師,學京戲。

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成長故事

12歲時,侯寶林開始學藝,先是學京劇,後來由於對相聲的酷愛,改學了相聲。先後拜常葆臣、朱闊泉爲師,曾在北京天橋、鼓樓一帶“擺地”演出,說單口相聲,與許許多多舊社會的民間藝人一樣,以此掙錢謀生,養家餬口。

經過幾年艱苦奮鬥,侯寶林的相聲終於成爲什樣雜耍中攢底的“大軸兒”。從清末起,一直到四十年代,按照老規矩,天津的雜耍園子歷來是劉寶全、白雲鵬的京韻大鼓唱“大軸兒”。再好的相聲也只能排在倒二“壓軸兒”,但侯以卓絕的藝術衝破了老一套的規矩,也爲相聲增了光,添了彩。

抗日戰爭期間,侯寶林與郭啓儒合作,在京津一帶演出,藝術日臻成熟,聲名大震。而且,他一改當時相聲粗俗的風氣,以高雅的情趣與格調的質樸、正派的颱風贏得了廣泛讚譽。

新中國成立後,侯寶林更煥發了藝術青春,很快就成爲婦孺皆知、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大師。此後,他立志相聲改革,一面對一些傳統相聲進行修改、加工,一面又創作了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相聲,如《婚姻與迷信》、《一貫道》等。

晚年,侯寶林主要從事曲藝理論研究。與人合著有《曲藝概論》、《相聲溯源》、《相聲藝術論集》等。相聲集有《侯寶林、郭啓儒表演相聲選》、《再生集》、《侯寶林相聲選》等,其中收錄了諸如《戲劇雜談》、《夜行記》、《關公戰秦瓊》等膾炙人口的相聲精品。另外,他還主演過《遊園驚夢》、《笑》等喜劇電影。

侯寶林善於模仿各種方言、市聲、戲劇表演。他說相聲,語言清晰,動作自然,神態灑脫,寓莊於諧,化雅爲俗,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他注重相聲的知識性、趣味性和評論性,對相聲藝術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1993年2月4日,侯寶林因患胃癌不幸與世長辭,享年76歲。他是人民的藝術家。他畢生都以“把笑聲和歡樂帶給人民”作爲自己的奮鬥目標,他也因此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尊敬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