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鄧亞萍的勵志演講

鄧亞萍的勵志演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54K 次

 【導語】在鄧亞萍的身上,總有那麼一股勁兒:有目標,有追求,不服輸,不放棄。也許正是這種精神,支撐她完成了從普通運動員到奧運冠軍,從職業運動員到職業經理人的成功轉型。看了她的演講,有一種久違了的感動。就個人成功路徑而言,鄧亞萍是不可複製的,可複製的是她成功背後的心態、勇氣和方法。將其演講、個人經歷和成長自述蒐羅放在一起收藏,自勵併爲有志者鑑。

鄧亞萍的勵志演講

 鄧亞萍演講:轉型從零開始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覺得今天非常高興,跟大家一起能夠分享我的人生的一些經歷。我今天的演講的這個題目是:轉型從零開始。

有一位老者曾經問我說:“你的獎牌和獎盃都放在什麼地方?”我講:“我父母,拿出了一間屋子,專門作爲一個榮譽室,把我所有得過的獎牌、獎盃、獎狀全部放在這個屋子裏頭。”他跟我講:“你應該把它收起來,因爲這些已經統統成爲了過去。”

從那一刻開始,我一直在想這句話。因爲作爲一個運動員的轉型,是很困難的。快要退役的時候,就在考慮我退役以後怎麼辦呢?是繼續當教練呢?還是像你們一樣,走向社會?我如果說不當教練的話,我會做什麼?我能跟你們去競爭嗎?我認爲我競爭不過你們。所以從那時候決定要去讀書,要更好去完善自己,選擇了去讀清華大學。

剛剛進清華的時候,可以說還是很自卑的。當我上第一堂課的時候,跟我的老師也很坦率地講:“我在清華沒有辦法上來就跟大課,沒有這樣的水平,尤其英語的課程。”清華老師問我,他說:“你的英文什麼水平?”我說“是零。”他說:“那你,二十六個字母先試試吧!”我能想起來的二十六個字母,大小寫一塊混着寫——也沒寫全二十六個字母。這就是我清華的第一堂課。那麼老師也明白我是什麼水平了,是吧!

一切從頭開始,我不認爲說:你不會。這個問題就把你嚇倒了!因爲任何事情,你都是從不會到會,從會再逐漸地去感悟和提煉這個成功的規律,一定是這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大把大把地掉頭髮。當時我自己也很納悶說:我這個打球也不是不動腦筋,因爲乒乓球不動腦筋你是贏不了球的,對吧——它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運動項目。但是爲什麼讀了書了,學了點英文,就大把大把掉頭髮呢?我說這個問題,只能留給科學家去研究了。

那麼,清華讀了一段時間,我被中國奧委會推薦到國際奧委會,由薩馬蘭奇主席任命,成爲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的一個成員。第一次去開會,讓我極其地受刺激!因爲所有的委員,都是可以講英文、法文,唯獨我一個帶着翻譯去。別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翻譯總是慢半拍,對吧。等到下邊開完會以後,在大家交流的過程當中,你總隔一個人。別人想跟你交流的時候,也覺得很困難。這個極大地刺激了我:我無論如何也應該把英語先拿下!

我第一次去英國留學的時候,是在98年。因爲國際奧委會要在葡萄牙開一次會,當時由中國奧委會建議說:一定要在上面有一個發言,幫助寫了一篇很簡短的稿子,也就一頁紙。這一頁紙當時對我來講,是非常困難的,根本不認識。怎麼辦呢?當時就在英國,請了一個私人老師。我請這個老師把它錄下來——他講話,然後錄下來。然後我完全按照他講的,完全地模仿、學習。然後把這個內容,用字典全部翻譯出來、標上音標,然後就跟着老師講的錄音帶,一遍遍地學。就這一篇紙的講話,也不超過五分鐘,大家猜猜我學了多長時間?多少?三天啊?你太高估我了!一個月?誰說的?沒錯!我真的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學習這篇講話。最後到了里斯本開會的時候,正好是老薩(薩馬蘭奇)主持會議,他以爲會是翻譯上,結果我開口就開始用英文講。我一開口講英文,老薩(薩馬蘭奇)就笑了,然後一直笑到我最後把這篇講話講完。最後呢,他說:“鄧,才學了三個月的英文,能夠有今天這樣的一個發言,我們大家應該給她祝賀鼓掌!”

所以好多人問我:“轉型你害怕嗎?”我說:“有什麼好怕的呢?因爲從一開始生下來,你就不會,你不是通過一點點地學習嗎?”所以等於說:今天的成功,不等於明天的成功。但明天的失敗,也不等於你後天不可以成功!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經歷過程當中,雖然很艱辛,也很困難。但是,好像還有一點點信心,覺得自己並不是那麼地笨。笨也是笨,剛纔同學講三天一篇五分鐘的講稿。沒錯,你們能三天,我就得用一個月。我想以勤補拙、笨鳥先飛。這個事兒,大家是公平的,對吧?你聰明,我多幹點,咱倆可能也能扯平。但是到了最後的時候:是不是你真的比我聰明?那倒不一定了!因爲功夫不負有心人。

因爲清華拿完學士學位,英文是我的專業。隨後又到了諾丁漢大學,攻讀了一個碩士學位。信心來了,當時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夠到劍橋,去讀一個博士學位。但剛有這個想法以後,我周邊的所有人: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的老師,包括老薩(薩馬蘭奇),統統說別去讀。爲什麼?他們覺得太難了,說:“你名氣這麼大,你萬一讀不成,這多難看啊!”我覺得,這都是在爲我考慮。但是我覺得:我這輩子機會來了,我幹嗎要等下輩子?所以,我仍然非常地堅持去讀劍橋。

我就讀的這個系是Land economy,翻譯過來叫土地與經濟系。在中國,可以這樣講,在申辦奧運會。當時03年,正開始我們要去籌措大量的資金——就是要做大量地市場開發,能夠減輕我們這個國家的負擔,利用更多的市場資源,能夠幫助我們辦好奧運會。

所以,我就積極地參與了這個部分的工作。走訪了大量跨國的一些CEO(首席執行官),包括他們的一些主導做市場開發的Marketing(市場營銷)。這方面的這些人,以及讓我最後的博士論文定位在了什麼呢——《奧林匹克品牌的商業價值研究》。

爲什麼要研究奧林匹克的品牌商業價值?大家知道,奧運會講的是奧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但是,是什麼一個無形的手,在推動着奧林匹克運動這麼蓬勃發展?是商業的模式。因爲在奧林匹克運動當中,大家不要簡單地看作這是一個體育的'比賽。其實,奧委會對每一次奧運會的各個項目,都會進行嚴格地評估,通過多個參數、多個指標,來評估和排序這二十八個項目。哪些項目是最不受歡迎的,那麼就要淘汰這個最不受歡迎的項目。而是應該引進現在年輕人,最喜歡的項目進入到奧運會。因爲他們知道:抓住年輕人,是抓住了未來!抓住了未來,奧林匹克運動才能更好地蓬勃發展!所以,不要講一個奧運會,它都是以用戶爲導向,那更不要說今天的互聯網。

在我沒進入這個行當之前,我拜訪了多位這個行業的專家、學者、老師,還有我們業界的大牛。包括李開復、張朝陽、馬雲、曹國偉,可以說沒有一個我沒有拜訪到的。也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確確實實給了非常多的建議和意見,以及也潑了非常多的冷水。因爲我們畢竟還很年輕,我進入這個行當時間也不長,可以說就是一個學生,要向老師,要向大牛們去學習。因爲我相信:你只要肯低頭,找到老師、找對人,他一定會教給你他最寶貴的經驗!

所以,我想呢,我今天作爲一個互聯網公司的CEO(首席執行官),我想最重要的,是定戰略方向。其次,找到跟你同甘共苦,能夠創業奮鬥的一批精英,然後帶領大家勇往直前。所以,我想在人生的道路當中,其實我覺得很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就是要不斷地歸零。

我們要有歸零的決心,不要抱着:我曾經在非常好的學校學習過的想法,是吧,我已經不得了了。但是你要肯放下,肯歸零。要想到,我要從零開始,要保持一個勇往直前、拼搏向上的一種精神。在拼搏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遇到困難。那麼我們該怎麼辦?我們要有忍耐力!你的忍耐力有多強,你的成就就有多高。你的承受力有多大,你的成功就會有多大!

謝謝,這些就是我的演講。

  鄧亞萍簡歷

鄧亞萍,河南鄭州人,前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1983年入河南省隊,1988年被選入國家隊,1997年退役後進修個人學業;其運動生涯中,獲得過18個世界冠軍,連續2屆4次奧運會冠軍。

1997年後,鄧亞萍先後到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諾丁漢大學進修學習,經過艱苦的努力,她獲得了英語專業學士學位和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的碩士學位。2008年又獲得英國劍橋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2010年9月26日,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祕書長兼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總經理。

  鄧亞萍的成長故事

我出生的時候,父親鄧大鬆40歲,母親蔡荷珍36歲。父親性格很內向,不愛說話,屬於意志品質特別頑強、特別有韌勁兒的那種人,一輩子勤勤懇懇工作。母親性格外向,很要強。我的性格融合了他們兩人的特點。

父親一生酷愛乒乓球,他年輕時是河南省隊的主力,拿過中南五省男子單打冠軍,退役後在河南省隊執教,曾任男隊主教練。

從我兩歲多開始,父親常常把我放在他的自行車上,帶着我到工人俱樂部看他們打球。我從小打球特別認真,就是脾氣不好,不能輸球,一輸就急,拉住對手不放,非要和人家再打一場不可。因爲這個急脾氣,我小時候沒少挨父親說。每次我輸了球,父親並不怨我,但他會不停地給我講,告訴我輸在哪兒了。我坐在自行車的後座上,他推着車,一路上不停地嘮叨。有時候進了家門,坐在飯桌前,他還在說。這時候媽媽就會提意見:“有什麼話吃完飯再說。”看我輸了球撅着嘴,媽媽就逗我:“瞧你撅着嘴,都能掛個油瓶了。”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遇到過很多困難。因爲個頭矮,省隊不要我,這些情況父親都跟我說了,我明白他的意思:別人說你不行,你就要自己爭口氣,要加倍苦練才行,所以我從小就很乖,訓練特別能吃苦。1983年我進了鄭州市乒乓球隊,小隊員們經常去附近一家旱冰場玩,父親一直不允許我去,怕我受傷影響訓練。有一天我忍不往好奇心,和幾個小隊員偷偷跑去溜旱冰,父親到宿舍找我,看我不在,就找到了旱冰場。從小到大,我從來沒見父親發過那麼大的脾氣。在領我回隊的路上,他越說越生氣,照我的屁股踢了一腳,這是好脾氣的父親唯一一次打我。

我 13歲那年獲得全國冠軍,第二年入選國家青年隊。到北京後,經常收到父親的來信,教育我要刻苦訓練,早出成績。等我拿了世界冠軍,他又告誡我:要謙虛謹慎,從零開始……他總是這麼教育我。97年我在一次國內比賽中輸了球,自己沒有太在意。過了很久以後,父親見到我時竟提到了那次比賽,很認真地說:“我對你那場球不滿意。”我當時挺驚訝,女兒都拿了十幾個世界冠軍了,父親對一國內比賽還是那麼看重。現在我才明白父親一直用高標準要求我,不管我拿了多少冠軍。

在事業上,父親對我的影響和幫助很大,而母親則在生活上關心我、疼愛我。雖然我14歲就離開了家,我和父母還是挺親的。這些年比賽多、訓練忙,很少有時間回鄭州,每次回家都是來去匆匆,總覺愧對父母。96年10月份,我在北京買的住房裝修妥當後,就把父親接到北京住了半年,有時間就儘量多陪陪他們。父親身體不好,我自己開車載着他四處求醫問藥,爲他做全面的身體檢查。

現在我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很多朋友都很關心我將找一個什麼樣的丈夫。我想,首先他要有我父親那樣的人品和脾氣,然後要有一定的文化層次;最近幾年要以支持我的事業爲主,因爲我現在既要完成清華大學的學業,還要訓練比賽。但是男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事業,我希望他將來能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裏有所成就。我挺羨慕我父母那樣的婚姻:平靜、和睦、穩定。(編者注:鄧亞萍已經和前國家隊男乒驍將、廣東隊的林志剛登記結婚,並把新家安在了北京崇文區的龍潭湖附近。如今的鄧亞萍,可謂愛情事業雙豐收。2006年鄧亞萍產下一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