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中國醫生》觀後感大全

《中國醫生》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篇一:

《中國醫生》觀後感大全

今天看完《中國醫生》,簡直就是一枚飽含深情的催淚彈,電影結束後,觀衆靜靜地坐着,掌聲經久不息,看過那麼多電影,這部直接給10分!

湖北武漢抗擊疫情勝利後,馳援醫護人員凱旋,受到禮遇,當時網友就呼籲,要把這件事拍成一部影片,用來銘記“感動、敬畏、奉獻、責任”。

7月9日,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的真實事件改編的《中國醫生》上映了,由劉偉強執導,劉偉強、李錦文共同監製,張涵予、袁泉、朱亞文、李晨領銜主演,易烊千璽特邀出演,歐豪特別出演。

記得7月7日在上海上海的首映禮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就表示:“我其實是抱着挑剔的態度來看《中國醫生》的,但在兩個多小時裏沒有找到任何一個毛病,這部電影超乎我的預期。”

連張文宏院士都這樣評價了,怪不得看完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因爲太真實了,全程都沉浸在電影情節中,感覺自己又一次目睹當時的情景。

這部影片的場景,很多情節都發生在一家醫院,沒有華美的服飾和特效,但情節緊張、節奏飛快,每一秒都驚心動魄,幾乎是揪着心看完。

可以說,這部沒有任何大場面的電影,卻是一部實實在在的“鴻篇鉅製”。

此外,還要提醒朋友們,這部影片主要演員還包括周也、馮文娟、耿樂、樑大維、小愛、雅玫、楊祺如、葉禾、蔣林燕、梅婷、李沁、張天愛、宋佳、俞飛鴻、倪虹潔、馮紹峯、周筆暢、張頌文、張子楓、佟麗婭、谷嘉誠、劉威、劉佳、趙寧宇、王挺、餘皚磊、黃璐、印小天、張嘉倪、釋小龍、高戈、劉琳、來喜、萬國鵬、王昭、石昊正等,這些實力派及新生代演員也貢獻了精彩的表演。

篇二:

袁泉、張涵予領銜主演的《中國醫生》於7月9日院線上映,這是本年度的第一部零點場上映的國產電影,該片根據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醫護人員、及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爲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了這段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鬥爭。

這是一部非常值得進影院觀看的電影,時長129分鐘,它應該是今年到目前爲止最好看的羣像劇。

佟麗婭飾演李晨的妻子

李晨:我寫了兩封遺書,一封給妻子,一封給女兒

李晨在本片中飾演了一位援鄂醫生,他是一位丈夫,也是一個父親,但疫情肆虐,作爲一名醫生,他毅然決然的參加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到了武漢之後的第二天,他寫了兩封遺書,一封給妻子,一封給女兒,但這兩封書信最終都沒能送達。

其中一封信,給了因爲新冠,痛失雙親的張子楓(片中化名張小楓),李晨給她的時候,說這是她父親留給她的,他騙了她......或許,這也不能算做欺騙吧,畢竟全天下的父親對子女的愛,都是大同小異的。

另外一封給妻子的信,被朱亞文撕掉了,他說:你的妻女不會想看到這些的,她們只希望你能平安的回去。

周也:天塌了我也要把孩子生下來

大家應該還記得吧,那次疫情裏,有一位得了新冠的孕婦,最後成功的誕下了一名新生兒,周也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以那位孕婦爲原型,讓我最動容的一幕,是周也被送去醫院治療時的那句話:天塌了我也要把孩子生下來。

生命誕生,人類才能得以存續,孩子代表的是未來、是希望~~

現實中,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對當時奮戰在一線的醫生們,有多大的鼓舞,我不得而知,但在電影院裏,幾乎是所有人都被感動的稀里嘩啦。

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中國醫生》這部電影,最令人動容的內核,就是真實。

影片前半部分對於“醫生從猶豫到挺身而出,民衆從恐慌到鎮定自若”的描述,絕對可以讓所有的觀影人動容......

但有一說一,影片後半段歐豪那裏非寫實的橋段,在我看來完全可以剪掉,我知道這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但《中國醫生》這部電影,真的不需要虛實結合,只要真實就足夠了,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當然,這一部分很短,瑕不掩瑜,我依然強烈推薦這部《中國醫生》,它絕對是這個七月,最好看的電影,沒有之一。

篇三:

去年突然出現的大感冒可以說改變了整個世界,對國內經濟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卻又讓國人有了意外收穫。

正是因爲這次全球性的災難,才首次讓全體國人看到了歐美國家以精英爲本,普通民衆爲草芥的草菅人命、爲富不仁的殘酷社會,以及西方民衆反智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與種族主義的現實。

相對於歐美國家,無論是14億國民嚴守居家呼籲,萬衆一心的精神,還是村鎮街道都有黨員駐守的高組織度,都讓人忍不住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尤其是疫情爆發前期,從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白衣天使們捨生忘死的崇高信念,更值得史書大寫特寫。

這也再一次證明了我國社會制度的優越性,以及黨和政府以人爲本,不放棄任何一人生命,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疫的決心、愛心與意志。在這樣鮮明的對比下,之前一羣看着中國笑話、冷嘲熱諷的外媒與公知驟然淪爲小丑與過街老鼠,徒增笑柄。

而電影《中國醫生》,就是以抗疫的一線戰士醫生爲核心的主題作品。

《中國醫生》故事背景設置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根據期間醫生護士們搶救生命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全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們在這場浩大戰役中紛紛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武漢抗疫前線,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命安全的震撼故事。

顯然,這次的《中國醫生》和2019年《中國機長》一樣,都是以感動全國的大型社會事件爲原型,進行戲劇化改編後搬上大銀幕的故事。

1 相同的影片命名與製作班底

從《中國醫生》命名來看,就很容易讓大家聯想到《中國機長》。事實上,《中國醫生》和《中國機長》用的也是同一個製作班底。

《中國醫生》的導演仍然是過《中國機長》與《無間道》的導演劉偉強。主演張涵予、歐豪、袁泉、朱亞文也是《中國機長》的主演。此外,小愛、李沁、張天愛等明星藝人也都在兩部電影中客串登場。

《中國機長》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雙爆,取得了超過29億元的票房。因此,也有不少網友預測《中國醫生》也能拿下28億元的可觀票房成績,成爲7月檔期最強影片。

2 更困難的製作難度

據導演劉偉強在首映禮時的介紹,《中國醫生》的拍攝難度比《中國機長》高很多。電影在開拍期間,形勢雖然已經階段性控制,但防疫壓力仍然很大。整個劇組一千多人全部都處於嚴格防疫當中,而任何一個人如果產生感染情況,全劇組都需要停工。

《中國醫生》作爲醫療領域電影有着相當嚴格的標準。機長駕駛室很少有人親自去過,但醫院絕對是很多人都曾經去過的場所。何況關係到生死,但凡有一點失誤就會遭至鋪天蓋地的批評。這也是爲什麼醫療題材作品口碑更加嚴格的原因。

此外,由於題材特殊,幾乎所有飾演醫護人員的演員都是戴着口罩表演的。這對演技的要求極高,很多情緒只能通過眼睛來傳達,給不少年輕演員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不過,看過電影的觀衆相比都會對《中國醫生》中的幾個場景印象深刻:一是張子楓飾演的女孩在雪天接到李晨飾演的醫生送來父母遺物時脆弱、堅強卻又孤獨無奈的場景;二是易烊千璽飾演的實習醫生在要做插管實操時,眼神裏的慌亂、猶豫、茫然和一絲害怕;三是戴着口罩的周也在出租屋裏看着歐豪時閃爍出的愛的火花。這些都證明了演員不怕年輕,就怕用心。

除此之外,很多觀衆可能都發現,在電影中很多人物的口音不是普通話而是地方話。其實爲了更真實地表現當地情況,張涵予、袁泉、朱亞文們還真是被要求學地方方言,甚至還要學習一些方言俚語,這纔有了電影中那些很接地氣的語言。

3 嚴格的製作標準和演員的專業培訓

實際上,爲了能打造出觀衆認可的援鄂醫生形象,《中國醫生》劇組下了一番苦功。

據瞭解,主創團隊在武漢解除封城狀態後第一時間深入醫療團隊進行採訪,與鍾南山院士本人、廣州馳援武漢第一人、廣東援鄂醫療隊等全國知名的醫生們面對面交流,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資料。

每個飾演醫護人員的演員入組的第一件事,便是投入到專業學習培訓當中,力求每一個動作都符合醫學常識。劇組還特意請了曾經在武漢抗疫一線戰鬥過的醫護人員對演員進行指導。在羣演中,其實也包含了大量的真正的醫護工作者,才能讓整個場景的調度和執行看着忙而不亂。

武漢同濟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冉曉作爲顧問全程參與了《中國醫生》的拍攝。他表示,“ 導演在第一天就告訴了我們拍《中國醫生》的目的,就是要真實地記錄武漢人民、中國人民在整個抗疫過程中做了什麼,爲世界抗疫拿出中國經驗。”

此外,爲了拍攝《中國醫生》,監製李錦文表示,攝影棚內全部醫院設備都是嚴格按照醫院標準打造,並由專業醫院改造工作人員到場驗收合格後才投入拍攝。起初攝影棚搭起時,醫護人員發現一部分醫療設備已經過時了,諸如呼吸機、透析機、ECMO等不少設備已經不符合當前醫療水平,於是又重新聯繫廠商進行設備外借。

中法新城院區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技師熊薇、護士長徐敏表示,病房裏的所用物品、藥品的擺放他們都要全程參與,不能出現一點不專業的地方。演員的洗手,防護用品的穿脫,物品表面的消殺,每一個表演環節都要求演員完全符合醫學常識。

爲了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醫療人員的專業操作,導演劉偉強賦予了顧問們隨時喊“cut”的權限。只要演員有醫療動作不標準,他們可以隨時叫停拍攝。

易烊千璽在拍攝之前,也會反覆和醫護人員溝通其動作的專業性。袁泉更是會請冉曉務必要在監視器前觀察她的表現,讓冉曉對她隨時監測。

當然,在電影中也有一些實在複雜的動作,演員們是不可能完成的。這個時候,冉曉這些專家顧問們就會化身“手替”,完成那些極其複雜的手部操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兩個多小時的電影,他沒有在醫療問題上找到任何毛病。

因爲太過專業,劇組還一度鬧出過烏龍。原來,他們在外景拍攝時被路過的羣衆拍了視頻,然後網上就開始流傳武漢疫情復發,封鎖小區的謠言。後來,直到官方下場闢謠,輿論謠傳才平息下來。

4 最難表現的是人物的內心

在《中國醫生》中,張涵予主演的是當時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在片中他化名爲張競予。在前期的看片會中,張定宇看完電影后沉默了許久說道,“這個催淚彈,把我們拉回到戰鬥歲月。”

在電影當中,院長張競予走路一瘸一拐,甚至因此從樓梯上翻倒了下來。這不僅是疲勞或是其它原因,而是張競予得了漸凍症。他的腿正在隨着時間流逝不斷失去感覺和控制能力。

真實的張定宇是在2018年患上漸凍症的。去年9月,張定宇回到母校華中科技大學講述自己的經歷。他表示,在得知自己患病後,他也曾在夜深人靜時恐懼。他的妻子更是一度整天以淚洗面。

疫情期間,張定宇仍然是一個風風火火的大嗓門,做事幹淨利落。至於原因,張定宇表示,“我雙腿已經開始萎縮,但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幫助到更多家庭。”

張定宇是湖北人,普通話說得不好,有明顯的方言口音。有人曾提議張涵予就用普通話表演,甚至未必要模仿人物的行動特徵。張涵予聽完直接就回絕了,他認爲表演現實中存在的英雄人物,就應該最大化地學習和貼近人物,不能爲了圖省事而降低標準,否則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爲了更瞭解張定宇的生活狀態,張涵予還花了很多時間貼身跟着張定宇的工作起居。在首映禮上,張涵予感慨,作爲一個院長,張定宇無時無刻不在參與各種工作,真的太累太不容易了。

而上述的電影中張競予摔下樓梯的一個鏡頭,張涵予居然摔了十幾次。最後,張涵予直接不去刻意扶把手,硬生生從樓梯上摔下,纔有了電影中的那個鏡頭。

這樣的院長,這樣的演員,怎麼能不讓人敬佩呢?

經過幾輪點映和首映禮之後,目前《中國醫生》顯示出了不錯的口碑,更是得到了醫護工作者的普遍好評,這是極爲不容易的。而在7月9日上映首日,《中國醫生》的排片更是達到了40%以上,很可能會成爲近一個月來票房首爆的電影。

有人說,《中國醫生》主要反映的是抗疫期間的醫生這個羣體。實際上,從影片的立意和情節中各種羣像的設計上,觀衆看到的中國醫生恐怕卻不只是他們。

“中國醫生”四個字,代表的不僅是醫生,而是代表了在整個抗疫過程當中的每一個社會角色。醫生、軍人、科學家、工人、農民、企業、快遞員、外賣小哥、社區大爺大媽,每一個人都在其中發揮作用,在爲整個醫療做出貢獻。

更重要的是,中國醫生,醫的還不僅是身體上的病痛,更醫的是在公知們影響下無數向西方長跪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