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導語:追溯五千年,泱泱中華,何以《中國》?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第一季將從春秋到盛唐的中國歷史故事中,挖掘對今日中國影響深遠的人和事,講中國故事,傳中國之聲,展中華文明演進的偉大曆程。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紀錄片《中國》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紀錄片《中國》觀後感

新年已來,原計劃將《中國通史》再細細地看一遍,結果還沒看幾集被知識大V們在留言區推薦芒果臺的紀錄片《中國》,先是被精美的畫面吸引,後又被講解陣容加好感。

於是一路跟隨,緊鑼密鼓地看完了第一季,感受很深。作品摒棄了慣用的編年體敘述方式,以人物的命運爲線索,選取一個個生命個體置身於大時代中,通過心理變化見證那個時代的風雲際變。

孔子、老子、莊子、孟子、韓非子,李斯、董仲舒、司馬睿、王導,拓跋宏、蕭衍、楊堅、嬴政、劉徹,班超、阿倍仲麻呂,次第登場。甚至連寂寂無名的唐代小民李巧兒因離婚而被貫以率真的標籤,一個個形象生動的人物躍然紙上。幾乎快忘記的歷史知識被串了起來。

近些天來,心神恍惚,有些追求已被擱淺。理想、信念、事務、親情錯綜交織,工作生活也常常忙作一團,身心俱疲,只有在不被打斷的觀影中氣定神閒。

謝謝《中國》裏的小人物以及大人物,讓我知道每個人都肩負重任前行,歡樂只是變奏曲,白噪音纔是日常。

在中國,看《中國》。

一直對紀錄片有偏愛,愛它的真實穩重,愛它的氣勢磅礴,愛它的深邃精悍。

《中國》,讓人驚喜。

“他來了,問了,他聽到了,也表達了。”

第一集《春秋》,從孔子個人的人生經歷講起,側重文化,和以往從政權更迭視角講歷史不同,反倒給人更多感慨。電影的質感也讓人很意外,是一個亮點。濤的聲音讓我第一次覺得,原來歷史題材的紀錄片也可以如此治癒,如此溫暖柔和。沉穩儒雅的聲音,更能體現儒家思想中的“中正平和”,爲紀錄片增色不少。

紀錄片中一些不錯的表達,摘錄:

·懷抱着希望與理想,悽苦的行程也就不乏浪漫色彩。

·這一路茫茫四野,有迷路不知前途的時候,也有人困馬乏風雨交加的時候。他們被盜賊搶走過財物和車輛,也被很多人侮辱過嘲笑過,有時候連小孩子都會譏諷他們。

孔子已過耳順之年,他已經是個老人了。他所經歷的這段顛沛流離,被後人取了一個輕鬆的名字,周遊列國。其中的甘苦況味,恐怕只有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才能體會。

·理想主義者孔子,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踐理想,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

·有人將其稱爲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

就在那個偉大時代,在亞洲東部的中國,老子和孔子雙星閃耀,他們站在中國思想史的原點,成爲後來者仰望的高山。

第二集,《衆聲》。

看完之後有一個明顯的感受:《中國》和以往的同類題材紀錄片最大的不同是,《中國》從人物切入,在講故事。

以往的紀錄片講朝代更替,講民族興衰,講時代洪流,講的非常宏觀,非常有氣勢,但是《中國》不是這樣的。《中國》從思想文化講起,說人物,說細節,說趣味。

這也是爲什麼,《中國》的文案相對來說,比較溫和,也比較樸實。更具有文學意味的解說,不是寫不出來,是可以,但沒必要。

包括配音。傳統的男聲,音色醇厚低沉,過於冷靜和客觀。而女聲更有娓娓道來的感覺,也容易讓人沉浸其中。

整個紀錄片的攝像真的頂配,電影質感,色調整體偏暖,這也讓《中國》的基調更溫和,更具有故事氛圍。

再說說內容。

百家爭鳴,衆聲喧譁。但只有幾個聲音,被歷史記住。

“孔子留下坦蕩蕩的君子之風,孟子堅定地修煉浩然正氣,他們從未放棄過自我人格的修養,之後兩千多年,做一個君子成爲中國讀書人的畢生追求。”

儒家思想真真切切影響了國人幾千年,中庸之道,君子之風,放在今天,仍然備受推崇。這種品質,無論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道家的“無爲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兵家的“兵者詭道”,縱橫家的“合縱連橫,爭霸天下”等,是那個時代非常洪亮的呼喊,也是跨越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充滿智慧的聲音。

一些不錯的表達,摘錄:

·當後人凝視諸子百家的舞臺,無不爲那段時光的豐盈和璀璨所震撼。在那個衆聲喧譁的年代,中國誕生了一大批不同觀念不同主張的學術流派,波瀾起伏蔚爲壯觀。

·他們在思辨中,創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言語與故事,留下了恆久流傳的文化烙印。

·由孔子和老子闡發的中國原生思想,沿着星河變幻的軌跡向前演進,在紛繁複雜的社會大潮中,在無休無止的觀點論爭中,在苦難中,在希望中,許多質樸而深邃的見解逐漸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直至結出碩果。

·有多少死亡就有多少新生,那些噴薄而出的哲思和激情,如同新生命的蓬勃律動,一切纔剛剛開始,卻無比新鮮無比生動。他們的自由飛揚,爲中國文化注入了長久的自信和從容。他們的聲音,穿過戰火紛飛的年代穿過喧囂與沉寂,直擊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第三集,《洪流》。

首先想感慨一下,開頭的字幕設計很巧,自上而下出示,在視覺呈現上是別出心裁的,這個在看第一集時就注意到了。就像是歷史文化的水滴,滴落在了今天的文明中一樣。溫吞靜默,靈動鮮活。

接着是這一集的內容。以戰國末期爲背景,講一個蓄勢待發的嶄新國家的誕生歷程。無數揹負各自使命、承載先輩理想的個人,把自己的命運匯入歷史的滾滾洪流。比較喜歡這一集的敘事,李斯和韓非的衝突背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

敢於做出改變,不要沉溺在任何情緒裏。李斯與韓非從師兄弟、好友,到後來的上下級、敵人,是時代作祟,也是個人的選擇所致。追夢路上,不該優柔寡斷。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麼,然後帶着疼痛爲之努力。

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敢於打破常規,走出自己的道路並且有益於社會的人,都不同凡響。

一些不錯的表達,摘錄:

·作爲一名稷下學者,荀況非常瞭解當時各個學派的學說,但,它們都不足以解釋,面前的這些無助與祈求,這些血與火,愛與恨,善與惡。

·他就這樣活到了30歲,享受着一個普通人所能擁有的全部安穩與快樂,也承受着一個普通人,不得不笑納的平凡與卑微。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辜負的人。滾滾洪流中,個人命運微不足道。

第四集,《一統》。

這是目前爲止內容上最讓我感慨的一集。

較之於秦朝對於後世的重大意義,我更欣賞秦始皇自身爲了鞏固政權所做的努力。

沒有一個梟雄是無能之輩,也沒有一個優秀的帝王不會經歷艱辛。

在郡縣制設立之初,他要求自己每天至少審批完六十斤文書,不看完,不休息。爲了考察軍事和政務,先後五次巡視全國,最後生命終結在第六次巡視途中。這是他的努力。

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寬度,統一貨幣,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建立,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中央集權制度的基本格局,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這是他的能力與魄力。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爲亂世梟雄[]。

其次是李斯。殺伐果決的他,用一生時間,將法家思想發揮到極致。可是他的結局讓人如鯁在喉。“終其一生,以權術服務於帝王的人,只不過是帝王手中的一枚棋子。”李斯無疑是一個果決殘忍,有智謀,有雄心但又讓人悲哀的人。

權勢,能力,法度之間,應該存在一個平衡點。失衡的後果,一如秦朝驟然的起落。

其次是聲音表達上的細節。

何的聲音聽來不是特別順,前面一些詞句的朗讀在沉穩客觀和聲情並茂中游離,尤其是最後三分鐘,聽來有破音的緊張感。但總體而言,是符合講故事氣質的聲音。

第五集,《天下》。

這一集內容豐富且有深意,我喜歡。

首先說一些技術層面的細節。

聲音上,何的聲音比第四集好很多,整個聲音狀態穩住了,舒服多了。

第二個是從第一集開始就注意到但是沒寫出來的,關於字幕。所有的來自古代文書、文人語錄的內容都是以字幕形式直接出示在畫面上,與紀錄片的內容是融合的,有聲語言(旁白或人物自己的講述)只表達其釋義,通俗易懂。這種呈現形式讓人更加容易理解歷史,也更容易記住。很好。

第三點是鏡頭語言的表達,真是巧妙。從鏡頭語言的表現上,竇太后投壺那一幕很不錯。一開始竇太后投不中,是在嬉笑狀態下,還沒有認真,後來得知劉徹有意奪權,竇太后的態度發生變化,有聲語言(旁白)內容爲“竇太后即刻出手”,對應的鏡頭語言是投壺一發即中的畫面,這個表現力很強。竇太后的果決和不放權的態度清楚地呈現出來。而且在看到這裏時我就知道,儘管旁白並未說成功與否,但是暗喻很明顯,劉徹這次奪權必然失敗了,再往後看,果然。

再說內容。

一開始的幾分鐘我是很詫異的,怎麼講述重點突然從文化跨到了朝代上,而且相較於《洪流》結尾和《一統》開頭過渡十分和諧的畫面與內容,《一統》和《天下》之間的歷史時間沒有銜接起來,到第七分鐘開始講秦漢過渡,但是內容一筆帶過,我以爲主題重點變了,差點就要失望了。耐着性子又往下看了四分鐘,才明白這一集的邏輯。

是在通過帝王講思想上的大一統。直接講劉徹是爲了講思想上的“變”。

雖然視角上和之前幾集從思想者本身的角度講述有所不同,但是也很精彩。

製作方倒是兜了一個大圈子。

不過好在後面的內容豐富,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到察舉制的建立,再到開疆拓土、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建立,功績背後帝王的智慧與努力和思想的重要性相互交叉,“中國”一詞的政治概念與文化概念明晰,思想上的“變”與核心表達呼之欲出。

同時在想,所有的紛爭,歸根結底都是思想之爭。古代是這樣,當今亦如此。竇太后崇尚黃老之學,劉徹尊崇儒學,因爲思想上的矛盾,纔有很多的衝突。當今中東戰事頻繁,宗教信仰是很關鍵的因素。所以,如果能夠在思想上實現真正的大一統,每個人都對相同的思想體系表示認可並去實踐,那現在的紛亂,起碼減少一半以上。但是不可否認,思想上的一統,比政治上困難得多。所以國家重視價值觀的培養、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真的很必要。

一些不錯的表達,摘錄:

·他從不輕易表達態度,不表達,並不代表沒有態度。

·他只有一個人,永遠就他自己一個人。但,那是他想要的。

·他意識到,分封國的權力必須終結,國家的思想意志,必須重構。他絕不會是,一個無爲的天子。

·經歷了秦的覆滅,漢朝人開始懂得,統一,並不單純是政治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觀念上的認同。

·他治下的漢帝國,帶着青春的朝氣,奏響了千古不絕的強音。

·而他真正的功績,或許是那些鮮爲人知的深謀遠慮和苦心積慮,那些他與歷史和現實碰撞後,爲國家留下的精神遺產。一切將留給山河歲月去證明與評說。

第六集,《視野》。

這一集的內容個人感覺其實是有些單薄了。塑造了英雄形象,但沒能兼顧文化主線,最後的昇華就覺得有些不舒服。

班超的英雄氣概和魄力讓人敬佩,但是如果能夠在講個人的時候把文化意義體現得更明顯一點會更好。比如說班超用自己的一生守護絲綢之路,捍衛漢朝疆域,實則是守衛商貿文化之路,將大漢儒風傳達至足跡所至的每一處。個人認爲這樣會更好一點。

中間還有個小插曲,講班超的感情線,本來以爲是敗筆的,好在後面補充了班勇的情節,就讓這個插曲顯得不是那麼多餘了,所以也還尚可。

當然如果拋開前面幾集側重文化帶來的觀看印象,單說這一集,那倒是不錯的。

聲音上,濤的突然出現讓我有些驚喜。而且,何的“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遠行的時間實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回到家鄉,回到中原。”這兩句配音實在是戳人。

這一集側重歷史知識的語言比較多,所以文案上文學化的表達就比較少,只摘錄了一句:

·但意外永遠都不會缺席任何一次偉大的成功。

“兩個大局”的交匯,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爲宏闊的時代背景。

在這個複雜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追溯歷史,梳理文化源流,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出品方和製作方最根本的初衷,就是追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在當下的歷史交匯點,將思考、學習,付諸實踐。而關於紀錄片《中國》爲何以這樣的樣貌出現在大衆面前,他表示紀錄片《中國》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通史,它帶着強烈的主觀色彩和濃烈的思想感情,是從當代人的眼光觀望文化歷史的一種選擇。不僅如此,《中國》也是一次長視頻精品路線嘗試:在製作上,採取了目前紀錄片領域的最前沿技術;在敘事上,放棄傳統紀錄片的線性結構,採用從中間打開和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在風格上,不討好當今長視頻的種種流行,特別強調儀式感,特別強調偉大的人物及其典型場景。在觀看體驗上,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認爲這是一部有文化門檻、需要歷史儲備的作品,也是一部能讓人汲取能量的紀錄片,召喚大衆從歷史學習,把責任、使命放到實踐裏面去。在《中國》中,其中的人物已經成爲歷史長河中的星辰,而在現實中國,他們可以是每一個人。

《中國》總導演、總製片人李東珅從影視創作者的角度,介紹了紀錄片《中國》是如何解讀中國歷史——既伴隨着影像敘事帶來的優勢和限制,也貫穿着個性化、風格化的表達和呈現。李東珅從結構、講故事的方式及視覺呈現三個層面,分享紀錄片《中國》用影像著史的感受。他表示難處有三點,第一是結構很難,如何講中國故事,如何構架篇章。對於創作團隊是極大考驗。第二個難在於表現方式,這次創作者選擇了不同於以往的記錄方式。本子經過了無數次打磨,比一般的紀錄片多出五倍以上的量。從學術本、文學本、拍攝本、剪輯本到解說詞本,不斷雕刻字句,力求最完美的呈現。此外,這次紀錄片還找到了周濤來配音,是試圖從女性的視角,讓女性的聲音爲這部片子注入更多溫暖和溫情。第三難是視覺呈現應該如何處理。李東珅表示《中國》的拍攝是一場艱難的冒險,也是令人激動的嘗試。創作團隊商量了“假定性美學”的方案,基於大量的中國學、油畫審美,把舞臺擺在大自然、錄音棚裏,比如秦始皇回眸的驚濤駭浪,表達人物的內心活動。在攝影指導羅攀的共同努力下,最後呈現的紀錄片《中國》每一幀都像畫一樣美麗。最後,李導引用了紀錄片第一集《春秋》的一句解說詞:“理想主義者孔子用近乎固執的行動去實踐理想,這遠遠超出了成敗本身的意義。”來表達自己對於創作紀錄片《中國》竭盡全力依然誠惶誠恐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