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導讀:水再渾濁,只要長久沉澱,依然會分外清澄;人再愚鈍,只要足夠努力,一樣能改寫命運。下面是小編爲你推薦的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觀奇蹟男孩有感1000字

某年某月某一天,美國作家帕拉西奧帶着自己的孩子外出,在一家雪糕店門口排隊等候。

意外發生了,她的兒子驚訝地發現,排在自己前面的是一個面部畸形的小女孩。

尚且不懂事的小兒子驚聲尖叫並哭了起來,帕拉西奧馬上帶着兒子離開了現場。

她事後驚覺自己的舉動給她人造成了傷害,也錯失了一次讓孩子得到“尊重教育”的機會。懷着對這位女孩的歉意,她決定把這個難忘的故事記錄下來。

這就是暢銷小說《Wonder》的現實背景,作者帕拉西奧修改了主人公的性別,創造了一個面部畸形的男孩奧古斯特,講述了他在初次入學之後所感受到的暴力與關愛。

雖然是處女作,但《Wonder》曾連續超135周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向全世界發行,其封面都有一個相同的元素:單眼男孩。

5年之後,《壁畫少年》的導演斯蒂芬·卓博斯基把《Wonder》搬上了大銀幕,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奇蹟男孩》

最受關注的當然是小男孩的扮演者雅各布·特瑞佈雷。

2016年布麗·拉爾森憑藉《房間》拿下奧斯卡影后桂冠,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特別感謝了小搭檔雅各布。

的確,沒有雅各布在《房間》裏的雌雄莫辨、不涉世事的“無知式”表演,撐不起拉爾森隱忍壓抑的母親角色。

當年甚至都有影評人打趣:“雅各布要是能提名影帝,小李子的奧斯卡又要延後幾年了。”

《房間》中雅各布第一次看到外面世界的小眼神,特別震撼

天才小童星當然不會就此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他搖身一變,成了《Wonder》中天生面部畸形的小男孩普爾曼。

儘管整容般的造型讓我們幾乎認不出雅各布原本的模樣,但他依舊賦予了這個角色豐富立體的個性,奧斯卡真欠這位小戲精一次提名。

有觀衆甚至以爲他就是從哪個醫院請來的病人本色出演:

“所有人都知道是化妝只有我一個人以爲請的真實病人出演嗎。。。”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外在的缺陷,我們很可能就是以上弱勢羣體當中的一員。而且很多時候,我們不僅是弱勢羣體,也是旁觀者。

對於旁觀者,放下偏見,去發現對方好的一面,就能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對於弱勢羣體,憤怒只會招致更大的憤怒,如果像奧吉那樣以德報怨,或許就會被友好相待。畢竟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學會尊重別人。

正如電影中的臺詞:如果要讓我在正確和善良之間選擇一個,我會選擇善良。

有人說過:

世界上最浪費時間的事就是給年輕人講經驗,講一萬句不如你自己摔一跤,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纔是最好的老師。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一米都少不了。

就像《黑鏡》第4季第2集,父母過度保護、溺愛孩子,只會害了孩子。

奧吉起初討厭自己,爸爸的做法是偷偷把他的頭盔藏起來了,讓奧吉不得不試着與人們相處,從而更快地成長,最終與自己和解。

身爲弱勢羣體,一定要學會接受自己,正視自己,勇敢面對自己,該面對的絕對不能逃避。

爸爸的做法讓奧吉成長,媽媽的鼓勵讓奧吉自信

只鼓勵和只嚴厲都是不夠的,鼓勵和嚴厲相結合就會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種偏見,就是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從而產生片面的認知。

現在有很多主旋律電影,通常很容易讓人覺得太假,因爲主角的視角往往是片面的,存在視覺盲區,《奇蹟男孩》就規避了這個問題,採用類似《怦然心動》從多角度展開,通過不同的視角呈現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動,使得劇情、人物的刻畫都更加全面、飽滿。

比如電影開頭,傑克對奧吉很好,但後來我們才發現這是校長和媽媽叫他這麼做的。

比如維婭發現好閨蜜米蘭達對自己變得冷漠了,誤以爲她不喜歡自己了;事實上米蘭達在夏令營假裝成維婭,所以感到尷尬和內疚。

這種意料之外的反轉、柳暗花明的樂趣將影片提高了一個檔次。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犯這樣的錯,因爲先入爲主而產生誤會。

比如Ta沒回自己微信,就開始懷疑對方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或者自己是不是惹對方生氣了,其實對方可能只是手機沒電了而已。

比如刷朋友圈的時候看見舉辦同學會,但沒有人通知自己,就開始覺得自己被孤立了,其實可能只是每個人都以爲其它人已經通知過你了。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主觀、狹隘、不全面的想法,很多時候並不是好事,它會帶來負能量,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從而影響到我們的生活,還會誤會、傷害別人。

維婭以爲閨蜜不喜歡自己了,奧吉以爲莎莫是聽了校長的指示纔對自己好……這些說好聽點是誤會,說難聽點就是自以爲是,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最後傷人傷己。

明明莎莫是真的很友好,奧吉卻以爲她是惺惺作態,既影響自己的心情,又傷了莎莫的心。這何嘗不是一種偏見呢?

歧視,是指人對人就某個缺陷、缺點、能力、出身以不平等的眼光對待,使之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而上面所說的“有侷限性的認知”,同樣是以錯誤的眼光看待別人。

這和“因爲奧吉的外貌而厭惡他”是同樣的性質,本質上也是偏見。

歧視弱勢羣體,和管中窺豹、把主觀判斷當真相都是心存偏見,只看到了表面,沒看到另一面。

人們和奧吉接觸久了之後,發現他其實有一顆善良的心,從而和他交朋友。

而奧吉在和莎莫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她的確不是受到校長的指示;隨着時間的推移,維婭和米蘭達也終於冰釋前嫌,重歸於好。

以貌取人,以及主觀判斷都是偏見,而解除偏見的辦法就是換個角度看待問題,花時間精力去感受對方的內心,發現對方的優點。

正如奧吉在最後的演講中說的:要想真正瞭解一個人,就要用心、全面地去看待對方。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教育。

朱利安是最沒禮貌的,但他也曾經和奧吉聊星戰聊得熱火朝天,說明他並非十足的壞孩子。

奧吉與從不放棄他的媽媽

轉換的視角讓人在觀影過程中自然隨之換位思考,甚至不知不覺將自己帶入其中。有時候自己可能是因與衆不同被貼標籤的奧吉,有時候可能是太懂事而被忽略的薇亞,有時候又成爲表裏不一、口是心非的米蘭達與傑克。

這世上最難以捉摸的是人心,沒有人能瞭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於是,『奇蹟男孩』的多重視角彷佛成爲全知觀點,讓我們因爲了解了每個角色的內心,不知不覺貼近了自己的心。

奧吉懂事的姐姐"薇亞"

【不自我中心的人,其實也很重要】

電影中最有共鳴的角色是奧吉懂事的姐姐-薇亞。自奧吉出生之後,便習慣父母將全部的目光投向弟弟,行有餘力之際才能看見她。雖然薇亞的校園生活不像奧吉那般困難重重,但她也有成長過程中難以釋懷的少女心事,大多數時候卻只能獨自承受。

無法擺脫社會異樣眼光看待的奧吉,卻始終被父母全心守護着;而所有人眼中比弟弟幸運的薇亞,卻彷佛一個人孤單地長大。然而,體貼懂事不代表不需要關愛,只是不願造成別人的負擔。無法說出的委屈總是讓人倍感孤單,幸運的是,有人能懂。當薇亞的外婆告訴她:『這世上我最愛妳!』也成爲電影中我的第一個淚點!

薇亞與奧吉姐弟情深

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好比奧吉與薇亞:有些人永遠是注目的焦點,像是奧吉;有些人永遠是聆聽者,像是薇亞。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朋友,聊天時的主題總離不開自己,直到終於聊盡,纔想到要詢問下對方的近況,有時甚至還無暇想到。有些人一天能發數條朋友圈,期盼別人評論點贊,卻從不看別人發些什麼。

在這個強調「自我」的時代,人的自我中心更容易被無限放大。然而,這世上並不是每件事都與自己有關。凡事總先想到自己與凡事都先考慮別人或許應該平衡一下,薇亞可以成爲舞臺上的女主角,奧吉也可以坐在臺下爲姐姐大聲喝采!

無論我們是「奧吉」還是「薇亞」,其實每個人的感受都同等重要。一個心裏不僅是自己的人,才能看到別人的難處與傷痛,也纔會明白善以待人是世間最可貴的交流。

奧吉校長是『犯罪心理』第一季我最喜歡的Gildeon

奧吉校長:『每件事都有兩種解釋。』

比如:奧吉最喜歡的「太空帽」。對奧吉而言,它是隔離異樣眼光的安全世界;但對奧吉爸爸而言,它卻隔開了奧吉與這豐富美麗的世界。也就是說一件事從不同人的視角看到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面貌。

薇亞最好的閨蜜米蘭達莫名其妙就與她形同陌路,讓我想起少女時代似曾相識的經歷。

曾經與最好的閨蜜天天形影不離,連上個廁所都要手拉手一起去,突然有一開始,她就完全不搭理我了。追問其原因,只說沒事啊!之後,曾無話不談的彼此竟再也無話可說!以前不管去哪兒都要結伴的兩人,後來只要在路上不期而遇總要尷尬迴避。我就像不明究理的薇亞,表面雖若無其事,背地裏卻暗自傷心。

薇亞最好的閨蜜米蘭達也有難以言說的心事

一年之後我們雖然恢復了昔日交情,我卻始終不知道當時閨蜜的內心究竟起了怎樣的變化?彼此也刻意不再提起。

直到電影給出了米蘭達的視角,我突然對前塵往事有些釋懷了!我們總以爲眼見爲憑,但事實上卻未必如此。除了莫名其妙就形同陌路的閨蜜外,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都遇到過與自己心理預期相差十萬八千里的情況:毫無預警就分手的戀人,無意中得知好友的背叛等等。這樣的傷害會一直烙印在心底,成爲一輩子的陰影。

奧吉與最好的朋友傑克

然而,電影告訴我們:每件事都有兩種解釋。也讓我們看到每個人心裏都有不爲人知的掙扎。所以,薇亞看不到米蘭達內心深處的祕密,我也始終不知道閨蜜當時疏離的原因。偏偏人往往只會相信自己眼中所見,許多誤會與遺憾也由此而生。所幸,我們更願意相信心中所感,讓在乎的人保有內心深處的祕密。

現在覺得最好的情感未必是無話不談、形影不離,而是給予對方想要的時間與空間。比起一廂情願地並肩同行,讓想獨自前行的對方回頭就能看到你,會不會更好?雖然以前就很喜歡五月天那首「溫柔」,但也是直到年歲漸長才真正明白:不打擾的溫柔才能滋養出人與人之間最深的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