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個問題,尤其是父親!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個問題,尤其是父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春節期間,朋友圈裏除了曬美食、曬美景,曬得最多的就屬《流浪地球》的打卡和影評了。前兩天,趕在開工之前,小博也進電影院感受了這部號稱最硬核的科幻電影。

《流浪地球》迫使父母思考4個問題,尤其是父親!

除了燃、贊、震撼!小博最大的感受是,這還是一部很好的親子教育片,影片中有幾個關係到親子教育的問題,很值得父母們細細品味。

問題一:父母該怎樣消除孩子的誤解?

影片最開始的一幕是溫馨的。劉培強和小劉啓通過望遠鏡觀察星空,儘管那時人類已開始着手帶着自己的星球去流浪,儘管劉培強已經作出了放棄妻子、飛向太空,爲兒子爭取生存機會的決定。但是對少不經事的小劉啓而言,這個時候自己身邊仍有爸爸和姥爺的陪伴,爸爸在不久之後也不過是去執行任務而已,如果想他了,只要數一二三,擡頭就能看到他。

然而,時間推移到17年後,這一幕溫馨被完全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劉啓的全家福上甚至挖去了爸爸的臉。而他也選擇在爸爸即將退役歸來的時刻離家出走。緊接着,是通話時的怒吼、憎恨,讓人不禁想問,這17年究竟發生了什麼。

原來是劉啓把媽媽的死歸咎於爸爸,再加上自己17年來也從未能擡頭看到星星,看到爸爸,他認爲爸爸騙了自己,拋棄了自己。所以一直對爸爸懷恨在心。

最後,劉培強選擇用自己的死亡來拯救地球,兒子才真正明白他,徹底消除誤解。

這樣的生離死別,在現實中並不多見,但父母和孩子的誤解卻常有,要怎麼消除呢?

儘管劉培強與劉啓天地相隔,但在劉啓離家出走前,至少通訊是順暢的。爲什麼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裏,他都沒能解開兒子的這個心結?從影片中看,劉培強很愛他的兒子,遇事首先想到遠在地球上的兒子,但他真正懂自己的兒子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隨着兒子一天天長大,他並沒有與他進行過一次有效的溝通。如果他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和兒子進行一次平等的、交心的對話,相信已經21歲的兒子也能明白他的苦衷。

問題二:隔代教育能否滿足成長需要?

說實話,儘管劉啓最終在片中的人設是個拯救地球的英雄,但小博並不喜歡他。他衝動、戾氣重,做事不計後果。他破壞學校電路,從課堂帶走妹妹,在黑市買服裝混上地面,還慫恿妹妹偷姥爺的車卡,然後開啓了自己也不知道重點在哪裏的旅行。

他滿嘴髒話,管姥爺叫“老東西”,拒絕和爸爸通話。而在他的影響下,妹妹朵朵也很叛逆,上課嚼口香糖,對老師、同學充滿不屑,膽大妄爲、逃課……

從姥爺來“撈人”時的反應看,他是拿這兩個孩子完全沒辦法的。對劉啓和朵朵而言,他們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農村裏的“留守兒童”。

和劉培強一樣,“留守兒童”的父母也帶着“我爲你好”“爲你創造更好的條件”的理由離開了家,把孩子留給家裏的老人照看。然而,隔代教育終究是無法滿足成長需要的,老人能做的也僅僅只是照看而已,對孩子的性格養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往往無能爲力。

問題三: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認識“規則”?

在電影院時,小博慶幸沒帶着孩子一起來看電影,因爲如果孩子揪着其中的一些細節問爲什麼,小博會很難回答。

比如,劉啓和朵朵是通過非法手段來到地面的,但他們最後拯救了地球,那麼,他們一開始做得到底對不對?再比如,劉啓無視交通安全提示,盜用車卡無證駕駛,這樣的做法是否值得鼓勵?在劉啓、朵朵,甚至是劉培強身上,我們都能看到很多不遵守規則的地方,他們打破規則,最後找到了希望,可是如果任誰都這麼做,制定規則的意義又何在呢?

在這裏,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因爲打破規則,他們都付出了相應的代價。因爲劉啓和朵朵的離家出走,姥爺離開了。因爲劉培強強行中職休眠模式並不服從莫斯的安排,所以他最終付出了生命。規則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不能死守規則,但也不能輕易打破規則。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提醒孩子。

問題四: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擔當責任?

影片中,男主遇事第一反應就是責怪他人,比如片尾開車撞了卻怪坐在後座的李一一,雖說只是最後導演想搞笑一下,但真符合他從頭到尾的人設!

姥爺去世了,劉啓口口聲聲喊的是要找救援隊隊長王磊算賬,卻沒有意識到如果自己不離家出走,乖乖待在地下城,姥爺就不會出事。而在決定去蘇威拉西之前,他心裏只想着帶朵朵回家,對於救援隊拯救更多人的任務,完全沒有半點兒使命感。

也許有人會認爲小博太苛求了,劉啓還只是個孩子,把拯救地球的責任感強加給他無疑太過於沉重。但小博想說,如果對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的21歲的男孩子,父母應該在日常的點滴中早早地告訴他做事得考慮後果,得知道大是大非,而不能寄希望於在付出慘痛代價後的頓悟。

所以說,無論世界怎麼變化,無論是在當下,還是在地球即將毀滅的將來,教育的原理始終不變,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