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知乎CEO周源斯坦福大學演講稿:這是回國創業的好時機

知乎CEO周源斯坦福大學演講稿:這是回國創業的好時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知乎CEO周源斯坦福大學演講稿:這是回國創業的好時機

這是回國創業的好時機

——知乎CEO周源在斯坦福大學的創業勵志演講稿

我是周源,我來自於一箇中國的創業公司——知乎。

知乎是一個知識型討論社區,我們幫助人們去分享已有的知識,並從中獲得新的機會。雖然來自國內,但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其實不僅是大陸地區的用戶,而是覆蓋整個中文互聯網,聚集了中文互聯網上求知慾和分享欲都最爲旺盛的職業人羣。

其實從數據上來看,灣區還有紐約,已經是知乎在海外訪問量最大的兩個地區了。有很多國內和海外的用戶在知乎上交流彼此的工作體驗和成長經歷,相關話題的關注度都非常高;比如說在LinkedIn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在Dropbox,在Airbnb的工作體驗是怎樣的,都能夠有在這些公司工作的真實用戶主動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另一方面國內創業公司相關話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另外今天在座的基本都是知乎用戶,大家對知乎現在的情況和成長的過程,以及國內的創業大環境還是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主動來一趟,來跟大家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這是最好的回國創業的時機

國內的創業情況,用火熱一詞來形容,足矣。

我們公司在北京的中關村地區,離五道口不遠的學院路上。這裏被戲稱爲“宇宙中心”,當然是一種開玩笑的說辭,主要因爲這裏有三高三多,三高是說這裏的“房價高、學歷高和工資高”,三多說的是這裏“程序員多,創業的人和民工多”。

而現在的五道口,和當年的五道口已經有很大區別。最大的不同在於,來這個地方人的目的,他們心中的想法,和日常討論的話題。當年,也就是99年的時候,我到北京來上新東方的TOEFL 班,我的第一臺電腦就是在海龍大廈裏購買的,買完抱着一個大電腦主機和顯示器擠公交車回家,一個車裏還有好幾個小夥子和我一樣。

現在,大家都在京東上買電子產品,早上下單,下午就送到。現在這裏聚集了大批的科技創業者;你隨便進入一家咖啡館,就一定能夠聽到有人討論你我都比較熟悉的話題——創業,做產品,融資,如何搭建團隊。

記得來美國的幾天前,我在公司附近吃飯,無意中看到餐廳電視機裏播新聞聯播,CCTV竟然做了一個專題叫“中關村的21歲現象”。裏面有一個有趣的數據統計,說中關村科技公司的從業者平均年齡是33歲,46%在29歲以下,現在甚至有大批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是21歲左右,和在座的各位一樣年輕。節目裏甚至有人大膽推斷說中國的Jobs、Elon Musk會從這代人中產生。

無論如何,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和創業氛圍的愈加濃厚是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切實感受得到的。

我有一個很好的創業者朋友,叫李天放,估計比在座的各位大不了幾歲,他之前也在硅谷供職和創業,後來覺得國內的機會比較大,於是就在2012年的時候回國,到現在差不多花了兩年時間,他就和搭建出的團隊團隊一期,做了一個移動應用叫“課程格子”,現在做成了中國大學生最受歡迎的校園應用。

我另外一個朋友比李天放還要再小一點,他之前一直有一個夢想,要做一個電動汽車,但是他也不認識什麼人,他是做互聯網的,於是就把這個想法發到知乎上,後來就真的有很多汽車行業的,比如做電池的、做總線控制的、甚至做整車組裝的人開始跟他聯繫,就真的開始動手幹了;4個月以後,這個電動車已經開始了第一次試駕。

我還有一個朋友,原來是做投資的,是VC,幫助別人創業;然後他過去兩年自己有一些想法,希望做硬件、做音樂。前段時間他跑來感謝我,說在知乎上認識了一個做硬件的朋友,兩個人一拍即合,做了壹?智能鋼琴。

創業不再是中國青年追求個人成功的事情,它已經有了一個新的定義,是這代人的自我解放運動。解放的是怕風險的枷鎖、解放的是怕別人指指點點,解放的是隨波逐流的禁錮。當每一個人開始創業的時候,其實他就做了自己事業的主人。無論你是創業,還是加盟,當你有了這種勇氣、抱負和信心的時候,就是力量爆發的時候。

當然這麼說,說得好像國內的情況有點太好了,想什麼有什麼一樣。但其實我也是過過苦日子的,我第一創業的時候,條件就比較艱苦,當時找錢很困難,就要自己省錢,我有一段時間每天晚上就吃一塊大餅,因爲要省錢嘛。

後來我住的地方就是辦公室,我住在公司二樓的一個小房間裏,一呆就是兩年,後來結婚都是在那裏結的。這些當然都是一樣老笑話了。但我想說的是,外部因素不重要,真正的內部因素在於創業的動力,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到底相信什麼。

在座的各位是幸運的一代,趕上一個非常好的時代。今天,在我看來可能是20、30年一遇的機會。

在90年代初,那時候出生的人的父母,正好趕上上一波中國改革開放釋放的紅利,92年鄧小平南巡明確向市場經濟走的大方向,大批人才“下海”,然後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崗位開放向社會招募,那一批年輕人無論下海,還是進入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現在都成爲各行各業的骨幹、領導層;緊接着1998 年朱?基開啓房地產商品化,住房的增值使這一代父母成爲中國真正的中產階層。

這一代從年齡上看,正好是你們的父母,你們是幸運的一代的後代,優厚條件使你們中相當數量的人有條件和空間去試錯,去創新!

回到現在,就在剛剛過去的9 月,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融了200 多億美元,一舉成爲美股市上最大的IPO。我相信,估計也沒有人會懷疑,接下來會有更多的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上市,這是過去積累的變化的一個質變,如果要把未來1-3年都有可能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打印出一個列表,這將是一個很長的列表,有很多的知友已經做了這方面詳細的功課,比如在過去2年估值超越了10 億元的互聯網公司就有很長的一個列表,大家回頭可以知乎搜索相關的回答。

我們應該看到,一方面中國公司赴美上市,證明一羣人經過多年努力創造巨大社會經濟財富這條路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新的一代在崛起,長江後浪推前浪。新的更多更大機會的到來。正等待着我們。

有心人會觀察到,越來越多有才華、有專長的人都在幹什麼?他們其實都在紛紛離開體制、離開大公司、大機構。我們來的前幾天,新浪副總裁、新浪網17年的總編輯陳彤離職;去年美國上市的久邦數碼總裁張向東離職,現在開始自己創業。像中年一代,朱雲來從中金離職,央視一批知名主播離職,紛紛做自媒體。

而再老一代,很多在過去20、30年中靠房地產致富的企業家都到了退休年齡,王石王健林等等。牽一髮動全身,這些領導者的位移,引起的一定是連鎖反應,這些位移、裂變,所釋放出的信號,傳遞的信息、預示的機會、能量之大之多,在座聰明的同學應該好好關注一下。

當這些變化不斷髮生的時候,你一定要有所行動,如果我們只是紙上談兵,那任何變化,無論好的、壞的,其實都和我們沒有關係。

知乎在做什麼,知乎接下來會做什麼

說了這麼多我個人關於大環境的觀察和判斷,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知乎。

互聯網所產生的改變,可以分爲兩類,第一類是不斷提升線下生活的效率,電子商務也好,O2O 也好,租車,這些都是;原來依靠人力完成的事情所需要的人會越來越少,這個過程非常像工業革命。第二類則提升了人們精神生活的品質,各種社交網絡,新型的資訊渠道,甚至像彈幕文化,bilibili這類產品的火熱都是第二類改變力量的體現。

這兩類力量是有緊密的聯繫的,當線下生活效率被越來越提高,有更多時間的人們自然會進行更多的精神生活。而精神生活,是要追求品質的,要追求豐富多彩。

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各種溝通、交流、討論,各種連接人與人,進而生產內容的場景,品質都不夠好。中文互聯網上大部分社區都充斥着灌水和垃圾信息的情況大家一定都有所感受。

我自己舉個例子,在知乎之前我還做過一家公司,是上一次創業,最後失敗了。在失敗之前,我跑去中關村找張亮和黃繼新請教怎麼辦?當時也很着急,後來一聊,發現他們有很多思路、信息是我沒有掌握的,很有價值。當時我就很感慨,空間和地域的阻隔影響太大了。我之前和他們的關係已經很好了,但我在創業過程中,缺乏長期的固定溝通連接。

現在來看,要是那個時候有知乎就好了,大家要知道,現在創業者在知乎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羣體,如何做這個,如何做那個,都會有具備實際經驗的人來給你分享一手資源。上週,俞軍(百度早期的傳奇人物)還出現在知乎上,分享他做產品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