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俞敏洪看《摔跤吧!爸爸》:好父母給予孩子愛與夢想

俞敏洪看《摔跤吧!爸爸》:好父母給予孩子愛與夢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W 次

俞敏洪:好父母給予孩子愛與夢想

俞敏洪看《摔跤吧!爸爸》:好父母給予孩子愛與夢想

作者:俞敏洪

摘自公衆號:老俞閒話

提問:俞老師,最近大熱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講摔跤手爸爸強迫不愛摔跤的女兒們去學習摔跤,一步一步取得成功,並最終幫助女兒們喜歡上了摔跤。但是,請問俞老師你是怎麼看待父母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呢?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在中國大熱,在世界上也大熱。之所以大熱,是因爲它背後體現了人們的追求情結。電影中,爸爸強迫兩個女孩爲實現他自己世界摔跤冠軍的夢想而學習摔跤。女兒們從最初的抗拒,到接受,再到熱愛,並最終獲得英聯邦比賽的冠軍。

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強大的勵志。它剛好契合了人們內心頑強不屈、追求夢想的典型,這是電影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這部電影成功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反映出了生活非常真誠的一面,它反映了印度社會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情況以及奮鬥精神,更加容易觸動人心。

我認爲這部電影成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原因,阿米爾·汗本身拍這部電影的背後故事,就是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他已經50多歲了,在電影中要出演年輕候的摔跤狀態,以及現在50多歲發胖的狀態。他演這部電影之前身材是正常的,演主角年輕時摔跤的狀態。爲了演中年的發胖狀態,他開始拼命吃,增長了20多公斤,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

等這部電影拍完的時候,需要補拍29歲左右的強壯狀態,劇組希望他的身材能恢復到原來的魔鬼身材。阿米爾·汗又通過拼命的努力,五個月時間減輕了25公斤,回到了魔鬼身材狀態。

演員本身的毅力,充分反映在了電影的情節中,因此讓人感動。大部分人是軟弱和平庸的,但是內心崇尚強大。這部電影,體現出了一種奮鬥、一種不買賬的精神,能夠給人帶來希望和力量。這是這部電影能火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這部電影從非人性和人性的角度同時展示、描寫了兩個小女孩的成長。非人性是指兩個小女孩自己並不想練摔跤,印度對女人摔跤也有偏見,這些自然會對兩個女孩產生巨大的壓力。摔跤對於一個溫柔的美少女絕對不是理想的職業,因此兩個女孩對父親進行了巨大的反抗。

但由於父親的希望與經歷,女孩們從被動到主動喜歡上摔跤,最後同父親一樣成爲了國內冠軍,並且還獲了父親期待的國際冠軍,爲國家爭光。

故事的起伏,從被動向主動轉化的過程,是因爲父親身上的兩個特點所造就的:第一,父親對自己理想堅韌不拔、毫不動搖,執着堅持。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對於某種崇高東西的追求是會慢慢讓人感動的。兩個女兒就是這樣被逐漸感動的。

第二,在父親嚴厲的背後,充滿了對兩個孩子真摯的愛。兩個孩子感覺到父親其實並不是要折磨她們,而是希望她們既爲國家爭光,也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品德,擁有能夠讓人看得起的個人成就。它人性化地展示了一個家庭的希望和堅定不移的追求。

從電影中看到,兩個小女孩之所以能夠自動自覺繼續摔跤的職業生涯,是因爲中間發生了一個故事。大姐吉塔的同學在十三歲時就被迫嫁給了一個自己不認識的男人,從此以後將在家庭生活中被欺負、打罵,只能爲男人生孩子等等的悲苦人生。

女人的青春在尚未展開時就已經枯萎,這給兩個女孩帶來了巨大震撼。她們突然發現父親嚴苛的背後,不僅僅是要拿冠軍,更是蘊含要培養她們獨立人格、追求自身成功的一種狀態。所以,父親能夠讓兩個女孩成功,完全是因爲她們突然意識到這件事情對她們個人的成長重要性。同時,她們兩人在內心也種下了把自己變成一個好摔跤手的種子。

教育領域中有一句話,不論外界施加多大的壓力和推動力,都不如一個人內心燃起想要進步的火焰更加重要!

這兩個女孩因爲朋友被逼婚這件事情觸發出內心火焰並燃燒起來。父親也非常懂得如何利用階段性的成就來激勵兩個女兒。他知道,如果這兩個女兒一直在家裏不斷訓練,等到有能力拿到國家冠軍再去打,這個過程就會太漫長了。訓練海豚能夠進行各種表演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爲它每取得一點進步都會獲得兩條魚。海豚得到激勵,就知道自己的進步是會得到回報。

電影中的父親帶着兩個女兒,在有了一定的摔跤能力後就去到小鎮上,和男孩子進行摔跤。在與男孩子摔跤的過程中,不僅能取得成功,而且能夠獲得獎勵。這對於家庭貧困的兩個女兒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作用,讓女孩子發現原來摔跤不僅能給自己帶來成功的興奮,給家庭帶來榮譽,甚至還能幫助家庭解決生活困境。這種階段性成就是從小鎮的比賽到聯邦比賽,最後到國家、世界比賽中得來的。它們給女孩子帶來不斷前行的動力,讓她們意識到自己的潛能可以不斷髮揮。

最重要的一點,這部電影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自強精神、女性獨立自主和社會地位提升以外,是電影從頭到尾展示了一家人相互之間的愛。這種愛,父親通過嚴厲的方式表達,母親通過理解的方式表達,最終,兩個孩子自願自覺完成父親心願,達到了愛的圓滿。

整個電影貫穿了無數吸引人的主題。這種真心的愛是一條線,把所有主題都串起來了,使電影振奮而充滿溫情。孩子愛父母,父母愛孩子,一家人愛祖國,電影中還表達了印度的普通人民對印度進步的愛和喜歡。

這位同學提的問題是,怎麼看待父母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

我認爲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孩子自身的潛質。大家都知道電影中父親之所以讓兩個女兒去練摔跤,是因爲父親突然發現她們身上有潛力。有了潛質以後,孩子到底願意不願意去做這些事情,有沒有毅力去做這些事情,孩子本身其實是不能決定的。由於父母經歷過,所以比較能夠看出來孩子是否有這個潛力。同時,父親也知道如果讓兩個女孩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成就,這一點是孩子自己看不出來的。

父母要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應該考慮如下四個因素:

第一, 考慮孩子自身是否有潛力,不是父母自己想不想要。

第二,考慮孩子自己是否喜歡,如果喜歡就會更加專注。

第三,父母對於孩子自身適合的發展方向,最好不要用功利的眼光去選擇。

第四,在過程中父母要給予不斷鼓勵和支持,不斷給予成就感,讓孩子內心明白這件事情對自身的重要性。父母和孩子取得一致,孩子的進步就會比較大。同時,如果孩子確實不想做,甚至造成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傷害,那麼這件事情父母就要考慮終止,因爲電影畢竟是電影,大部分情況下跟現實還是不太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