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1W 次

摔跤吧爸爸最近掀起了一陣觀影狂潮。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一

更多的時候都會想起爸爸。

在做會議記錄聽到學姐念入黨誓詞的時候,在腳痛的時候,在看電影裏發福的父親形象的時候,有時在揹着書包走在火車站長長的站臺上的時候,也會猝不及防的,跳出爸爸的臉來。

爸爸,遠遠不再是我記憶裏的那個樣子。記得上一次寫爸爸是在初中了吧,寫他穿着制服消瘦的背影,語文老師讀哭了的那一次。一直都認爲引得起讀者共鳴的文章,纔是真的精彩,即使用詞遣句不那麼精緻。但現在的自己不那麼認爲,首先感動得了自己,就已經成功。

是什麼讓我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動力,我想大概是近日來對於“爸爸”的重新認知。

兒童節的時候去看了《摔跤吧,爸爸》,一個對於夢想近乎於偏執的父親與女兒之間的相愛相殺。

看電影的前半段時在想,一個父親要如何的狠心纔可以在印度的小村莊裏讓女兒剪掉長髮,穿着男孩子的服裝露出雙腿,日復一日的五點在田野裏奔跑。電影的後半段在想,幸好,她們有了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力和能力。一種女孩子也可以用盡全力去和這個世界對抗的能力。而她們的背後,永遠是一雙盛滿愛意的雙眼。那是一個共同成長的過程,一株樹苗在對抗風雨艱難長大的過程。

長大後,我終於可以成爲你。

電影的對白也許是那瞬間淚點的原因:“你們的爸爸爲了改變你們的宿命,他在和全世界對抗,承受着所有人對他的嘲諷。”

全程的淚點,也是全程的回憶。我想影片父親做得最對的事情,就是給了女兒一份與世界對抗的勇氣,給了她一個選擇人生的機會,用身體力行告訴她,夢想,是最清晰的路標。我並不知道爸爸的夢想是什麼,說實在話,我也並不知道我的夢想是什麼。也許,就是成爲一個像他一樣的警察叔叔。

電影裏同樣感動的是父女相愛相殺。

誰說父母與子女之間不是一個相互磨合的過程,煎熬的是,這個過程並不是與朋友之間的那樣子相處模式,也不是職場的相處模式。困難的是,在那個過程裏,我們都沒辦法輕易的評價對錯。女兒與父親的對抗,激烈的衝突,都在詮釋這句簡單的話。

但是事實也證明,父親永遠不會讓你失望 :)

想到之前打電話問爸爸爲什麼非要參加某些我不願意參加的活動,而且連一個被刷掉的資格也沒有。爸爸只說“既然身在組織,那就要服從組織的安排,不光是不給組織添麻煩,還要儘自己的努力去影響身邊的人。即使這件事你並不願意。”記得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腦子一片空白,我以爲爸爸還會站在我這邊,告訴我可以不去。我對他說“爸爸,我對你很失望。”那時的自己,固執地認爲爸爸已經被所謂的組織禁錮了思想,甚至覺得爸爸很可憐。但我不一樣,爲什麼,自己不去反抗呢。

事情的發展總是始料不及,也許就是在做某一個動作的時候,瞬間的想通,既然都已經被“內定”會在操場上尬舞,那麼爲什麼我不試着去享受那個過程。再到後來,聽着音樂數拍子的時候就會想到哭着對爸爸說的那句“對你很失望”,在場上用力打直胳膊的時候,也覺得,我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四肢不協調。

因爲努力,有時確實很有用。

那個影片裏後來贏過無數次的女孩,是不是也這樣想。

現在更多的時候,爸爸是不在身邊的,但是我卻比在他身邊的時候,更容易想起他。

跟他分享我種的花,雖然還是沒能成功開花;跟他分享一些看過的電影,聽過的歌,寫下的文字;有一些瞬間,是覺得自己長大了的,但在他面前,似乎也永遠是個孩子。

也許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有一個,最愛我的,爸爸。我可以帶着他所有溫和堅韌的品質,努力的生活下去。

長大後,我是不是,就可以成爲,你那樣子的你。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二

《摔跤吧!爸爸》臺灣譯名叫《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好電影不一定能有個既有熱度又有深度的名字,就讓內容把名字詮釋得更好吧。

姐妹兩人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訓練歷程,姐姐拿到了全國冠軍以後進入國家級體育學校學習。小村莊出身的她當時還帶着一點怯懦和自卑,完全信任教練的話把爸爸教的摔跤技巧都忘掉。這時她感受到城市的美妙之處,完成了作爲一個女生成長曆程中正常的蛻變,開始對自己的外表產生敏感,留起了頭髮,往腳上抹鮮紅色指甲油,喜歡逛名牌商城,也會接過同伴遞過來的零食。這時我想,她終於能像個女生了。但也許導演想說的是,作爲奧運冠軍,她的人生容不下這些正常的消遣。“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有可能和冠軍失之交臂。”大姐吉塔回到家裏的時候,父親驚訝於她的改變是在變弱。後來經過了從不信到信,又剪短髮開始苦行僧般的高強度訓練。這種矛盾是想說明,印度的第一枚女子摔跤金牌,不是有賴於權威的專業訓練,也不是依靠寬敞明亮的訓練場地得來的。是憑藉一種遠高於自身瑣碎慾望的追求,一次次突破自己,最後獲勝的。

阿爾米汗在裏面飾演一個逐漸蒼老的父親。是他一意孤行把童年時期的兩姐妹培養成摔跤手,正是一個典型的父親形象:專橫、獨斷、不可推翻、毋容置疑。姐姐離家後與爸爸常有爭吵,低谷時卻只想得到爸爸的原諒。這時候的爸爸又比以往更像個爸爸,若是作爲媽媽恐怕會嘮叨一番,而他經歷一番沉默與思考,就收拾了行裝去到女兒的城市陪練,此番出行不知又要花掉多少積蓄,依然一往無前。父親的寡言與責任,心神領會,不可言盡的感動。

把國家級專業訓練與小村莊裏古板苛刻的訓練對比,居然是後者獲勝。電影裏最拿手也最容易落入俗套的,是衝突(題外話)。體力和專注纔是一個運動員該追求的,正常人的休閒與享受不屬於她。高考將近,又想起同窗出身寒門奮身苦讀的樣子,貧窮既是侷限又是莫大的激勵,在最容易受到誘惑的年齡提早成熟,需要藉以超越的歲月太短不能夠浪費。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不管是高考考生,還是奧運冠軍,還是懷揣小小夢想的各位,加油。

摔跤吧爸爸觀後感慨三

看完最近異常火爆的電影《摔跤吧!爸爸!》,心中感嘆萬分,片中的女兒們一個個成爲世界冠軍,靠的是自己的天賦和努力,更重要的是一個偉大而充滿智慧的父親的正確的選擇、科學的教導、嚴格的堅持和關愛。

電影劇情不是編劇坐在辦公桌旁絞盡腦汁精心編寫的,大部分都是真實故事。

Geeta Phogat:第一位贏得英聯邦運動會的印度摔跤選手(2010年, 55公斤級),也是第一位取得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參賽資格的女性摔跤選手(2012年)

Babita Kumari:在2014格拉斯哥英聯邦運動會55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兩次獲得英聯邦摔跤錦標賽金牌(2009 51公斤級 & 2011 48公斤級)

Vinesh Phogat (Geeta 和Babita的堂妹):在2014格拉斯哥英聯邦運動會48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

Ritu Phogat (Geeta 和Babita的三妹):在2016新加坡英聯邦運動會48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

可以說Phogat家族改變了印度女子摔跤項目的歷史,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父親Mahavir Singh Phogat的慧眼識珠、科學嚴格的訓練與關愛

電影中的爸爸毫無疑問的是個好的老師,他做到了正確的選擇、科學的教導和嚴格的堅持和關愛。而電影來源於真實的故事,更加具有借鑑價值,值得我們學習!

首先值得我們學習的是正確的選擇!

電影中爸爸雖然生活在封建落後的小村莊,但是身爲國家摔跤冠軍的他有理想有抱負有智慧,他想爲國爭光,取得金牌,因爲家庭貧窮和當時國家對體育事業的冷落,他無奈的回到家鄉,依靠打工養家餬口。但他一直沒有放棄理想,一直想要個兒子,把兒子培養成世界冠軍。但事與願違,陸陸續續四個女兒降生,就是沒有一個兒子,雖然他疼愛女兒們(印度很多地區重男輕女思想異常嚴重,很多女嬰被無情的殺死!),只是感覺自己的理想無法實現了,心中無比沮喪。

一天大女兒、二女兒把幾個調皮的同齡的男孩子猛揍了一頓,爸爸發現女兒們摔跤的天賦,於是決定爲她們選擇一條路。

有人會說爸爸大男子主義,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不是父愛而是自私。女兒們剛開始也是覺得如此,她們不喜歡摔跤,爲了訓練,爸爸要求她們每天早上5點起牀跑步,把美麗的長髮剪掉,不準吃油膩辛辣的這些她們喜歡的食物,讓她們在沙土裏和男孩子摔跤訓練,周圍的人都在嘲笑,媽媽也覺得爸爸做的不對。

爸爸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沒有放棄,他明白讓女兒摔跤,不僅是完成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讓她們改變命運,擁有選擇的權利。

電影中媽媽問:“女兒們這樣訓練,以後沒有男人願意娶她們怎麼辦?”

爸爸樂呵呵地回答:“等她們變得強壯了,好男兒隨她們挑。”

印度的童婚比例高達47%,全世界每年有1500萬女孩被父母用來換取聘金,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和18歲 ,均未奏效。根據聯合國統計,妊娠和分娩併發症是發展中國家15至19歲少女死亡的主要原因。

女兒們思想的轉變也來源於印度童婚的悲劇。

電影中媽媽帶着女兒們參加一場婚禮,而沒有去訓練,爸爸訓斥了她們一番,女兒們在小新娘面前大訴苦水。

一直面無表情的小新娘說:“我倒是希望能有這樣的父親,能爲我的未來着想,而不是從小就只讓我做家務和燒飯,當我一滿14歲就匆匆將我嫁給從未見過面的男人,彷彿我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接下來我就要過一輩子與掃帚與爐竈相依爲命的生活。”

小新娘的話令Geeta和Babita頓悟了,從此之後,姐妹倆再也不抱怨訓練的辛苦,而是主動爲了自己的未來而拼搏。

在孩子們年幼不懂事時,社會經歷幾乎等於零,不明世間險惡複雜,任由他(她)們自己選擇人生的道路,結果往往都很悲慘。

父母想爲孩子選擇未來,看似簡單,其實很複雜,因爲大部分父母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想要的東西正不正確?更不知道孩子的天賦在哪裏?哪條路更適合孩子?

無疑電影中女兒們是幸福的,她們擁有一個有智慧的爸爸,爲她們做了正確的選擇。

有人說,如果電影中女兒們沒有拿到冠軍,甚至在摔跤這行平平無奇,那爸爸的選擇怎麼評價?

我想說,選擇是建立在一定的內在和外在條件上,內在條件是女兒們有突出的摔跤天賦,而外在條件是爸爸是摔跤比賽國家冠軍,有他的教導,可謂是事半功倍,女兒們只要勤學苦練,成功的機率很大,而且在當時社會環境這是女兒們最好的出路。

父母做個好老師很難,發現孩子的特長,選擇好以後要走的路,接着而來的就是科學的教導,讓孩子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電影中爸爸讓女兒們剪短髮,不能吃油膩辛辣的食物,每天必須早起鍛鍊,以及一些摔跤動作和技巧等等,看似沒有多少道理和水平的教導,實則是爸爸身爲國家冠軍積累的寶貴經驗得出科學的訓練方法。可以說沒有爸爸的科學教導,女兒們即使再有天賦,在摔跤的道路上也不會走的很遠。

很多人會問,大多數父母都是平凡的人,文化水平不高,沒有什麼特長,怎麼才能教導好孩子呢?

父母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專業領域非常優秀的老師,肯定很難,也不現實,但是爲孩子選一個好老師,一個好的學校,就簡單很多了,即使沒有好的經濟等外在條件只是爲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和學習氛圍,這樣的父母也是好的老師。如果父母每天下班之後就是打麻將喝酒打架,要讓孩子在這種環境下好好學習,幾乎是不可能的。

有了正確選擇和科學的教導,離成功依舊很遠,電影中也告訴了我們,成功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懈的堅持,絕不輕言放棄!

十年磨一劍,尤其是在體育方面,擁有天賦的運動員在五六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開始在科學的教導下,不懈的堅持努力,經過十年甚至十幾年的勤學苦練才能取得輝煌的成績。

堅持不懈纔有可能成功,沒有堅持,輕言放棄,半途而廢永遠也不會成功,競技比賽是這樣,其它行業也如此。

電影中當爲女兒做出選擇後,爸爸便放棄輕鬆的工作,一邊辛苦種地一邊教導孩子,投入了幾乎全部的心思和時間;當女兒想放棄時,爸爸總是給予嚴厲制止,當女兒路走偏時,爸爸立刻給予指責,當女兒懷疑自己的能力時,爸爸則親自教導和鼓勵,女兒們在賽場上的每個動作,每個情緒反應,或多或少的都受到爸爸的影響,顯然爸爸就是女兒們的精神上的老師,爸爸是她們堅持不懈從而取得巨大成功的不可替代的基石。

電影結尾,女兒一直在媒體面前感謝爸爸,是爸爸這位優秀的老師讓女兒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權利。

最後,真心感謝這部電影,讓我明白自己許多的不足,祝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成爲孩子最好的老師!雖然大多數的我們不能給予孩子們富裕的生活和顯貴的身份,但是我們可以努力讓孩子在未來有更多的選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