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體會推薦

《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體會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體會推薦

《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體會推薦

導語:《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有哪些?精神扶貧應與物質扶貧互爲支撐,羣衆積極性和幹部積極性都應充分調動挖掘,讓貧困地區的幹部羣衆心熱起來、行動起來。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脫貧答卷》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篇一: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閩東地區時,就提出過“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理念,鼓舞起當地幹部羣衆奮發圖強的發展合力。沒有人天生就願意貧窮,奮鬥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不待揚鞭自奮蹄,有些人則相反,有如車行坡上,不加加油、鼓鼓勁,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無法激發出來。脫貧攻堅不是扶貧幹部的“獨角戲”,唱好幫扶與被幫扶的“二人轉”,堅定貧困羣衆的奮鬥精神和發展願望,脫貧攻堅才能積力之所舉而無不勝。

精神上的貧困,往往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可怕。有些貧困地區和貧困村多年來扶而不起、幫而不富、助而不強,與缺乏窮則思變、窮則思勤的奮鬥精神有一定關係。有些地方主動“返貧”,樂當貧困縣,不願摘窮帽子,有的貧困戶發展農副產業不積極,爭當低保戶卻很積極,從中都能發現“思想貧困”“志氣貧困”的影子。“苦幹不如苦熬”“等着別人送小康”,類似思想可以說都是脫貧攻堅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扶貧扶志,首先就要對準這些觀念和心態定點滴灌、靶向治療。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這個勵志語許多人耳熟能詳,也爲貧困地區的廣大幹部羣衆深深認同。扶貧開發不應只簡單盯着幹部壓擔子、定考覈,也應鼓勵幹部們以“扶志”和“扶智”爲抓手,喚醒貧困羣衆的主動脫貧意識。好政策離不開好宣傳,正像那位“吐槽”的縣委書記所提出的,扶貧幹部要到羣衆中去,多開屋場院子會,多跟羣衆交交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衣食父母們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們扯橫皮”。好習慣也需要好榜樣,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的農戶,可以起到很好的示範和帶頭效應。只有形成“見賢思齊”的導向,才能變“讓我脫貧”的被動思想爲“我要脫貧”的進取意識。

公平與效率,向來不可分割。扶貧政策講公平的同時,也應注重效率,建立更靈活的激勵機制。一些地方的創新探索值得借鑑,比如推行幫扶人與貧困戶“雙承諾”“雙認定”“雙確認”的工作方法,變“單向輸血”爲“雙向互動”。有的地方實行扶貧資源差異化分配,真幹真支持、多幹多支持、大幹大支持,以多勞多得的方式激發羣衆脫貧致富積極性。制度建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我們應當用好的激勵制度設計,消除“等”“靠”“要”的消極心理,激發出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當前,脫貧攻堅正進入攻城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精神扶貧應與物質扶貧互爲支撐,羣衆積極性和幹部積極性都應充分調動挖掘,讓貧困地區的幹部羣衆心熱起來、行動起來。

篇二:

在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上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今年根據組織安排,來到x鎮x村擔任村委主任助理,並擔任報賬員工作。在鎮黨委和政府的精心培養下,我由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迅速成長,並逐漸適應 融入到基層的生活中,在平庸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牢記上崗前各位領導和前輩的諄諄教導:少說話,多做事;多看,多問。在工作中做到虛心向老前輩們學習,生活中與同事們打成一片,取得了較好地工作成績,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現將一年來的學習 工作 生活總結如下:

一 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一年來,爲了應對好新的工作要求,不管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努力做到自學與工作對接,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與水平。一是學政策,努力做到脫貧攻堅思想彙報與理論對接。我堅持做到天天看新聞 報紙,並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掌握【原創】的方針 政策,特殊是各種惠農政策。二是學業務,努力做到工作與實踐對接。我經常向領導同事們請教並進行研討,還主動要求和領導 同事們深入到村組進行調研,不斷豐富完善自己。三是勤動筆,天天堅持寫村官日誌,每週一小計,每月一彙總,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下基層工作的感悟心得。

二 踏實努力工作,熱情服務羣衆

農村工作是瑣碎的 繁忙的,天天都是擔心忙碌但又有條不紊的開展中。我積極主動,對領導安排的工作仔細聽並做好具體的記錄,及時到村組傳達會議精神,不折不扣完成黨委政府安排的各項工作。

1 瞭解民情調研農村

剛到x村不久,我積極的到村裏體驗生活,瞭解民情。通過走訪村裏的老黨員 老幹部以及羣衆代表瞭解村裏的情況,聽取他們對村建設的看法與意見努力向他們學習農村工作的方法與經驗;通過走訪村裏貧困戶,幫助解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通過拜訪村裏的大戶 能手,瞭解他們致富的方法並幫助他們解決致富過程中遇到的艱難,儘量賦予他們方便,讓他們能夠帶動身邊的羣衆共同富裕起來[]。

2 宣傳政策服務於民

在村兩委會成員的帶領下,我積極走訪羣衆,將各種支農惠農政策及時送到農戶手中,並加大法律宣傳力度,同時熱情接待羣衆,竭力解決羣衆的各種艱難。近一年來,幫助10餘戶羣衆申請大學生低保 農村大病醫療救助 臨時生活艱難救助 享受計生獎扶政策,得到當地羣衆的一致好評。

3 身兼兩職勇擔重任

一年來,我除了協助村幹部處理村務,還擔任村級報賬員職務。我從一竅不通到熟悉崗位,在各位領導的指導,同事的協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鎮黨委 政府交辦我村的各項事務。竭力協助村幹部處理村務。作爲村主任助理,我時刻謹記自己的職責,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的傳達與記錄,及時整理文檔,有效調處民事糾紛 參與低保評定 宣傳惠農政策 推廣農業科技 帶領村民致富,共創文明 富裕 和諧鄉村。

三 紮根基層,融入農村

通過一年的工作,我逐漸熟悉到了大學生村官的意義,讓我可以安心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因此我很快就適應了這裏的生活,並融入當地,與當地羣衆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一年的工作,感覺很快,讓我對新環境有了一定的瞭解。瞭解農村的生活環境,懂得了農民的想法,這些對我以後的工作都將會有作用的。當然在不斷的努力工作 學習 生活中,我也有某些方面做的不足,但我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不斷完善 不斷充實 不斷提高自己。

篇三:

脫貧攻堅是場硬仗,實施這一重大戰役的一線主力是鄉村幹部及對口、駐點幹部。五年脫貧攻堅時不我待,基層幹部責任重於泰山,必須錘鍊一身“真本領”。“真扶貧”容不下濫竽充數者,容不了碌碌無爲者,容不得不爲亂爲者。

“真本領”體現在情懷上,要心裏裝着百姓。現實往往比想象的要困難得多、複雜得多,脫貧攻堅更是如此。從全國看,5年時間實現5575萬貧困人口脫貧和832個貧困縣摘帽,每年要減貧1000萬人以上。具體到一個村、一個鄉、一個縣、一個市、一個省,貧困人口從百千萬到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直面這些數字,各級幹部看到的不應是乾枯的數字,而應是重大的責任。面對貧困羣衆,胸涌家國情懷,心繫貧困兄弟,情同此心,感同身受,才能真情牽掛、滿腔熱血,纔不懼山高路遠,不怕困難擋路,實實在在真心扶貧。

“真本領”體現在作風上,要敢於攻堅克難。精準扶貧,精準是一種要求,更是一種作風。作風不一樣,業績自然不一樣,想幹事、作風正,就能幹事、幹成事;不情願、作風差、混日子,不僅幹不成事,還會誤事。扶貧攻堅,需要一支作風紮實、敢打敢拼的幹部隊伍,否則,作風漂浮,淺嘗輒止,遇難即退,永遠打不贏這場硬仗。筆者老家地處貧困山區,回鄉拉呱時,鄉親們言語間不吝惜對那些心繫羣衆、真情扶貧的基層幹部的讚揚,也不避諱對少數作風不實、業績不佳的幹部微詞。“真扶貧”,就要放下架子走村串戶,捲起褲腿到田間地頭,吃得下農家飯,住得慣農家屋,受得了農村苦,在磨鍊中砥礪作風、增長膽識,既大膽創新又立足實際,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抓鐵有痕的頑強作風,務實爲民、善作善成。

“真本領”體現在能力上,要善打硬仗苦仗。扶貧需要愛心與耐心,更需要決心與信心。信心源自本領,決心依靠本領。“真本領”體現在哪裏?

——“單兵突擊”能當“尖兵”。山區、庫區、老少邊區,資源稟賦不同,經濟基礎不同,人口素質不同,發展模式不同,怎麼辦?道路不通,產品賣不出去,怎麼辦?缺乏致富技術怎麼辦?遇到天災人禍怎麼辦?針對不同貧困對象,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在動態中精準施策、靶向扶貧。

——“加固堡壘”能當“先鋒”。“給錢給物,不如建個好支部”,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越是脫貧攻堅,越要重視黨建扶貧這一制勝法寶,建設好村黨支部這個堅強堡壘,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把脫貧使命放在心上、職責扛在肩上、任務抓在手上,規劃編好扶貧“藍本子”,創新闖出脫貧“新路子”。

——“聯合攻堅”能當“統帥”。扶貧攻堅需要各級幹部不畏艱難、身體力行,還要凝聚合力、科學指揮、協同推進,建立共享平臺,科學謀劃項目,統籌用好資金,攻克重重難關,發揮好集體與羣體的力量,在協同作戰中精準攻堅、精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