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巴金家讀後感3000字

巴金家讀後感3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巴金家讀後感3000字

巴金家讀後感3000字

導讀:一本好書不僅能給你藝術的享受,更能帶給你思考,讓你去發現新的事物,有了新的體會。巴金先生的《家》便是這樣的一本書!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一些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以供大家的需要,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巴金家讀後感3000字

第一篇:

最近正在重讀《家》這部經典著作。初一的時候只讀過一半,這幾天正好藉着電視劇《家》的熱播重讀經典。

巴金的代表作是《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資料是透過一個大家庭的沒落和分化來寫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盪。作者以很大的激情對封建勢力進行揭露,歌頌了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抗爭並與這種家庭決裂。《家》這部分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爲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巴金老先生自我的話說: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述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掩蓋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爲了維護這個作爲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高克明爲代表的那些衛道者,竭力奉持着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爲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在《家》中,就有梅表姐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悲慘命運,鳴鳳的投湖杯具,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作者透過這些描述,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覺新、覺民、覺慧兄弟三人的不一樣命運也是作品的一條主線,是始終貫串在《激流》三部曲裏的人。

覺新,作者對他所花的筆墨最多,而且能夠說是整個作品佈局的主幹。這是一個爲舊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裏雖然有着是非和愛憎的界限,也理解奪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奪去了他所最愛的梅和瑞珏的是“全個禮教,全個傳統,全個迷信”,但他無力掙扎,只能悲哀地痛哭,忍愛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舊禮教制度下的犧牲者,但同時又不自覺地扮演了一個維護者的主角。原著中作者對他是有一些批判的,大多是透過覺慧,批判他的怯弱、“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讀者只有在把他當作一個犧牲者的情緒下才可能產生一點惋惜;這種情緒卻往往又爲人物自我的行動所否定了。

覺民的性格是沉着的,也是比較定型的;作者給他安排了一個比較順利的遭遇,使他勝利地得到感情,跨過了逃婚的鬥爭。他也有改變和發展,但都是順着一條路向前的,他自信能夠掌握自我的命運。

“五四”的浪潮掀起了青年一代的熱情和理想,也回深了他們對於舊的制度和生活的憎恨。《家》中的重要人物覺慧,便是這種受到新思潮衝擊的新生的民主主義力量的代表。他堅決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他的信念很單純,對舊勢力“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他的確是“幼稚”的,對周圍的一切還不能作出科學的分析,甚至感到“這舊家庭裏面的一切簡直是一個複雜的結”,他這直率的熱烈的心是無法把它解開的。但因爲“五四”時代對舊的一切表示懷疑和否定的精神,他明白這個家庭是“無可挽救的了”。他並不想對“家”寄託什麼期望,而熱心於交結新朋友、討論社會問題、修改刊物,創辦閱報社等等社會活動,“誇大地把改良社會、解放人羣的職責放在自我的肩上”。即使在他與鳴鳳熱戀的時期,他在外面也“確實忘了鳴鳳”,只有回到那和沙漠一樣寂寞的家裏時,才“不能不因思念她而苦惱”。最後,覺慧無所顧忌地離開家而遠走了。作者透過覺慧寫出了革命潮流在青年中的激盪,寫出了包含在舊家庭內部的新力量的成長,也透過覺慧來對覺新的“作揖主義”和別人的懦弱性格作了批判。

作品中四位女主人公不一樣的命運中又有着某種相同——

瑞珏,舊社會的一個女人,能夠說死在封建的禮教下,也能夠說是死在她對感情的追求下。我寧願認爲她是死在對感情追求下,也不願認爲她是死在封建的禮教下。因爲最起碼他追求到了她的感情,那是有價值的死;但在那個封建思想瀰漫的社會下,如果說她死於封建禮教,那並不希奇,封建禮教下死的女人還不夠多麼?鳴鳳就是一個例子,所以說她死於封建禮教會讓我覺得她的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我更願意說瑞珏是被感情葬送……

巴金在回憶自我寫下這些文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熟悉我所描述的人物和生活,因爲我在那樣的家庭裏度過了我最初的十九年的歲月,那些人都是我當時朝夕相見的,也是我所愛過和我所恨過的。然而我並不是寫我自我家庭的歷史,我寫了一般的官僚地主家庭的歷史。我寫梅,寫瑞珏,寫鳴鳳,我心裏充滿了同情和悲憤。我慶幸我把自我的感情放進了我的小說,我代那許多做了不必要的犧牲的年輕女人叫出了一聲:冤枉!我真不忍挖開我的回憶的墳墓,那裏面不明白埋葬了多少令人悲哀斷腸的痛史。”

是啊!“青春畢竟是美麗的東西,而且這一向是我的鼓舞的泉源”……

第二篇:

覺新是巴金先生筆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個個性極其鮮明的人物。巴金先生也曾說:“我應當在覺新身上花費更多的筆墨。”可見,覺新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以簡單分析一下覺新這一人物形象。覺新這個人物可以分作兩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他從小直至中學畢業。這一階段的覺新,還沒有感受到命運的殘酷,而且又是那樣的出衆。“他生來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聰穎,在家裏得着雙親的鍾愛,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讚美……他在愛的環境中漸漸地長成……在中學裏他是一個成績優良的學生……他對於化學很感到興趣,打算畢業以後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學裏去繼續研究,他還想到德國去留學。”他在一番順境中成長,憧憬着美好的未來。正如書裏所寫:“他的腦子裏充滿了許多美麗的幻想。在那個時期中他是爲一般同學所最羨慕的人。”如果沒有大的變故,覺民將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邁進,走上人生的坦途。

可是命運卻在此時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的未來從此改變。從中學畢業開始,覺新步入了他人生的第二階段。僅僅因爲長輩間在麻將桌上的矛盾,他痛失了青梅竹馬的愛人,與一個不相識的女子結婚。而這段婚姻竟是由抓鬮來決定的,如此荒唐的做法改變了他的一生。出國留學也隨之化爲泡影。接着他在父親的安排下過上了大少爺應有的生活,也開始承擔起了大少爺應負的責任。他不是隻知道吃喝享樂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親去世後努力撐起這個家,雖然他的肩膀還是那樣稚嫩,可是他已被剝奪了青春。他必須要面對的大家族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許多有形和無形的箭便開始向他射來。”“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見了仇恨和鬥爭,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們攻擊的目標。”開始的他並沒有選擇沉默,“他憤怒,他奮鬥,他以爲他的行爲是正當的。然而奮鬥的結果只給他招來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敵人。”他的鬥爭毫無結果,反而會把他拖得更加疲憊。於是他選擇敷衍家人,“他犧牲了一部分時間去討她們歡心,只是爲了想過幾天安靜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經的夢想拋棄,直到有了孩子,他纔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可是,無法迴避的是,他還要在那個大家族內周旋。他採取“作揖主義”“無抵抗主義”,其實這並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複雜的家族鬥爭中所作出的無奈之舉。而覺新的悲劇正是在這種種無奈中展開。

覺新的悲劇不是他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整個家族和社會造成的。

首先,覺新的自身原因。他在面對事情時過多地選擇了逃避、忍耐、順從。即使是犧牲自己和所愛的人,也要去遵從舊傳統。爲此,他出國留學的夢想破滅了,他心愛的梅嫁與他人,最終他深愛的妻子也因此慘死郊外,連在她臨死前二人都沒能見上最後一面。覺新曾感嘆:“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只有犧牲的資格。”可是,他那毫無原則的苟且順從,犧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別人的幸福甚至性命。這完全是懦弱的表現。“他不說一句反抗的話”,如果說是出於無奈,那麼“沒有反抗的意思”則完全是因爲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無疑義的聽從着家人的擺佈。覺新的悲劇,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次,家族原因。第一,覺新的家族地位。他是家裏的長房長孫,他從一出生便註定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他是整個家族的未來,他承載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個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爲重。因此,他很難把視野投向整個社會,也就不會針對社會弊端做出抗爭。

最後,社會原因。在封建社會日趨瓦解的時代,像高家這樣的封建大家族也註定走向腐朽和墮落。家族的逐漸覺新從小接受的是傳統封建禮教的思想,是完全從他的祖父、父親身上繼承下來的。同時他又處在社會轉型的時期,與弟弟們一起如飢似渴的閱讀進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兩個兄弟輪流的讀這些書報,連通訊欄也不肯輕易放過。他們有時候還討論這些書報中所論到的各種問題。”他的思想雖不如覺民覺慧激進,被稱作“劉半農的‘作揖主義’的擁護者”,也常說自己“喜歡托爾斯泰的‘無抵抗主義’”,可他的思想畢竟超越了封建禮教的範圍,是一大進步。而且他這樣又能夠“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衝突地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着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己並不覺得矛盾。”他正是在這種矛盾當中尋找理想與現實的交叉點。或許只有在這時他才能找回那顆年輕的心,自己纔不至過早的老去。

第三篇:

《家》作爲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中國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之一,標誌着巴金思想、藝術的最高成就。

《家》主要講述了擁護新思想的青年人與封建大家長的鬥爭和以高覺新爲代表的既接受新思想又逆來順受,奉行“作揖主義”的矛盾羣體在社會轉型期中的艱苦掙扎,以及封建家長制的不斷沒落。

《家》裏的感情激流之所以特別能扣動人們的心扉,那是因爲作品裏許多悲慘的情節,大都來自於作者的親身經歷,其中浸染着作者強烈的愛和恨。看過《家》的人以及瞭解巴金先生生平的人都隱約感覺到《家》是巴金老先生根據自己青年時期的背景經歷寫成的,高覺慧的身上有巴金先生的影子,而高覺新則是巴金先生因破產自殺的大哥的縮影。

其次,在情節結構方面,小說擅於把衆多的人物、自相的矛盾和紛繁的事件組合在一起,構成一幅幅富有時代特點的生活畫面。

再次,在人物塑造方面,小說裏的青年大都有見月傷懷、感花流淚的時代憂鬱症,但作者卻從他們各自不同的生活經歷中,寫出了他們絕不相同的風情神采,從而表現了鮮明的性格特徵。

一部成功的長篇小說免不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個性鮮明,充實飽滿的典型形象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故事情節的不斷髮展使典型形象不斷豐滿起來,《家》——不是以跌宕起伏取勝,而是從各個細節,各個側面去塑造人物的典型性,讓每個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從紙上走出來,歸位於真實環境中的各階層人羣。

在對比中刻畫人物性格,是《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作品通過不同性格的反比,相近性格的類比,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境況中的自比,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徵和複雜性,以及人物性格之間的對立和差別。這種對比,常常通過在同一事件或場面中各人的不同表現得到展現,這就使不同的性格或同一人物的不同側面在映襯中更加鮮明。比如,寫三兄弟都不相信“血光之災”的鬼話,但覺新“擔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含淚依從;覺民要覺新去講道理,對長輩還有所期待;覺慧態度堅決,主張不能屈服,“應該反抗”。三人的不同性格,表現的多麼明晰。又如,寫士娼出生的連長太太到高家借住,克明維護家庭的和自己的尊嚴,大膽衛道護法;克安明哲保身,溜之大吉;克定卻想入非非,意欲引狼入室。刻畫同是衛道者的不同面目和心態,入木三分。

《家》在刻畫人物方面最顯著的特點,還在於對於人物心理、情緒的剖析和內心活動的挖掘。這方面充分體現了巴金心理描寫的才能。《家》的心理描寫,主要採用了四種方法:

一是有濃郁抒情色彩的長篇獨白。最精彩的是描寫鳴鳳投湖前哀訴無門的心理活動。作家透入鳴鳳的內心看她起伏的思緒,又投過鳴鳳的內心看周圍的世界。這篇字字含淚、句句含情的獨白,清晰的展示了這個美麗、善良、真誠、純潔的少女豐富的精神世界及其變化活動的脈絡,揭示出她即將告別人世時最爲慟人的情緒和心境。

二是人物之間傾訴衷腸的大段對話。這種對話不是獨白式的自語,而是在特定情勢下急於讓人瞭解的傾訴。比如,梅對瑞珏帶淚啼血的訴說。這個絕望的青年寡婦對知己敞開了她那心死意滅、淒涼酸楚的內心。

三是夢境、幻想等潛意識的展露。寫鳴鳳死後覺慧做了一個夢:衣着華麗的鳴鳳,已成爲富家小姐,仍愛着自己,但她父親要把她嫁給一箇中年官吏。他倆划着小船逃走,但風急浪高,難以前行,鳴鳳的父親又開着汽艇追來。鳴鳳被搶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這個夢意味深長地顯現了隱蔽在覺慧心靈深處的思緒。夢中的大河、巨浪、小船、汽艇都含有象徵的意義。

四是動作、神態等細微變化。作家不直接寫人物的內心,只描寫他的外在表現,從中反映心理的變化。比如寫覺慧因參加學潮遭祖父囚禁,他在天井的梅花旁“伸手摺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裏用力折成了幾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來放在手掌心上,然後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潤溼的一小團”。這情不自禁的動作,使他得到一種毀壞的滿足,表現出他內心極度的憤怒、痛苦和由此產生的茫然的反抗情緒。

《家》中的這些人物,包含着豐富的生活內容,滲透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寄託着作者的美學理想。覺新、覺慧、鳴鳳、高老太爺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有口皆碑的藝術典型。

其中,“覺新性格”已成爲失去自我、具有雙重性格的現代知識分子的代名詞。高覺新,用巴金先生的原話說“覺新在一房裏是長子,在這個大家庭裏又是長房的長孫,就因爲這個緣故,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命運就決定了。”這介紹覺新的第一句話就奠定了覺新這個人物的悲劇色彩。

魯迅先生曾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或許愈是如此,愈讓人覺得深刻,他的前程斷送,他的幻夢破滅,讓人爲之扼腕,更爲之氣憤,因他的懦弱,因他的逆來順受。“他不說一句反抗的話,而且也沒有反抗的思想,他只是點頭,可是後來回到自己的方間關上門倒在牀上用鋪蓋頭哭”,這樣委屈自己的一個人讓人覺得可憐又可氣,而正是這樣的性格特質也爲他日後的不幸埋下了伏筆。高覺新是高家唯一一個的一個具有雙重人格的矛盾體:一方面他是一箇舊家庭裏暮氣十足的少爺,一方面又是一個接受新知識的青年。而正因爲他本身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當他處於分界點上而又無法把握平衡時,便會給他招來更多的痛苦和掙扎。當舊家庭和新思想發生衝突時,他便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受到長輩的譏諷和壓迫,又要忍受兄弟的責難和不解。正是因爲這種不幸,贏得了更多讀者的關注。

緊接着所謂的禍不單行的事情在高覺新的身上發生了。梅在喚起了他的痛苦記憶後,因爲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心力交瘁而死。誠然,無法再尋找到另外的幸福,只能在自怨自艾中香消玉殞。封建制度這個罪魁禍首將責任推到了覺新頭上,覺新爲了他早年的懦弱坦然的接受了,他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反抗,他痛恨自己,他向梅懺悔,我們暗自竊喜,覺新終於覺醒了,我們由衷的期待着他與封建家庭決裂,然而我們始終沒有等到那激動人心的一幕,心愛的人接連死去,只是讓他輪流替換着後悔罷了[]。自始至終,所有的讀者都被覺新無奈的矛盾牽絆着。總之,覺新是一個渴望進步但又缺乏鬥志的新舊重疊的少爺。

《家》之所以能刻畫出生動豐滿的人物,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巴金熟悉他描寫的那些人、那些生活。他曾說:“要是沒有我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我所愛過的和我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在堅實深厚的生活基礎上,獨具匠心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法塑造人物,他筆下的人物怎能不血肉飽滿、栩栩如生?

除人物塑造的特點外,《家》的情節結構也很有特色。全書頭緒雖繁但脈絡清晰,主次分明。以高家內部爲主,又穿插着青年們的社會活動。高家內部以覺新三兄弟的遭遇、命運,特別是婚姻愛情爲主要線索,又交織着其他人物、事件、習俗,構成一幅嚴謹而又豐富的生活畫面,生動地展示出封建家庭的醜惡和腐朽,傾軋和迫害,反抗和鬥爭。前六章中主要人物或直接出場,或着重提到,主要情節線索初見端倪,或埋下伏筆。此後各章,波涌浪疊,不斷掀起浪峯,直到瑞珏之死,形成高潮,最後以覺新初步覺醒,覺慧出逃終篇。顯示出大家庭的沒落和新一代力量的生長。

巴金是現代語言藝術大師之一,他爲青年而寫作,他的語言散發着青春的新鮮氣息。《家》能贏得無數青年讀者的心,也得力於它那充滿抒情氣質的語言。它的語言,有別於魯迅的清峻簡約,也不同於茅盾的細緻縝密,更異於老舍的幽默機趣,其主要特色是清麗、流暢、明朗、自然。《家》的語言滲透着作家濃烈的愛憎之情,真摯的感情隨着流暢自然的文字跳蕩,扣擊着讀者的心扉,使讀者情不自禁地爲書中人物的命運痛苦或快樂,憂鬱或悲憤。

第四篇:

同大多數其他女生的閱讀取向相異,我常讀一些喘着時代氣息的舊書。因爲那樣的閱讀總是可以讓我回到書中的時代,看着書中的人物嬉笑怒罵,似乎我與他們的命運也是息息相關的——我喜歡歷史,喜歡融入歷史的感覺,喜歡跳出歷史的感覺,書裏書外,不斷拾取歷史的哀歡。而巴金先生的《家》正是這樣一本披着賦有濃厚時代色彩的蓑衣的書,在我看來,它與我所看過的諸如《月牙兒》、《陽光》、《雷雨》、《啼笑因緣》、《金粉世家》、《京華煙雲》、《像霧像雨又像風》等等小說相比,有着最厚重的歷史感,最令我印象深刻,其中悲愴的人物命運,深刻的社會反思,時而令人潸然淚下,時而令人怒髮衝冠。我無意貶低其他大師的傑作,那些書,也是我所愛,書中的人情冷暖確也賺盡了無數癡男怨女的眼淚。而《家》中糾纏了“男歡女愛”,糾纏了“兄弟情誼”,糾纏了“祖命難違”,其人情味之純、生活味之濃不得不讓我矛盾地感嘆:爲何我不能有如此般離奇的經歷呢!?幸好我沒有存於那樣的亂世啊!

我初讀《家》的時候是在某個暑假,那時還是行將升入高三的緊張時期,一日在家中複習得累了,於是翻箱倒櫃折騰起來,當時純粹是因爲大腦疲憊想要尋找點怪誕參雜驚喜的感覺,如同你翻找一本很久沒有用過的壓箱底的證件或證書時,偶然發現一張靜躺於那的一張百元大鈔,那種感覺真是太奇妙了。我沒有找到百元大鈔,卻找到了那種奇妙的感覺:摸出了一本不薄不厚的平裝書——《家》,著者巴金。翻開這本書後,我就忘記了纔看完高考複習指導之類書的疲憊,振奮的靈魂踏入了高姓大公館中。

開篇時,巴金對高公館的描寫是這樣的:“有着黑漆大門的公館靜寂地並排立在寒風裏。兩個永遠沉默的石獅子蹲在門口。門開着,好像一隻怪獸的大口。裏面是一個黑洞,這裏面有什麼東西,誰也望不見。”在寒徹骨的壓迫感籠罩的同時,我有一種感覺,似乎“巴金”其實是一個女性作家,“她”筆法之細膩與柔和頗有張愛玲之範,畢竟,在現代文壇,男作家反以女性名字爲筆名的事兒屢見不鮮,巴金也許是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人呢!後來求證得知的事實讓我對巴金先生甚是增添了幾分敬佩,男性作家練就這樣的筆法,實在難得。再後來,我“追星”般查閱巴金先生各種資料,竟讓我驚喜地發現,巴金的本名具有淡雅素麗的女性色彩:李堯棠,如“林語堂”的名字一樣動聽。再深究下去,竟讓我又撞見一個有趣的“曾經”!巴金,李堯棠,的確也用過女性名字作爲筆名——“歐陽鏡蓉”,當然,那是在1934年巴金同國民黨白色恐怖鬥爭時爲了發表《愛情三部曲》之三《電》的一個策略,這是外話。

巴金不愛憑空捏造,他總是將對現實生活中的觀察和感受轉化爲跳動的人物和故事。像他說的,“《家》裏面不一定就有我自己,可是書中那些人物卻都是我所愛過的和我所恨過的。許多場面都是我親眼見過或者親身經歷過的。”《家》中的覺新正是以巴金的已逝大哥爲生活原型的,他在書中的種種無時無刻不在反映巴金的深切痛惜之情。縱觀全書,巴金真是“愛對了人”、“恨對了人”!也許我是受了作者的影響,又或者因爲我本身是一個很傳統的人,高家三個少爺中,我最愛且最恨的就屬覺新。愛他太好,恨他太好!這樣的好使得他成爲全書中最爲悲哀的一個悲劇性人物。他有着雙重人格,他新舊參半,他人道、善良、忠厚、仁愛、他懂風情、有學養、會思考、有靈氣,他性情溫和、處事穩重、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尊敬長輩、疼愛妻兒、關愛弟妹,他同情“下等人”,他有血有肉!在我看來,覺新所有的“懦弱”全都源於他的這些優點,在那樣一個封建禮教吃人的時代,他所有“懦弱”的行爲又怎能完全歸咎於他呢?他也是一個受害者!他最愛梅芬,卻盡心不負瑞鈺;他愛護兄弟,卻極力不忤長輩;他也想義無反顧,但爲了那個家,他委曲求全。這樣一個人物,怎能不讓人心生憐愛呢!?相比他的兩個弟弟,他的矛盾更加彰顯他的真實。

二弟覺民的性格介於大哥覺新和三弟覺慧之間,他比覺新少了思想上的落後,又比覺慧多了遇事、抉擇時的沉着和穩重。但這樣一個或許有點“中庸”的人,在三兄弟中,最讓我厭惡:他雖嚮往民主自由,卻不好參加學生運動;他是一個完美的鬥士,反對包辦婚姻,卻跨不過階級的鴻溝、忘不了主人與奴才的差距,在年初九舞龍人的慘叫求饒聲中,他表現出麻木的神情:“太平淡了,小時候看起來倒有趣味,現在卻不然”,在他的心目中,下人們的痛苦,算不了什麼。我是一個倡導“要麼max,要麼min,絕不選擇mid”的人,在我的眼裏,覺民纔是真正的懦弱和迂腐,他的懦弱反映在他的行動上,他的迂腐折射在他的思想上。這樣的人,要麼完全沉淪,要麼主動昇華,浮於湖面,只怕永無自由暢快呼吸的時日。

也許很多讀者最喜歡的就是三弟覺慧,他大膽、熱情、叛逆,積極投身學生運動,熱心辦刊物(《黎明週報》),宣傳進步思想;他是高公館的三少爺,卻同情下層人物,大膽向女婢鳴鳳示愛,勇於反對封建束縛;他敢於怒斥長輩們裝神弄鬼等迷信行爲,反對把瑞珏搬到城外分娩;他堅決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和“無抵抗主義”,他的信念很單純,對舊勢力“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最後,他義無返顧地走出了家庭。這樣一個典型的才華橫溢、激情四射的富家子弟,且在他身上上演了“王子與灰姑娘”的浪漫愛情故事,哪一個妙齡女子不會對鳴鳳心生豔羨呢?我想,在我們父輩的青春時代裏,必定有無數少女對覺慧這個形象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但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來看,我對覺慧的感覺平平,如果真遇到這樣一個“真命天子”,我有機會成爲一個灰姑娘的話,也絕不會對他“投懷送抱”——至多一個“投桃報李”吧!仔細分析覺慧的人物特徵,我還是“嫌棄”他過於幼稚了,雖說可愛,但終歸不能爲守護所愛的人“盡忠職守”,鳴鳳跳湖自盡,我認爲覺慧是有一定的責任的。當然,他被巴金先生賦予的“新力量”寓意不可置疑。

《家》中除了這三兄弟,還有三個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芬、鳴鳳和瑞珏。這三個女子雖然性格不同——梅悒鬱,瑞珏賢慧,鳴鳳柔中有剛;她們的社會地位也不同,但她們的悲劇結局卻是相同的。每次讀到這三個女子在爲各自的命運做抉擇時,我在心中就暗暗與她們一起面對:“她一定要‘這樣’啊!她一定不要‘那樣’啊!”結果,梅芬鬱鬱而終,瑞珏難產而死,鳴鳳投湖自盡,這些女子的結局哀婉欲絕、催人淚下。而巴金在對這些關鍵情節的刻畫非常注重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整個閱讀過程中,我就像個隱身的人,站在整個場景的面前,看着他們無語凝噎,看着他們撕心裂肺,心裏也跟着痛恨高老太爺,痛恨封建禮教。

當然,小說中還有一個值得所有讀者慶幸的人物,而且還是女性,那就是琴。她與其他三位女子形象不同,她主張男女平等,主動要求到覺慧的學校去學習,她與覺民大膽戀愛,努力追求婚姻自由。琴的抗爭,因衛道們的妥協和同盟軍的支持,最終逃脫厄運。“難道因爲幾千年來這條路上就浸飽了女人的血淚,所以現在和將來的女人還要繼續在那裏斷送她們的青春,流盡她們的眼淚,嘔盡她們的心血嗎?”“難道女人只是男人的玩物嗎?”“犧牲,這樣的犧牲究竟給誰帶來了幸福呢?”琴已經發出這樣的疑問了,她不平地叫起來,她的呼聲得到了她同代的姊妹們的響應。——這個人物的塑造真是大快人心,我心中所有的陰霾因爲琴的存在而又消除了,希望的曙光因爲她而展現!或許,老一輩的男權思想和封建思想被這部小小的作品小小地打擊了一下吧!?我心中暗喜。後來,我在研讀巴金先生關於《家》的其他文章時看到,他在《關於〈家〉(十版代序)——給我的一個表哥》中曾寫道:“我只願琴將來不使我們失望。在《家》中我已經看見希望的火花了。”我想代表所有女性,尤其是那些追求自由與平等的女性,向已逝的巴金先生道一聲謝,感謝您所有宣揚自由平等的心靈傾訴!

第五篇:

覺新是巴金先生筆下的《家》中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一個個性極其鮮明的人物。巴金先生也曾說:“我應當在覺新身上花費更多的筆墨。”可見,覺新這一人物在作者心中的分量以及其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簡單分析一下覺新這一人物形象。覺新這個人物可以分作兩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他從小直至中學畢業。這一階段的覺新,還沒有感受到命運的殘酷,而且又是那樣的出衆。“他生來相貌清秀,自小就很聰穎,在家裏得着雙親的鍾愛,在私塾得着先生的讚美……他在愛的環境中漸漸地長成……在中學裏他是一個成績優良的學生……他對於化學很感到興趣,打算畢業以後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學裏去繼續研究,他還想到德國去留學。”他在一番順境中成長,憧憬着美好的未來。正如書裏所寫:“他的腦子裏充滿了許多美麗的幻想。在那個時期中他是爲一般同學所最羨慕的人。”如果沒有大的變故,覺民將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邁進,走上人生的坦途。可是命運卻在此時跟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的未來從此改變。從中學畢業開始,覺新步入了他人生的第二階段。僅僅因爲長輩間在麻將桌上的矛盾,他痛失了青梅竹馬的愛人,與一個不相識的女子結婚。而這段婚姻竟是由抓鬮來決定的,如此荒唐的做法改變了他的一生。出國留學也隨之化爲泡影。接着他在父親的安排下過上了大少爺應有的生活,也開始承擔起了大少爺應負的責任。他不是隻知道吃喝享樂的花花公子,而是在父親去世後努力撐起這個家,雖然他的肩膀還是那樣稚嫩,可是他已被剝奪了青春。他必須要面對的大家族裏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許多有形和無形的箭便開始向他射來。”“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見了仇恨和鬥爭,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們攻擊的目標。”開始的他並沒有選擇沉默,“他憤怒,他奮鬥,他以爲他的行爲是正當的。然而奮鬥的結果只給他招來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敵人。”他的鬥爭毫無結果,反而會把他拖得更加疲憊。於是他選擇敷衍家人,“他犧牲了一部分時間去討她們歡心,只是爲了想過幾天安靜的生活。”他苟且度日,把曾經的夢想拋棄,直到有了孩子,他纔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可是,無法迴避的是,他還要在那個大家族內周旋。他採取“作揖主義”“無抵抗主義”,其實這並非他的初衷,而是他在複雜的家族鬥爭中所作出的無奈之舉。而覺新的悲劇正是在這種種無奈中展開。覺新的悲劇不是他一個人造成的,而是由整個家族和社會造成的。首先,覺新的自身原因。他在面對事情時過多地選擇了逃避、忍耐、順從。即使是犧牲自己和所愛的人,也要去遵從舊傳統。爲此,他出國留學的夢想破滅了,他心愛的梅嫁與他人,最終他深愛的妻子也因此慘死郊外,連在她臨死前二人都沒能見上最後一面。覺新曾感嘆:“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只有犧牲的資格。”可是,他那毫無原則的苟且順從,犧牲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幸福,更有別人的幸福甚至性命。這完全是懦弱的表現。“他不說一句反抗的話”,如果說是出於無奈,那麼“沒有反抗的意思” 則完全是因爲他性格的懦弱,懦弱到毫無疑義的聽從着家人的擺佈。覺新的悲劇,他自己的懦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其次,家族原因。第一,覺新的家族地位。他是家裏的長房長孫,他從一出生便註定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他是整個家族的未來,他承載着家人的希望。家庭就是他整個生活的中心,他的一切都要以家族爲重。因此,他很難把視野投向整個社會,也就不會針對社會弊端做出抗爭。這一特殊地位註定了他不能像覺慧那樣激進,不能勇敢地做出反抗。第二,覺新的思想根源。這一點是由第一點衍生而來的。作爲一個封建大家庭的長子長孫,他自然被寄予了厚望,接受良好的教育,當然這教育也是封建倫理的教育。儒家思想的孝悌觀念自然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裏。這也在思想上給他戴上了沉重的枷鎖。在他的思想裏他已不是簡單的爲自己而活,他活着就是爲了整個家族。它完全是封建禮教的奴隸。恪守着長房長孫的規矩。他完全成了一個傀儡,被人玩弄,任人擺佈,沒有思想也沒有靈魂。最後,社會原因。在封建社會日趨瓦解的時代,像高家這樣的封建大家族也註定走向腐朽和墮落。家族的逐漸腐化令覺新認識到它所嚴格遵守的舊傳統再也無力支撐起這個家,現實的巨大壓力使覺新變得迷茫不知所措。他始終認爲封建秩序是不可動搖的,因而在紛亂的境況中他只有選擇墨守。覺新是處在新舊制度之間的人,矛盾的境遇也造成了他矛盾的人格。覺新從小接受的是傳統封建禮教的思想,是完全從他的祖父、父親身上繼承下來的。同時他又處在社會轉型的時期,與弟弟們一起如飢似渴的閱讀進步刊物。“每天晚上,他和兩個兄弟輪流的讀這些書報,連通訊欄也不肯輕易放過。他們有時候還討論這些書報中所論到的各種問題。”他的思想雖不如覺民覺慧激進,被稱作“劉半農的‘作揖主義’的擁護者”,也常說自己“喜歡托爾斯泰的‘無抵抗主義’”,可他的思想畢竟超越了封建禮教的範圍,是一大進步。而且他這樣又能夠“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衝突地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着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己並不覺得矛盾。”他正是在這種矛盾當中尋找理想與現實的交叉點。或許只有在這時他才能找回那顆年輕的心,自己纔不至過早的老去。覺新最大的悲痛莫過於兩位至愛的人的離去。當他來到梅的牀前,看着她“安靜地躺在牀上,眼睛微微閉着,頭髮飄散在枕畔,瘦削的臉像紙一樣地白”,他心中會是怎樣的滋味?悲哀?悔恨?痛心?可這所有的一切都無濟於事,無論什麼都已無法挽回那隕落了的年輕的生命。寂寞的荒廟中又有誰能陪伴那孤獨的生命?當瑞珏的聲聲苦叫從窗裏飛出,闖進他的耳朵,他又是怎樣的心情?一扇破舊的木門最終使他們陰陽兩隔,至死都沒能見上一面,在門外狂吼的他又是怎樣的痛苦?那兩扇破舊的木門最終“攔住了最後的愛”。直到此時,覺新才悔悟到:“真正奪去了他的妻子的還是另一種東西,是整個制度,整個禮教,整個迷信。這一切全壓在他的肩上,把他壓了這許多年,給他奪去了青春,奪去了幸福,奪去了前途,奪去了他所愛的兩個女人。他現在開始覺得這個擔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掙扎。”這如果說算作思想上的覺悟的話,那麼他幫助覺慧離家便可稱作是將這一覺悟付諸實踐。他是真切的感覺“這個家需要一個叛徒”,真切希望這個腐朽家族的改變。覺民這一典型形象揭示的是懦弱的個人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下飽受煎熬和摧殘,最終葬送自己及他人的幸福的悲劇。他與覺慧構成鮮明的對比,也讓人們看到了在新舊時代交替的背景下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