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10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2W 次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1000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1000字

導語:《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書中通過一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而向大家講述很多的道理,其中奶酪可以看作我們想要得到的各種利益。而迷宮有兩層含義,一個是現實的社會,另一種則是內心的世界。現實社會有的時候就像是一個大迷宮,人們在裏面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卻好似永遠找不到出口,找不到屬於自己的角落,最終還是逃不出迷宮的手掌心,只得在原地徘徊。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幾篇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以供大家的需要!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後感1000字

【篇一】

工作之餘,認真閱讀了《誰動了我的奶酪》這本暢銷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其中的小故事。故事中那四個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小傢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隻小老鼠嗅嗅和匆匆,它們無論在何時對奶酪都情有獨鍾,總能執着的搜尋自己所需的東西,它們對變化是敏感的,對環境也是敏感的,那不願輕易放下的跑鞋暗示着內心的警覺,它們對所得是知足的,對所失是坦然的,它們明晰的知道奶酪對生存而言的必要,也清楚的知道失去後繼續尋找的重要,它們屬於目標明確的一類。有人說小老鼠簡單,所以纔有線性思維下的執着反應。而我認爲,小老鼠的簡單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的簡單恰恰是目標感強的表現,是在複雜局面前,能抓住重點,有效達成目標的表現。人的患得患失,往往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何不像小老鼠那樣做個知道自己要什麼和怎樣要的自覺之人呢?

小矮人唧唧雖然沒有小老鼠那麼敏感而自如的應對變化,但他是覺醒的一類。他善於反思,善於總結,他不像一個實幹者,更像一個思想者,他在迷宮的牆上留下的思考的足跡成了大家分享的財富。與其說他最終找到了新的奶酪,不如說他找到了尋找奶酪的方法,或者說生存的方式。在經歷了奶酪失而復得的過程之後,他變得務實而堅強。曾經的彷徨,曾經的苦悶,曾經的恐懼,都成了今後直面變化的不竭之力。他的覺悟和美好的結果給了我們希望,讓我們相信在勇敢面對變化之後等待我們的是風雨後的彩虹。其實打動我的不是唧唧得到的新奶酪,而是他的真實和堅持。他不怕說出自己的擔心,也不怕前進中的迷惘,他在不斷與自己對話、在不斷的改變中堅持到了最後,他的堅持彰顯了作爲一個真正人的韌性,這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小矮人哼哼固步自封,缺乏順應變化的勇氣,成了一個反例,文中沒有細說他的結局,留下了無限的空間給讀者,雖然他不值得去同情,但還是希望他能戰勝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奶酪。

從這四個有趣的小傢伙的故事中,我意識到積極應對變化的重要性。有人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在變。是啊,既然我們處在這樣一個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就要努力做個環境中的人,不斷充實自己,不斷積蓄力量,不斷順應變化,變被動爲主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奶酪!

【篇二】

放棄,是指在面臨矛盾時,敢於面對現實、分析利弊、冷靜思考,然後捨棄不利因素,選擇自己認定的目標,並且堅持下去。

因此,放棄首先應該是一種自信的體現。沒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坦然放棄的,他們總是患得患失、優柔寡斷,在自怨自艾中一次次錯失良機,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而充滿自信的人,則堅信失敗爲成功之母,哪怕成功並不能立刻到來,他們仍然感受到陽光在不遠的前方,只要朝前看,努力不懈,最終會有回報。哼哼從開始猶豫不決到最後毅然邁出尋求新奶酪的一步,就體現了一種不自信到自信的轉變。

然後,放棄是來源於心智的指引。當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矛盾壓向我們時,幾乎沒有人不感受到恐慌,那麼,是被壓得錯亂複雜、惶惶不可終日,還是一蹶不振、自暴自棄呢?擁有智慧的人,就明白是該作出選擇的時候了——哪些該放棄?哪些該保留?權衡利弊,用心思考,透徹地比較每種選擇可能產生的結果,得出自己要堅持的結論——這個過程完全是靠心智,而絕非一時的頭腦發熱。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巨大的潛力,當這個潛力通過智慧表現出來時,就請抓住它!哼哼自己的思考以及他和唧唧的對話,其實就是心智的探索。

接下去,放棄還意味着不斷創新、不斷彌補、不斷完善!月有陰晴圓缺,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總是充滿許多缺憾,當我們作出某種選擇的同時,往往失去了另外的東西,比如享樂、金錢、地位、愛情、親情、名望……這也就是我們放棄的東西。但是,放棄並不是目的,放棄只是暫時的,放棄以後,要想方設法把它尋找回來、而且找回來更好的,當然可能也是更加辛苦。就象哼哼,在迷宮裏面,經過好多辛苦,終於又重新找回了奶酪。

我曾多次主持文娛活動,記得每次上場前,我都提前許多天把要說的話詳細寫到紙片上,反覆練,吃不下睡不着,精神高度緊張,真到上場時卻由於過分緊張而不盡如人意[]。有一次,我實在承受不了如此來自體力和精神的緊張壓力,就索性丟掉以往提前詳細準備的習慣,只是粗略計劃了節目的大致框架;哪曉得,到了主持臺上,結果出乎意料的好。這件事情給我印象很深,勇於放棄一些不好的習慣,確實有助於工作的開展。

離開變電運行工作、到用電工作將近兩年時間的我,還一直沉浸在不能從事安全一線生產的遺憾之中。學過電力專業知識,卻不能真正爲電力生產服務,而是整天維護窗口形象工作,甚至連裝表接電、用電檢查都不能勝任,我一度在自責中不得安寧,根本無心當下的工作。一位朋友幫助了我,她很客觀地爲我分析出每個崗位都有其重要性、都是爲企業服務。樸實簡單的話語,使我明白了我應該珍惜的是什麼、放棄的是什麼。從那以後,我放棄了工作上的自卑心理,儘量屏除對於想改換工種的念頭,開始正視本職工作,並用心去做好它,逐步進入良性循環的狀態。

勇於放棄,堅持你自己的選擇,併爲之努力不懈,重新尋找生命的激情和亮點!

以上就是初讀《誰動了我的奶酪?》的感受——再次感謝局團委在建團80週年之際爲我們每位團員朋友奉獻的這本好書,還是讓哼哼的座右銘在結束本文吧:“誰先放棄舊奶酪,誰就能夠先得到新的奶酪”!

【篇三】

看完《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確實是一本能引起思想共鳴、發人深省的好書,書中描述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和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對於奶酪發生變化所持有的態度和採取的做法正是每個人在面對不同的環境時常常遇到的,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消極頹廢、牢騷抱怨、探索發現、努力開拓”等或積極或消極的思想和行爲一直以來都伴隨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對照的影子,很多本來可以做好的事情在消極因素的作用下沒有做好,很多原本做不到的事情在積極因素作用下反而取得了成功,關鍵在於我們的選擇,是選擇向嗅嗅匆匆那樣立即採取行動,還是向哼哼那樣抵制變化,或者向唧唧那樣逐步適應變化。

決定選擇的因素有很多,有飢餓的壓力、辯證的思考還有直覺的判斷,但我覺得在這個故事中很少言語提及的“鞋”是影響選擇非常重要的因素,我認爲他們的鞋不僅僅是物理意義上的鞋,更是一種生存技能、一種前行工具。最初的他們都是穿着鞋子不斷的奔跑找到了奶酪,雖然都是在誤認爲奶酪C站奶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前提下做出的對處置鞋子的判斷,兩者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嗅嗅匆匆將鞋子兩端的鞋帶繫好掛在肩膀上,而哼哼唧唧卻將鞋子丟在一邊,穿上拖鞋,想當然的以爲再也不用穿着鞋子奔跑着去尋找奶酪了,鞋子好像已經無關緊要了,穿着寬鬆的拖鞋享受美味的奶酪再發出“人生至此、夫復何求”感嘆。然而,當環境發生變化奶酪被人搬動了之後,時刻將鞋子帶在身上的嗅嗅匆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反映毅然衝入迷宮尋找新的奶酪,而將鞋子束之高閣的哼哼唧唧卻需要長時間的思考和適應,到底該何去何從。

這也是大多數習慣了安逸生活、習慣了固定模式、習慣了一成不變的人的真實寫照,無論是企業家、還是上班族,之前大家用掌握的技能在茫茫迷宮中找到一塊看似“穩定、保險、永不會消失”的奶酪,享受奶酪存在帶來的滿足、享受擁有奶酪帶來的光環。在奶酪充足的相對輕鬆的工作和安逸的生活中,原先找奶酪穿着的跑鞋已不知所蹤,大家都換上無法奔跑的拖鞋,逐步形成思想保守、盲目樂觀、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心態,任何人想創新、想變化都會招致圍攻、招致抵制,大家都同化成一個模樣,享受着已不在新鮮的奶酪卻不自知。

然而當環境發生變化已沒有奶酪可供食用的時候,穿久了拖鞋的我們已不再具備當初尋找奶酪時掌握的技能,已完全沒有當初尋找奶酪時一往無前的勇氣、所向披靡的激情,但對重新衝入迷宮尋找奶酪的猶豫歸根結底還是來自於沒有跑鞋的懼怕,來自於對能否有能力找到奶酪的疑問。

環境的變化是永恆的,是我們必須直面必須接受的事實,我們能做的就是將跑鞋系在肩上,並常常對鞋子進行保養,時刻準備着重新衝入迷宮去面對工作中不斷變化的形勢,不斷去尋找應對的新方法,才能真正讓奶酪變得用之不完、取之不竭。

【篇三】

這是一本全球銷量超過2千萬冊的書,它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包括它所要闡述的道理也是通順易懂,它是一本簡單的書。然而它風靡全球,據說書中講的故事曾啓發過很多人,甚至改變過很多瀕臨破產的公司的命運,那它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

《誰動了我的奶酪》書中僅有4個“人物”——兩隻小老鼠“嗅嗅”“匆匆”,兩個小矮子“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裏,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現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築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後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他們採取了不同的態度:

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並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奶酪已經消失的殘酷現實。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唧唧終於衝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了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並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鬱鬱寡歡。

故事結束了,四個“人物”相同的開始,不同的結局正是作者所要突顯的,而其中道理就是,面對改變,態度將決定事情的發展方向,決定最終的結局。

回到現實,故事裏的“奶酪”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等等。而故事裏的“迷宮”代表你花時間尋求的東西的所在地,它可以是你效力的機構,你生活的社區,亦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種人際關係。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們追尋它,想要得到它,因爲我們相信,它會帶給我們幸福和快樂。而一旦我們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會對它產生依賴心理;這時如果我們忽然失去它,我們將因此受到極大的傷害。

然而,在當下這個快速、多變和危及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着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們時常會感到自己的“奶酪”在變化。各種外在的強烈變化和內心的衝突相互作用,使人們在各種變化中茫然無措,一直追問——到底是誰動了我的奶酪?有些人在各種突如其來的變化中,總沉於“失去”的痛苦、“決定”的兩難、“失望”的無奈之中……對新的生活狀態無所是從,不能正確應對並陷入困惑之中難以自拔。有些人則時刻警惕,他們會有顧慮地啓程出發,勇敢地做出改變來適應這種變化;其實大多數人的頭腦是複雜的,內心的恐懼、多慮、驚嚇會使得自己陷入停滯的境界。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自己更像書中的誰。回想過去面對工作中的變化,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唧唧的反應和行動跟自己最接近。我不喜歡像哼哼那樣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然而我也無法做到完全地果斷從容。唧唧經過自嘲最終做出了面對變化應有的抉擇,然後如果它從一開始就選擇重新啓程,相信它會更早的收穫新的奶酪。人生苦短,與其總是徘徊猶豫,痛苦掙扎,不如與變化爲友,積極面對它,在變化發生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包括行動準備和心理準備,用最好的心境去奮鬥,去追求自己想擁有的那塊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