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生死場》|書籍簡介

《生死場》|書籍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3W 次

《生死場》|書籍簡介

《生死場》|書籍簡介

導語:《生死場》是中國三十年代東北文學作家羣中最著名的女作家蕭紅的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寫於1934年9月.是魯迅所編"奴隸叢書"之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生死場》|書籍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生死場》|書籍簡介

《生死場》是蕭紅早期創作的一個巔峯。這部作品奠定了蕭紅作爲抗日作家的地位,使她成爲三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特別是魯迅爲之作序,胡風爲其寫後記,都使《生死場》成爲一個時代民族精神的經典文本。

同名話劇《生死場》於1999年在北京上演;2004年在北京二度上演。

創作背景

1935年月12月,蕭紅的中篇小說《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在上海出版, 魯迅爲之作序, 胡風爲其寫後記,在文壇上引起巨大的轟動和強烈的反響,蕭紅也因此一舉成名,從而奠定了蕭紅作爲 抗日作家的地位。

《生死場》原名《麥場》,後由 胡風改名爲《生死場》,是她以蕭紅爲筆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場》以淪陷前後的東北農村爲背景,真實地反映舊社會農民的悲慘遭遇,以血淋淋的現實無情地揭露日僞統治下社會的黑暗。同時也表現了東北農民的覺醒與抗爭,讚揚他們誓死不當亡國奴、堅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民族氣節。

《生死場》的發表,符合時代的要求,呼喚民族意識的覺醒,對堅定人民抗擊 日本侵略的鬥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蕭紅在作品中大膽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願望,抒發了她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

魯迅在爲《生死場》所作的序言中稱讚蕭紅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生死場》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社會影響很大。蕭紅也因此成爲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從而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作品介紹

《生死場》是 蕭紅一部傳世的經典名篇,寫於1934年9月。是 魯迅所編“ 奴隸叢書”之一。它對人性、人的生存這一古老的問題進行了透徹而深邃的詮釋。這種對人生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時代的絕大部分作家。不過,它在藝術表現上也存在着不足之處,有人稱之爲文本的斷裂。換言之,小說的後 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問題而轉向了革命前途問題。 魯迅在爲《 生死場》作的序中,稱它是“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的一幅“ 力透紙背”的圖畫。《生死場》描寫了“九·一八”事變前後,哈爾濱近郊的一個偏僻村莊發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裏行間描摹着中國人於生的堅強與死的掙扎。

東北的淪陷使得幾乎所有的閱讀者都認爲這是一個典型的抗日題材 作品。但是,這樣的角度卻無法解釋年輕的蕭紅爲什麼如此迷戀描述 女性的 生育、死亡以及病痛。當然,激進的 女性主義爲這一文本的解讀提供了一個角度。但是,這亦並不能解釋抗日題材在這裏的比重。而話劇《生死場》的解讀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另一種解讀的版本:即民族國家的話語與女性身體的交結。即在民族國家話語的掩藏之下,關心的是女性身體本身。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說的構思開始於 哈爾濱時期,前半部的片斷曾於1934年4月至6月,在哈爾濱《 國際協報》的《 文藝》週刊連載。全書共有十七節,在第一節《麥場》至第十節《十年》裏,作者用充滿感情的筆調,描寫了 東北農民貧苦無告的生活。他們身受地主的殘酷壓榨,一年三百六十五 天,每天都是背向 藍天、臉朝黑土、辛勤操勞、累彎了腰、累跛了腿,還是得不到溫飽,受着飢餓和疾病的煎熬,在這種牛馬不如的生活中,有的婦女生下來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序言內容

序言 記得已是四年前的事了,時維二月,我和婦孺正陷在上海閘北的火線中,眼見中國人的因爲逃走或死亡而絕跡。後來仗著幾個朋友的幫助,這才得進平和的英租界,難民雖然滿路,居人卻很安閒。和閘北相距不過四五里罷,就是一個這麼不同的世界,我們又怎麼會想到哈爾濱。 這本稿子的到了我的桌上,已是今年的春天,我早重回閘北,周圍又復熙熙攘攘的時候了,但卻看見了五年以前,以及更早的哈爾濱。這自然還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於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精神是健全的,就是深惡文藝和功利有關的人,如果看起來,他不幸得很,他也難免不能毫無所得。 聽說文學社曾經願意給她付印,稿子呈到中央宣傳部書報檢查委員會那裏去,擱了半年,結果是不許可。人常常會事後才聰明,回想起來,這正是當然的事;對於生的堅強和死的掙扎,恐怕也確是大背“訓政”之道的。今年五月,只爲了《略談皇帝》這一篇文章,這一個氣焰萬丈的委員會就忽然煙消火滅,便是“以身作則”的實地大教訓。 奴隸社以汗血換來的幾文錢,想爲這本書出版,卻又在我們的上司“以身作則”的半年之後了,還要我寫幾句序。然而這幾天,卻又謠言蜂起,閘北的熙熙攘攘的居民,又在抱頭鼠竄了,路上是絡繹不絕的行李車和人,路旁是黃白兩色的外人,含笑在賞鑑這禮讓之邦的盛況。自以爲居於安全地帶的報館的報紙,則稱這些逃命者爲“庸人”或“愚民”。我卻以爲他們也許是聰明的,至少,是已經憑著經驗,知道了煌煌的官樣文章之不可信。他們還有些記性。 現在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日的夜裏,我在燈下再看完了《生死場》,周圍像死一般寂靜,聽慣的鄰人的談話聲沒有了,食物的叫賣聲也沒有了,不過偶有遠遠的幾聲犬吠。想起來,英法租界當不是這情形,哈爾濱也不是這情形;我和那裏的居人,彼此都懷著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現在卻好象古井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寫了以上那些字。這正是奴隸的心!但是,如果還是擾亂了讀者的心呢?那麼,我們還決不是奴才。 不過與其聽我還在安坐中的牢騷話,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場》,她纔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感受是複雜的。一方面驚訝於文字在這舞臺上的復現。而另一方面是感染力――這是電影院、碟片所無法給予的。在最後的十幾分鍾裏,愈到後來愈會落淚。在不當亡國奴的雄性吼聲中無法不感動。

但是,必須坦言,真正讓我動容的是 王婆死而復生後對着受人詬病的女兒 金枝說:“你生下孩子,我來養。”而當趙三把襁褓的之中的女嬰摔死時,讓我淚水奪眶而出的不只是那被摔下的嬰兒,還有那舞臺正中的 金枝。剛剛生產後的 金枝柔腸寸斷地親眼看着她自己的父親――趙三把孩子摔死。而她在生產中被捂住了嘴,失聲失語而陷入死寂的場景更是觸目驚心。這樣的震動,猶如柔軟而又堅韌的力量,疼痛地直擊你內心深處。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年),中國作家,原名張乃瑩,“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1942年因病逝世於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場》、《橋》、《牛車上》、《曠野的呼喊》、《蕭紅散文》、《回憶魯迅先生》、《馬伯樂》、《呼蘭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