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87K 次

小編導語:佛家禪語主要指從佛門中傳出的精華語句。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分享給大家,希望喜歡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關於生活的經典禪語:

1.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麼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時時念念不見一切相,莫認前後三際,前際無去今際無住後際無來,安然端坐任運不拘,方名解脫。

2.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時,修與不修,是兩頭語。如今初心,雖從緣得,一念頓悟,自理猶有,無始曠劫習氣,未能頓淨,須教渠淨除現業流識,即是修也。不可別有法教渠修行趣向,從聞入理,聞理深妙,心自圓明,不居惑地,縱有百千妙義,抑揚當時,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計始得。以要言之,則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若也單刀直入,則凡聖情盡,體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3.夫萬善乃菩薩入聖之資糧,衆行乃諸佛助道之階漸,若有目無足,豈到清涼之池,得實而忘權,奚升自在之域。是以方便般若,常相輔翼,真空妙有,恆共成持。

4.今時修心者以經論爲別宗,講說者以禪門爲別法,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禪門之本事,聞說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襟之禪,不知心佛正是經論之本意。

5.不求名利不求榮,只麼隨緣度此生,三寸氣消誰是主,百年身後謾虛名,衣裳破後重重補,糧食無時旋旋營,一個幻軀能幾日,爲他間事長無明。

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衆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7.修八正道端正生活態度,行四攝法和諧人際關係,以四無量心利益社會大衆,是我們落實禪生活的要點。

8.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爲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9.作爲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纔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1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衆生,即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衆生。

1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13.修習生活禪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在生活中息滅貪嗔癡,在生活中淨化身口意。

1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爲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爲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爲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1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16.學者先須識自宗,莫將真際雜頑空,妙明體盡知傷觸,力在逢緣不借中,出語直教燒不著,潛行須與古人同,無身有事超岐路,無事無身落始終。

17.我們每個人之所以能夠安居樂業,是因爲有無數從事各行各業的人辛勤勞作和密切配合的結果。我們時時刻刻都有感恩的思想,那麼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自利、欺騙壓迫就會逐步緩解和消除,人間就會充滿諒解和愛心。

18.作爲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裏供滿了菩薩,而是在家庭裏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心,這纔是佛化家庭的內涵。

19.以三寶爲正信的核心,以因果爲正信的準繩,以般若爲正信的眼目,以解脫爲正信的歸宿。

20.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大衆,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21.生活禪的目標是要實現禪生活。從生活禪到禪生活,其中所要落實的理念,就是“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衆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覺悟人生”即是觀照在當下,破除煩惱,“奉獻人生”即是發心在當下,成就衆生。

22.生活禪的次第是:發菩提心,立般若見,修息道觀,入生活禪。

23.修習生活禪最爲關鍵的'一點,就是淨化身口意。身口意清淨,身口意清淨再清淨,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的清淨三業。三業清淨了,三業都是禪。

24.生活禪就是要做到精神生活重於物質生活。我們要把人生的正確修修養看得重於物質生活;要把迷失的生活逐步自覺地轉變爲覺悟的生活;要把染污的生活逐步轉化爲淨化的生活;要把凡夫的生活逐步轉化爲聖者的生活,這就是生活禪。生活禪的目的,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做這四件事,就是要把這四件事的位置擺正。

25.將信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關懷人生,淨化人生,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26.向善、向上,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時時刻刻不可以忘記的目標。我們做一切事情,既要符合向善的要求,又要符合向上的要求。向善是下化衆生,向上是上求佛道;向上是覺悟人生,向善是奉獻人生;向善是他受用,向上是自受用。把向善、向上結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

27.“放下”並不是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而是放下你對事物執着的心.貪戀的心,放下你的私心和顧慮。但是,責任心,利益集體.利國利民的心和團隊精神是不能放下的。“手中有權,心中無權”“手中有錢,心中無錢”……若對財色名利世間的一切都能如此,還需要放下什麼?

28.過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靈纔會變得渾沌.污濁.空虛.彷徨。大自然是心靈真正的淨化劑,萬物的靈魂就是大自然。我們應該崇尚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29.大自然是我們人類惟一.永遠的依靠,是我們真正的朋友,我們應當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大自然,只有這樣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對人類的恩寵。

30.是因爲你的心沒有敞開,沒有讀懂這個社會,接受這個社會,纔會感到孤獨,甚至漂泊。惟有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納一切,纔會感到充實.寧靜.祥和,與萬物同一體。

31.生命的價值遠遠超過世間任何物質的價值。可是現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對物質過分地貪求,物慾高漲,忘卻了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荒蕪了生命,實在可悲可嘆!

32.真理不分彼此,更不分種族與宗教。聖人應衆生的根基與需求,千變萬化,在各個領域裏演說真理。他們來到世間不是讓衆生崇拜,而是引導衆生踐行真理。過於依賴聖人,是無法與聖人相應的。惟有踐行真理,才能與聖人相應。

33.很多時候購物並非我們真的需要,而是出於一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是佔有慾在作怪。東西只有少,我們纔會知道它的珍貴,纔會懂得珍惜。人是因爲心中沒有崇高的理想,纔會裝進許多“垃圾”。

34.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愛;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事業;爲了自由,我們捨棄了家庭.....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什麼都不需要捨棄,只要帶着覺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會迷失。

35.懂得知足.滿足的人,纔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則,即便在極樂世界也是個煩惱的人.貧窮的人。無明是煩惱的根源。貪慾是災難和痛苦的禍端。

36.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獨,是聽見自己的呼吸聲,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

37.內心失去了與道的聯繫,纔會不停地追趕潮流,這正說明了心靈的空虛。惟有充滿自信,忠於自己的人生,才能與內在的道溝通。

38.人生的真諦是在曲線中悟道,在直線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線是通向靈性之門的捷徑。人要學會在曲線中找到樂趣,在曲線中發現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線中,要善於從曲線中發現人生的奧祕。

39.多行動,少言語。話多的人不可信,他的心都用在表達上。要學會無言的表達,無聲的行動。

40.慈悲心生起纔是“靈魂”甦醒的開始,纔是自性打開的開始,也是永生的開始。

41.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會的和諧。

42.精進努力修行不是改變自己的容貌,不是獲得種種境界,也不是創造福慧,而是尋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43.知識是從外學習而來——養頭腦,智慧是從內領悟到——養心靈。

44.開悟成就有兩條路可達成:一是靠靜心反觀內視自己,深入心的源頭,達到悟境;二是慈悲心生起,對衆生充滿無窮的愛,踐行慈心與宏願,使內在本有的自性開出芬芳的花朵。

45.做人要重過程,做事則要重結果。

46.我不畏懼死亡,而畏懼虛度光陰;我不畏懼事務繁多,而畏懼空耗生命;我不畏懼名利,而畏懼人生沒有方向;我不畏懼他人誤解,而畏懼心胸狹隘;我不畏懼愛,而畏懼心中無愛;我不畏懼人情濃,而畏懼道情淡。

47.心中毫無牽掛,一無所有時,得到的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心中裝滿慾望,執着種種心外之物時,即是身心被困時。爲人慾得解脫自在,必須放下種種的慾望和一顆執着的心。

48.世間上還有什麼力量比心靈的力量更大呢?善念善言善行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持之以恆地踐行,我們的人生纔會有一個圓滿的結果。心念決定言行,未來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現在的起心動念。

49.看破是理論,放下是功夫。意識到是覺醒,做到纔是昇華。看到黑暗,目的是爲了看到光明。認清邪法,目的是爲了認清正法。

50.只有爲生命全心全意地活着,臨終纔會對生命毫無眷戀。來時不知從何處來,但我們有權利也有能力知道臨終將往何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