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7K 次

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爲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輕若飛花,輕似落霞,輕如雨絲;因爲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靜若夜空,靜似幽谷,靜如小溪。以下是本站經典語錄網爲大家準備的詩意禪語感悟人生,希望大家喜歡!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一)

1.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在安詳”,纔是下手之處。

2. 不可說。

3. 三乘所有三寶實義,唯取聖位名僧寶。——源自:《涅盤經》

4.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不能隨便施捨的。感情是沒有公式,沒有原則,沒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們至死都還在執着與追求。

5. 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6. 如實知一切法,故名爲佛。——源自:《摩訶般若經》

7. 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

8.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9.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會難過,因爲是──人嘛!

10. 多用心去傾聽別人怎麼說,不要急着表達你自己的看法。

11.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12.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3.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14.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15.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6. 慈莊嚴故,於諸衆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憫諸衆生,常不厭舍;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舍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佛說十善業道經》

17.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爲修來世,只爲途中與你相見。——選自《雨巷》

18. 皺者爲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原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19.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二)

1. 智者善植因果。

2. 原上草,露初唏,舊樓新壠兩依依。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3. 願我三世累積的一切善根都回向與您,惟願您速疾成就無上菩提!願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4. 不經歷幾個天才和人渣,怎麼當孩子他媽。不經歷幾次挫折和漏洞,怎麼當女神老公。不經過幾場期盼和等待,怎麼當別人太太。一切的折磨,都是爲了成佛。——劉同

5. 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衆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衆善。——《大方廣佛華嚴經淨行品》

6.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7.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七堇年

8. 事無難易,惟心堅忍可成矣!所謂金剛非堅,願力唯堅。

9. 佛說:前世,你是我親手種下的一株碗蓮,別的蓮都開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沒能把你清麗的容顏展現在我眼前。

10.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11. 學佛不論出家、在家,即使不學佛,也以「和」為貴。論語上說:「禮之用,和為貴」,無論大、小團體,只要能做到人事和睦、財政公開,這個團體必定興旺,否則一定是流弊百出。我們既然發心學佛、積功累德,這兩條是德行基礎。

12.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13. 怒爲萬障之根,忍爲百福之首。

14. 生活磨礪了人生,這一路走來,學會了接受。

詩意禪語感悟人生(三)

1. 仇恨永遠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這是永恆的至理。

2.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用愛化疑;心中有愛、就不會有疑。

3.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爲大智。

4. 聲聲的“阿彌陀佛”,是我真誠的祝福,願你永遠快樂和健康;句句的“南無文殊師利菩薩”,是我對你無限的祝願,願你具有文殊菩薩的智慧;念念的“觀世音菩薩”,是我對你最誠摯祈禱,我最愛的佛友,願你中秋節平安快樂,吉祥如意!

5. 吵鬧處,須冷靜。冷落處,須熱情。

6. 夢裏的江湖,百花齊放,人來人往,繁華似錦。

7. 若有諸衆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源自:《華嚴經》

8. 唸佛人心清淨,淨心念佛淨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淨定。

9. 清晨曙光初現,幸福在你身邊;中午豔陽高照,微笑在你心間;傍晚日落西山,快樂隨你一天;關心你的朋友,從早晨到晚上。念一聲阿彌陀佛!祝你快樂永遠!

10. 緣聚緣散緣如水,揹負萬丈塵寰,只爲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 悵望江湖百年與誰說。

12. 什麼是空?難捨能捨,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詳義。

13. 用我三生煙火,換你一世迷離。

14. 大乘萬行,大悲爲先。——《大乘理趣六般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