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推薦

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77K 次

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推薦

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推薦

導語: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三分鐘職場勵志小故事推薦

篇一:

工作十年的他,爲何只拿畢業三年的工資?

我有個朋友,簡稱爲Z吧,五年前認識他的時候,他是一家小公司的軟件程序員,而五年後他還在那家公司,依然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員。(這時候可能很多人會得出一個結論,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過了三十就不值錢了。我非常不同意這個觀點,後面會詳細闡述),算起來,他工作也有十多年了,但是,他卻告訴我,他的工資已經好幾年沒有漲過了。有大環境的原因,畢竟他所處的傳統軟件行業普遍效益不是很好,工資沒錢賺,自然不會給他們加工資。而具體到個人的情況,雖然很多人不滿意待遇紛紛跳槽了,而他雖然也想過跳槽,但是,總感覺自己好像沒有底氣,再說在這家小公司也習慣了,離家也不遠,不知不覺間就這麼混過來了。

直到有一天他參加同學聚會,才發現他的待遇和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同齡人了,稅前4k,而很多人的待遇已經在這個數字前加上了個1。此時,他才後悔不已,當初不應該貪圖安逸,結果工作十年,卻只是拿相當於工作三年人的工資。(IT行業的工資水平還是不錯,只是因爲加班多,付出多。我前幾天幫忙推薦了一個畢業五年的女孩子,大專,10k多,才87年)

於是,他開始着手找工作了,也不斷的翻看人才招聘網。結果發現他現在求職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雖然他看起來有了10年的編程經驗,但是代碼卻寫的很糟糕。之所以說很糟一方面是他寫代碼的時候就像工廠的操作工一樣,只注重功能的實現,不注重優化和改進。導致他的代碼看上去很粗糙,一點都不精緻。經驗很保貴,但只靠經驗是不夠的。(就像下棋一樣,假如你用心研究,複習,不斷挑戰自己,也許可以成爲一名大師。但不斷用懶散的方式去玩棋,下20年也只是一個"臭棋簍子“。)

其次,他由於最近幾年一直在一家公司,而公司的業務內容變化不大,要求的編程語言也沒有很大的改進,再加上他自己惰性比較強,空閒的時候沒有想過如何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這就決定了他的知識面和編程能力是一個軟肋。工作十多年,只能做一個初級程序員做的事情,只不過比一般人熟練而已,很難稱之爲核心競爭力。

同時,做IT的人都知道,很多項目都是一個團隊配合實現,有的做前臺開發,有的做後臺開發,還有的做DBA,這樣做下來很容易導致一個人可能只懂某個方面的知識結構,出去以後發現待遇不會有太大的提升。而他自己也沒有想過這些方面的內容,導致他真正找工作的時候發現很多公司的招聘要求都要懂一些,而他只能望高薪崗位興嘆了。

最後,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如何,不僅僅是會做事,還應該用簡練、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別人,而這個朋友他就像《泰囧》裏賣蔥油餅的王寶強扮演的角色一樣,做蔥油餅的祕方都在心裏,無法很好地傳達給別人。這樣導致他很難讓他的價值最大化,只能做程序員,而不能做項目經理、需求策劃或者售前人員。(在這裏也是想反駁下說程序員是青春飯的說法,程序員是一個入門崗位,是做好IT行業的核心和基礎,但是這不代表過程序員是青春飯,只是看他懂的東西是不是在逐漸增加,還是在不斷重複而已)

在分析完朋友有這麼多問題以後,他似乎沒有開始的怨氣,因爲他明白了,現在的待遇低是由平臺小、能力差和不用心等多個原因導致,而他所欠缺的就是他要努力改進的地方。(後面他通過三個月的努力,已經跳槽成功了,待遇直接翻了2倍,也算是我的辛苦沒有白費,自豪ing)

從這個朋友的故事來看,可以帶給我們以下三點啓示:

1、不管在任何行業,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年紀輕輕就開始想着怎麼混日子,遲早有一天要被淘汰,從而在一個相對低端的層次“穩定”下來,看似穩定,不過是飢寒交迫的開始。不相信的話,可以從身邊那些30-40歲的人來尋找“成功案例”[]。

2、不管做什麼職位,會做了永遠只是最低的標準,如何做的更好,更快纔是核心目標。因爲越是容易上手的崗位,更新速度和淘汰率越高。每天都要革自己的命,纔算是根本。很多人,常常縱容自己的惰性。縱容自己惰性的人,都是在對自己犯罪。(我承認,我也有時候會犯罪)

3、不管在任何時候,閉關鎖國的政策最終只能有一個結果:落後,而落後又帶來一個結果:捱打。所以,我們需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態,不管是對工作,還是人脈積累,都應該多一些留意。知道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知道公司又發生了哪些大事,知道同事離職去了哪裏,知道要多結交幾個圈內人士。只有這樣,才能夠在職業發展上越來越順利,而不至於成爲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呆子。

篇二:

堅持是一種美德!

職場勵志小故事三則、義務勞動換來正式工作

羅晶大學結業後,幾次都與就業機會失之交臂。這天,他按照報紙上的信息,去了一家用人公司求職,沒想到公司原定招聘8名員工,前去報名的卻有好幾百人。當羅晶填好了表格,耐心列隊等候公司頭頭面試時,有一位員工模樣的人過來對他們說:“我們的老總還有一個小時纔會來這裏。此刻我有點急事想請大家幫忙:何處到了幾車水泥,眼看天要下雨了,我一時又找不到盤運工,我想請你們義務幫忙卸一卸水泥,好嗎?”大家見他也是本公司的人,就想動身去幫忙卸水泥。可是,有的人發語辭:“卸水泥是工人的工作,我們沒必要去替他賣苦力。”如許一來,一大半人都站着不動,羅晶卻和另一小部分人走出隊伍,主動跟那個人去卸水泥。待水泥卸了一半多,那人又來說話了:“諸位對不起,我們的老總剛纔來了,他說今天來不了了,真是很抱歉。”這些正在卸水泥的大學生沉不住氣了,有的說:“這不是故意耍我們嗎?不幹了!”有的說:“咱又不是他們公司的員工,讓我貴幹義務勞動,沒門!”呼啦啦一下子又走了一大半。而羅晶等少量幾個人卻一直堅持到把水泥全部卸完。

當他們在水龍頭下用手捧着水洗完了臉之後,剛纔那個請他們卸水泥的人笑眯眯的對他們說:“恭喜你們,剛纔是我預設的一場特殊考試,你們幾個全部及格了,從此刻起,你們就是我們公司的正式職員了。”這幾位通過了“特殊考試”的大學生這才大白:這位不起眼的“員工”真是他們的老總。

篇三:

原因來自“我”

一位智者坐在城門口的大樹下,一位進城的旅客也到樹下休息,就請教智者,這城裏居民是否友善?智者反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態度怎樣,旅客回答說非常友好,使他覺得賓至如歸,智者告訴他:這個城市的居民亦是如此。不久,另一位旅客也來到樹下休息,同樣問起居民的好壞,智者同樣問他上一個城市的居民情況,只見他橫眉豎目、咬牙切齒地說,那裏的居民都欺負外鄉旅客,他再也不要到那個鬼地方了。智者聽了搖搖頭,告訴他這城裏的人也是這麼糟,旁邊的人聽到智者對同樣的問題居然有不同的說法,感到非常的好奇,問智者爲何如此回答。智者笑了笑回答:其實兩城的居民都一樣,差別在於旅客本身的態度,而他在此數十年都如此回答旅客,竟然次次靈驗,屢試不爽。

一個玩童爲了考驗智者,手抓着小鳥問智者,手中的小鳥是死還是活,智者明知如答死,小孩將把小鳥捏死,若答死,他將把小鳥放飛。智者說是死還是活都是由你自己決定。

在現實生活中,周圍環境與人們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我們的態度,我們的工作命脈也是由自己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