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愛以神奇的力量使他出類拔萃勵志人物故事

愛以神奇的力量使他出類拔萃勵志人物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29K 次

莫里斯·桑達克是美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曾5度獲得凱迪克獎和安徒生插畫大獎,代表作有《野獸家園》《廚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等。桑達克以其非凡的藝術成就,對現代兒童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被稱爲“童畫界的畢加索”“圖畫書創始以來最偉大的創作者”。他的作品以奇特的幻想表現孩子內心的創傷體驗,並讓孩子通過幻想中的歷險,運用自己的力量實現心靈的成長。

愛以神奇的力量使他出類拔萃勵志人物故事

他的靈魂裏住着一個驚惶的孩童

1928年,莫里斯·桑達克出生於紐約的一個波蘭移民家庭。孩提時代的他體弱多病,只能整天待在屋子裏。他的世界只有從窗口望出去的一小塊天空,但他的想象力卻在禁閉的環境中蓬勃地生長起來。整個童年時代,桑達克最要好的朋友就是迪斯尼卡通影片裏的米老鼠。

對於死亡,桑達克一直有一種尖銳的敏感。在他4歲那年,著名飛行員林白之子被綁架一案鬧得沸沸揚揚,這個事件不僅是桑達克童年時代最嚴重的創傷體驗,也對他一生的創作與生活產生了極爲重要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的父親是飛躍大西洋的國家英雄,母親是一位作家,家中有德國牧羊犬守護,這個孩子居然還被人綁架和殺害,那麼,作爲普通人家的孩子還有什麼指望?當那個孩子的屍體最終被發現時,桑達克說:“我覺得自己內心深處某種很重要的東西也跟着一起死了。”

所以,一種不可名狀的無助感籠罩着他的整個童年,並蔓延到他的一生之中。

桑達克的靈魂裏始終有一個表面安靜而內心驚惶的孩童,不知道如何在現實世界紮根成長。就像桑達克絕大部分的繪本故事一樣,當主人公回到現實中的時候,大都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平靜與和解。按照心理學的解釋,這是孩子通過想象,將創傷性的經驗轉化成生存和成長的正面能量。童年的回憶讓年幼的桑達克感到無比困惑,但桑達克後來讓這些困惑都化作了創作的養分,成就了永恆的篇章,滋養了許許多多孩子的心靈。

《野獸家園》,一個前所未見的奇幻畫面

真正讓桑達克一舉成名的,還是他自寫自畫的《野獸家園》。《野獸家園》爲我們講述了一個奇幻故事,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它回想起自己童年曾有過的點點滴滴……這樣一個不受年齡限制的故事,爲讀者提供了一個機會,帶大家一起進入了一個叫馬克思的小男孩在“野獸家園”所經歷的勇敢的冒險之旅——裏面充滿了探索、挑戰和純粹的原始快樂,這樣一個特殊的地帶,可以激發我們所有人最原始的想象力。

穿上了華麗的狼的裝束,馬克思很快就成爲“野獸家園”的國王,因爲他證明了自己比那些居住在這裏的巨大的生物更加兇猛、狂野。然而對於馬克思來說,成爲主宰者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爲這裏有太多的野獸,它們長着巨大而鋒利的牙齒,很可能會把他吃掉。而且統治一個國家也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隨着他漸漸地意識到“野獸家園”裏的臣民之間的複雜關係,以及和他自己產生的親密聯繫,他開始明白,原來他曾經迫切想要爭取的一切,並非全都是最好的選擇。

《野獸家園》最觸動人心的地方,就是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深入到孩子們獨有的真實情感當中,而且以一種不帶任何迎合或煽動的語氣,嚴肅地對待這一切……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總是不斷地被灌輸各種各樣的知識,很多時候都是被動去接受的,所以,當發現這樣一個能夠真正吸引他們注意力的故事時,他們就會產生感同身受的感慨和體會。因此,《野獸家園》不僅受到了孩子們的追捧,而且得到了成人的肯定,因爲馬克思內心所有的狂野的情感,我們都曾有過。

以極簡主義的形式,完美地表達出每一種情感

桑達克對簡約風格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感,他小時候收到過姐姐送的一份禮物——一本裝幀精美的馬克·吐溫的小說《王子與乞丐》,桑達克覺得這本《王子與乞丐》有着高貴優雅的氣味,他愛上了它,很想直接咬咬它,嚐嚐它的味道。後來當他的《野獸家園》流行於世後,很多孩子寫信給他,他給其中一個孩子的回信是他親手畫的野獸圖,孩子的母親回信告訴他,小朋友實在太喜歡這個野獸了,以至於他把畫給吃了。這個故事讓桑達克很開心,將其視爲對自己的作品至高的讚美。

曾經有記者問桑達克:“你這麼有才華,畫兒童繪本不覺得屈才嗎?”

對於這個問題,桑達克沒有直接應答,而是引用了他所鍾愛的一位女歌唱家克麗斯塔·路德維希的回答。有人也問過她同樣的問題:“你爲什麼總是唱舒伯特的作品?他的'音樂簡單得像維也納的華爾茲。”女歌唱家笑道:“舒伯特的音樂如此宏大、如此精巧,舒伯特只是挑選了一種看似卑微、安靜的形式,這樣他就能爬進那個形式裏面,爆炸開來,以極簡主義的形式,完美地表達出每一種情感。”桑達克也是如此,他在機緣巧合中挑選了一種最簡單平凡的形式,但以此完美地表達了自己。

有人用“崇高”來形容桑達克的作品所引發的審美體驗。18~19世紀,無數思想家和詩人曾經也探索過這個概念——一種因爲過於宏大或複雜,以至於人類意識難以完全把握與理解的情感狀態或者想法。簡單地講,就是當人遭遇到某種未知時的恐懼、痛苦以及狂喜的混合情感。從某種角度來說,童年不就是一段漫長的、與未知相遇的史詩嗎?

桑達克在去世前的最後一次訪談中說:“儘管世界充滿苦難,但生命非常美好,而我已經準備好迎接死亡。我所愛的人雖然已經死去,但我覺得自己更愛他們了。”很難揣測他是否完全安頓好了內心的恐懼與憂傷,唯一能肯定的事實是,他從來沒有喪失愛的能力。愛,以神奇的力量,使他出類拔萃。

桑達克精彩語錄

1。真正塑造我們的,是那個很少有人有勇氣去面對的孩子——那個遠在教化到達你的心靈之前,沒有耐心的、索取無度的孩子,那個想要愛和權利,又總是嫌不夠,一直在生氣和哭泣的孩子。

2。孩子們的世界並沒有那麼陽光和美好,每個人的心裏都住着一個怪獸,你不應該回避它,而應該學會如何面對它以及和它相處。

3。我很瘋狂,這我知道。而且,我知道這是我的作品之所以好的原因。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它,沒關係,我也不是爲所有人畫畫的。我之所以創作這些東西,是因爲我沒法不畫。

4。我並沒有比別人畫得更好,或者文章寫得更優美,如果我曾經做過什麼,那就是讓孩子們表達他們真實的自我。他們無禮、暴力,但也可愛。即使面對最可怕的命運,他們也有歡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