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名言 > 经典禅语 >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7K 次

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以下是本站经典语录网为大家准备的诗意禅语感悟人生,希望大家喜欢!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一)

1.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2. 不可说。

3. 三乘所有三宝实义,唯取圣位名僧宝。——源自:《涅盘经》

4. 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着与追求。

5.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6. 如实知一切法,故名为佛。——源自:《摩诃般若经》

7.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8. 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9.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10.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11.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12.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13.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14. 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15.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6. 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悯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於顺违境,无爱恚心。——《佛说十善业道经》

17.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选自《雨巷》

18.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19.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二)

1. 智者善植因果。

2. 原上草,露初唏,旧楼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3. 愿我三世累积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与您,惟愿您速疾成就无上菩提!愿我生生世世都能作您菩提路上的助伴!恭祝新春吉祥如意!

4. 不经历几个天才和人渣,怎么当孩子他妈。不经历几次挫折和漏洞,怎么当女神老公。不经过几场期盼和等待,怎么当别人太太。一切的折磨,都是为了成佛。——刘同

5.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6.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7. 必须重新站起来,告诉自己,继续走吧,路途尚未结束——即使重新捡起的东西已被别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时候,散落一地的尊严。——七堇年

8. 事无难易,惟心坚忍可成矣!所谓金刚非坚,愿力唯坚。

9. 佛说:前世,你是我亲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萎,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现在我眼前。

10.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1. 学佛不论出家、在家,即使不学佛,也以“和”為贵。论语上说:“礼之用,和為贵”,无论大、小团体,只要能做到人事和睦、财政公开,这个团体必定兴旺,否则一定是流弊百出。我们既然发心学佛、积功累德,这两条是德行基础。

12. 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

13. 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

14. 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诗意禅语感悟人生(三)

1.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2.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3.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 声声的“阿弥陀佛”,是我真诚的祝福,愿你永远快乐和健康;句句的“南无文殊师利菩萨”,是我对你无限的祝愿,愿你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念念的“观世音菩萨”,是我对你最诚挚祈祷,我最爱的佛友,愿你中秋节平安快乐,吉祥如意!

5. 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

6. 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7. 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源自:《华严经》

8.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9. 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傍晚日落西山,快乐随你一天;关心你的朋友,从早晨到晚上。念一声阿弥陀佛!祝你快乐永远!

10. 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 怅望江湖百年与谁说。

12. 什么是空?难舍能舍,看得破,放得下即是空,空是自在安详义。

13.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4. 大乘万行,大悲为先。——《大乘理趣六般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