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好評如潮的《小偷家族》你怎麼看?

好評如潮的《小偷家族》你怎麼看?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7K 次

導語:如果説,影片花了90分鐘讓觀眾沉浸在對角色的擔心,以及對他們每日生活的關注上的話,那麼剩下的30分鐘,又讓這羣人緊密聯繫在一起後,再將他們拆散,並且在這個家庭中榨取了最後一滴人性。該雖然缺乏是枝裕和在《幻之光》中具有的先鋒性野心,或者他《下一站天國》中發自靈魂的想象力。但是這部電影在創新上所缺乏的部分,被它粗糲原始的人性光輝所彌補了。

好評如潮的《小偷家族》你怎麼看?

繁華城市的陰影面,住着沒有血緣關係的一家人。奶奶騙領保險金,丈夫和妻子帶領孩子偷竊,姐姐出賣色相......他們如螻蟻般生存,靠犯罪維持生計。

同情、利用、謊言與愛像毒蛇般纏繞着這個蟻窟,善良和罪惡達成共謀。

《小偷家族》中提及的騙取養老金問題是日本底層人民的一個心照不宣的祕密,只要私自處理掉屍體,不聲張外揚,就可以繼續領取已逝老人的養老金。

對於千千萬萬的入不敷出的家庭來説,這筆錢不可或缺,為此鋌而走險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當輿論一味指責騙取養老金者行徑卑劣時,是枝裕和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更接近真實的可能性,即《小偷家族》里人們的生活狀態。

奶奶去世後,信代和治剛經歷短暫的傷悲就因為發現了奶奶的私房錢而歡天喜地,多麼諷刺!然而,值得思量的是,這對夫妻確實如此冷血嗎?他們曾懷抱那麼和善的態度向孤苦無依的老人和遭逢虐待的孩子伸出援手,在夾縫中支撐起一個温暖的“家”。

是枝裕和給了我們設身處地的機會,去完整地看待,而非置身事外地頤指氣使。隔着朦朧的淚眼,我們看到所謂罪人不得不利用亡者的無奈和疼痛。這些隱祕的情感在生活的威壓下最終化為麻木,艱難掙扎着的人們其實沒有選擇權,更無所謂去計較是在生活還是生存。

當道德高尚者滿懷惡意地宣揚“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時候”,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有誰看見?

如今,審判權再一次被交到觀眾手裏,是高尚還是卑劣,導演選擇沉默。

《小偷家族》中柴田亞紀上演“女高中生”校服誘惑的片段令人印象頗深。

女孩自上而下地解去襯衣釦子,一寸一寸,露出乳房迷人的溝線。她的臉上春情盪漾,聲線極盡勾魂攝魄,滿是少女的嬌羞和慾望。這大概算是是枝裕和最大尺度的電影了。

我忍不住對比了渡邊淳一筆下的藝伎。她們身着典雅的和服,露出優美的頸線和白雪似的肌膚,或演出或陪酒,聖潔卻充滿誘惑。相比之下,那些參與日本“援交”行業的女高中生,絕大多數為金錢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已然不具備藝伎身上的那份莊重自持。

但是枝裕和是温柔的,他沒有針對性地把這難堪的一面曝光在眾目睽睽下,卻不忘真實地強調性服務行業依然存在脈脈温情。

柴田信代和柴田治在這樣淫蕩的情色中迸發愛和激情,柴田亞紀真誠地戀上有自虐傾向的熟客——4號先生。

拋開成見地看,愛情沒有高下,也從不分場合。

影片以“小偷家族”為名,家族裏的每一個都有罪。除了偷竊,他們“拋屍”、“誘拐兒童”、參與“色情”……

這些罪惡的根源最終歸於一個“窮”字,就像《我不是藥神》裏闡述的那樣,窮病無藥醫。只是,這樣的貧窮,難道真該由這個家庭一力揹負嗎?

導演在此小小地挑戰了一下日本政府。

片中媒體將施虐的父母刻畫成受害者,警察將女孩送回冰冷的家,養母信代卻要承受五年的牢獄之災。他有意設計信代和治收養被父母虐待的女孩這一良善之舉不得善報,藉此將情與法的衝突呈現出來。

是枝裕和曾説:“導演不是上帝”。但顯然,他是個有着上帝般公正視角的人。在他的鏡頭下,警察有着殘酷冷血的一面,也有着温情善良的一面。我們漸漸發現,法不容情的無奈現實下,因為理解,執法有了温度。

所以結局的缺憾其實是公正的。如果影片的最後,信代和治僅僅因為出發點在善而脱罪,那便是對法律的蔑視。人們不該喪失同理心,但更不該因為同理心而破壞司法的公正性。

審訊室裏信代疲憊地辯駁:“不是生下孩子的人就有資格做母親的。”

這句話其實發自是枝裕和的肺腑。導演曾借《無人知曉》刻畫了一位拋兒棄女的、沒有責任感的母親,又借《如父如子》表現了一位在血緣與時間的抉擇中舉棋不定的父親。現在,他在《小偷家族》中重新拾起這個話題:缺乏愛的血緣和無關血緣的愛,究竟孰輕孰重?

整個小偷家族的形成歸根結底是緣於幾段血緣關係中愛的匱乏。老人被子女遺棄,孩子被父母虐待,避開愛談論血濃於水,是何等的諷刺!

時間的洪流滾滾向前,人們奮力奔跑也趕不上親情與責任感逐漸消逝的背影。

當人們對“虐童”、“孩子墜樓”、“孩子被鎖在封閉的汽車內”等駭人聽聞的事件習以為常,當大家在難得的家庭聚餐上各自刷着萬能的朋友圈,當家成為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字眼,我們不禁要問:血緣的意義在哪裏?

現在,我們看到小偷一家的其樂融融,擁擠而破舊的棚屋幸福洋溢。在這些因同病相憐而羈絆在一處的人們間,無疑產生了一種超越血緣的偉大的愛,它比冰冷的無意義的血緣更接近親情。

女孩百合本來不明白什麼是愛,她以為愛就是母親會給她買裙子。是信代教會她辨別愛,教她認清母親的冷酷,真正給了她一個完整的家。所以即便最終百合被送回冰冷的家中,她也始終記得來自另一個家的温暖。在這裏,無關血緣的愛無疑戰勝了缺乏愛的血緣。

然而,血緣就真的毫無意義了嗎?

導演依舊是否定的。是枝裕和通過小偷家族的崩潰呈現了它的不穩定性——沒有血緣作為根基,愛的雙方都缺乏安全感。顯然,在無關血緣的愛中人們往往患得患失,並且趨於質疑對方的愛的純粹性。血緣所能提供的命中註定式的信任感,是任何後天的愛都無法替代的。

談論到這裏,也許你不解:“為什麼血緣和愛不可兼得?”我想這才是導演真正想要傳達的思想,無論缺乏愛的血緣還是無關血緣的愛,都是不完整的,就和這抱憾的結局一樣。

親情,應該是兩者兼具的。

真正的愛是寂靜的。

奶奶預感到死亡將至,在海邊喃喃:“謝謝你們。”

信代為了留住樹裏失去工作,她選擇保持沉默。這是默默的不求回報的犧牲。

祥太最後離開的時候,在公交車上對着那個窮追不捨的身影無聲地喊“爸爸”。

這些寂靜無聲的愛不加藻飾,卻成為生活的點點滴滴。

如果不是作為觀眾的我們處於上帝視角,很難意識到自己正被如此深深地愛着。

影片裏,奶奶雖然每月從前夫的兒子那拿三萬日元,卻分文未動,不難猜測,這些錢本是要留給亞紀的。可惜陰差陽錯,被柴田夫婦佔為己有,而亞紀,大概永遠都不會明白奶奶的苦心。

也許生活本就如此,沒有人能看見全部的真相。導演有心留下一些遺憾,使寂靜的愛歸於寂靜,成為無人知曉的祕密。

一部電影的名字更可能是導演希望表達的內容,而我一直期待的便是導演之前捨棄的這個名字。

是枝裕和的風格與敍事認識是枝裕和是從《步履不停》這部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電影,除此我還看過他的《無人知曉》(挺令我失望的)[]。所以對於這個導演還是有所瞭解了,這部電影也與往常一樣非常的“是枝裕和”(現在這個導演已經給我留下了十分“緩和”的刻板印象)。我目前看到的影評裏許多人喜歡他的電影莫過於喜歡他的這種緩和的電影風格,而我也不例外。

當然別人對着“緩和”有其他的形容詞,總之就是表達這麼一種屬於他的風格。這種緩最令我敬佩的是從頭一直貫徹到結束。創作源於生活,我一開始認為這種風格就是對生活的記錄(我也有耳聞他之前拍紀錄片),但我想想又覺得不對。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可我認為這絕非傳統意的“現實主義”。

喜歡他的風格,不像某些電影,一個鏡頭便描繪了這個人物的大概,而是枝裕和不會,這人究竟是好是壞這事竟是對是錯我們慢慢看。所以本以為給我們開了個上帝視角,其實只讓我們看清一部分,而這一部分還僅是別人的對話。所以表面上是樸實、温馨的“生活”,但我覺得仍是“形式主義”,仍是充滿其個人色彩的文藝片

剛才看到一個影評裏認為是枝裕和的電影不存在劇不劇透的問題了,我是不認同的,因為只是你以為故事簡單。當初《步履不停》驚豔到我的就是他獨特的敍事,再重複上段所説的一句:本以為給我們開了個上帝視角,其實只讓我們看清一部分,而這一部分還僅是別人的對話。他的電影我們沒辦法看透,因為一切敍事都是構建在人物的對話內,而我們只能透過對話瞭解故事,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時間空間。給人一種其實沒發生什麼的感覺(難道步履不停就只是一家人一天的事?)從而也導致了那種獨特的、緩的風格<萬引き家族>額,回到這部精彩的影片,最開始我説我看完有點懵現在又説精彩好像很矛盾,但我覺得這也是我為什麼説它精彩的一個原因,回到家看了看那些影評,發現我覺得重要的細節還是都關注到了(自認為看電影還是挺專心的)但我一直有種“亂”的感覺抑或是懷疑自己漏掉了什麼細節。結果是,導演故意沒説清楚。我的情緒在觀影過程之中並未有所釋放或説極少部分當時就是很感動我的,而我也後知後覺的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愈發的有所感觸。

電影的開始便鋪墊了一些東西(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偷東西前的“禱告”,那成為他們偷東西的一個符號、標誌)接着就帶回家了一個新成員(也是一顆“炸彈”)。女孩的收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明顯看出這不是真正的“誘拐”,並且雖然電影前半段一直未説明了對於這家人的實際關係但其實這也就是一個由被拋棄的人組成的家庭(被自己男人、原有家庭、甚至社會拋棄)。

電影的前面部分是真的緩,把這個家比作一棵大樹,那導演一來僅讓我們看到了其枝葉。而這些枝葉尤為美麗動人。“家”便貫穿了整部電影,其實中途導演也有把樹的其他部分或多或少不時地露出來,其他部分是美是醜可就看在觀眾的眼裏了。

該鋪墊的鋪墊了,導演也不希望我們知道的太多(而我也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這種處理一種恰到好處的度)其他的也導演希望你自己想想又或許他希望你的注意不應該放在那些地方。而我贊同後者,因為一開始我便不停去琢磨,即使那顆“炸彈”使得大樹的其他部分開始大量的暴露(電影的後半段信息量漸漸變大,尤其是被抓後)。【對了,不得不説我們對該電影的一些創作背景還不瞭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很詳細的説明了日本的一些事件)】

電影 安藤櫻 那段審問中被人稱讚演技爆發的那段審問者提出來一個“正確”的母親的定義,這也促使她後來告訴男孩尋找“真實父母”的線索。將此“母親”的定義放置於整個電影,也就成了對“家庭”的定義,而是枝裕和其實也藉此來提出反駁、質疑。難道 安藤櫻 的那個角色就真的不是個母親?這難道不算個家庭。而電影的後半小時,我內心一直希望男孩可以大聲的喊出來“媽媽”“爸爸”從去監獄裏看望就有這種衝動,當時“柴田治”大聲叫 信代(安藤櫻 飾 )等等、不要走,而我不停的想看到在那個瞬間男孩可以叫一聲媽媽,到最後男孩仍一直掩飾自己的內心,無聲的説了爸爸。(我在想如果男孩喊了出來那我肯定瞬時泣不成聲)導演成功的抑制了住了,我所瞭解到的大多數人看完電影都是有種説不出的感覺,感覺內心空空的,談不上什麼深受啟發或令人振奮之類,就是有點恍惚,那種“咦,電影怎麼就完了”。

(細節太多説一點)我覺得就是那兩“男人之間”最後的交流饒有趣味,當時審問男孩的時候男孩就被告知他們準備拋棄他(並且再次質疑這真的是家人?),坐我後面的一個人馬上小聲的和旁邊的人説:他們騙他。而男孩也在那一夜問了治。且不管治的回答,首先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他們沒什麼能力去接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治當時拿了雙鞋(不知道是不是男孩的)而我認為他們肯定是想接回來的。再看治那晚上的反應先是停頓了一會然後直接承認了沒有任何解釋。到了第二天男孩説自己是故意被抓的,我覺得無疑這是個謊言(原因:1當時情況很明顯是玲玲進去偷並鐵定會被發現,治迫於無奈出此下策2如果故意被抓何必從那麼高的地方跳下去)如此突兀、矛盾的一個信息出現在這,加之男孩上車後故意低頭不理睬治,卻又在車子開遠之後回頭説了“爸爸”。也許這就是男人的告別。

關於小黑魚的故事,難道不就是這個家庭嗎,團結在一起才“不會被吃掉”。沒有什麼公平與不公平,這裏面的人所作所為也沒一個絕對的對錯之分,不同的角度看到不一樣的結果,而是枝裕和把不同的角度都讓我們看了一些。雖然都説是枝裕和跳出了講家庭的小格局,但依愚者之見,這仍是一部關於家庭的電影,而聯繫這個家庭的是什麼,錢?性?是一種勝過血緣的羈絆。

這個電影一開頭就是偷竊——一箇中年男子帶着一個小男孩在超市裏嫻熟的打配合。

下一個鏡頭,他們走在街上,買五個可樂餅。走在冬天的大街上,邊吃邊走,分外美味!

回去的路上,再次遇見那個小女孩,她一個人在家裏,穿的也單薄。大叔問她,要不要吃可樂餅?女孩沒怎麼説話就看着他。男孩一直催促快點走,但是大叔覺得女孩一個人待一天了,可以先帶回家吃飯,就把她抱出來。

女孩很自然的跟着走了。然後我們看到了這個家族,一個奶奶,一個大姑娘和一箇中年婦女,再加上那個大叔和男孩。大家吃的並不好,但是環境很温馨。吃完飯中年婦女和大叔打算把女孩送回去,卻在女孩家門口聽到她的父母在吵架——爸爸説媽媽一定是去會男人了,沒看好孩子。媽媽説她本來就沒想生這個孩子。想起之前看到的孩子身上的各種疤痕。婦女心一橫,把孩子帶了回去。從此他們開始一起生活。

然後發生了很多的事情,男孩教女孩偷東西,女孩失蹤的新聞在電視播報,奶奶和婦女給女孩偷衣服,剪頭髮,大姑娘做着看似色情的工作,大叔腿受傷,婦女失業,一家人去海邊玩,奶奶去世,男孩被抓,最後所有人都被抓……還有很多很多的細節。

看起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本該是件好事,尤其婦女和大叔是相好,之前殺害了婦女的老公該坐牢。而且男孩是故意被抓才引發這樣的結局。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1.放煙花的時候,每個人都在門外仰頭張望,只有聲音沒有景象,因為只有他們一家破房子,周圍都是筒子樓,但是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笑容,感覺很開心,很温馨。

2.奶奶活着的時候每個月會去前夫兒子那裏祭拜並問候他的大女兒,他們總説孩子去留學了,暑假也不回來,然後給老人一筆錢,老人就走了。而他們的大女兒就是那個大姑娘。結尾的時候,大姑娘知道奶奶去家裏的事,發出了靈魂拷問:爸爸媽媽知道我在奶奶家?奶奶不是喜歡我而是為了錢嗎?

3.去海邊的時候,年輕人都在玩水很開心,奶奶坐在遮陽傘下無聲的説了一句:謝謝你們。大叔帶着男孩游泳的時候温馨的進行性教育,就像他的爸爸。

4.被抓的時候,男孩女孩都不承認自己被誘拐。尤其是婦女告訴男孩當初他是哪裏走丟的,他也沒去找。

5.小女孩回到了自己家裏,卻失去了笑容,一個人在走廊玩耍,唱着在小偷家族一起唱的歌。

這個電影看起來很簡單,一個空巢老人,兩個相好,一個離家出走的青春期大姑娘,一個不想回家的男孩和一個遍體鱗傷的女孩。如果除去哪些身份,賦予他們血緣,是多麼幸福的一家人。

《我不是藥神》裏面説,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但這並不意味着,不能活着,不能開心的活着,不能充滿愛的活着。

去看原片吧《小偷家族》,它一定會打動你內心深處的温柔。

結尾的一些問題更是令人深思。再次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