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關於勵志的演講稿模板錦集8篇

關於勵志的演講稿模板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4W 次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後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的演講稿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勵志的演講稿模板錦集8篇

勵志的演講稿 篇1

各位家長,今天的家長課堂我們談談青春期的問題。子女到了青春期,家長會發現她們很明顯的變化,情緒越來越敏感,自主意識也開始增強。在這裏我們來談一下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的話題,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的問題。

一、青少年太聽話,不是優點。先看兩個來自廣東省的例子:聰明漂亮、學習不錯、家境優裕、備受父母的寵愛、在學校很有人緣但是,儘管有這些讓同齡人羨慕的條件,剛過16歲生日的阿瓊還是家中從8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珠海平沙的一名初三女生劉某某也在家中割腕自殺。並且,和阿瓊一樣,劉某某彷彿也沒有明顯的自殺的理由

很多家長會認為,女孩子十幾歲,這個年齡是無憂無慮的、整天傻開心的年齡,但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的愁?”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青春期心理的一個顯著特點:容易憂愁、敏感和抑鬱。而青春期是註定要叛逆的。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脱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前者意味着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着獲得,是迎新。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

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我們的文化,喜歡好孩子。經典的好孩子在家裏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樣一來,這個孩子的獨立空間就會受到擠壓,他會覺得自己不是為

自己而活,於是就缺乏動力。他可能會出色地完成老師和家長交給他的任務,但他卻表現得比較麻木,對很多事情都缺乏慾望和追求,這也是抑鬱的一種體現。” 如果調查中學生平常愛説的話,其中説得最多的句式是“爸媽要我做”“爸媽説 我應該做,而相當地缺乏“我想(要)”這樣的句式,比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為了爸媽,我早不想。。。了”。對此,我的理解是,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為父母而活,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上叛逆之路,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着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非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試圖成

為他自己。“好孩子”易有兩個惡果這樣看來,好孩子似乎比壞孩子更可取。 但其實,從十二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基本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第一個是2 3歲)。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脱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他們在18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基本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着他們終於基本成了一個成年人了。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慾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然而,那些過於好的“好孩子”,他們的父母控制慾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1.叛逆期推遲

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主人公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遲。他到了大學才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師對着幹,故意不認真學習。而另一個經典的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36歲才開始他的叛逆期。他離了婚,因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後,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説:“我已經36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為你們活着,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 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2.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為,他們努力學習也罷,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自己內心,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但是,他們彷彿對努力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沒所謂”,彷彿是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阿瓊在遺書的一開始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説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她的“缺了點什麼”,可能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看上去很好,她哥哥説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讓家人以她為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這種感覺積攢下來,最終讓她對活着徹底失去了慾望和動力。 因此, 在這裏我們希望父母能做到的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説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 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和父母對着幹、早戀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厲害了。一般説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的控制慾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如果孩子比較叛逆,這恰恰説明他一般會有較強的活力,不太容易走上極端的道路。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説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了。 最後,我們希望家長能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曾有一個德國心理學家説,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20%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所以各位家長也不需要太強求或太自責。

勵志的演講稿 篇2

你不奔跑,沒有人會停下來等你,甚至連風景也不會。

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冠消失了,珠穆朗瑪峯變矮了,南極冰川也在悄悄融化,我們以為一成不變的風景卻在悄悄改變,它們也不肯停在原地等我們。

這世上不變的就只有改變,無論我們相不相信,無論我們接不接受,無論我們希不希望,我們所熟悉的都在變,慢慢地、悄悄地,漸漸變成我們不再熟悉的樣子。

應對這個不停變化的世界,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方能適應這世界的不停變化,改變自己方能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改變自己方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改變自己,是我們生存的必要手段。如果一成不變,我們就會因為無法適應這個社會而被慢慢淘汰,就會因為不停逃避而陷入絕境之中。

改變自己,因為我們必須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從一無是處變成無可挑剔,從無能變成無所不能,從平凡無奇變成獨一無二。改變自己,就要不停奔跑,朝着希望奔跑,朝着夢想奔跑,朝着成功奔跑。

成功的路一定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有波瀾坎坷,但我們不能慌、不能亂。只有經歷風雨才能看到彩虹,只有越過高山才能眺望碧海藍天,只有戰勝艱難險阻才能享受成功的甘甜。面對困難,可以激動,但不能慌亂;可以猶豫,但不能後退;可以暫停,但不能放棄。唯有百折不撓的意志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才可以化作利劍,披荊斬棘,劈風破浪,幫助我們登上最高的山峯。

總有那麼幾座山讓我們想放棄,但是我們不能。我們可以短暫的停留,但不能就此紮營。休憩不等於休止,暫停不等於停止,沉默不等於沉寂。火山沉默是為了下一次更洶湧的噴發,短暫的休憩是為了更遠的旅行,稍事休息以後我們才有力氣繼續接下來的旅行,才有力氣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經過休整,我們可以總結我們一路走來的收穫:之前的失敗裏受到教訓、之前的成功裏學到的經驗,這些都是我們人生路上的珍寶,都是我們前行的助力。但是我們不能貪圖眼前的享受,不能因為眼前的一枝春而放棄了遠方的繁花似錦。你不奔跑,沒有人會停下來等着你,即使是遠方的風景也會慢慢改變,讓你再也看不見。

再不奔跑,風景就要消失了!

勵志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下午好!

在人生的旅途中,夢想是最好的夥伴,如果説夢想是一棵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説夢想是一朵常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升起的太陽。太陽與清泉,交相呼應,而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為有了夢想而變得更加精彩。

夢想是用永恆的執着和頑強的韌勁築起的一道銅牆鐵壁,她固若金湯。有這麼一個人,小學三年級便被迫輟學,認識的漢字也不多,他每天往返於家和圖書館之間,在深夜他勤奮的身影依然清晰。他日復一日的堅持寫作。汗水與淚水鑄就了他的成功。他就是著名的童話大王鄭淵潔。試想一下,當所有人都對他表示不屑時,他沒有退卻,依然堅定,他只是很單純的愛寫作而已,他所做的一切,只為了心中那個作家夢。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他付出了多少努力,一個人,一本雜誌,十三年。他筆下的貝克與舒塔給了無數孩子童年的快樂。他的夢想成就了他的人生,他的夢想,給孩子們美麗的童話。鄭淵潔的生命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

夢想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嚮往編制的七色彩虹,她絢麗輝煌。人們常説:“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又有多少人能夠面對挫折,仍然堅挺着呢?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出生在一個清貧的家庭,自小就十分好強,參加總統競選多次,均以失敗告終,那段時間他幾乎崩潰,有一天他在窗户邊看到初升的太陽,恍然大悟,決心振作起來。在林肯心中,當總統或者“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他一生的夢想,這條路很艱辛,當他面對挫折的時候,他沒有放棄。正是夢想激勵着林肯,在一次次失敗後再次崛起。他所做的一切,只為了心中那個總統夢。他成功了。在他的領導下,美國人民走向了更加自由,更加幸福的生活。林肯的生命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

夢想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她歷久彌香。在我心中有一個堅強的身影,她就是舞蹈家邰麗華,在她兩歲那年,因高燒而失去了聽力,難以想象她當時的寂寞與痛苦,在她婀娜的舞姿背後,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幾倍的辛苦。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她説她愛舞蹈,雖然沒有音樂,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是舞台上一株美麗的奇葩。她從不叫苦叫累,只是默默堅持着。她所做的一切,只為了心中那個舞蹈夢。她成功了。<千手觀音>給了觀眾藝術的美感,她們優美的舞姿震懾了所有人的眼睛。邰麗華的生命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

鄭淵潔的夢想,給了自己人生一個成功的詮釋,給了孩子們快樂美好的童年,林肯的夢想,肯定了自己的能力,給了美國人民自由幸福的生活,邰麗華的夢想,讓自己的人生因為舞蹈而充實,以自己的舞姿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為了夢想而努力吧,這樣,你的人生會更加精彩!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勵志的演講稿 篇4

南菁中學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各位同學,下午好:

感謝南菁高級中學領導和老師的信任,同時也非常榮幸作為家長代表,在今天這樣一個為我們的下一代慶祝收穫、規劃未來的活動上發言。

我想在這一刻,我的心情同各位在座的家長的心情是一樣的,我們的子女完成了全部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即將接受更高階段的學校教育;他們與童年漸行漸遠,慢慢地成長為一個個有體格,有思想,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逐漸成熟的青年,而這一切都是在南菁這所百年老校的三年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中完成的,這其中凝聚了南菁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的辛勤工作和無私的奉獻。在此我第一個要表達的就是感謝:感謝他們三年來為我們的孩子所做的努力。三年來,當我們經常感歎我們的孩子學習辛苦,早出晚歸,兩頭不見太陽的時候,其實在他們背後的老師更加辛苦,他們到學校比學生早,離開學校比學生晚,他們關心學生、關心學校比關心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家庭可能還要多,他們除了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生活與心理健康,成長中的初中生行為和思想難免不夠成熟,老師的悉心愛護是他們健康成長最有力的保障。

應該感謝的當然還有學校本身,南菁憑藉其一百二十多年的悠久歷史,輝煌的教學成果,優秀的教師團隊,先進的教學理念,完善的教學設施,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國家級示範中學。我們的子女在南菁三年初中階段的學習,享受了江陰及至全省最好的教育資源。我想,在座的家長應該和我一樣無悔於當初的選擇。南菁初中部雖然恢復時間不長,但它的成長勢頭迅猛,在江陰的家長心目中,無疑已經成為初中教育的第一選擇,而我們的孩子有幸更早地走進南菁校園,並且今天順利地完成了學業,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榮幸與驕傲。

我還要特別感謝我兒子張臨風的班主任孫靜娜老師和其他教過和關心過我兒子老師,張臨風在這次中考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得益於班主任孫靜娜老師和其他任課教師的悉心教導和關心,作為一個家長我可能不是很稱職,孫老師經常主動和我們取得聯繫,交流孩子學習成長的情況,她的耐心、關心、細心和愛心足以彌補我們的不足。孫老師和她的團隊是張臨風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作為家長,我們同樣在他們的關心下積累經驗,逐步成長。

經歷了三年的期待、不安、無奈、欣喜、焦慮、驕傲等等複雜的心情與情感經歷,我們與我們的孩子一同初中畢業了。我們的子女大都會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而作為家長,種種複雜的情緒難免又會重上心頭。我們正處在一個加快變革的時期,一個社會價值日趨多元化的.社會,我們的孩子則正是處於從少年期向青年期過渡人生階段,這一階段社會閲歷不夠,心智還不夠成熟,感性經驗逐漸增加而理性思維能力還明顯不足,但相應地你們的獨立意識和自信心逐步建立,加上家庭、學校、社會對你們的期望值和要求很高,相應的教育體制還不能完全滿足這種期望和要求,所以最後也想代表家長對你們寄予一些希望:在高中階段,儘管時間還是會非常緊張,但你們還是應該在提高智力和素質上下功夫,做一個瞭解社會、適應社會、會學習、會生活,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與社會競爭,關注社會,關注自身發展。當然,為了今後的發展,認真學習,取得好成績依然是極為重要的,而這一切,除了自己的努力,家庭和學校是你們最值得依靠的後盾。

最後祝各位同學健康成長,實現人生目標。

祝各位領導和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祝母校南菁中學的明天更加輝煌。謝謝大家!

勵志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希望》

希望是冷冷冰雪中燦然開放的梅花,讓你在嚴冬中感受到春的氣息;希望是茫茫大海上明亮耀眼的燈塔,讓你在黑夜中找到航行的方向;希望是漫漫沙漠中水草豐美的綠洲;讓你在絕境中飲到生命的甘泉。學習,因希望充滿色彩;生活,因希望充滿激情;世界,因希望充滿活力。

何謂希望?希望就是心裏想着達到某種目的,有了希望,我們才有前進的動力,才會有目標。一個人,既然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應該向世界證明:我是實實在在的,真真正正的活着。只有證明了這一點的人,在自己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時,才能夠自豪地説:“我這輩子沒白活!”人活着,要實現自己的價值,就要有對心中希望的不懈追求。

著名的作家史鐵生“摔了一跤”,傷了雙腿,從此以後就與輪椅為伴。這對任何人來説都是致命的打擊。但史鐵生並沒有因此對生命失去信心,雖然那時他的作品仍沒有被世人接納,但他堅定不移,滿懷希望地寫作。終於,他成功了。

假如沒有史鐵生執著的堅守,我們怎能讀到對生命認識如此深刻的文章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真正的一帆風順,多多少少總有一些坎坷和波折。世界之所以有強者和弱者之分,是因為前者在接受命運挑戰的時候説:“我永遠不會放棄!”而後者卻説:“算了,我放棄!”

一個音樂家,失去最寶貴的聽覺,在這種情況下,他對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卻絲毫沒有放棄,用自己的勇氣抵禦了生命的打擊,創作出令世界驚歎的樂曲。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名字——貝多芬。

冰心説:“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鮮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堅守希望,往往會成就一番特殊的人生財富,老漁夫桑迪亞哥堅守信念,執著不移,但骨子裏卻浸透着希望;精衞填海的堅持雖不得回報,世間卻留下那曾經耕耘的痕跡;蝸牛堅持的精神得不到嘉獎,白雲也能見證那曾因追求而奔波的疲憊的身軀。

埋下希望的種子,永遠不要説放棄,是一種擁有,也是一種勇氣。擁有了這種勇氣,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我們要憑着這種勇氣,去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繪自己未來的藍圖。

勵志的演講稿 篇6

提起法律,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的有序。正是由於有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説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約束不到我們,只要遵守校紀就行。我説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因為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請問,如果法律作用甚微,為什麼公元前18世紀古巴倫王國國王漢穆比因他的《石柱法》——即眾所周知的漢穆拉比法典而流芳百世?請問,如果法律只是一紙空文,為什麼拿破崙會説“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歷史不會説謊。法律,無疑是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的先決條件。它的重要性更是無庸質疑。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的規定和精神。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在這個經濟社會,道德的約束在不斷的被人們所淡忘,甚至開始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促使我們更加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社會的秩序。紐約,這個世界最繁華的都市,卻也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3分鐘,就有一場搶劫上演。犯罪,無疑永遠在威脅着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的是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也不可否認,有一些人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為的只是金錢,只是一個“利”字。但我仍要説,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的健全,完善中。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衞它,這也是在捍衞國家的尊嚴,捍衞自己的尊嚴。

而作為中學生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從認真聽課做起,從保證每一節自習課紀律開始。從同學之間的互相監督,到能夠做到嚴格自律。從被動的受約束到主動的養成遵紀的習慣。從杜絕抄襲作業開始到自覺抵制社會不良思想,與社會不良風氣做鬥爭。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請你快點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會釀成將來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體會到法律制裁的威嚴才悔恨呢?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作起,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合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範自己行為的社會準則。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勵志的演講稿 篇7

5月12日,雖離現在已經有2個多月了,但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不能忘記那一天。那一天,老天爺一下子奪走了8萬多人的生命;那一天,它凝聚了13億中國人的心;那一天,它引發了多少感人的事蹟。

鏡頭一——一個堅強好學的女孩

你聽,你聽,在廢墟下,在瓦礫下,傳來了一陣陣清脆的朗朗讀書聲,它,來自於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她正打着手電筒忘情地讀書,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孤獨,忘記了外面的一切,只有自己和書。她用自己的讀書聲驅趕恐懼和死神,同時以在召喚着生的希望。

她的臨危不懼,她的從容鎮定,她的堅持頑強,無不顯示着中華民族不屈的品格和祖國光輝的未來。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美妙的未來。

鏡頭二——一位無私奉獻的老師

……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衝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着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着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他雙臂張開着趴在課桌上,後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學生……

當地震災難突然襲來時,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他的學生。在那千鈞一髮之際,他首先想到了學生,他毅然地張開雙臂,護住自己的四個學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亡留給了自己。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一個師者最真實的愛,用血肉為學生築起一道永生的長城,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上了最深刻的一課。

鏡頭三——一位救人心切的戰士

他哭了,雷雨如下,泣不成聲;他跪下了,哀痛地請求,大聲喊道:“裏面還有人,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救一個!”因為強烈的餘震,房屋搖搖欲墜,即將倒塌,他被隊員們強行拉走了。他心有不甘啊!

他只是一個典範,在抗震救援的一線,又有多少位像他一樣救人心切、捨身忘死的戰士啊,又有多少位愛心天使給災民們送去了無限的温暖。

災難是短暫的,但精神卻是永恆的。在5.12期間,這種感人的故事説三天三夜也説不完。我也被他們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染,在遇到難題時,心中有着頑強不倒的精神支持着我,我不再退縮,不再抱怨,而是迎難而上,去解決它。經典,不再單指書籍、音樂等,更包括了這驚天動地的不朽精神。讓我們帶着這經典創造美好的未來吧!

勵志的演講稿 篇8

親親揮別無畏的童年,和着青春的步伐,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尋覓覓、跌跌撞撞。

曾聽説過這樣一個故事:青年時期的大仲馬窮困潦倒,流浪到巴黎,期望父親的朋友能幫自己謀一份差事。父親的朋友問他有何優點,大仲馬只能搖頭,似乎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出來。就在大仲馬羞愧地寫下自己的住址轉身要走時,卻被父親的朋友叫住:"你的字寫得很漂亮,這就是你的優點啊。"從此,大仲馬以這為起點,勤奮寫作,一步一步地走進了大作家的行列。想不到,放大一個小小的優點竟會產生如此的影響!

巴爾扎克説:"挫折就像一塊石頭,對於弱者來説是絆腳石,讓你卻步不前,而對強者來説是墊腳石,使你站得更高。"

十四歲的花季,雨季埋葬着我的歡笑,我的眼淚,我的夢想。我的花季,雨季是屬於我的,我的青春也是屬於我的,我有權利主宰我的青春。

偶爾翻翻以前的東西,總會萬千思緒湧上心頭。無意的翻開而使的相冊,又有許多序幕浮現在眼前。我羨慕小孩的天真無邪,油然而生的是一股稚氣。每一筆,無言中都勾畫起我童年的藍圖。

如今的我們已褪去稚氣,往日心中的那幅藍圖已逐漸消散。我們應該擁有遠大的抱負,應該向自己的世外桃源前進。母親説:"只要覺得對的就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