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情感語錄 >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如何接納不完美的父母

作者:宋涵

一個爲3歲兒子剛剛換了工作的母親對我說:"之前那份工作出差太多了,陪兒子的時間太少。現在想想,那幾年拼死拼活爲了什麼啊?"然後她又說出了那句話——這話在我聽來是句鬼打牆的魔咒,會反覆從不同人的嘴裏說出來:"女人太看重事業都沒好下場。"她帶着一點幸災樂禍的神情補充道:"你看撒切爾夫人,事業是成功了,可她兒女都不喜歡她。"

我曾說過母親有一種本能侷限:總是把子女當作"孩子",而不是一個"人";其實子女又何嘗沒有本能侷限呢:總是把母親當作"聖母",要求無限的愛與犧牲。

在女兒面前,母親是難做的:"自我"太弱會讓女兒輕視,"自我"太強又讓女兒怨恨。祥林嫂那樣的母親固然得不到女兒的同情,但像包法利夫人或安娜·卡列尼娜那樣永不忽視自我慾望、並將所謂的"愛情"或"夢想"凌駕於"照顧子女"之上的母親,又會得到幾個女兒的認同與理解?

我有一個女朋友,很罕見地,視母親爲偶像。的確,她的母親是個大美人,長得像林青霞,才藝又卓絕,在女兒五歲的時候就隻身去歐洲學習藝術。三年後,這位母親回國和父親離了婚,原因是在巴黎遇到了真愛,從此遠赴他國。後來她的母親每年寄回大量的衣服和書籍,給她寫許多信,督促她在學識和眼界上追求精進。她覺得母親酷斃了,是個光芒萬丈的女神,穿着最美麗的衣服,做着最自由的選擇,周遊列國,曼妙無邊--她就要成爲這樣的女人。可是,在她16歲時跑到法國找母親贊助她出國時,她母親拒絕了她。她一下子啓動了對母親"自私冷酷"的評價,她站在母親對面,說她拋棄她,說她這麼多年來只爲自己而活,從未關心過在這世上缺乏母愛的、可憐的女兒。她一邊哭一邊驚訝地發現,自己積累了那麼多不滿,像細小的雪花在心上悄悄地覆蓋了一層冰:無論眼前這個女人活得多麼精彩,也抵消不了她的積怨,也不可能讓她們親密起來。

女兒與母親,褪下"母女情深"這種主流話語裏簡單扁平的詞彙包裹,迴歸到兩個人的相處核心,不免有一場長長的誤讀與誤解,甚至長過生命。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子女, 卻又偏偏對他們抱有最天真最甜美的期待。我們期望父母有很多的愛和很多的能力,能時刻關注我們的需求,做我們最好的朋友,跟得上我們的思維,像別人的父母那樣總把子女放在第一位;我們期望子女聰明好看,朝氣蓬勃,帶着新生的力量,同時又依戀我們,既讓我們感受到生命之輪向前征服的欣喜,又能窺見餘生里老有所依的溫暖。

可是我們都被那鋪天蓋地的期待所矇蔽了,以至於我們太容易忘記一個重要的事實:父母與子女,也不過是一場偶然與偶然的相撞罷了。這兩者能夠成爲相互欣賞的朋友,是這一場相撞中最好的結果。而多數情況是:大家彼此都很難理解對方的言行。一個朋友明白無誤地說:"爲什麼這個社會要如此強調血親的作用,親人就一定是親密的嗎?人和人的親密關係難道不應該是建立在價值觀的一致嗎?"而另一個朋友則說:"朋友對我非常重要,因爲朋友是我自己選擇的'親人'。"

破除對血親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卻具有人本主義的意義,也能讓我們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態來看待父母。在中國傳統文化裏,血親的權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須無條件地屬於與服從父母,父母也必須以繁衍爲重任:兩者都必須對彼此的終生負責。在這種背景下,血親之間沒有個人邊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共享空間,也必須共享精神:無論你是花生、玉米、大豆還是蘆薈,來,來,我們混在一起,煮成一鍋和諧的粥,煮掉一切差異性。

而家庭代際間出現了矛盾,至少是一種進步,說明起碼其中一方不願意在一鍋黑糊糊的粥裏煮掉"自我"。有了"自我"的覺醒,纔會有"邊界"的崛起。對"血親"產生質疑,也是一個人走向獨立的必經之路。沒有叛逆過的少年,幾乎不可能成長爲一個有所作爲的成年人。

可是,無論是第一次還是第N次對父母心生不滿,我們都會被分裂感和痛苦所擊中——這種感覺越是強烈,越是意味着我們把父母和自己看成緊緊的一體,父母的一舉一動都牽扯着我們脆弱的神經。我的上篇專欄正是描述了女兒的這種被動處境。不過,一味討伐母親也不是我的本意,畢竟,與母親的戰爭會消耗我們生活中原本就不多的平靜與幸福。

無論一個人擁有怎樣的父母,他/她都不能以此爲藉口停止追求屬於自己的平靜和幸福——這纔是我寫這兩篇文章的初衷。所以,我要指明的是,許多女兒最大的侷限,是無論她們看起來多麼叛逆與憤怒,她們仍然認爲母親是自己命運的保姆,要對自己不夠如意的生活負責。有時候,女兒和母親的戰爭太頻繁,以至於女兒們忘記了要勇敢去面對真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