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2021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摘抄

2021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篇一:

2021央視《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摘抄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爲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說:“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說:“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秭歸實驗小學學生李子炫說:“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大學生鄭智露說:“朋友圈被《典籍裏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篇二:

三十晚上還在感嘆: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目不轉睛,氣氛熱烈;現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圍在一起,玩着手機,聊天吃零食。

快節奏的社會,焦慮的生活,讓我們愛上了手機的隨時隨地、方便快捷,愛上了小視頻的喜感、朋友圈的熱鬧。什麼時候,能讓我們主動放下手機,屏蔽一切消息,靜下心來看會兒電視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這樣的機會。那是剛吃過晚飯不久,我突然掃到電視屏幕上中央一臺正在播出的節目,獨特的舞臺,厚重的畫面……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幾千年來,祖先一直在記錄我們的歷史,講述我們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讓精神的血脈延綿至今……”

帥氣的撒貝寧那鏗鏘有力、意蘊深長的講述裏,我聞到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立刻坐下來想看個究竟。這一看,就是近兩個小時。

原來,這是一檔新的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它聚焦優秀中華文化典籍,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戲劇+影視化”的表現方法,講述典籍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源起、流轉及書中的閃亮故事。

這種多舞臺、多空間、沉浸式戲劇,和古今對話的方式,講述典籍故事,對話華夏先賢,帶給觀衆獨特的感受。

第一期節目選擇的典籍是《尚書》。

凡中國人,都知《尚書》。只是,因爲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遙遠,我們知有《書》,卻不懂《書》。它被稱爲“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相傳或爲孔子晚年編纂。通過這期節目,我們得以走近它,聆聽它,與它對話,懂得讀《書》而“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尚書》之所以能逃過秦始皇“焚書坑儒”,流傳至今,在歷史上,有一個人功不可沒——伏生(伏勝)。爲了保護《書》,他的兒子失去了性命;爲了保護《書》,他的妻子忍飢挨餓最終死在他的懷中;爲了保護《書》,他把《書》藏於舊宅牆壁之中,而後流亡他鄉。漢朝安定後趕緊回鄉開牆取《書》,卻發現因年代久遠,已損失數十篇,僅存28篇。他心痛自責,自此開始在山東全力傳授《書》。

到漢文帝時,爲了傳承文化,四處徵求能通《尚書》研究者,聽聞有伏生正傳授《尚書》,於是下召讓他去朝廷講學。但那時,伏生已90餘歲,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錯等人到他住地學習。《尚書》得以流傳。

節目中,撒貝寧與倪大紅所飾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時空對話,帶領着我們一同穿越至兩千年多年前,聽伏生給晁錯傳授《尚書》。我們看大禹治水,瞭解《禹貢》中“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艱辛與偉大,見證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涼州、雍州)初分之豪邁與激情,體會百姓之歡欣與鼓舞。伏生之問振聾發聵,幼年伏生之答響徹千年。

伏生再傳《牧誓》,周武王欲伐紂,卻遇洪災,且以五萬對紂王七十萬大軍,力量懸殊。占卜爲兇卦,衆將領力勸武王不要違背天意。武王拔出寶劍,劈斷桌角:“我今天就讓你們看看什麼是天意!”

這時,前方來報,四方部落、八方百姓聽聞武王伐紂,傾己之力伐木鋪路、運送糧草、陣前倒戈,武王熱血沸騰,衆將領熱血沸騰,齊誦:“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這句話的意思是舉起你們的戈,排列好你們的盾,豎起你們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12字,展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一個解救黎民於水火的君主形象鮮活出現在我們眼前。

逼真的場景,真情的演繹,讓觀衆身臨其境地瞭解《尚書》及其有關故事。更令人感動的,是劇中幾次對話:伏生與晁錯的對話,伏生的老年與幼年對話,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對話,伏生與現代小學生的對話。

一次次的對話,串聯古今,倪大紅先生飾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個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個對《書》熱愛、捨命護書傳書的偉大形象。那眼神,那慟哭,那哽咽,那執着,都讓我們忍不住哽咽流淚。

最後,撒貝寧帶領“伏生”來到兩千年之後的圖書館,看到後世之人如此尊重《尚書》,欣慰點頭:“我就放心啦!”瞬間,對伏生的感激與崇敬之情似有了安放之處。

正如蒙曼老師所說:“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中國?禹劃九州是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是中國;敦睦九族,協和萬邦,是中國。有典籍,纔有中國!”看完這個節目,相信每一個華夏兒女胸中激盪的那股情緒,那腔激情,都是“中國”!

從今天起,跟我一起,蹲守《典籍裏的中國》吧,你一定會和我一樣愛上它,讓中國、讓典籍,融入我們的呼吸裏,血液中。

篇三:

從春天播到秋天居然才只播了一半,如此考驗觀衆耐心的節目,在新品迭出的文化消費環境中還能牢牢抓住觀衆的心嗎?

《典籍裏的中國》用實力作答!

8月7日,立秋這天,觀衆們終於等到了《典籍裏的中國》第六期《孫子兵法》。

一位觀衆感慨道:“真的是盼星星盼月亮,可是,每當我們欣賞節目,就知道在每句臺詞、每幕畫面、每個細節背後,有羣人一定夜以繼日、嘔心瀝血了很久很久。非常榮幸我們能在厚重的文本之外,擁有如此具有聲畫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打開典籍的方式!”

作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2021年重磅打造的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自開播以來,先後帶領觀衆識讀了《尚書》《天工開物》《史記》《本草綱目》《論語》,最新播出的《孫子兵法》是節目首度聚焦軍事典籍。舞臺呈現於觀衆眼前的,依然是歷史波瀾壯闊、思想流光溢彩、文化活色生香。它的持續火爆,爲移動互聯時代如何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打造了“高標準”和“強範本”。

推開時光的門

嚴肅歷史題材的“大寫意時代”來了

今年以來,以《覺醒年代》爲代表的一批聚焦百年黨史的優秀影視作品,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劇中深情喊出的“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不愛,誰愛”——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嚴肅、負責的藝術自覺,無疑是對歷史素養和審美迴歸的真誠呼喚。

於牛年春節正式亮相的《典籍裏的中國》,則代表了嚴肅題材在古代歷史領域的守正出新。節目開創性地以“典籍”爲切口,陪伴觀衆求訪聖祖先賢,品讀思想之光,並通過回望歷史演變和文明流轉鑑古知今,引領觀衆深層理解今天我們選擇的道路、傳承的文化、養成的品格。

以最新播出的《孫子兵法》爲例,它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兵書,被奉爲“兵學聖典”,其所承載的“重戰”“慎戰”的思想光輝,深遠影響後世2000多年。孫武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柏舉之戰大敗楚軍後,孫武勸吳王止戈爲武。從小飽經戰火蹂躪之苦的他“知兵”卻不“好戰”,其卓越的軍事思想,便是建立在“仁德之道”基礎上的大智慧、大謀略。

當節目借孫武和伍子胥之口道出“這打來打去到了最後,不就是想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嗎”的歷史真諦,許多觀衆從中讀懂了《孫子兵法》“安國全軍”的精髓要義。

這種文化基因的強大傳承,就像節目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戰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薛國安先生所說的:“如果我們現在面臨着對和平發展的嚴峻挑戰,一定會涌現出成千上萬個既敢戰又善戰的新一代‘孫武’,自古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民,根本不願意戰爭,但是也不懼怕戰爭,我們會以億萬同胞凝心之力,共築新時代的萬里長城!”

爲什麼每期節目都能點燃我們內心那團共同的火焰?因爲它喚醒了我們常用而不知的傳承,它讓你驀然發現,那些經典其實就記在腦海,刻在心中,掛在嘴邊,流淌在我們的血液裏。

嚴肅歷史題材的文藝創作絕不只是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遣,它更是大衆接受歷史薰陶的重要途徑。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重要的人物、事件、精神值得進行藝術表現和形象塑造。

從《尚書》到《孫子兵法》,《典籍裏的中國》不斷推開歷史厚重的大門,讓伏生、宋應星、司馬遷、李時珍、孔門師徒、孫武從歲月深處風塵僕僕地向我們迎面走來,當昨天和今天撞個滿懷,每次的古今相逢,都讓我們一面熱淚盈眶着、一面熱血沸騰着,共同爲明天舉杯。

穿過藝術的牆

以“複合式創新”刷新審美的想象力

第六期《典籍裏的中國》一經上線,網友再度不吝讚美,表示等了這麼久真的好值得。

“初中讀過《孫子兵法》原著,大學聽軍事課老師講解,直到現在在《典籍裏的中國》看到對它不同形式的演繹,又有新的理解,歷史果然常看常新。”

“舞臺劇的衝擊力實在太大了!隔着屏幕,我都能感覺到民族大義和個人情懷的結合,中國的歷史從來不缺這些動人的情節。”

“精煉的故事、精湛的演技、精美的製作共同發力,牢牢抓住了我的心!畫面美感和運鏡質感也有很大提升,非常流暢舒爽。”

從有口皆碑的品質足以看出,在各路觀衆千呼萬喚的時候,製作團隊正在對內容千錘百煉,只求不負期待。本期戲劇舞臺以史實爲基礎,貫穿孫武從少年立志、著書立說,到拜將闔閭、助吳伐楚,再到飄然高隱的一生,並沿着孫武和伍子胥這對好友從兄弟結拜、並肩作戰,到理念不合、分道揚鑣,再到穿越生死、以劍鑄犁的敘事線索,來體現不同戰爭思想的碰撞。

在張力十足的舞臺空間裏,許多場景令人難忘:宏大如金戈鐵馬的柏舉之戰,細膩如伍子胥推開草屋門喊出的一聲“長卿”、孫武一路小跑端上的一碗熱粥,動人如漫天飛雪中撒貝寧雙眼飽含的熱淚,高燃如《孫子兵法》跨越時空、連接千年的齊誦……

當孫武站在兩千年後出土的竹簡對面,觀衆渾覺歷史並不遙遠——這就像每次戲劇開場前現代演員都要和鏡子裏的古代角色對拜,也像今人和古人告別之際站在時空甬道兩端的對望,再久遠的時空距離,都化作面對面的咫尺之遙。

在目前的史書中,幾乎看不到對孫武晚年的記載,《典籍裏的中國》合理發揮藝術的想象力,設計了攻入郢都之後兄弟決裂的故事情節。

之後,舞臺還在隱居、種地、煮粥的生活場景中,爲兩人打造了一場生死對話。友情從分裂走向和解,亦是理念從分歧走向統一,觀衆在爲他們高山流水的情誼所感動的同時,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孫子兵法》的思想內核,飽受戰亂之苦,才更懂得珍愛和平,才更明白捍衛和平的能力有多重要!

如果說舞臺戲劇的魅力在於身心沉浸,那麼《典籍裏的中國》則通過融合戲劇、影視和文化訪談的複合創新,讓天南地北的觀衆得以“同時”走進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藝術殿堂”,它拓展了戲劇舞臺的廣度,凝練了影視藝術的濃度,強化了電視節目的深度。

要知道,一期節目僅有90分鐘左右的時長,能以如此有限的篇幅詮釋出浩瀚與縱深,不得不說節目是在一次次的奮力摸高中,刷新着審美的想象力。

激盪年輕的心

自信的時代渴望更多“自信的表達”

儘管《典籍裏的中國》更新頻率偏慢,卻毫不影響每期節目讓觀衆愛不釋手,尤其得到了年輕觀衆的廣泛喜愛。

開播以來,節目霸榜新浪微博、央視頻、抖音、知乎等全網多個平臺,豆瓣開分9.4,知乎最高分9.2,僅在微博上就有累計近2000個藍V主動傳播,近1000個文化、歷史、教育、軍事、娛樂、影視、醫學健康等領域大V跟蹤報道,平均每期有近10篇10萬+微信文章曝光。節目不僅火遍大屏、小屏,還走進課堂、現身試卷、變成作業,並吸引衆多意猶未盡的觀衆主動捧起典籍深讀原著。

播一集節目送一集熱淚,你可以永遠相信《典籍裏的中國》

今年6月,這檔寶藏節目還在“白玉蘭獎”中一舉摘得“最佳電視綜藝節目”的殊榮。

《典籍裏的中國》爲何如此成功?

在筆者看來,它首先穩穩地舉起了“文化自信”的大旗,無論傳播方式如何變革、審美趨勢如何更迭,根植於歷史傳承和民族基因的文化內核永遠生命常青,永遠具備超乎我們想象的強大號召力、穿透力和共情力。

其次,《典籍裏的中國》在“守正”基礎上大膽展開不落窠臼、不設藩籬的創新,尤其是活用並升級了“穿越”這一備受年輕觀衆喜愛的表現形式,讓我們好像真的走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裏拜訪聖賢,當他們所有的苦難、悲憤、遺憾,一切的雄心、堅持、守護,都化作激盪人心的“圓夢時刻”,這大概就是節目代表今人對歷史做出的最浪漫的告白。

《典籍裏的中國》不斷讓年輕的觀衆深刻感受到,傳統從未遠去,傳承歷久彌新,而類似的感動越多,他們越是更加迫切地想要系統瞭解過去和現在的聯繫。這就需要有抱負、有能力的文化工作者們拿出智慧,投入心血,通過不斷創新講授、承繼與表達的手法,詮釋好延綿不絕、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命脈。

在《求是》雜誌發表的《我們爲什麼要策劃》一文中,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臺長兼總編輯慎海雄曾表示:“再輝煌的文化,一旦失去傳承就必然衰敗。作爲重要的傳播陣地,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責無旁貸,必須與時間賽跑。”

用精謹細微的“工筆畫”繪製文化強國的“大寫意”,這條創作之路永遠未完待續,唯有馳而不息、久久爲功。是的,我們無比期待接下來的《典籍裏的中國》,也無比期待着,未來會有更多《典籍裏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