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三篇

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三篇

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三篇

導語:你觀看過《1942》這部影片了嗎?《1942》是一部歷史劇作,今天看了《1942》這部影片,內心無比震撼,有太多的感觸。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電影1942影評1000字範文三篇

篇一:

民族,人性,饑荒,歷史

看完《1942》回來,雖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好,但是還是覺得確實要感謝一下馮小剛搬上銀幕,不論怎麼樣,有人說他是在發GN財也好,怎麼也好,作爲80後90後甚至00後今天的人,就算不去電影院看也是可以看下的。其實我只聽老一輩的人說起過60年代的饑荒啃樹皮,吃香灰。而不知道40年代的饑荒,雖然只是河南,但是我覺得大環境下其它地方應該也好不到哪去,畢竟戰火連天,那個年代不比現在收成好,自己吃不夠還要供軍餉。

故事背景是1942河南饑荒,引發出當時的一箇中國現狀。和各界人士的一個態度。如果說《少年派》是用溫情而辛酸的方式描述人類陰暗和積極的2面。那麼1942實實切切的告訴着你,你生活的這個地方距離現在不到一百年的時候,他們是生活在水生火熱當中,國家千穿百孔,內憂外患,在大環境下,GD甚至無力顧及某省正在發生的大規模災荒。讓人心痛卻又無奈。這時候,不在幻想那個年代的各種文藝女青年怎麼叱吒上海攤,什麼宋家三姐妹,蔣家王朝。。真的有種切膚之痛感覺,這種意義比電影本身拍的如何意義更大。

爲什麼討論電影之前要說說民族呢,就是因爲個人感謝電影呈現當時現狀的意義比電影怎麼好看的意義更大。

當然了既然是電影就再來說說電影,也許是馮小剛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反而感覺很散。

想拍的很悲壯的感覺。但是又像溫水講故事。。。讓人有口大氣想出又出不來。

關於人性,電影讓我想到一個故事,首先是有個乞丐每天去富豪家經過都會有5美元,剛開始感激涕零。但是久了就沒有這樣的感覺,甚至有一天開始,富豪只給他一美元。乞丐領了一個星期,問道爲什麼以前是5美元,現在才1美元呢?富豪說我現在家庭狀況沒以前好了,老婆生了孩子,開銷很大。結果乞丐說你怎麼能拿給我的5美元去養孩子呢???這個是一個笑話,但是1942開頭那一幕就讓我想起這個笑話。而其實這只是一件小事情,在整個大的環境下,沒有吃的,當時的環境下真的不能用窮山餓水出刁民來簡單的形容了,因爲大部分人只是普通的老百姓,那樣的年代那樣的時局,誰也顧不了誰。都人吃人了,去搶去偷太正常了。 花枝從開始堅貞到後來的主動賣自己。東家從家財萬貫到一點點被掏空。其實作爲現在的觀衆你真的沒辦法去怪任何一個人。有的只有痛惜和說不盡的情緒。特別是那羣人是和自己一個種族的人。說道這個,有句深刻的臺詞是,首先他們是人,然後纔是中國人。

我當時在想,恐怕都沒辦法把自己當成人了。說話走路都沒力氣,神志還清醒嗎?但是也不是說沒有骨氣,栓栓可以爲了一個承諾。寧願被殺也不給孩子的玩具。說到這裏我自己思路也很亂了,因爲那樣的情況,你能冷靜做任何事情麼?沒有吃的,只有冷,只有炮火。甚至有吃的還是最不安全的,因爲隨時被人惦記。啥都沒有最輕鬆。

所以,也許馮小剛更多的是用一種記錄的形式讓我們看到當時的1942.當時各方面的聲音,所以雖然1942作爲電影,我不是很滿意,但是一些情節還是讓人心碎[]。除了感嘆還是感嘆。

最後讓人心痛的就是在大災面前,同胞的自相殘殺真讓人痛心疾首又無奈

篇二:

那是一個爲了生存而不顧一切的年代。

那是一個一條人命值兩塊餅乾的年代。

那是一個人屍只能爲狼狗所食的年代。

一九四二。一個可怕而又可悲的年代。——題記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發生大旱災。災民們紛紛離家逃荒。因爲日本的入侵,救濟的缺失,這一場災難,奪走了河南三百萬人的生命。

“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着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這是電影中的獨白,現在讀來覺得頗爲諷刺。在那個時代,與那些“國際時事”相比,死三百萬人算什麼?更何況,這三百萬人不是打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敗的政府官員都儘可能遠離災區,將兵力撤出河南,蔣介石忙於戰爭的前線,決定甩開河南這個“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災民中混有軍隊士兵,便駕駛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黑煙滾滾,沙石四濺。在這個戰火四起的年代,災民們無處可逃。他們只能在心裏懷着一點渺茫的希望,在那不知通往生還是死的無盡道路上不斷前行。每天都會有無數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又有誰去關心呢?當活着已經成了一種奢望,當食物已經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唯一計量單位,在日軍轟炸機的陰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難保。人屍爲狼狗所食的慘烈可怖的情景,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滅。

然而,我們慶幸,在那個時代,總還有那麼幾個閃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動我們。花枝,一個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個母親,她堅強、現實,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憑藉自己護犢的本能,一路爲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白修德,一個美國的記者,作爲“局外人”,他大可不必捲入這場災難之中,然而他有作爲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爲記者的責任感。他隨着災民們歷經了種種苦難,突破重重阻礙,將河南大旱的現實和真像告訴全世界,讓河南的災情得到了重視,獲得了救濟。在大災大難之中,終究還是有那些溫暖我們的存在。

篇三:

翻看時代久遠,泛黃的老相片,重溫歷史長河,撼動人心的老電影,歷史是時代的教科書,給了我們最真實的記憶,和最深刻的啓發。

馮小剛導演的影片《一九四二》,是一部紀錄歷史、再現經典的教育意義極其深刻的影片。一直以來很喜歡馮小剛導演的影片,我感覺馮導的影片,讓人有種“含淚的微笑”的感覺,教育意義極其深刻。

一部《唐山大地震》,還原了唐山大地震的真實情景,讓我們見證了在災難面前,中華兒女衆志成城、團結一心的中華精神,也展示了馮導對於災難片駕馭的深厚功底!看了《唐山大地震》如果你還意猶未盡,走進影院來看《一九四二》!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生活愜意、物資充足,也許我們很難想象飢餓是怎樣的狀態,災荒離我們好遙遠;也許現在的你還在大肆揮霍着現有的一物不知珍惜;也許你還在嫌棄這頓飯沒滋沒味、不肯下嚥;也許你還在和朋友聚餐杯盤狼藉;也許聚餐後餐桌上幾乎沒怎麼吃的食物,讓你打包你感覺很丟面子;也許……

我想看了影片《一九四二》你一定會臉紅的,至少我是這樣。影片《一九四二》以1942河南旱災爲歷史背景,講述了饑荒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的狀態。整個影片教育意義十分深刻,時代氣息十分濃厚!個人而言我想從視聽語言運用、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兩方面,談談我自己的幾點感悟。

首先,此影片的視聽語言運用是很到位、精彩的。看罷此片,影片中的畫面久久在我腦海中迴旋。尤其是最後老東家和小女孩攜手並行的畫面讓我記憶猶新,內心深處的神經被深深撥動,人性本善在災荒面前,人性依然閃爍着善的光輝。

電影中長短鏡頭的交替使用、特寫等手法的運用,可見一斑。另外本影片的聲音運用很有技巧的,杜比全景聲的綜合運用極具衝擊力。影片中坦克聲、哭叫聲、槍聲等混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別樣的感受,同時聲音和畫面完美結合給人身臨其境的審美感受!總之,本影片的視聽語言及特效使用是很成功的!

其次,本影片內涵及教育意義是十分深刻的。餓肚子,幾乎是所有人都無法承受的!基本的溫飽都解決不了何以說其它?在1942那個饑荒氾濫的年代裏,戰爭頻繁、槍林彈雨人們的生活如火如荼,形形色色的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危難時刻逃避隱遁也好,視而不見、漠然處之也罷,人都無法和社會大環境相抗衡。中小層地主階級、政府官員、貧農階層……全國人民衆志成城、齊心協力!在危機時刻纔是考驗人性和民族凝聚力的試金石。

災難面前個人的私心小利被拋到一邊,“國富則個人富、國強則個人強”作爲一名中國人我們,要時時刻刻以國家利益爲重!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看影片《一九四二》深深感受了災難的毀滅性,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踐行中國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美德,在生活中處處要節儉!生活條件良好的今天,我們也要居安思危爲以後的生活做長遠打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要珍愛每一粒糧食,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小事做起!影片《一九四二》對人性的追問與思考、對民族大義和愛國之心的闡述、對珍惜糧食、勤儉節約優良傳統的弘揚值得我們學習!不得不說此影片是一部信息量比較大、教育意義極其深刻的影片!

作爲一部教育意義極其深刻的災難片《一九四二》,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最敏感的神經!影片《一九四二》吹響了時代的號角,奏響了歷史的強音!手捧一杯香茗,給自己心靈放個假找個空閒的時間,來看影片《一九四二》吧!在光與影的交映中去感悟人性的高貴;在苦難和戰爭中感悟民族大義和國人氣節;在饑荒和逃離中體會節約的重要性

總之,影片《一九四二》非常值得一看!